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5W

大足縣位於重慶市西部遠郊,地處成渝經濟走廊,幅員面積1399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辦事處、22個鎮(鄉),總人口92.8萬人;始建於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又因“有海棠而獨香”的傳説,故有“海棠香國”的美名。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山、水、田、林生態資源,多樣化的生態系統類型和較為寬闊的發展空間,都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基礎。
“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是鞏固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並轉向全面建設生態縣的重要階段,是全縣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更新升級的重要時期。生態環境是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競爭力主要取決於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創新能力。生態環境質量已經成為確保我縣在“十一五”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編制並實施好“十一五”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對加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發揮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保障和支撐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上級有關政策和《大足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制定本《規劃》。

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計劃

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現狀
(一) “十五”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基本情況
“十五”期間,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全面啟動、重點推進,水污染控制、大氣環境治理、工業污染綜合整治、城市綠化建設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成效明顯。20XX年7月,大足生態示範區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成為重慶市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對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全面建設生態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環境綜合整治
(1) “一控雙達標”工作如期完成
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推廣清潔能源工作在城區有序開展,對企事業單位使用的燃煤鍋爐一律改燒天然氣;城區噪聲控制措施有效實施,建成了龍崗—棠香噪聲達標區。
(2) 城鄉能源結構有效改善
在城鎮積極推廣使用天然氣、液化氣,全縣城鎮天然氣和液化氣使用住户達到城鎮住户的80.3%;在農村大力實施能源生態工程,全面推行農村沼氣和節柴改灶,全縣已建設農村沼氣池1.2萬餘口,改灶5.16萬户,使用成型煤農户達到14.1萬户。
(3) 次級河流綜合整治全面啟動
瀨溪河、懷遠河已完成了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瀨溪河流域綜合整治項目的可研等前期工作正在進行,實施了全長6公里的瀨溪河縣城段綜合開發整治工程。開工建設龍崗3萬噸污水處理和日處理184噸的縣城垃圾衞生填埋工程。修建下水道39.5公里,公廁48座,垃圾站5個,垃圾坑35個,垃圾焚燒場1個。
(4) 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通過“十五”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城鄉基礎設施和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穩定達到二級標準要求;區域環境噪聲、交通幹線噪聲達到功能區標準;地表水主要控制斷面滿足Ⅲ類水質,縣城區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城區垃圾清運率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100%;建成區綠地率40.6%、綠化覆蓋率41.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55平方米。成功創建市級山水園林城市、全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衞生縣城等,極大地提升了大足對外開放的形象,改善了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2、生態保護與建設
根據《大足縣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按照“政府組織,專家指導,社會興辦”的建設方針,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基本原則,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力度,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逐年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
(1) 生態農業發展壯大。全縣廣泛推行稻田生態模式、旱地生態模式、林果地生態模式等生態農業種植模式,無公害蔬菜生產規模壯大,建成基地2萬畝。全面推廣優良畜禽品種。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強化農耕地保護,對全縣24個街鎮鄉劃定了農田保護區。大面積推廣配方施肥,施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
(2) 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長江防護林建設、綠色通道建設、退耕還林(草)、南北山生態建設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全面實施,共完成植樹造林13.6萬畝,封山育林28.8萬畝;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6.12平方公里,年均減少水土流失量113.62萬噸,林地面積達到52.4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4.3%提高到27.3%。
(3) 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初步建成。玉龍山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成功;已建成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為主的西山桫欏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為主的國樑白鷺保護小區。
(4) 生態旅遊不斷髮展。充分利用大足石刻旅遊資源和生態農業優勢,堅持生態建設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加快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複合型生態示範區建設,帶動了生態農業的發展,一大批生態觀光農業園區和“農家樂”應運而生。
(5) 生態工業邁出可喜步伐。在天青石礦山開採上,堅持合理規劃,科學開採,礦產資源利用率有效提高;在鍶鹽加工上,關閉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化工廠;大力實施五金振興工程,龍水電鍍園區進一步規範,龍水小五金“老、大、粗、黑”的面貌大為改觀;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園區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利用效力顯著提高。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整治。
(二)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
