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2W

很多人在寫觀後感的時候,都只會一味的敍述觀看作品的內容,其實觀後感着重表達的就是自己的感情。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四篇

《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户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徵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着“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鬥的標杆和座右銘,鼓舞着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繫在一起,併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直在豐富內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

“女團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是中華之崛起精神”

自我記事起,中國女排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好像如傳説般存在。可《奪冠》一部影片,卻讓我對這支百戰不摧的.女排隊,有了新的瞭解。

影片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現場切入,本以為會是一部敍述光輝榮耀的影片,可並非如此。那場奧運會,中國女排雖是主賽場,可最終卻得了銅牌,而美國隊得了金牌。但令人驚訝的並非如此,而是美國隊的教練,郎平。

七八十年代,中國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國家——電視是黑白的,稀有的;計算機全國僅有幾台,用卡車裝都裝不下。排球場並不寬闊,高而厚實的牆圍着,陽光穿過厚重的窗户灑下來,橘紅色的,透着濃濃的暖意,可卻又感到一絲心酸。國家女排隊正緊密地訓練着: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濕漉漉地黏在身上;烏黑的短髮紮成兩縷小辮, 也已凌亂不堪。總教練沒有一絲表情的面孔板着,毫不留情地命令着、指揮着。“咚咚咚”的排球聲,彰顯隊員頑強的毅力。可隊員們也是人啊,她們有血有肉,也是有累的時候。教練的嚴苛訓練,讓她們苦不堪言。可沒辦法啊,“中國女排太落後了,訓練條件比不上別人,只能比別人拼命。”

在這麼多隊員中,年輕時的郎平令我印象深刻。由於負重輕,教練一直沒有讓郎平碰球。她一直認為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

她堅持每天抬啞鈴做蹲起,因為教練曾説不舉到100Kg就不準碰球。這根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此瘦弱的身軀,怎能舉起100kg?可她做到了。她憑着一股勁兒,一股不服輸的勁。她不畏懼腰痠背疼,她內心充盈着一種執着、一種信仰、一種精神。這是對排球的熱愛。

我們羨慕着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孝順,性格好,情商高,多才多藝,就好像他們是上帝的孩子,是女媧最完美的作品,可他們的背後呢?他們的背後都有着苦行僧般的自律。

教練説,打排球要有下意識,下意識怎麼來,要有千百萬億次的訓練。

這句話,她記在心上了。

在寂靜的夜晚,夜黑風高,許多人都熄燈睡下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沒有路燈的照耀,透出一絲清冷。但在排球場上,一米白光仍亮着。“咚咚咚”悶沉的聲響彷彿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棕褐色的地板上滾落着排球,數都數不完,是誰犧牲了休息時間在孜孜不倦的練習?是誰在球場揮汗如雨?

答案呼之欲出,郎平。她做到堅守熱愛,她擁有女排精神。

與日本隊抗衡在賽場上,因身為中國人,每個隊員都有一種不服輸的氣概。中國經濟是比不上日本,但絕不能小瞧中國女排。

女排是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中國女排是什麼?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在與江蘇男排——當時最厲害的男排打比賽時,她們一度忽略了整體的個體,過於追求分數,而導致漏洞百出,對手更是憑此得了不少分。

後來,他們調整對策,讓郎平作主攻,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與責任,這沒有擊潰郎平,反而這磨練了她,使得她更加優秀、更加完美。她們不再想着依靠個體奪分,而是以整體團隊共同得分。

這些是女排精神,是中華之崛起精神。

《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

假期間,我觀看了奪冠這部電影,講的是,老一代中國女排中的隊員郎平,她的排球生涯。

在1981年前,老一代中國女排刻苦訓練,但因郎平體重太輕,教練讓他增重,舉重達到100斤時,才能摸球。所以,郎平的進度很慢。她自己下定決心,每天訓練結束,她就一人在球館裏練球。漸漸地,郎平的進度跟上了,還練得了一手好扣球。當時,設備並不先進,隊員們只有死訓練、苦訓練,才能彌補中國與別的國家設備上的空缺。好多人,手上已經潰爛了,可是依然堅持。膝蓋軟骨磨沒了,還是不放棄,儘管有腰傷,但依然上場打球,最終,贏得了勝利。

