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減負精選最新工作總結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7W

學校減負並不是只喊喊口號,而是要求教師要做出實際的行動,控制好作業的數量和作業的難度,你還在苦惱相關的工作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學校減負精選最新工作總結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學校減負精選最新工作總結範文三篇
學校減負工作總結1

“減負提質”,這個話題也許並不新鮮,但卻從提出的那一天開始似乎就已經註定無法讓人忽略。“減負”、“減負”,我們喊了似乎許多年了,各種形式的“減負”也的的確確層出不窮。然而“減負”究竟是什麼?

一、課業負擔

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源較多,一是教學的“重知輕能”,認為學生所掌握的課本知識越多質量越高,教學中不抓重點,講得多,練得也多,企圖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是基於對知識的價值的錯誤理解,認為只有多學點課本知識,才會有美好的前途。於是教師採取一切手段,將越來越多的課業負擔加給學生。然而很多事實證明:過剩的學習無效。只有當知識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時,知識對掌握者來説才是有用的。現行的中國教育,普遍存在“學習過剩”現象就是學生學了一大堆無用的知識。這是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學方法的“以拙代巧”,一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法,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本,為應試保險,以“大投入”換“小產出”,從而造成大量的過度學習。

學校也處在重重壓力之中,家長的贊同,社會的承認,上級的評判等,尤其是前兩者,往往很大程度上着眼在升學人數上。同時在教育評估機制還不完善的今天,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判過程中,升學率也是主要指標。儘管招生部門的一再擴招,但升學現象過“獨木橋”,而升學考試分數則成了過橋的通行證,倘若升學成績不理想,學校、學生都會被打入“冷宮”,升學率成了學校榮譽和地位的代名詞,學校的工作不得不處處圍繞着升學轉,學生上學演繹成了一切以入學為起點,以升學為終點的“馬拉松”。孩子從進校那一天起,他們稚嫩的肩上就扛起了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巨大的升學壓力引發了學校、教師、家長几方面的種種政策。學生們的書包和大腦就這樣在教師、家長、社會的重重灌輸中沉重了起來。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務求實效,教育部有關人士曾提醒我們,“減負”工作特別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三個關係,防止工作的片面性。一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二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刻苦學習精神的關係。三是要全面理解減輕學生負擔工作的實質,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的片面性,既不能對減負工作落實不力,又不能走另一個極端。

“減負”決不意味着降低對學生學業應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學質量,必要的負擔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過重的負擔則會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阻力。“減負”是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消除那些機械的、重複的、盲目的、無用的勞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改革考試製度、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是“減負”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減負”並不意味着取消考試,而是減少考試次數,改革考試內容,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的考試是很有必要的,沒有考試就不利於教師瞭解學生情況,不利於教學相長到底做得怎樣,也不利於學校據此調整教學方法。考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為了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像美國等發達國家,也不會廢除考試。關鍵在怎麼考,要把握好考試的度。

“減負”的同時也要加強培養學生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主動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刻苦鑽研、積極探索的精神。

二、心理上的負擔

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對於枯燥的學習,幾乎有一種本能的拒絕,尤其是在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態下,對學習有一種畏懼、厭煩心理體驗,視學習為迫不得已,很難忍受的事。同樣的學習任務,對有的學生適宜,而對另外的學生可能不堪負重,作為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心理體驗,從調節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入手,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從苦中尋樂,隨時主動地自我調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

的確,課業的沉重使我們迫切地想要放鬆和休息,但減負後,有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卻反而增大了,尤其是部分基礎稍差的求上進的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心理壓力劇增。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也同樣對突然減輕的課業感到不適應,容易擔心跟不上別人,因此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在這些心理的影響下,即使學校、教師真正地做到了“減負”,學生心理上仍然輕鬆不了。實際上,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以分數為根本的教育觀念,就很難説能真正地實現減負,只要會考、大學聯考指揮棒在學生的眼中仍然有分量,那麼他們的精神狀態始終不能減負。

當然,在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中,難免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切實轉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小平同志曾説,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單是要求業務素質好,同時還要思想素質好。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做到業務精良、情操高尚、勇於創新、樂於奉獻。

學校減負工作總結2

中國小生負擔過重已引起了國家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減負”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我們全體教師學習了省教育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是在轉變思想方面下功夫,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面向少數尖子生為面向全體學生。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通知》精神,並圍繞着:“減負的目的是什麼減負和勤奮學習的關係如何怎樣才能作到減負提質”等問題展開了學習和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形成了共識、我的認識如下:

一、明確認識什麼是減負增效

首先,應該明確減什麼。“減負”是減去超出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能力以外的學習任務,減去學習活動中機械重複而對開發學生智能無用的作業練習,減去過時、煩瑣與實際應用無關的教學內容,要求教師放棄違反教育規律,簡單粗暴、落後的教學方法,革除教學治理中僅以教學成績評價教師教育成果的不當做法。並不是不要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鑽研。

其次,正確把握“減”與“加”的關係。《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這説明“減負”並不是只減不加,而是有所減和有所加的辯證統一。是要求人們從根本上改變重知識灌輸,輕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重智育,輕德育;重視升學考試科目教學;重文化知識傳授,輕體音美等基本素質練習;重關心學生學習成績,輕視學生思想變化、心理狀況和行為儀表等違反教育規律的做法。要加強和突出對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教育引導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勤奮、刻苦、探索、博聞慎思、好問、有恆的學習品質,禮貌、文雅、友愛、自尊、自重的交際習慣等,培養其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二、採取措施,切實減負

