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8K
〖摘要〗能正確運用三角公式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恆等式證明。你是不是在找計劃?本站小編將給您特別蒐集了一篇高一數學教學計劃,不妨看一下。


 指導思想與總目標
  根據學校相關處室、教研組、年級組要求,高一數學備課組以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重點。本組8位教師加強集體研討,團結和諧、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配合教研組積極推進“五步導學”課題研究,落實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基本要求,努力提高教師研修水平和業務能力。確保期末團體平均分位居萬州區同級學校前4名。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將完成“《數學①》必修”和“《數學④》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A版)的學習,教學輔助材料有《三維設計》和自願訂閲學習方法報部分單元練習及學法指導閲讀材料。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一) 前半期完成《數學①》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的概念(約13學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數學內容時的簡潔性、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語言表示數學對象,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1.瞭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並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間的包含與相等關係,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瞭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在給定集合中某個集合的補集;
  4.理解兩個集合的並集和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並集和交集;
  5.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
  6.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類比得到集合與集合間的關係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章 函數的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約14學時)
  教學本章時應立足於現實生活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問題為背景,按照“問題情境—數學活動—意義建構—數學理論—數學應用—回顧反思”的順序結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歸納、抽象、概括,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函數是探索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基本規律的工具和語言,學會用函數的思想、變化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目的。
  1.瞭解函數概念產生的背景,學習和掌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能借助函數的知識表述、刻畫事物的變化規律;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意義,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理解對數的概念,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瞭解冪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知道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時描述客觀世界變化規律的重要數學模型;
  3.瞭解函數與方程之間的關係;會用二分法求簡單方程的近似解;瞭解函數模型及其意義;
  4.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與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以及數學交流的能力。
  第三章 函數的應用(約9學時)
  結合實際問題,感受運用函數概念建立模型的過程和方法,體會函數在數學和其他學科中的重要性,初步運用函數思想理解和處理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簡單問題。學生還將學習利用函數的性質求方程的近似解,體會函數與方程的有機聯繫。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瞭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繫。
  2、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瞭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4、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瞭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二)後半期完成《數學④》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 三角函數(約16學時)
  通過本章學習,有助於學生認識三角函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以及三角函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從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現實世界、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1.瞭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及誘導公式;
  3.瞭解三角函數的週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第二章 平面向量(約12學時)
  在本章中讓學生了解平面向量豐富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的意義,能用向量的語言和方法表述和解決數學和物理中的一些問題,發展運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減法和向量數乘的運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座標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座標運算;
  4.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會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解決有關角度和垂直的問題。
  第三章 三角恆等變換(約8學時)
  通過推導兩角和與差的餘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以及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半角公式的過程,讓學生在經歷和參與數學發現活動的基礎上,體會向量與三角函數的聯繫、向量與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的聯繫,理解並掌握三角變換的基本方法。
  1.掌握兩角和與差的餘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
  3.能正確運用三角公式進行簡單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和恆等式證明。
  三、教學常規要求及建議(要點)
  根據學校對教師的常規要求,結合本備課組實際,擬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望老師們自覺執行,落實教學各個環節,不拉同行的後腿,力求各班級之間平均分的差距達到學校要求。
  1、做好傳、幫、帶工作,達到學校教務處要求。本組新分1青年教師,中二1人、中一教師2人,高級教師4人,在學校要求參加集體聽課、交流的教研活動之外,組內教師之間不定時地聽隨堂課並交流不少於聽課總數的半。
  2、集體參加組內專題備課2—3次,每次中心發言人應有發言材料準備,其他教師補充發言記錄。
  3、教師每週全收、批學生作業次數不低於上課總節數的五分之三(正常上課沒周收改作業至少3次。
  3、每節課應有教學目標、重點,突出解決的問題和方法、過程。
  4、做好教學反思(每週至少有一次)
  附:教學進度表
  2013年9月1日
  2013秋季上海中學高一數學教學進度表(參考)
  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容預計課時實際
  完成情況
  19.2—9.6軍訓(學校安排6天、中途下雨上課2天完成§1.1.1) 週一補放假1天
  29.9—9.13§1.1.1 集合的含義及其表示(含學法指導)2
  §1.1.2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1
  §1.1.3集合間的基本運算(交集、並集、補集)2
  單元小結與複習1
  39.16—9.20§1.2.1函數的概念2
  §1.2.2函數的表示方法2
  §1.3.1 函數的單調性值、(小)值3
  49.23—9.27§1.3.2函數的奇偶性1
  單元小結與複習1
  §2.1.1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3
  59.30—10.4§2.1.2指數函數及其性質3
  §2.2.1 對數與對數運算3
  610.7—10.11§2.2.2對數函數及其性質3
  §2.3 冪函數 單元小結複習2
  710.14—10.18§3.1.1方程的根與函數的0點1
  §3.1.2用二分法求函數的0點2
  §3.2.1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2
  810.21—10.25§3.2.2 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2
  本章小結與複習3
  910.28—11.1半期檢測(中秋、國慶假)5
  1011.4—11.8§1.1.1任意角1
  §1.1.2弧度制2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數3
  1111.11—11.15§1.2.2 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1
  §1.3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3
  §1.4.1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像1
  1211.18—11.22§1.4.2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像性質3
  §1.4.3 正切函數的圖像與性質1
  §1.5函數y=Asin(ωx+φ)的圖象2
  1311.25—11.29§1.6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2
  複習小結3
  1412.2—12.6§2.1.1平面向兩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2.1.2向量的幾何表示1
  §2.1 3相等向量與共線向量1
  §2.2.1向量的加法運算及幾何意義2
  §2.2 2向量減法運算及其幾何意義1
  1512.9—12.13§2.2.3向量的數乘運算及其幾何意義3
  §2.3.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1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座標表示1
  1612.16—12.20§2.3.3平面向量的座標運算1
  §2.3.4平面向量共線的座標表示1
  §2.4.1平面向量數量積的物理背景及其含義2
  §2.4.2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座標表示、模、夾角1
  1712.23—12.27§2.5.1平面幾何中的向量方法1
  §2.5.2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1
  複習小結3
  1812.30—1.3§3.1.1 兩角差的餘弦1
  §3.1.2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2
  §3.1.3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2
  191.6—1.10§3.2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2
  期末總複習3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