全縣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生態環境總體質量仍不盡人意,遠不能滿足人民對改善環境質量的要求,在污染治理、生態建設與自然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等方面,工作還相對滯後,全縣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1) 水環境形勢令人堪憂。全縣四條主要河流水質均不能穩定達到Ⅲ類水域水質標準要求,河流水質總體情況惡劣。農村畜禽養殖糞便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呈上升趨勢,少數污染企業不能穩定達標,加之城市排水管道雨污分流、處理工程尚未建成和投入使用,縣內河流水環境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2) 聲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縣城區域環境噪聲雖達功能區要求。但區域環境噪聲共設置網格105個(170米×170米),噪聲達標的網格只有84個,達標率80%。
(3) 陸地生態環境質量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全縣水土流失年土壤侵蝕總量為77.82萬噸/年。全縣森林分佈不均,林地相對集中於東南部低山區,人口密集的城市(鎮)周邊地區的林地較少,對人居環境質量的調節功能較弱。
(4)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秸稈、畜禽糞便等各種養殖業的廢物排放,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是全縣農村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5)城鄉生活垃圾對環境影響不可忽視。因收運系統和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導致城鄉生活垃圾成為生活環境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以城鄉生活垃圾為主的固體廢棄物的處置和管理亟待加強。

二、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時期,我縣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挑戰與機遇共存,憂患與希望同在。我們必須抓住時機,加大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力度,努力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使全縣的生態環境狀況能夠真正同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相適應。
一方面,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為解決我縣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為生態縣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以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為重點,復興大足的生態資產、生態產業和生態文化,必將促進城鄉和區域生態環境向綠化、美化、淨化、活化的山水生態景觀演變,促進傳統經濟從物態型、基礎型、粗放型經濟為主導的單一型產業向以生態型、複合型和知識經濟型為主導的開放型循環經濟轉型,從同型同構的競爭經濟向共生循環經濟轉型。
——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將有利於合理配置資源,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有利於減輕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依法治縣、科學治縣的推進,將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法制建設,生態環境法規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公眾生態環境意識的提高將推動公眾廣泛地參與環境監督,逐步形成人人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風尚。
另一方面,隨着經濟建設持續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開發強度的加大,生態環境問題必將更加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主要河流的水污染和水環境綜合整治亟待解決;
(2)城市化進程加快與對水資源、土地資源的需求和固體廢棄物猛增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3)農藥化肥的粗放使用、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已成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一大問題;
(4)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和環境應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5)有毒有害有機物質、新化學物質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外來物種的入侵等新環境問題日益凸現;
(6)在經濟增長方式未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工業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壓力日益增大;
(7)公眾環保意識逐步提高與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

三、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生態經濟城市”的目標,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增強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讓人民羣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二) 基本原則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樹立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我縣區位、交通、環境、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
2、堅持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生態環境的改善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城市發展要考慮環境容量;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生產力佈局、結構調整、資源開發、國土整治、基礎設施建設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緊密結合,不能以損害環境為代價,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生態良性循環。
3、堅持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並重
充分考慮區域和流域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破壞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把城鄉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城鄉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並舉,摒棄重治理、輕保護的觀念,嚴禁邊治理、邊破壞,逐步由被動型的污染控制轉向主動型的生態建設,提高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水平。

4、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在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的同時向生產全過程控制轉化,強化源頭預防,減少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現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5、堅持依靠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加強生態環境能力建設。積極開發和推廣先進的污染控制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提高環境無害化和生態建設水平,提高科學技術進步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貢獻率。
