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W

調查報告可以對現有文獻和數據進行梳理和整合,形成一個全面的研究視角,調查報告應該以一個結論或總結部分結束,強調主要的發現和建議,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5篇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篇1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於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太原師範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佔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於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於自身的羣體化特徵,往往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為,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眾”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羣體的一致性。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慾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 調查問卷分析: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根據統計收回有效問卷47份,男生24人,女生23人,男女比例約為1:1。

大學生的錢是從哪兒來?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消費的錢全部來自於父母,而且其中的男女比例差不多;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除了一部分錢來自父母外,他們還通過勤工助學賺錢或者來自獎學金。渴望經濟獨立的思想與絕大部分仍然依賴父母的現狀成為大學生獨特的矛盾。我想這種情況的產生可能於我國學校傳統教育方式以及傳統家庭教育方式有關。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導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鋭減,從小在封閉的環境下學習,極少真正意義上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過度溺愛和保護,使得孩子對家長過度依賴,種種因素導致了大學生面對社會不能適應甚至懼怕接觸社會,更別提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了。但是,從大學生對兼職賺錢的看法看,6.94%不考慮兼職賺錢,認為浪費時間;27.9%無所謂;57.6%表示很感興趣,強調兼職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還是很希望能改變自己,而且非常注重自己的能力的提升。可能這一結果會受家庭生活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影響。比如7.56%的學生是因為生活所迫。

大學生月消費的主要項目集中在伙食和購物兩大方面,其中很少用於學習。總消費400元以下的有3.5%;400-700的有54.14%;700-1000的有36%,其中男生佔23.8%,是女生的2倍。可見男生消費普遍高於女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生伙食消費高於女生;戀愛消費男生也高於女生。大多數同學的消費都在400-700元的中等水平,也有小部分同學消費低於400元,可見同學間的貧富差距還是有點大的。但是不管是貧還是富,都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

在每月日常飲食花費中58.14%在200-450元;33.72%在450-700元;4.65%在700元以上。在每月購買衣物花費中44.19%在100元以下;36.63%在100-200元;17.44%在200-300元。在每月購買化粧品花費中69.77%在50元以下;22.09%在50-100元。在每月娛樂花費中75.58%在50元以下。而在每月學習方面的花費中68.6%在50元以下,31.4%在50-150元,沒有同學花費150元以上在學習上。一個學期的旅遊費用上56.98%在100元以下,35.46%在100-400元之間。綜上分析看來,大學生在消費方面還是非常理性的。

從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外在環境因素是主要受周邊朋友的影響,還有部分受到時尚資訊及校園環境的影響,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動機中含有攀比跟風現象。在每月戀愛支出中33.14%沒有戀愛,雖然有29.07%的同學支出在50元以下,但也有5.83%的同學戀愛支出在200元以上。從大學生所擁有的電子數碼產品來看,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擁有手機,有的同時擁有mp3或mp4以及電腦,部分還有數碼相機等其他電子產品。電子信息生活不亞於白領。

大部分同學都有定期出去聚餐的習慣或請朋友吃飯的習慣,而且消費分佈相對分散,主要在20-50元的有34.3%;50-100元的有36.05%;而1.2%的同學在200元以上,而且1.2%的同學都是男生。這種現狀也是情理之中的,男生較女生而言更注重人際交往。

如果不能物美價廉,大多數人更注重質量和品牌,還有人選擇服務態度或者自己的心情。

對於金融危機對消費水平的影響有23.84%的人認為無影響,59.3%影響不大,3%影響很大。

大學生最想消費的產品主要有數碼產品、服飾、美食、旅遊。而旅遊所佔比例最多。大學生非常注重生活品質和自我享受。而且希望到處遊走,拓展視野,放鬆心情。這一現象是非常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當大家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就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從消費支付手段中,44.77%的同學多數用現金,24.42%的同學能刷卡就刷卡,在這之中有19.19%是男生;5.23%是女生。從中可見女生消費更為謹慎,不會大手大腳的。

幾乎10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消費來源是父母給予,當然,消費來源中的一小部分也有勤工助學、獎學金和壓歲錢。54.65%的大學生平均每月消費在400~700元之間,36%的人平均每月消費在700~1000元之間,其中女生佔12.2%,男生佔23.8%,男女比例大約為2:1.對於高度依賴父母的我們,理性消費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小組覺得平均每月消費在700~1000元的對於一個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來説的家庭還是有點高的。作為以學習為主的大學生的我們,物質的追求享受並不適合我們這個年紀,努力擴充自己才該是最重要的。

下面是我們總結歸納出來的紹興文理大學生的消費主流:

