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醫生醫院工作計劃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5W

用無私的心,去對待痛苦中的病人,醫生把行醫德為第一,服務人為初衷為宗旨,那麼關於相關的工作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生醫院工作計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通用醫生醫院工作計劃範文

醫生醫院工作計劃

一、入科教育

前來接受培訓的全科醫師進入醫院後,首先對其進行入科教育。時間半天,內容包括全面領會培訓要求,學習衞生部頒佈的《病史書寫基本規範》內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主要精神、醫院醫療工作常規以及討論專科醫師培訓計劃等。選舉培訓學員班長及聯繫員以便加強溝通及管理。入科教育由基地主任及學科祕書直接負責。

二、、日常考勤管理

1、全科醫師培訓期間按國家規定臨牀專科醫師的工作日進行日常考勤。臨牀專科醫師的工作日每年應為240天。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由耽擱的工作日,需在次年內補足。假期應在本年內根據情況酌情予以安排。

2、請假2天以下(含2天),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指導教師和培訓基地主任簽字後生效,並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記。2天以上者,需經醫務處簽字後生效。未辦理請假手續離開醫院超過3天者,培訓基地主任立即報告醫務處;未辦理請假手續離開醫院超過5天者,視情節及原因給予包括終止培訓等處罰。

三、業務學習

1、培訓小組將指派專業技術精良、工作責任心強的副高職稱以上專業人員擔任培訓教師,對前來學習的全科醫師進行系統培訓及帶教。每位高年資醫師負責帶教數名全科培訓醫生,並對其進行單獨輔導與培養,以切實提高全科醫師的業務水平,同時也便於科室統一管理。

2、全科醫師將在醫院的主要科室輪轉學習,其中第一年主要在內科(5個月)、外科(3個月)、婦產科(2個月)、兒科(2個月)學習,第二年在繼續以上4個科室學習的基礎上進入皮膚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心電圖、放射科、超聲、中醫科、急診病房(門診或病房各1個月)學習,第三年將重點在帶教醫師的指導下參與急診病房的工作和各科急診的工作。期間將有3個月到盧灣區各社區衞生中心參與病人的診治工作。

3、全科醫師在各科輪轉學習期間,將參與相關科室的業務講座,瞭解各科室常見病的診療常規,以及相關知識的新進展,擴大知識面。此外,全科醫師將參加醫院組織的全院業務學習。

四、考核

1、日常考核

全科培訓醫師每天將當天完成的工作內容如實填寫在培訓工作量化登記表上,由指導教師簽字。培訓基地兼職管理人員每月審核,並將結果彙總,培訓基地主任審核簽字後報送醫務處。

2、每月考核

培訓小組每二月對全科培訓工作進行一次總結,尋找差距,並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努力提高全科培訓工作的教學質量。

3、出科考核

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每個病區輪轉結束時,有帶教醫師結合醫師的日常工作表現給與基礎分(50%),第二部分,根據業務學習出席情況給與學習分(20%),第三部分,一次理論考試(30%)。

4、年度考核

在培訓醫師完成全科輪轉培訓後,由培訓基地主任組織考核小組,按照培訓內容及考核項目要求進行考核(包括書面及操作),重點檢查培訓期間的臨牀業務能力、工作成績、職業道德和完成培訓內容的時間和數量,將考核結果及有關獎懲情況在培訓登記手冊中記錄。

醫生醫院工作計劃

一、制定了臨牀藥學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標

首先制定了《臨牀藥學室各項工作職責與制度》,同時制定了20____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目標,並及時做月工作小結。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運作程序化、職責明確化。

二、加強處方點評與不合理用藥處罰力度

臨牀藥師每月抽查住院病歷30份及住院電子病歷5百多份,對我院醫囑、處方進行處方點評與不合理用藥分析,每月點評一次,點評結果及建議反饋給醫政科。同時制定了《處方點評制度》、《關於臨牀合理用藥管理規定》等相關制度和規定。

三、抗菌藥物的專項整治

積極參與了醫院抗菌藥物臨牀應用專項治理工作,對實行抗菌藥物三級管理髮揮了實質性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一類切口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使用率普遍很高,根本達不到上級的要求。每月按時進行住院及門診處方的抗生素使用率按科室或醫生進行統計及評價。另外每月按照規定,固定對出院患者病歷和門診處方中的抗生素的使用合理性進行重點評價。點評住院病歷時發現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抗菌藥物使用率過高;2)抗菌藥物使用時間過長;3)抗菌藥物選擇不合理;4)單次劑量不合理;5)預防用藥給藥時機不合理;6)抗菌藥物給藥頻率不合理;7)抗菌藥物更換藥物不合理;8)聯合用藥不合理;9)無指證使用抗菌藥物等等問題。

四、6月份對門診、急診電子處方進行全樣本點評,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無診斷;2)診斷與用藥不符;3)給藥頻次不合理;4)單次劑量不合理;5)重複用藥;6)聯合用藥不合理等問題。

五、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

一直注重和加強自身業務素質、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提高,虛心向臨牀老專家教授學習,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打造和營造學術氛圍,創建學習型科室。

