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黑話不完全記錄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6W

“職場如戰場,如果讀不懂這些黑話,很可能處處受挫。”最近,一篇“職場黑話大全”的帖子在網上悄然流行,成為職場新人入職的“金玉良言”。在網友的跟帖中,有人認為職場“黑話”只是一種婉轉表達意思的方式,誇大了職場的人心險惡,但也有不少網友奉為寶典,稱“還得加強學習”。

帖子中提到,辦公室中如果有人説“也許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他很可能是在抱怨“你到底要我做到幾點鐘”;而“我不確定這樣是不是能夠執行”背後的潛台詞則是“這根本就狗屁不通”;還有,聽到“或許你可以去詢問一下別人的看法”時可要小心了,因為這意味着“你等着看誰會理你”。

難怪很多剛剛走出校門的職場新人會苦不堪言,因為那些從課本里習得的心直口快、有一説一、仗義執言,在辦公室的江湖中都顯得那麼輕率突兀,透着骨子裏的不成熟。他們也苦惱啊:“為什麼工作之後,人就會變得如此不真誠?”

明明是被取消了年終獎,卻要裝得毫不介意:“公司渡過難關最重要”;自己點燈熬油做出的創意被上司改得面目全非,也得咬着牙微笑,牙縫中擠出幾個字:“果然是不一樣啊”;看不慣身邊同事的某些做派,但又礙於情面,天天搜腸刮肚地沒話找話,擺出一副“姐妹淘”的親密模樣;原本早已經銀根吃緊,每次飯桌上還要豪爽地搶着買單,寧肯自己回家天天吃糠咽菜、泡方便麪,也得在領導同事面前賺足面子……

這樣口是心非的職場故事,換了誰都能一抓一大把,罄竹難書。

仔細想想這件事其實挺玄妙的,因為它需要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審時度勢地準確判斷出説話人在某一情境下的真實用意——有點兒像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中的閲讀理解,好不容易讀完了文章,ABCD四個選項卻説得曖昧晦澀,無論你選了哪個,都還是覺得心裏沒底。

考試題答錯了,後果大不了就是得不到分數;可身處職場,你手裏的籌碼全都是真金白銀,還要搭上將來的前途,會錯了意,搞不好下個月的房貸都沒了着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可以在校園裏大大咧咧不管不顧,到了職場卻要小心翼翼地夾着尾巴做人。

於是,美劇《Lie to Me》在小白領之間廣泛流傳,因為它似乎能從心理學角度給我們提供一個可以實際操作的“解題思路”。劇中很多識別謊言的技巧,被粉絲們整理出來,在網上瘋狂傳播。比如——雙臂抱在胸前或者單邊聳肩,表示對自己説的話沒有信心;説話時下巴上揚,表示憤怒;輕皺鼻子表示不屑;單手掩面或者把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一側嘴角緊閉上揚表示輕蔑;明知故問的時候會微微挑眉;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表現,當人們説謊時,這樣可以使自己安心……

一下子掌握了這麼多“測謊祕笈”,免不了要拿出來理論結合實際。可是當謊言被瞬間揭穿,那又怎樣呢?其實,大部分的謊言是出於禮貌的應對,或者避免尷尬、迎合對方的意圖。比如:“你這樣穿一點兒也不胖啊”“改天找你吃飯”“我今天不能來了,我病了”“我給你打過電話,但打不通”“我今晚玩得非常開心,之後再跟你聯絡”等等。

職場專家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開始言不由衷、口不對心的時候,並不簡單地意味着他的人品出了問題。事實上,由於某些人無法對紛繁複雜的人際壓力進行有效處理,因此只能通過諸如“模糊價值觀”“人云亦云”“掩蓋部分事實”的方式來消除內心的不安和彷徨,尋求一種簡單的自我保護。所以,對於所謂的職場黑話,不必過分較真,在職場中放輕鬆一些,做到真誠、謹慎足矣。


鏈接——職場黑話不完全記錄

普通員工(不是太聰明);

格外出色(目前還沒犯錯誤);

善於社交(能喝);

眼光長遠 (總是一再拖延工作);

具有極佳的口才(能瞎扯);

溝通能力強(常打電話聊天);

踏實忠誠(在別的地方很難找到工作);

事業心強(暗地裏害人);

為人隨和(隨時可以解僱);

模範員工(上班準時);

觀察能力強(經常打小報告);

工作態度熱忱(固執己見);

思維敏捷(能迅速找到藉口);

善於釋放壓力(上班打瞌睡);

工作第一位(醜得沒有人約);

獨立工作能力強(誰也不知他在幹嘛);

進取向上(常請大家吃飯);

複雜工作上邏輯清晰(能把工作推給別人)

(括號內為真實想法)

職場黑話不完全記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