1、飲食消費是永恆的主題。作為大部分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飲食上的消費註定成為消費的主要部分。58.14%(女生佔35.4%,男生佔22.74%)的人平均每月用在日程飲食上的費用為200~450元,而費用在450~700元的佔33.72%(女生佔9.32%,男生佔24.4%)可見,男生在飲食上的費用還是略高於女生了,通過採訪,我們總結了可能存在幾種原因:一、男生的人際交往會比較多,也比較的注重面子,無形中形成一中攀比的心態。其中一個同學跟我們反映,他們寢室常有聚會,每次都是輪着請客,其中一個室友家裏比較有錢,所以請客飯店的檔次就上去了,雖然輪着一圈才會輪到自己,可是每次都是價格不菲;二、有些女生為了減肥,或是為了買衣服,常常一天只吃一頓,甚至不吃,自然每月的飲食消費就比較少了。

2、購物娛樂消費也是一大部分。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6.63%的學生每月購買衣物的花費在100~200元,更有17.44%的人每月花在衣物上的費用為200~300元間。22.09%的學生每月購買化粧品(護膚、護髮等用品)的消費在50~100元間,還有諸如旅遊啊、電影啊,ktv啊,體育健身上的消費。隨着社會的進步,大學生追求的不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作為追求新興事物的年輕的大學生在購物娛樂的消費佔總消費比重越來越大。

3、戀愛消費不容小覷。當高中是被視為禁忌的戀愛在大學可以廣大證明化時,戀愛消費也開始悄然發芽,茁壯成長起來。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14%的人表示沒有戀愛,在有戀愛的人中,44.7%的人每月愛情消費在50元以下,有9.23%的人的每月愛情消費在200元以上,其餘的在這之間。所以,學校如何開展課程引導學生學會理性消費是當務之急。

4、學習消費亟待提高。68.6%的學生表示其每月在學習方面的花費在50元以下,34.3%的學生的每月學習消費在50~100元。在每月消費50~100元的學生中,有人表示其買的書大部分是為了考英語四級、考研、考證的參考書……學校的書店也都是一些學習類的參考書籍,真正的好書似乎反而被我們拋棄在一角,也許很多人都是從圖書館借閲好書的吧,我們希望大多數的人還是愛書的一族……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方向發展

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其主要標誌,是硬性消費比值下降,軟性消費比值上升,恩格爾係數降至41.9%。預計未來幾年,消費結構必將更有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從消費的內容上看,一方面,大學生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於改善學習條件的消費比重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用於進行體育鍛煉和購買保健品的支出將會上升。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將會變得更有營養和質量。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

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大學生日益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擁有好技術,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把握好自己未來的走向,學習類的消費就是未來發展的必要成本。學習的重要性的普遍深入,必然帶動學習類支出的高速增長。

3、休閒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

在休閒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羣體有着比其他年齡羣體更為旺盛的需求,這在90年代已經開始顯現。進入新世紀,大學生的這種需求必將愈加強烈,並將在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領域,顯現出新的發展勢頭。

休閒度假消費將會有較大的變化,大學生越來越不滿足於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閒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遊戲機,枱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巖、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今後會吸引眾多的青年大學生;聽音樂、進茶仿、泡吧、泡沙龍,也將成為主流方式。

旅遊觀光消費,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是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未來大學生的旅遊有兩個趨勢會更加凸顯:一是首選自然風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體育健身消費在大學中漸成時尚,"花錢出汗"不再被視為可笑的事,隨着校園體育場館建設的增加,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將由單純的室外場地轉到室內室外並重,乒乓球、枱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室內運動健身項目日益受到青睞。同時,健康消費還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營養品等領域擴展。青年大學生對各種健康產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預防疾病的需求,進入更高層次。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上升

據調查數據顯示,99%大學生擁有手機,還有37%的大學生希望購買電腦。隨着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也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

今天的大學生消費有着強烈的模仿性特徵,有着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着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這已成為眾多大學生所羨慕、仿效的社會形象。今天,發達快捷的消費信息、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使大學生對時尚的領略和把握更為及時準確,儘管他們還不一定擁有,但卻能對許多時尚品牌如數家珍。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工作時拼命地工作,玩樂時拼命地玩樂",這就是今天年輕人信奉的人生信條。與此同時,他們更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寧缺勿濫,寧高勿低。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歸總起來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內因;另一方面是外因。

首先從內因講起。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人的消費水平有重大的影響。大學生是社會上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羣,他們的消費觀念相對於其他文化程度較低的人羣有着質的不同。所以,你走在街上很容易就能從這個人的穿着氣質上看出誰是在讀大學生,誰是高級白領,誰是無業遊民。這是人內在散發出來的氣質,沒有經歷過是無法模仿的。

外因主要有校園環境、周邊的朋友、時尚資訊和家人這四方面。

俗話説“環境能改變一個人”。從國小純真的受家長牽制的消費,到中學和高中時代叛逆激進的消費,再到現在大學接近於社會的越發成熟的消費觀,可以顯現校園環境對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之重大。從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中就可以看出,他們與師哥學姐們對比起來,顯然是稚嫩,盲目很多。新生的消費觀還停留在高中時期,而且他們剛剛掌控自己的生活費用然而經過一兩個學期的適應與磨合,他們的消費觀念得到迅速提高。這裏的主要原因是校園中看到的人羣的飲食、穿着打扮、行為方式都偏向於成熟社會化,他們要適應與融入大學生活而做出改變。這是一種從眾心理,他們認為如果不改變,就好像自己不是大學生一樣。