6、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相結合
充分發揮政府履行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職責,改革政府對生態環境管理的模式,逐步從傳統的政府規制型為主向政府引導下的市場—社會型為主轉變;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以生態環境再生產經濟補償機制為主的市場機制,鼓勵、引導企業和市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四、目標和主要指標
(一)目標
1、總體目標
以人為本,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旅遊勝地、生態經濟城市”的總目標,通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城市佈局調整,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在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努力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特別是各類固體廢棄物的零增長;以生態立縣、生態興縣,通過實施一批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大工程,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總體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突出區域經濟和生態資源特色,從同型同構的競爭經濟向共生循環經濟轉型。通過努力,將我縣建設成為具有發達的生態經濟、優美的生態環境、宜人的生態人居、繁榮的生態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的山水園林型生態縣。
2、“十一五”規劃目標
在不斷鞏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全面啟動生態縣建設。大力抓好以實施“碧水行動”、 “綠地行動”、“藍天行動” 和“寧靜行動”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建設;重要河流水庫及飲用水源水質、空氣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按功能分區全面達標;突出重點流域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構築碧水網絡和生態綠化網絡;強化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區域重大生態環保基礎設施佈局基本確立並投入建設;建立全縣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和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建立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健全法制,依法管理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各項指標基本達到生態縣階段目標,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資源消耗速率和生態退化速率增長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國際旅遊勝地、生態經濟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區域發展轉入生態縣建設軌道。
3、2020年遠景目標
不斷完善和深化進入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全面建成生態縣。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得到全面控制,完成從環境工程向生態工程、污染管理向生態管理的轉型,環境質量優良,景觀和諧優美,區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通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奮鬥,建成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經濟高效、生產低耗、環境優美、居住舒適、富有特色的生態縣,造就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二) “十一五”主要指標
1、環境質量控制指標
——水環境質量:地表水質達標率達85%。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城區100%,場鎮95%,農村70%。
——空氣環境質量: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100%。
——聲環境質量:區域環境噪聲達功能區標準。

2、污染控制指標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十五”末削減10%
——廢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8%,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污廢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和相應行業排放標準要求。
——環境空氣: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達到70%,煙塵、粉塵排放達標率達到85%,工業廢氣處理達標率達到100%。
——環境噪聲:工業企業廠界噪聲達標率達到80%,聲環境質量達標區覆蓋率達到100%。
——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綜合處置率達到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利用率達到90%,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3、生態保護與建設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平方米。
——森林覆蓋率達到30%。
——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佔國土面積比例率達到15%。
——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50%。
——力爭完成對次級河流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水域生態功能基本得到維護;
——退化土地恢復率達到85%以上。
——旅遊區環境質量達標率達到100%。
——力爭創建1--2個市級環境優美鄉鎮。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污水排放達標率達到80%,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0%。
——主要農產品中有機及綠色產品的比重達到10%。
——農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佔比例達到10%以上。
——建立全縣生態環境信息管理系統,建成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率在85%以上。
——公眾對環境的滿意率達到95%以上。
——重大決策的生態環境論證率達到90%。
——生態環境違法及投訴案件處理率達到100%。

五、重點任務
以城市佈局、產業結構的調整為契機,以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為抓手,強調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並舉,多還“舊帳”、不欠“新帳”,使我縣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全面顯著的提高,實現“天藍、水碧、地綠”的階段性目標。
(一)全面實施“碧水行動”計劃
以增強和維護“三河”(瀨溪河、窟窿河、懷遠河)、“六庫”(龍水湖、玉灘水庫、響水灘水庫、化龍水庫、躍進水庫、上游水庫)的水域生態環境功能、保護河湖水質及飲用水安全為中心,以瀨溪河及懷遠河流域綜合整治為重點,大力實施四大工程,切實解決縣域內的水環境問題。
1、流域城鎮截污治污工程
