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的大學生沒有職業規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6.19K

相信你們在大學裏,都上過職業規劃課程,也都對自己進行過swot分析。然鵝,最後你依然迷茫,或者根本沒有重視。

可恰恰就是這個不被重視的課程,決定了你的發展和薪資。

數據表明:

43%的大學生沒有職業規劃;

另外46%的大學生對職業規劃的內涵、方法、步驟等僅有模糊的認識;

只有11%的大學生有比較明確的規劃設計。

47%的大一新生認為職業規劃僅僅是畢業時的事,現在不用考慮。

小編認識一位90後職業心理諮詢師,跟我講她的故事:高中時她就對心理學感興趣,生活中也很容易被人當做知心大姐。她發現了自己的特質,大學報了心理學,慢慢確定了更具體的方向,也就是職業方面的心理學,現在她已經成為一家機構的合夥人,月入2w。

越早清晰自己的職業規劃,就越能在職場上快速成長。

43%的大學生沒有職業規劃

BBC有一部名為《人生七年》的紀錄片,記錄14個7歲英國孩子的生活,此後每隔7年都會再記錄一次。印象最深的是來自上層社會的約翰,他從小就看金融報紙,7歲就清晰以後的職業規劃,最終成為英國最高法院的知名律師。

當和HR探討什麼是崗位與候選人的最佳匹配時,他們認為,除了能力、薪資、文化、氛圍,職業規劃也是雙方成功牽手的重要因素。

當HR在問職業規劃的時候,他們在問什麼呢?

你的個人職業規劃,是否和我們公司發展方向一致

如果公司的發展規劃,和你個人的規劃正好一致,那麼牽手意味着雙贏。

反之,你想要的公司給不了,往往帶來求職路上的倒退。

比如,你希望3年晉升管理崗,但你們公司對於這個崗位或團隊並不看重;或者你自己希望磨鍊專長,而你的領導希望你明年就能帶隊,這種晉升也不是你想要的。

任何企業要找的是對目標崗位最合適的人,而不是最優秀的人,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員工的穩定性。

43%的大學生沒有職業規劃 第2張

你是否善於思考和規劃?

職場規劃,檢驗的是你對自身優勢的瞭解程度,也考驗了你的深度思考能力。小編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一直往前,不取決於你的學歷,就像很多大學聯考狀元后來發展得並不好,因為他們沒有思考和規劃。因為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所以,當你的方向ok了,自己內心堅定,公司也就成了你的夥伴,而不僅僅是打工關係了。

有些畢業生會問了,自己缺乏工作經驗,之前又沒有思考過,到底如何確立職場規劃呢?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恭喜你,當下就是你最好的時機。

如何確定職場規劃?

認識一個96年的朋友,她工作兩年跳槽N家公司,做過廣告公司的AE,做過互聯網公司的銷售,後來又跑去做微信運營。疫情期間,她的公司關門,不得不被動離職。

她覺得自己應該趁年輕多嘗試,但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她每次都是蜻蜓點水,還沒看到全貌,如何判斷適不適合呢?

具體來説,就是在三大系統和其衍生內容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職業方向

這就需要根據你的性格取向系統,性格/興趣/價值觀/需要/使命來判定,需要你深入解析自己。

有時你的擅長和需要相背離,或是很難分辨自己的性格取向系統,除了自己梳理自己的過往之外,你還可以向朋友,或科學測試求助,如性格色彩測試、MBTI測試等。

43%的大學生沒有職業規劃 第3張

職業核心能力

商業價值系統主要包括你的學歷、技能、天賦、經歷、人脈等。

如果你有過演講經歷,又是學心理學的,那你就可以在心理學工作者、諮詢人員、演講家、主持人等方向進行選擇;如果你從小喜歡寫作或畫畫,對設計、電影感興趣,那你就可以在電影、電視製作人、設計師等方面進行選擇。

宏觀信息

最後,你需要對當下的行業、崗位有所瞭解,不論是在新聞、網絡,還是尋求垂直領域專家、職業規劃師等等,都要儘量提前打破信息壁壘,對這個行業和崗位瞭解透徹,才能節約時間、儘快行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