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最新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1W

工作計劃的清晰性是推動自身不斷迭代、創新的動力源泉,有了明確的工作計劃,你能更自信地面對挑戰,因為你有預先準備好的策略,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最新5篇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篇1

鄖陽科技學校是國家教育部於1996年首批認定的“國家級職業學校”。學校歷經了多次教育資源整合,辦學實力進一步增強,步入了良性化發展軌道,目前已成為鄂西北規模最大的中等職業學校,是湖北省五所萬人規模中等職業學校之一。

學校校園佔地面積280畝,校舍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現有在崗教職工339人,在籍各類學歷生(員)10210人,轉移培訓富餘勞動力和貧困勞動力近1000人。

學校師資隊伍過硬,教學設施先進。有中高級教師116人,有從企業高薪聘請的專業實習指導教師25人;學校擁有數控車工、電子電器、汽車駕駛、汽車維修、計算機應用五大專業實習基地,尤其是學校的汽車維修實訓基地,是國家財政部投資興建的專業實訓基地。

20xx年,我校開始承辦鄖縣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幾年來,我們認真組織,積極培訓,圓滿完成了每年的培訓任務,截止20xx年,我校已完成了上級部門下達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雨露計劃)1350人,20xx年完成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500人,其中汽車維修22人、計算機應用168人、數控車工221人、電子電工89人。經我校培訓轉移的學員,由於學到了過硬的專業知識,進入企業後,很快適應企業的各項工作,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月工資已達到1200餘元,真正做到了“培訓一人、轉移一人、致富一家”,為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做出了應有貢獻。總結學校在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面的工作,我們認為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根據用人市場的需求狀況,合理設置專業

目前,我校開辦的汽車維修、數控車工、計算機應用、家電維修、等專業的培訓,市場用人需求旺盛。特別是我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我們依據該專業過硬的師資、先進的設備,長年不間斷地開展培訓服務,使農民工通過培訓後能獲得機動車駕駛證和機動車維修等級證書,該專業培訓的多名合格駕駛員和維修工,經轉移就業後,絕大部分都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培訓的家電維修、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計算機應用等技能勞動者,是沿海發達地區外資、中外合資等企業急需的一線工人,這些企業對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必須有相關的技能,非常適合鄖縣農村勞動力實際狀況,我校近幾年開辦的這些專業培訓班,重在教會如何在流水線下進行正確的操作,此類專業的勞動力,外出就業每月工資均在1500元左右。

二、採用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方便農村勞動力培訓。

我校在開辦各類培訓時,考慮到時間短,任務重,要讓每位學員確實學到技術,我們在教學中強調學理論,重實踐,主要培訓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每個培訓專業,我們都按制訂了相應的專業培訓計劃,教學大綱,嚴格組織教學,數控車工、家電維修、計算機應用、汽車維修等專業更多強調學員對技能的掌握,確保學員能學到一技之長。教學方式也靈活多樣,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們積極向學員講述維權、職業道德和安全用工知識,同時聘請了一批專業技能過硬的師傅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使廣大學員學到了一技之長。

三、根據用工單位的要求,採用“定單式”培訓,及時轉移,解除了學員的就業之憂,並建立就業跟蹤服務網絡,及時解決學員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農村貧困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在得到充分提高後,對農村的產業結構

調整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從事農業的人員。在耕地有限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較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為了使掌握一定技能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能順利轉移出去,我們採用各種方法,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跨地區就業創設了廣闊的平台。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專班,健全機制,實現校企聯合,形成政府支持、部門配合、學校落實的良好局面。為了推動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我校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其他校級領導為副組長、各中層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領導小組”,教務處、實習處、駕校具體負責培訓和考核工作的組織落實,就業指導辦公室負責學員的就業安置,把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並有序轉移作為學校一項常規工作來抓,作為一項增加地方經濟收入的富民工程來抓。

二是積極行動抓落實,考察聯絡促安置,跟蹤服務保效益。實踐證明,能否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是檢驗學校培訓質量的試金石,也最為直接地影響着學校的培訓規模,為此,我校建立了專門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成立了專門的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辦公室,與省、市、縣人事和勞動部門建有長期的業務關係,隨時掌握全國各地的用工信息,主動到用人單位考察學習,共同協商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