以治水為中心、以治源為重點,遠近結合、分步實施沿河截污、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全面推進瀨溪河、懷遠河(屬小安溪流域)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從整治二條次級河流入手,推動解決縣域內水環境質量問題。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龍崗污水處理工程;推進龍水、萬古、郵亭、珠溪、智鳳、寶頂、中敖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前期工作併力爭開工建設,完善排水管網,擴大污水處理服務範圍,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
——建成縣城垃圾衞生活填埋工程,解決縣城、龍水、玉龍、中敖、三驅、智鳳、寶頂等城鎮的垃圾填埋問題;完善城鎮垃圾收運系統,提高垃圾收集和運輸能力;推進東、西部地區垃圾衞生填埋工程及沿河垃圾處置工程前期工作併力爭開工建設。
2、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 化肥、農藥減量化工程。發展高效生態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減少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使用,推廣施用長效復混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大有機肥替代化肥的使用量,促進無公害農業的發展。積極推廣平衡施肥,改進施肥方法,減少水、肥流失,不斷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自身保肥、保水能力;減少無機肥施用量,加大有機肥施用量,廣種綠肥,推廣能適應大面積施用的商品有機肥和微生物肥料;充分利用秸杆資源,搞好秸杆還田及綜合利用;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將高毒、高殘留農藥由目前禁止在水果、蔬菜、茶葉、中藥材上使用逐步擴大到所有農作物;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大力推行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2)畜禽養殖業資源化處理示範工程。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有機物污染資源化處理示範工程2個,按照“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原則,利用資源化治理工程和配套措施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有機污染。發展農村沼氣池處理養殖規模較小以及散養的畜禽糞便,在流域內推行建設標準化“豬—沼—果”生態農户模式,建立示範基地,在取得示範經驗的情況下,逐步向全縣推廣。
(3)農業環保工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開發和管理。大力推廣農村沼氣、省柴節煤爐灶等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實施“豬—沼—果”為主要模式的生態農業。
3、河岸生態防護工程
河流水污染除了沿河城鎮的點源污染(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外,陸域集水區面源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污染源。對面源污染的治理,除了加強全流域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林業生態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外,更為重要的是構建阻隔陸域集水區面源污染物進入河流的生態屏障—河岸生態走廊。在瀨溪河流域和懷遠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中結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設推進沿河重要場鎮生態護岸堤防以及幹流防護林建設工程。
4、飲用水源保護工程
實施瀨溪河及懷遠河流域飲用水源地保護,是保障流域城鎮供水安全,實現全縣水環境安全的前提。瀨溪河及懷遠河流域飲用水供水水源主要包括龍水湖、玉灘水庫、響水灘水庫、上游水庫、躍進水庫、化龍水庫。結合“碧水行動”的實施,重新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加強對“六庫”水源的保護,加強庫區內養殖、農田化肥、農藥使用管理,禁止在水源保護一級區內新設置工業、生活排污口,搞好保護區內的水源涵養保護工程,保護水源地水質。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資源利用為核心,以提高資源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形成一種在政府大力推進、市場有效驅動下的企業自覺參與的機制,逐步建立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的模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減少高資源消耗、高能耗企業,減少廢物產生。通過直接使用、替代使用、再生和再生循環方式加強廢物的綜合利用。以春興集團廢舊鉛酸蓄電池無污染資源化工程為重點,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項目。
——積極推進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實行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建成縣城垃圾衞生填埋工程,解決縣城、龍水、玉龍、中敖、三驅、智鳳、寶頂等城鎮的垃圾填埋問題;完善城鎮垃圾收運系統,提高垃圾收集和運輸能力;推進東、西部地區垃圾衞生填埋工程及沿河老垃圾處置工程前期工作併力爭開工建設。
——積極推進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加強對工業固體廢物的監管和利用開發,實施長河電廠灰渣的循環利用,對老渣場實施生態恢復工程;實施紅蝶鍶渣綜合利用處置工程。
——積極推動社會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系統建設,規劃與建設一批廢舊物資回收市場(站、點),逐步建立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網絡系統。
——積極推進危險廢物收運處置工程。強化對危險廢物的監管,設立五金、電子等廢物回收利用中心,建設危險固廢收運系統,對危險廢物採取集中收集、送至危廢處理場集中處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三)推進“綠地行動”計劃
以人為本,以生態立縣,鞏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大力開展生態縣建設工程,全面啟動“綠地行動”計劃,為全面創建生態縣奠定基礎,使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邁上更高層次。生態縣建設分為啟動期、發展期、深化期三個建設階段。
生態縣建設的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是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人居和培育生態文化。圍繞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人居和生態支撐體系等五大建設領域,開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保障建設等工程建設。生態農業工程包括建設東部1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區,以大銅路為軸心推廣規範化栽培,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以青龍山為骨架,發展生態經濟林、建立草食牲畜基地,以大國路為軸心,建立優質稻、小水果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以拾萬-雍溪沿山公路為軸心,發展乾果產業;建設中南部10萬畝生態觀光農業示範區,以寶郵公路為軸線,發展伏淡季水果、優質稻、無公害蔬菜、觀賞花卉、畜禽規模養殖、特種水產等產業,建立名特優新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西北部10萬畝生態農業示範區,以大安路、大榮路為軸心,發展多種經營,建立蠶桑、花椒、小水果、優質稻、蔬菜、藥材、草食牲畜等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完成農業環境保護監測體系建設工程。生態服務業包括以荷花山莊等現代農業複合型觀光園區為龍頭的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示範點建設工程、以玉龍山為龍頭的森林旅遊開發建設工程;開發龍水湖、化龍湖、玉龍山等旅遊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把大郵公路沿線建成全縣的生態觀光農業線,力爭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農業園區和生態旅遊農家樂20個。積極推進生態人居工程前期工作,爭取建設1-2個採用綠色建材、雙管供水、清潔能源、污水集中處理等達到“生態住宅技術標準”的生態住宅小區,環城綠化帶、瀨溪河西岸濱河綠化帶、過境交通沿線防護綠化帶、城市生態隔離帶、插旗山公園、三角山公園、海棠香國公園、瀨溪河濱河公園、城北公園、城南公園為基礎的城市綠化工程建設。生態文化建設包括對譽為重慶農業三絕之一的稻田養魚文化進行發掘整理、制定保護規劃和生態縣網站建設。生態示範性工程包括創建首批1--2個環境優美鄉鎮,以經濟基礎較好的中心村為基礎建設10個生態村,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生態示範項目,形成以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為龍頭,鎮級、村級生態示範點互補的生態示範網絡。