統一了思想認識,還需要有得力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21世紀是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要想適應這個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學習、充電,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可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

我們教師要經常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和生長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通過開展聽課評課,加強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教學活動中交流對話與溝通,共同分享經驗和成功;教師每節課後寫課後筆記,找出不足之處,不斷總結和提高。

2、瞭解學生,尊重差異

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必須建立在瞭解其心理特徵的基礎上。學生都有個性差異,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搞一刀切,我們提倡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們心悦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給學生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既是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也是促進良好師生關係形成的基礎。

三、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講究效益

減負不是手段,不是目的,“減負”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師的自身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份快樂的心情,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1、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保證教學效益

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我們提出向40分鐘要質量,制定了上好每節課的原則和要求,提出教學中要做到“六為”。“六為”即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方法為中介,能力為目標。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提高課堂效率,實質上要抓興趣。要提高課堂興趣,首先得明白課堂任務是什麼,我們這節課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然後尋找出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事例,把這堂課的知識和教學目標結合在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課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就等於任務完成了一半。當老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抓興趣中去,哪怕是發現星星般的亮點,我們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陽般的耀眼,感染周圍學生們的情緒。

3、利用多種教學手段

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課堂當中去思考,去學習,去訓練。每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學生很容易出現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活動,在課堂上只有把他們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的體會、感受,滿堂貫,可能這節課你講得頭頭是道,非常精彩,但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頭霧水。

5、抓實做好“堂堂清”,保證學生足夠休息時間

素質教育的三維理論告訴我們,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反之如果課堂效果好,課堂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家庭作業也就可有可無了。所以學生減負,而教師就要增效,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而真正要達到減負增效,“堂堂清”的教學理念和具體措施要求就是減負工作的創新理念,只有“堂堂清”才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所以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途徑,加強教研,認真備課,面向全體學生上好每一堂課,是不佈置、少佈置作業的保障,否則減少家庭作業成為無稽之談,無本之木。反之,如果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老師必然要佈置大量作業,來彌補課堂教學未達到的效果。所以學生要減少過量的家庭作業又要保證教學質量,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必須認真抓實做好“堂堂清”工作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確實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從而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做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工作,直接關係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係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中華民族在21世紀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我們要本着對國家和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齊心協力,真抓實幹,使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工作真正見到實效。努力培養和造就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減負工作總結3

“減負容易增效難”,想來這是許多教師的切身體會,自從“減負”以來,書包輕了,作業少了,課堂氣氛輕鬆了,學習有趣多了,種種跡象表明,這就是素質教育。然而“綠燈”亮完就閃“紅燈”,也難怪,新事物的發展離不開新老交替這一階段,考試仍是衡量學生學習優劣的主要手段,而教學成績是在學校量化建設教師考核評選中佔有相當分量的一個指標,因此,“搞素質的怕考試”,這無疑是一道死穴。不少教師在各方面的輿論和壓力下,終改初衷,又開始“舊調重談,老本經營”。

於是,我看到有人總結出一條條歪理:“減負和增效是兩條平行線”、“素質教育只存在於理念之中”、“素質教育=減負+低效”,這直接導致了連串的負面效應,於是許多人在談素質教育,卻沒有人站出來説:我是搞素質教育的!

或許這樣的言語過於偏激,卻代表了我作為年輕教師的心聲。我是推崇減負增效的一代,我是渴望素質教育的新生力量,我有為發展素質教育而不斷進取,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的權利和義務。減負增效不是空口號,不是虛無之物,只要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條件,符合發展的規律,任何事物皆會逐漸成長,茁壯。而這一切是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腦力勞動的,因為舊事物往往拘泥腐化,根深蒂固,這反映,“減負增效”最終得益者將會是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會更加辛勞,不過為了“培桃育李,桃李滿天下”的共同夙願,育人為樂,這又何妨!

一、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開闊,教學方法新奇,教學重點突出;作業量少效大,

“一葉知秋,舉一明三,聞一以知十”;注重及時反饋,測驗方式多樣化,測試題目寧缺毋濫,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理解能力;課堂之餘多與學生溝通,博愛包容,不以學績分等級,不以品行論優劣,做學生忠實信賴的朋友

所以説:首先要思想開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無謂得失,以“減負”為中心,擺脱傳統模式,不拘一格,師生共同締造“減負”與“增效”之間的橋樑。這是素質教育的實在體現,也是從“減負”昇華至“增效”這個過程有力的保證,堅實的奠基。

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生不可能每個都一樣聰明一樣乖。

由於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學生性格、氣質、興趣、能力互有差異。所以説,要因材施教,擯棄“全能”教育思想。它應該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和環節,它是實現“減負增效”目標的中心和宗旨。

三、師者,無才、無德、無信不立也!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應時刻謹記慎獨律己,言行一致,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楷模,意志堅強,保持樂觀態度,臨危不亂,處事泰然。業餘時間,更應不滿自身現狀,廣泛涉獵,博覽全書,參加職後培訓和進修考核,這樣,你才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人格魅力,淵博學識,處世哲學,都將是邁向“素質教育”的鑰匙和通行證。

所以説,要提高自身教育素質和職業道德,累積教學經驗,大膽創新,實踐,尋求突破,勇於攀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