為了及時準確地得到用工單位的用工信息,我們利用網絡上網查詢、利用電話諮詢、到用工單位實地考察等形式密切關注全國各地的用工信息,根據用工單位在不同時期對用工的要求,有針對性進行培訓,與企業簽訂委託培訓協議,為企業定向培訓急需的一線工人。培訓開始時,我們和每位學員簽訂安置協議,解除學員就業的後顧之憂。我們與深圳市十大明星企業比亞迪簽訂“訂單式”培訓協議,一次性向該公司輸送一線工人500餘人,比亞迪公司試用後,認為經過我校培訓的人員技能

操作熟練,一進企業即可上崗,於是又預訂了全年的用工計劃,凡是我校培訓的合格的農民工,比亞迪公司將全部錄用。目前,進入比亞迪公司就業的員工在試用期內,勝任工作,月收入均在千元以上。為了及時瞭解學員就業後的工作狀況,我們特地在學員集中就業的深圳市龍崗區設立了“鄖陽科技學校駐深圳辦事處”,並安排教師長駐辦事處,及時協助解決學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做好學員就業後的維權等工作。辦事處教師堅持每月和每位學員至少有一次聯繫,貼心的服務,使學員倍感温暖,也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增加了他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四、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補貼政策,台帳規範

學校始終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致力於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應有貢獻。我校開展的雨露計劃培訓,我們將國家補貼資金直接優惠到學員,讓學員充分享受國家的補助政策;學員培訓 全是免費培訓,沒讓學員交一分錢。對每月的台帳,及時上網,學員的各種資料健全。

由於學校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對勞動力轉移的不懈努力,近三年,經過我校培訓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達5000餘人,轉移出去的農民,每年人均可增加收入1萬元,發展了“打工經濟”,極大地促進了貧困山區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正是學校近幾年不斷地探索和開拓,努力地改革和創新,使學校在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也極大地豐富了職業學校的辦學內涵,在不斷地為當地農民增收的同時,也使學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展望未來,鄖陽科技學校將在各級領導和關懷支持下,依託“雨露計劃培訓基地”這個平台,發揮培訓基地的資源優勢和輻射功能,創新

工作思路,開拓進取,把這項惠及鄖縣農民的富民工程做得更好,為加快鄖縣地方經濟建設,構建和諧鄖縣做出應有的貢獻。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扶貧攻堅戰略部署,全力做好我街道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街道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湖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的>通過對貧困對象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扶貧到社區到户,着力提升貧困對象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自我發展能力,確保20xx年我街道貧困人口整體脱貧。二、扶貧對象

(一)辦事處11個社區內有勞動能力且户籍在本社區並長期居住的居民。

(二)長期居住條件較差,殘疾人、因病因學致貧的貧困户。

三、目標任務

街道辦事處全面實施“四個一”扶貧計劃即:

(一)每個社區要進駐一個扶貧工作隊,負責該社區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每個貧困户要確定一名辦點幹部或社區幹部負責幫扶,不脱貧不脱鈎。

(三)每個社區要制定一個能夠幫助貧困户脱貧致富的幫扶計劃。

(四)確保貧困人口的家庭成員至少要享受一項社會保障。

四、工作措施

(一)精準到户。通過“一進二訪”(進社區入户、訪困問需、訪貧問計)活動,深入調查研究,把扶貧對象摸清,把困難家底搞實,把貧困原因核准,建立電子數據庫和信息平台,做到“户有卡、社區有冊、街道有檔、省市縣街道社區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二)精準到項目。因地制宜確定扶貧開發項目,加快實施水、電、路、氣、房、環境治理“六到户”,紮實抓好就醫、就學、養老、低保、五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六個落實”。

(三)精準到舉措。根據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採取夯實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生產、幫扶就業、加強教育培訓、異地搬遷、低保政策兜底、醫療救助扶持等扶貧舉措。

(四)精準到效果。建立科學完善的扶貧考核評價體系,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建立貧困户脱貧退出工作機制,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管理,做到有進有出,有激勵有約束。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認識,加強領導。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是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各社區要深化認識,統一思想,把精準扶貧工作提到更加突出位置,不斷提高扶貧工作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

(二)明確職責,落實責任。要建立辦點幹部、社區幹部、黨員組長幫扶機制。對所對應的貧困户入户調研,對貧困對象深入分析致貧原因,精準制定扶貧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幫助貧困對象脱貧致富,並建檔立卡。

(三)建好班子,夯實基礎。要切實加強各社區的基層組織建設,堅持把扶貧開發與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強社區富居民為目標,加強與幫扶部門和黨員幹部的聯繫,為幫扶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務平台,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四)加強督查,強化落實。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情況通報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聽取各幫扶工作隊精準扶貧工作進展情況,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對社區精準扶貧工作進行督查指導,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對開展工作措施得力、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推進較慢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整改。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篇3