(四)推進工業“生態化”建設
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優化工業佈局,提高工業的集中度。形成以點帶面、以線帶面、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點、線、面”相結合的工業佈局。工業的“生態化”是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關鍵性環節,是實現經濟生態化的重要基礎。建立以園區為重點的產業基地,積極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加強相關產業鏈接培育發展專業分工突出、協作配套緊密、規模效應顯著的產業集羣。以做精做優傳統五金產業、壯大機械加工能力為核心,重點佈置五金機電、鑄造、汽摩配件等生產型企業,大力發展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機械加工、電子及其通訊設備製造業,着力引進醫藥化工等高新技術產業。棠香、智鳳、萬古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旅遊產品加工業為重點;雍溪、古龍、玉龍、拾萬等鎮積極發展電力金具、機電配件、鍶鹽化工、建築建材和採掘業。以工業園區建設為龍頭,構築生態工業、生態科技體系,搭建循環經濟平台。建立生態工業園區示範基地,成為重慶市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的試點。生態工業園以五金加工和廢舊金屬加工產業為核心,產業配置由加工深度高、清潔生產、少排放或零排放、無污染的產業組成,共建耦合的工業生態鏈,實現園區、企業和產品三個層次的生態管理,使園區內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物得到有效利用、環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加強入園項目的環境管理,建立企業間物質流動和循環利用的渠道和機制。根據園區自身發展方向、產業結構、配套設施、周邊環境等因素,制定一套適用於項目審批和日常管理的環境管理制度,逐步推進園區的生態化進程。
按照“藍天行動”計劃的要求,加強燃煤及煙(粉)塵污染控制,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督促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加強對耗煤大户的煤質監管,對重點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實施在線監控。

(五)建設生態型的人居環境
優化城鎮空間佈局,堅持走縣城、中心鎮、一般建制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道路,按照“規模做大、實力做強、環境做美、結構做優”的發展思路,構築“一軸三點,三區五片”的城鎮化體系佈局,完善組團城市功能。全面實施以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的“綠色城市”工程,組團城市建設必須強調“生態優先,環保先行”。在組團城市擴展過程中,維護整體山水格局的連續性。根據組團城市環境資源特點,在未來的生態佈局上,以原有的“山、城、田、河”自然特徵為基礎,進行區域生態空間整合,建設以組團城市為中心的輻射型城鎮環境功能圈、生態經濟功能圈和生態保育功能圈,以各級道路為基本網絡,構造“縱向溝通,橫向擴展,圈層整合”的生態空間框架。
加強用地控制和對區域自然元素的保育,加強控制組團城市之間的綠化生態隔離帶,加強城鎮用地控制。以城鎮為載體,優化資源配置,強化人口、生態資產和生產要素的集聚功能,加強城鎮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多種形式,形成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加快城鎮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供水排水、園林綠化、環境保護、能源、抗災防災等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城鎮地方特色。加強環境優美鄉鎮建設,創建1--2個環境優美鄉鎮,形成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的生產和生活空間。
加大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按照“藍天行動”計劃的要求,繼續鞏固和擴大煙塵控制區建設。加強城市揚塵控制,嚴格控制建築施工揚塵污染和機動車帶泥上路及撒漏物質污染,加強道路沖洗和保潔;加強機動車尾氣控制。按照“寧靜行動”計劃的要求,進一步推進環境噪聲達標區建設和城市居住安靜小區建設,實施分類管理,嚴格控制社會生活噪聲、固定源噪聲和交通噪聲,進一步加強建築施工噪聲的控制和監管。督促社會生活噪聲源和工業噪聲源實現達標排放。
(六)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加強對縣域內森林和濕地的保護,充分發揮玉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龍水湖濕地的生態優勢。以玉龍山森林生態屏障和生態走廊(河溪生態林走廊、道路防護林走廊)建設為主,結合林業生態建設 (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水土保持) 工程和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工程,建成以“環、楔、廊、園、林”為特徵的綠化佈局框架,通過線軸式生態走廊、圈層狀綠色屏障的建設,建成城鄉一體化的縣域生態網絡。
以森林和濕地為中心,建設全縣自然保護網絡。以玉龍山森林公園和龍水湖濕地保護為中心,全面建設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密切聯繫的自然保護網絡體系。在加強現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切實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通過保護有典型意義的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珍稀野生生物等,建成佈局合理、管理科學、執法嚴格的自然保護網絡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深化建設玉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建設國樑白鷺、玉灘水庫、瀨溪河河岸濕地、高坪楠木林等部分自然保護小區,形成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小區互補的自然保護網絡。
在加強現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建設、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切實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通過保護有典型意義的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珍稀野生生物、自然遺蹟等,建成佈局合理、類型多樣、管理科學、執法嚴格的自然保護網絡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維持縣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通過保護和建設,使全縣豐富、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得到切實保護,從而促進縣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持續利用形成良性循環。
