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1W

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我們都需要在方案中明確好活動開展的主題,那麼相關的活動方案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以供參考。

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

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1

一、指導思想:

清明節是國務院規定的法定傳統假日,同時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國家實行清明長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義。為了進一步落實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我校決定結合清明節這一教育契機,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組織清明節活動。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教育學生“敬懷先人、懂得感恩、回報社會”,度過一個有意義、充實的清明節。

二、活動安排:

(一)走近20xx年清明節

主要內容:

1、瞭解清明文化: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⑴清明節的由來

⑵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⑶清明節的傳説

⑷清明節的習俗

2、緬懷感恩:緬懷中華先賢英烈

⑴清明先賢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節的詩詞

3、親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由父母帶領孩子踏青,並用相機記錄踏青的瞬間。

(二)網絡活動

20xx年清明節期間,團省委將依託共青團網站、共青團頻道,開展網上獻花和留言等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全體少先隊員要利用家中的電腦積極參與網上緬懷紀念活動。

(三)感恩清明節

活動形式:

影視育人

活動時間:

4月1日下午第三節課

參與對象:全體學生

活動地點:

多媒體教室

活動內容:

1、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我是中國人》

2、交流心得,表達感受

3、各班組織學生進行影片觀後感評比,重在説真話,訴真情。

 

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2

一、活動目的:

(一)緬懷革命先烈,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二)陶冶情操,弘揚愛國主義情操。

(三)立下志向,爭做新時代陽光少年。

二、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0日中午。

三、活動地點:

武進烈士陵園(晴天)、各班教室。

四、參加對象:

3-5年級各中隊3名代表、四、五年級大隊委員。

張國鋒老師。

五、活動準備:

(一)對參加活動的隊員進行活動前的革命傳統教育、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等各項教育工作。責任人:大隊部

(二)張國鋒預先聯繫武進烈士陵園,銜接好相關事宜。

(三)活動報道:張xx

(四)活動主持:王xx 五(3)

(五)活動方案:大隊部負責。

(六)工具準備:

1、執大隊旗旗手:彭坤 四(3) 詹蕊萍 四(1)

2、執中隊旗:各年級中隊代表一名

(七)隊伍組織:張xx

六、活動安排:

(一)12點00:在大廳集中,並進行活動前紀律、安全教育。

(二)12點10:整隊、出發。

(三)12點50:到達烈士陵園後舉行祭掃儀式。

(四)祭掃活動程序

1、宣佈活動開始:xx國小20xx年祭掃革命烈士活動現在開始,全體肅立,奏國歌。

2、敬獻花圈、敬隊禮。(張xx五(1)、王xx 四(2))

3、默哀三分鐘。

4、學校中層領導講話。(張xx)

5、隊員獻詞:四(1)中隊 陸xx。

6、參觀烈士紀念館。

(五)其他安排

在學校的其他少先隊員以班級為單位,在輔導員老師的組織下觀看革命傳統教育的影片或事蹟介紹,讓他們重温一下當年的戰鬥場景,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生活。活動時間為3月30日中午12:00到12:50,活動完後可以讓少先隊員説説或寫寫自己的感想。(注意在活動過程中要拍些照片)

七、注意事項:

1、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聖,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着整潔,佩戴鮮豔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

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着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注意衞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2、活動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請立即向帶隊老師彙報,及時妥善處理。

關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優秀範文3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蹴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清明植樹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説。最古老的傳説,是説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藴。再晚點的傳説與介子推有關。據説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説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説,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説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説,插柳的風俗,是為了清明與柳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説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