六、目前已開展的項目如下

一)每月按時書寫:1、藥歷三份;2、案例分析一份;3、病例討論兩份。

二)正在開展的工作:1、已在部分療區開展:(1)用藥干預並有填寫記錄單;(2)藥品信息諮詢並有填寫記錄表;(3)入院患者藥學評估並有填寫記錄表;(4)臨牀實踐填寫記錄單;(5)參加會診並有填寫會診記錄單;(6)進行住院患者用藥情況調查並填寫表格等工作。2、下一步計劃開展的工作:(1)在住院患者的藥學教育並填寫記錄(2)出院患者的用藥指導並填寫記錄等。三)每月按時上報到院及醫務科的統計指標或資料信息:按全院,住院,門診,急診、醫生類別分別統計抗菌藥費比例、抗菌藥費總額、用藥強度(ddds)、使用率等各項指標及前十名藥物排名、院內前十名醫生的排名統計。

七、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儘管近半年來臨牀藥學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績與進步,但受人員缺少、電腦軟件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約,許多工作項目未能開展運行起來,與全省、全國先進水平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1、臨牀藥學工作模式仍處於探索、摸索之中,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規範化、具體化,臨牀藥師制度的執行及執行力有待進步和完善;2、臨牀藥師缺乏更深層次的臨牀實踐工作經驗和能力,對臨牀合理用藥參與程度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3、臨牀藥學人才奇缺,醫院要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引進,大力支持對在職臨牀藥學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4、臨牀藥學室開展工作必備的基本硬件設施如資料室、儀器室有待醫院合理解決和完善。

醫生醫院工作計劃

為了保護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避免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出現,在本年度要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監測。特制定以下監測計劃:

一、醫院感染髮病率監測

1、在本年度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月要不斷深入臨牀科室及相關部門進行前瞻性醫院感染監測,每日收集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和各科溝通、核實醫院感染診斷,並查找引起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時發現醫院感染及醫院感染的聚集性發生,及時分析感染原因,查找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同時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並對醫院感染事件進行持續監測。最大限度的減少醫院感染髮生,避免醫院感染暴發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

每月第二週重點進行醫院感染的漏報調查,調查後對全院及各科的醫院感染情況進行彙總,對醫院感染的發病率、漏報率和各臨牀科室的醫院感染率、漏報率、漏報、遲報病例及醫院感染部位分佈進行統計、分析,對感染率高的科室和部位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並向全院書面反饋。對醫院感染漏報病例的主管醫生進行通報批評和適當經濟處罰。

每季度召開醫院感染委員會會議,感染管理科把該季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情況和醫院感染的發病情況向醫院感染委員會彙報,共同討論、研究,解決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 在本年度根據醫院感染髮病情況,計劃在5月份進行全院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由感染管理科主持,各科共同參與,規定統一時間,制定統一表格,按照統一標準進行全院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瞭解在同一個時間點全院各科現患率,部位感染率。從而掌握全院及不同科室醫院感染基本狀況和醫院感染高發科室、高發部位,對高發科室和高發部位查找危險因素,制定和採取預防控制措施。

3、本年度對神經外科ICU、NICU、RICU進行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特別加強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血管內導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導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監測,感染管理科每週到神經外科ICU、NICU、RICU,評估和了解患者病情和感染情況,對使用呼吸機、留置血管內導管、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及插管和拔管時間由神經外科ICU、NICU、RICU值班護士建立ICU日誌逐一進行記錄,並密切觀察感染的症狀與體徵,及時作出正確診斷,同時查找感染危險因素,積極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進一步降低醫院感染率,做好重症患者的感染監測工作。

二、手術部位感染監測

為了進一步瞭解手術患者的手術部位感染率;及時發現危險因素,積極進行干預;有效地評價控制效果,降低手術部位感染,進行了手術部位監測:對婦產科所有的擇期和急診手術術後病人的手術部位進行監測。醫院感染監控專職人員每天去病房瞭解、登記被監測手術患者的情況,與手術醫生確定換藥時間,查看手術切口癒合情況,督促醫生對異常切口分泌物送檢,及時追查送檢結果並要求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核對每位手術患者的聯繫方式,對手術患者宣傳解釋調查目的和方式,電話聯繫出院後的患者以確定是否發生感染,輸入每個手術患者監測數據並進行統計分析,計算手術部位感染率,與醫師、科室感控護士共同分析原因以便進行改進,預防並降低手術切口感染。

三、進行多重耐藥菌監測

為了加強多重耐藥菌(MDRO)的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進行多重耐藥菌(MDRO)的目標性監測:監測的目標菌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多重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實施目標性監測。從而督促臨牀科室對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樣必採,及時做細菌培養,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臨牀科室、細菌室對確立診斷的多重耐藥菌(MDRO)要及時向醫務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同時細菌室給感染管理科留報告單一份,感染管理科每日到細菌室瞭解細菌培養陽性結果並記錄,並和該患者所在科室負責人聯繫指導消毒隔離措施實施,同時發放消毒隔離通知,指導相關科室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對由於主觀原因預防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發生醫院感染的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感染管理科每季度統計、分析、反饋各科多重耐藥菌感染感染狀況和各科室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每季度公佈醫院常見致病菌的流行和藥敏情況;細菌室每季度對耐藥菌的變遷和藥物敏感性進行分析並反饋。各項監測結果在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管理會議上通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