一、20xx年扶貧開發工作的指導思想

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及中央、省、州、縣的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緊緊圍繞縣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縣十五屆二次人代會精神既定的目標和“十二五”全縣扶貧開發規劃的總體思路、奮鬥目標,堅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三農”為根本,加大扶貧宣傳力度,樹立大扶貧思想,採取“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有力措施,突出“整村推進、易地扶貧、社會幫扶、信貸扶貧、產業化扶貧、扶貧勞務輸出和革命老區建設開發”七個方面的工作,努力創造扶貧開發工作新成果,為××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工作目標

(一)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社會主義新建設項目

1.省級財政重點村:計劃申報106個,爭取補助資金1590萬元。計劃安排為小康示範村10%計11個(含2個典範示範村),重點項目40%計42個(州級領導掛鈎10個,現代煙草項目6個,壩美、西松、中寨6個,叮噹那萬2個,整鄉推進16個),面上按50%計53個。如果省要求州、縣按106個重點村30%的自籌,我縣州、縣自籌為32個自建村。

2.上海南匯援建白玉蘭重點村:力爭10個村組400萬元,根據上海對口幫扶要求,整合參與整鄉推進建設。我們將整合安排在珠街尼錄村委會,結合核桃和生豬養殖進行綜合性小片區開發。

(二)異地開發

1.財政扶貧資金:20xx年申報搬遷424户1136人,爭取補助資金568萬元。項目重點解決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地區。

2.國債資金:20xx年申報安置4000人,爭取補助資金20xx萬元。

(三)信貸扶貧工作。

1.小額信貸項目:一是主動配合金融機構清收本年到期應收貸款8428.67萬元,力爭年底收回到期應收貸款的95%以上。二是篩選上報20xx年的小額信貸扶貧項目,爭取省州的大力支持,力爭年度指標達到8000萬元。

2.信貸扶貧項目:一是主動篩選和推薦上報20xx年的信貸扶貧項目,力爭全年推薦上報並通過評審批覆3至5個信貸扶貧項目。二是主動與金融機構配合,對20xx年貸出扶貧信貸項目貸款535萬元進行跟蹤問效,提供應有的服務,使項目儘快建成發揮效益。

(四)產業化扶貧。

20xx年申報項目6個,爭取補助資金200萬元。

(五)勞務輸出培訓

1.示範陣地:計劃申報400人。

2.基本培訓輸出:計劃申請6000人。

(六)社會幫扶項目

繼續按省、州的要求,加強同上海南匯、省政府研究室、中煙公司、教育廳及州、縣掛勾部門的溝通,力爭幫扶資金達800萬元。

(七)革命老區工作。

20xx年力爭革命老區核心區有新項目建設。

(八)其他工作。

①壩美鎮湯那、西松、中寨3個村6個組整村推進項目已申報,項目規劃於12月27日報縣委督察室。西松國小橋規劃15萬餘元,現待國土部門徵地即可實施。②底圩叮噹安置點申報2個整村推進項目村,規劃已上報。

三、完成工作目標的措施

20xx年扶貧開發工作在總結20xx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以抓整村推進為重點,圍繞縣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和縣第十五屆二次會議提出的要求,力爭在思路上、創新上、特色上有新的亮點。

一是繼續堅持以抓好州長掛勾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新農村建典範示範村為重點,結合旅遊產業,做出特色、抓出亮點。

二是以整鄉推進為目標,整合資金,爭取國債資金連片開發。

三是密切關注受災地區,加大異地扶貧開發力度,改善災民生產、生活。

四是結合縣五大產業爭項目,抓樣板、做示範,以點帶面推進扶貧開發。

五是加強勞務輸出培訓,在學校開設特殊班,完善農民夜校,在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的同時,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六是加大申報信貸項目,加強深入調查,在農民工返鄉創業上加大扶持力度。

七是充分抓住國家加大對革命老區扶持的機遇,掀起建設老區、貧困地區高潮。

八是加強對口幫扶、掛勾幫扶、定點幫扶單位的溝通和聯絡,理順關係,多爭資金。

九是加強新農村指導員的管理,讓指導員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鍛鍊。

十是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堅持報賬回補,杜絕出現違規問題。

十一是加強內部事務管理,提高幹部隊伍素質。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篇4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促進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建設緊密結合,特制定本計劃。