全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在鄉村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主要工程包括:有益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態農業傳統知識和實踐的提煉與推廣;“田-魚-林-鳥”共生協調的農業遺產保育工程;大足石刻文化保護與生態恢復的協調共生工程。力爭鄉村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得到歐盟生物多樣性贈款的資助,通過項目的實施,建立並加強能夠體現和有效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縱向機構協調機制,使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全縣社會經濟部門和發展中的主流化得到落實,鄉村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得到加強,為重慶市和中國西部地區其他類似區域解決社會經濟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嚴峻矛盾提供成功的範例。

(七)加強資源保護與自然災害預防
強化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建立生態保護統一協調與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大水、土地、森林、生物、礦產和旅遊等重點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執法力度:
(1) 維護水環境安全和水生態平衡
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全流域統籌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加強水資源管理,探索建立河流基本流量保障制度,科學核定瀨溪河、窟窿河、懷遠河的生態用水。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建立高耗水項目管制制度,嚴格控制高耗水產業的發展,停止新上高耗水項目,確保流域生態用水。
(2) 加強土地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
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佈局。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確土地承包者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生態用地保護,凍結徵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地、濕地。對組團城市這一正處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尤其要加強生態用地的保護,嚴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防止產生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建設項目確需佔用生態用地的,應嚴格依法報批和補償,並實行“佔一補一”制度,確保恢復面積不少於佔用面積。
(3) 加強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加強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強化生物安全管理和外來入侵物種的環境安全管理,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建立管理機構及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制度。對外來物種和轉基因物種的引進必須充分考慮對我區原有物種的依存和競爭關係,充分評估對全縣物種資源和生態安全的影響,提高對外來物種和轉基因物種的檢測和控制能力。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或其它生態敏感區,禁止引進外來物種和轉基因物種。
(4) 加強旅遊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
搞好旅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合理的旅遊環境容量,合理劃定功能分區,明確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和措施。各類旅遊地在實施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時,必須將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予以具體化,並具有可行性,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對可能造成生態環境影響的開發建設活動,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生態環境予以保護、恢復或重建。全面開展旅遊景區的環境保護定量考核,積極推進旅遊景區水、氣、垃圾和噪聲污染防治,保護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開展生態旅遊示範和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示範景區創建活動,完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嚴格旅遊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規範生態旅遊活動,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八)全面提高環境監管水平
完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和污染源監測體系。完善地表水環境監測網絡,加強次級河流監測。做好工業污染源監測工作,逐步實現污染源動態管理。加強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強化監測人員素質和能力建設,強化監測質量控制。力爭完成監測站標準化建設。
推進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健全縣級環境監察機構,加大基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力度。完善街道、鎮、鄉環境監管機構的設置工作。開展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縣環境監察機構完成一級標準化建設達標驗收工作。拓展環境監管領域,進一步完善生態監察、農村和農業環境監督的相關制度。
利用網絡技術、3S技術、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建立服務於全縣生態環境保護的生態環境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切實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網絡系統,建立應急監測長效機制。成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組織管理機構,建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報告、監測、處置制度。建立環境應急預案,加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包括通訊、交通工具、處置設施及防護裝備、檔案管理等。
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環境意識。進一步推行環境政務公開,環保部門統一、定期發佈城市空氣、流域水質、飲用水源水質和城市噪聲等環境信息。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搭建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平台。將環境保護課程納入縣行政學校教學計劃,組織主體班學員進行學習,邀請市行政學院、市環保局有關專家教授和領導來縣舉辦環保知識專題講座;繼續在全縣中國小中組織開展綠色教育、創建綠色學校及環保有獎徵文、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

六、重大工程與投資
(一)重大工程項目庫
根據 “十一五”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目標及輕重緩急,確定全縣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重點項目共計七大類(附表1)。
(二)投資概算與資金籌措
實現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目標,必須確保重點工程的有效投入。根據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的重點項目,參照國家和重慶市有關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對全縣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重點項目的投資進行粗略的估算。“十一五” 期間,全縣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41億元(附表1);其中,次級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20項,19.3億元;固體廢棄物處理工程項目8項,3億元;生態產業發展工程5項,5億元;生態走廊建設工程3項,1億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項目7項,2億元;生態保護示範性工程5項,5億元;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工程項目3項,1億元,循環經濟項目4項,4.7億元。