多少年後,郎平成了美國隊的金牌教練,因為,自己一心懷念着中國隊,帶美國隊打了一場勝仗後,迴歸中國。她改革了原先中國隊的排球格局,讓新隊員與老隊員互相接應,中西結合。組合了一支大國家隊,又一次拿下了世界盃。

整部電影非常激勵人,他們不管身上有多少傷痛,都沒有放棄。一般人是很難堅持的。我認為,要做到這麼有毅力,就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樣,才能堅持。就像,當年,郎平想要達到美國隊海曼的摸高。最終,成了享譽世界的金牌教練。

身上有傷必定會疼,但有一種莫名而強大的力量,迫使中國女排隊隊員,可以忽略疼痛。在賽場上,每個人的位置、作用都不同,看起來,有些位置重要而有些不重要。但,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遍佈天涯海角,大小各異,可是你看到過有哪顆星星不曾發出一點光亮嗎?

我覺得,一場排球比賽就像是生活,需要團結和拼搏,才能做好許多事情。

《奪冠》觀後感熱門範文

北京時間8月17日中午,里約奧運會女排四分之一淘汰賽焦點戰,中國女排苦戰五局,以3比2逆轉東道主、衞冕冠軍巴西隊,晉級四強。在小組賽曾遭三場失利的陰影下,中國女排在淘汰賽第一場,能夠戰勝兩屆奧運冠軍,確實非常不容易。

但是就像足球盃賽的淘汰賽,小組墊底的幹掉另一個小組第一,其實也很正常。我們會説:這就是足球。但是中國女排不一樣,它已經被嚴重的符號化了。所以當勝利的消息傳來,很多媒體用了“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標題。更有些媒體用了一種在體育比賽報道中,已經不再多見的慷慨激昂文風,恨不得連續感歎號地對此大加稱讚。彷彿一場女排比賽,改變了一切。

“人活着,憑的就是一口氣,有信念,才會有鬥志,才會泰山崩於前色不變,才會化腐朽為神奇,創造賽場奇蹟。”“奧運賽場對運動員而言就是戰常是戰士,就不能沒有昂揚鬥志,不拼怎麼能贏?”順帶着,大概是對我們這屆金牌不多有所不滿,文章作者竟然直言不諱地指責“和中國女排相比,有些中國奧運選手在這屆奧運賽場上,精神不振,鬥志欠缺。”相比國內觀眾的淡定,不得不説,以金牌論定一切的記者心態,實在有些落伍。

其實,中國女排是很驚險地以小組墊底出線的,如果這一場沒有贏巴西,這位記者還會對中國女排如此大加讚揚嗎?“不論是誰,奧運賽場上只要丟掉了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的信念,鬥志就會渙散,精神就會萎頓,潛力就無從激發。”這句話是不是就要用到中國女排的頭上了?競技比賽當然要爭輸贏,但是簡單以結果來論定拼搏精神,贏了就是有精神,輸了就是沒精神,這樣的記者觀點再次落後於普羅大眾的觀念。

對於勝利,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顯得很平靜,她對着現場的中國記者們説,“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番話顯示出一位卓越的業務型主帥異常冷靜的頭腦,也贏得媒體記者一片掌聲。

比賽贏了就大談精神,比賽輸了就是鬥志有問題,這樣的説辭對運動員是不公平的。記者這些寫寫很簡單,但是競技體育,缺少鬥志或許不行,光有鬥志一樣不行。競技體育輸贏都很正常,雖然我們對於大球非常看重,但是所謂女排精神,不應該成為女排姑娘們的包袱和壓力。看起來大讚女排精神是表揚稿,可是之前女排姑娘小組賽戰績不佳,咋就不見也來誇一誇呢?下一場,如果女排輸了,女排精神是不是就又丟了?

要知道,剩下的四強,敲全部來自同一小組,而且中國女排小組賽都曾負於對手,輸掉比賽是很有可能的。倘若輸球,是不是該取個標題:女排精神曇花一現?郎平説的非常對,女排精神一直都在,誰都想贏,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對手同樣想贏。比賽比的不光是鬥志,還有技術,還有真實的水平,也還有運氣。只要輸了比賽就是“精神萎頓”,只要贏了比賽就是“女排精神歸來”,這樣的表揚稿只會無謂地增加包袱,體現的依舊是過時的金牌至上觀。

一贏比賽就談女排精神,這是一種病,該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