(一)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到2017年,完成貧困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255萬畝,完成規劃的80%以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到2020年,在貧困縣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510萬畝,完成規劃的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有效預防地質災害。

(二)林業生態和林業經濟。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快發展林業經濟,到2017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17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7.94%;到2020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31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64%,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態保護。2017年,貧困地區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52%以上;2020年達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載過牧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17年55%以上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一)強化國土資源整治

1.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土地整治實施規劃》,對確定實施項目的貧困村逐村制定實施計劃。加強田、水、路、林綜合整治,提高農田質量,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採取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建設、坡耕地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實施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實施規劃》,到2017年,完成200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確保受地質災害威脅的92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完成53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39萬户。到2020年,共完成217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保護受地質災害威脅的122.5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共完成65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7萬户。

3.提高工程質量。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標準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管理制度和有關標準,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建立健全項目竣工後的工程管護制度,確保工程項目發揮應有效益。

4.加強耕地管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權不變,繼續由原承包人耕種;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給村集體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二)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

1.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在保護好現有6080萬畝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實施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3284萬畝;依託國家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從2015年開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積210萬畝、封山育林60萬畝。在退耕還林工程中,免費為貧困户提供每畝價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發展優質林果產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蘋果、核桃、花椒、油橄欖、葡萄、梨、棗、枸杞等為主的特色優勢林果產業,從2015年開始,每年新建千畝標準化示範基地40個以上,新增林果面積60萬畝、提質增效100萬畝。到2017年,林果面積達到1960萬畝,產值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林果面積達到2140萬畝,產值達到360億元。

3.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依託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林產品加工和森林旅遊,到2017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120個以上,產值達到60億元;到2020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300個以上,產值達到65億元。

4.加快發展特色苗木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户參與、部門服務等措施,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種苗產業,積極引導貧困户參與種苗基地建設,培育種苗大户。每年新育以雲杉、油松、樟子鬆、刺槐、新疆楊為主的生態苗木10萬畝;新育以蘋果、大櫻桃、核桃、梨為主的經濟林苗木2萬畝;新育以國槐、銀杏、雲杉、雪松、香花槐為主的景觀苗木3萬畝。到2017年,苗木產值達到18億元,到2020年達到24億元。

5.強化技術培訓服務。在貧困地區開展到村到户林業技術服務,整合力量建立林業扶貧服務隊,及時開展林果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服務。到2017年,累計培訓貧困農民180萬人(次);到2020年,累計培訓人數達到400萬人(次),使貧困户每户掌握1—2項產業實用技術,參與1—2項富民產業增收項目。建立林果技術信息網絡服務平台,免費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三)加強草原生態保護

1.落實草原獎補政策。在全省貧困地區全面落實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種補貼和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力度。從2015年起到2020年,貧困地區每年完成草原禁牧0.83億畝、草畜平衡0.916億畝、牧草良種補貼0.21億畝,對21.78萬户貧困牧民給予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年落實補貼資金10.26億元。

2.實施退牧還草工程。2015—2017年,在肅南等19個貧困縣每年完成草原圍欄300萬畝,2018—2020年每年完成草原圍欄250萬畝;從2015年起到2020年,每年補播改良100萬畝、種植人工飼草6萬畝、發展舍飼棚圈養殖1.5萬户,總投資7.776億元。

(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1.加強貧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環境整潔村建設項目重點安排在貧困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優先在貧困村實施。完善村莊建設規劃,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保護歷史遺蹟、古樹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觀,創建乾淨整潔、山清水秀的農村人居環境。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羣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衞生機制。

2.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提高貧困村畜禽養殖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糞便及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省環保部門從2015—2017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於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015年完成113個、2016年完成95個、2017年完成92個,使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70%,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0%;從2018年起,繼續安排農村環境整治項目,鞏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20年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75%,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5%。

3.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屬、化學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激勵機制。

(五)強化資金保障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調整優化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向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户傾斜,確保項目建設按期順利進行。

(一)省委農工辦、省發改、農牧、國土、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制定精準扶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術標準,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省審計廳負責項目資金的審計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區域年度生態環境扶貧工作方案,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所轄貧困縣(市、區),並加強指導、監管和績效考核工作。

(三)各貧困縣(市、區)要擔負起具體實施的主體責任,按照精準扶貧需求清單,編制本縣(市、區)到村到户實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賬,組織實施好項目。