採取多種渠道解決建設資金問題,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國債、發展基金)的支持和銀行貸款,並由單純靠國家投資,逐步變為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投資,增強羣眾與國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意識。“十一五”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投入較大,要採取政府投入、企業自籌、社會支持等多渠道籌資的方式,充分保證投資的需要。
(1) 爭取國家補助14.52億元,佔總投資的35.4%;
(2) 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爭取達到3.63億元,佔總投資的8.9%;
(3)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 的原則,督促企業加大生態破壞治理的力度,企業投入爭取達到5.44億元;佔總投資的13.3%;
(4) 利用外資和其他資金力爭達到17.4億元,佔總投資的42.4%。
(三)效益分析
本規劃的實施將使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達到和超過環境保護模範縣標準的要求。本規劃體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1、生態效益
通過水環境質量工程建設、能源結構調整和淨空工程的建設,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減少,水體功能全部達標,城鎮聲環境均按功能區達標,農村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城鎮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全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城市綠化覆蓋率大於35%,生態敏感區和重要生態功能區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和增加。
通過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區域生態系統結構更趨合理,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恢復和提高,生態環境壓力逐步減輕,使區域生態系統向健康、穩定、持續的方向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進一步協調。
2、社會效益
“十一五”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的實施,將大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有效地提高全縣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態環保意識。區域生態環境的 改善,將會進一步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改善區域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資者,進而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十一五”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使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將為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實習基地。
3、經濟效益
“十一五”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不僅增加和改善區域內可利用的土地、水、生物物種資源,禽畜糞便的資源化處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區域生態農林業保護等工程本身將給我縣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同時,由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深入,區域資源配置趨於合理,產業結構得以調整,全縣生態環境支撐能力將大為增強,單位GDP的資源消耗大大降低,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從根本上改變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不協調的局面,建立起全縣綠色生態經濟結構體系。此外,由於生態環境退化的綜合治理,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逐步減少。各項生態環境監測設施的建立以及監督、管理、預防預測的加強,也將有效防止和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七、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 建立和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責任制
為確保全縣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對全縣保護開發利用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任期目標管理制,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把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列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每年開展生態環境監察行動,對區域環境和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定期考核和公佈,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各級政府要主動接受本級人大的監督,定期彙報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情況。
加強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執法能力,強化環境保護部門在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方面的權威。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涉及面廣,是一項跨區域、跨部門的系統工程,要納入各部門和各鄉鎮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年度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明確目標,精心組織好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從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
(二)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管
建立和完善縣、街鎮鄉兩級和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把政府對本轄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負責、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的生態環境保護負責納入政府的有關考核內容,層層簽訂責任書;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的統一監督管理機制,探索和逐步建立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和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審計制度。