2023年扶貧站工作計劃篇5

一、xx年工作總結

(一)省級重點村工程建設

按照省、市、縣下達的xx鎮xx年省級重點村建設項目的任務指標,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組織實施。下龍井村全村總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積1563畝,人均有糧470公斤。具體建設項目包括:投資16.3萬元硬化村莊道路5條2850平方米;投資9.3萬元新建蓄水池1個60立方米,鋪設管道3.1公里;投資0.8萬元,改造中低產田地20畝;種植經濟林果核桃255畝,改良基本農田地25畝;投資0.3萬元建標誌碑1座。該項目總投資26.7萬元,其中省級扶貧資金15萬元,羣眾自籌11.7萬元(含羣眾投工投勞)。目前該工程已全部建設完工,預計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驗收。

(二)貧困人口反貧率控制工作

加強領導,採取措施嚴格控制貧困人口反貧率。一是:通過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幫助貧困農户改善生產、生活、生存環境,不斷促使農民羣眾增收致富;二是堅持因地制宜搞好產業扶貧工程,為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創造條件,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訓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力度,逐步提高農民工素質,加大農村人口的轉移力度,實現轉移脱貧。嚴格控制因自然災害、因上學、因病殘而反貧的比例,xx鎮xx年貧困人口反貧率為3.5%。

二、農村致貧因素及存在問題

(一)農民文化素質低、觀念保守致貧。文化程度低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勞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貧困。缺文化必然導致觀念的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貧困地區不少農民對商品經濟至今還很不習慣,他們一貫視農為本,寧願守着土地受窮,也不願昌險出外經營工商業;許多農民聽天由命,消極悲觀,缺乏信心和勇氣,把希望寄於“老天爺”風調雨順;依靠國家支持,救濟的“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視吃救濟、拿補貼為理所當然;觀念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甘願受窮。

(二)缺耕地致貧。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主要經濟收入依靠單一的種植業,由於耕地少、技術落後、農民文化素質差,不能適時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從種植業獲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農業保障體系不健全致貧。由於自然條件惡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絕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飯;農村專業協會數量少,涉及領域不廣,帶動能力不強,信息渠道不暢,農民文化程度低,駕馭市場能力弱;投入到農業實用技術上的培訓費十分有限,加之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農民缺乏實用技術,農民增收十分困難。

(四)自然災害致貧。因災貧困是目前絕對貧困最根本的原因,對這種貧困,脱貧速度慢,是比較難以改變的一種貧困。

(五)因病、殘致貧。農民還沒有享受醫療保健待遇,農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負擔,一年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病稍大一點,一般農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貧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本來就少,農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大一點的病,就會給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加貧困,如果是大病,只有聽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殘疾,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根源。

(六)因上學致貧。雖説我們國家的國小、中學都是義務教育,但貧困地區財政收入少,用在學校上開支也比其它地區少,為了維持學校正常開支,有的學校採取增加收費來保證學經費缺口,如果貧困地區一個家庭中幾個孩子都上學,對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會導致家庭的貧困。對一個貧困家庭更是無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學,只有依靠借債,那幺,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貧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計劃

針對我鎮的貧困現狀,抓住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機遇,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積極爭取各類扶貧資金,精心組織實施扶貧項目,紮紮實實地搞好扶貧開發工作,努力使農民收入穩步提高,羣眾貧困發生率逐年下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村支柱產業逐步形成。

(一)積極調整工作思路開展扶貧工作。即:在扶貧目標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調整為解決生存問題和提高發展能力相結合,努力構建“和諧農村”;在扶貧內容上,由主要解決貧困人口吃穿問題調整為既解決吃穿問題又解決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問題;在扶貧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資金調整為整合資金集中力量解決一些突出問題。

(二)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國家進一步增大扶貧資金投入的機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堅持不懈地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好農村村道公路的建設,千方百計幫助貧困農户改善生產、生活、生存環境,不斷促使農民羣眾增收致富。

(三)堅持因地制宜搞好產業扶貧工程。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地發展有特色的種植、養殖業;二是要將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作為全鎮扶貧開發的重要工作,實行農科教結合,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特色農業;三是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對我鎮現有的產業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注重示範引導,幫助農民切實搞好信息、技術、銷售服務,為農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創造條件,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四)進一步加大勞務開發扶貧力度。實踐證明,勞務開發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為此,我鎮將在各村開展不同類型的勞務技能扶貧培訓,逐步提高農民工素質,加大農村人口的轉移力度,實現轉移脱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