實行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在項目審批階段,對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要求的建設開發行為予以否決;在鄉鎮、村等行政區域的評優創建活動中,對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出現嚴重生態環境破壞事故的予以否決;在企業評優、資格認證等活動中,對環境行為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予以否決。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明確資源開發單位和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加強生態保護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開展生態影響評價、生態安全評估和生態環境影響後評估,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聽證會制度,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確保污染治理設施高效正常運轉。理順關係,完善機構,進一步強化政府環保部門和資源管理部門相關的生態保護監管職能;定期開展各級生態保護監管人員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增加投入,分級抓好監管設備建設,努力提高現場執法能力。依照法定程序,修訂、完善地方性環保與生態建設法規及標準,初步形成符合本縣實際需要且比較完善的地方法規體系。同時,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執法水平,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外部監督和內部制約機制。
(三) 廣泛籌集資金,拓寬投入渠道
各級政府要把全縣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把生態縣、污染控制示範工程、生態保護監管能力、以及生態監測站網的建設與運行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生態保護投入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資渠道,制訂優惠政策,圍繞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吸納民間資金,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努力向上爭取資金,接受社會捐助。引導和鼓勵各種所有制性質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形成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增加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對廢物資源化利用、生態保護、流域綜合整治等項目給予政策引導和優惠扶持。建立和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補償機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依法徵收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各種規費。爭取退耕還林、水土流失治理、世行貸款項目資金。形成政府、社會和個人共同負擔生態環境保護費用的格局。
(四) 處理好“五個關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一是處理好生態建設與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民增收的關係。針對全縣農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尖鋭,農民收入低的現實情況,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與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緊密結合起來,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面向粵港地區的名優農副產品基地,培育和延伸生態經濟產業鏈緊密結合起來,與生態旅遊、農民增收緊密結合起來,與全縣自然環境、生態條件和市場開發緊密結合起來,既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林草覆蓋率,獲取生態效益,又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三大效益”的協調統一。

二是處理好生態建設中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農耕農藝措施的關係。因地制宜,科學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耕農藝措施。
三是處理好退耕還林與退耕還草的關係。25度以上坡耕地,既要退耕還林,發揮森林生態功能,又要退耕還草,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林草結合,充分發揮種草生長快,附着力強,固水固土能力強的優勢。
四是處理好生態建設與種苗基地建設的關係。要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的原則,常規育苗技術與現代工廠化育苗技術相結合,加快建成一批優質現代工廠化林木種苗基地和草籽基地,為生態建設提供優質、特色、良種壯苗,提高植樹種草成活率和優質率。
五是處理好生態建設單項工程與綜合治理的關係。要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的統籌協調,對各類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項目進行整合,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集中連片,統一規劃,做到治理一片,見效一片。
(五) 加大產業扶持力度,走開發式生態建設之路
根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列出鼓勵發展、限制發展、禁止發展三大類產業目錄,發揮產業政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協作。在防止重複建設和禁止轉移落後技術及污染環境項目前提下,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對區域的扶持力度。通過產業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採取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積極引導,組織各街鎮鄉依靠科技進步,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形成若干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生態農業園、工業園。大力發展有機和綠色食品產業,培育大足縣生態綠色品牌。充分利用大足縣特有的生態資源優勢,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出口創匯型綠色食品,擴大綠色食品生產規模,建立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綠色食品物質、技術支撐體系,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擴大綠色食品有效需求,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標準完善、管理規範的有機和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引導農民在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全過程增加“對生態環境負責”的要求,通過市場的力量引導農民保護區域生態環境。
(六)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公民參與度和生態文化建設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各類文化作品的導向作用,加大宣傳報道的力度,擴大宣傳的覆蓋面,加強全民的環保意識,努力引導廣大羣眾關心和參與全縣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通過推行城鎮生活垃圾的定點分類堆放、組織資源回收利用活動、義務植樹造林活動、環保義務勞動、志願者行動、生態旅遊和創建生態社區、生態學校、生態產業園區、生態企業活動等活動載體,組織和引導公眾投身到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公眾的生態意識和保護生態的行為規範,形成積極健康、符合生態環境要求的生態和消費方式。開展以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夏令營、冬令營、環境公益活動,推行多種形式的生態教育,普遍提高全民的生態意識,大力推行綠色消費和可持續消費,在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風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