其實,周邊的朋友對於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有着密切的聯繫。朋友的消費觀念也會慢慢的滲透到自己的消費觀中。特別是同寢室的同學之間影響更大些。據瞭解大多數寢室都會有出去聚餐的傳統,例如:大學生過生日都要請客,請客地點從學校附近的小飯館到洋快餐,再到比較有名氣的高檔酒店等,檔次不同。此外,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他們認為既然自己在這些方面有所獲得,也應該有所“付出”,讓同學們和自己一起享受快樂。而如果遇以上這些情況不請客很可能便被視為“不夠交情”。這種“傳統”被當成是室友間增進感情和留住大學回憶的手段。這種狀況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寢室中的部分同學的消費喜好,而其他的室友趕大潮的結果。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事了。不是説這樣不好,而是每一種消費都應該有個限度,量力而行才是智者的行為。

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網絡信息也是越來越強大。每天不斷更新的時尚資訊也不斷充斥着我們大學生,而這些時尚資訊對於女生的消費影響勝於男生。差不多每位有上網的女生每次上網都會瀏覽一下關於女性的時尚信息或者是淘寶、易趣等購物網站,瞭解一下時下最新的化粧、着裝等等潮流。有些女生會掏大筆錢訂閲時尚雜誌如女刊、瑞麗、elle、米娜、昕薇等,為了牢牢跟隨時尚潮流,她們不惜花大筆金錢買類似的東西。其實,這是女人天生愛美的心理在起作用。這在大學生身上表現無疑,而高中國中生是像沒有不敢美。一是基於學校和家長的管制,二是由於本身有沒有把握金錢,想消費有沒本錢。而大學生則不同了,她們擁有一定的錢,又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只是這樣的後果是導致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趨於不合理化。有的女生為了能買到自己喜歡的名牌衣服而在伙食方面節制下來,她們認為這樣是一舉兩得:即減了肥又有錢買衣服。

還有,家人對我們大學生的影響貫穿着大學生成長的整個時期。特別是母親對孩子的消費觀的影響會更大。如果母親是一個特別注重吃穿住行等生活品質,那麼母親的這種消費觀念從小就薰陶着孩子,大學生的消費觀萌芽就在那時開始,並在後來的成長中起到主導作用,隨着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多,消費觀念在此基礎上發生一些變化,就這樣形成了大學生現在的消費觀。

通過以上對大學生消費的主流,大學生消費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大學生消費狀況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消費存在很多問題。

從我們的調查結果統計中得知,大學生平均每月日常飲食(伙食、飲料、零食等)的花費都在200元以上,其中200--450元之間的有58.14%,在450--700元之間的有33.72%,佔了平均每月總消費的大部分。而在平均每月購買衣服的花費有36.63%的大學生在100--200元,17.44%的大學生在200--300元。但在學習方面的每月平均花費在50元以下的竟然有68.6%,剩下的31.4%也僅花費50--150元。與之相對應的是大學生談戀愛的花費。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大約有70%的大學生都在談戀愛,但月平均花費在50元以下的僅有29.07%。這與學習的花費數額與比例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並且據調查瞭解大學生月平均在學習方面的花費多與考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考試等證書的獲取有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1)大學生消費結構還缺乏合理性,在學習方面的投資較少,學習缺乏主動性,大多是為了證書而被迫學習,當然也有部分大學生是因為圖書館有大量的學習資源。

(2)過多在戀愛方面的花費投資。

(3)追求時尚過於注重穿着打扮。在服飾、化粧品上的花費僅次於飲食,過於注重品牌。對“在消費時,如果不能做到物廉價美,你更注重什麼?”的調查結果中,僅有35%的大學生選擇注重品牌。由此也可知,大學生消費中虛榮心較強,存在攀比心理。

(4)在健康方面,大學生對其缺乏重視,甚至毫不在意。根據調查問卷統計,75.5%的大學生在娛樂(包括電影、ktv、體育健身等)上的月平均消費都在50元以下。而據訪問,在50元以下的,花費多在電影、ktv等方面,很少有花費於體育健身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我們對手中有足夠的錢的處理方式調查統計中,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提到了儲蓄,然後是吃喝、穿着打扮、旅遊。看似大學生都有較好的理財觀,但我們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我們所設計的另一道問題“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近期你最想消費在哪些方面(數碼產品、圖書、服飾、美食、旅遊等)”中,一半以上的大學生都選擇旅遊、服飾,而涉及圖書的很少。因此我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趨勢主要向服飾和旅遊方面發展。對手中足夠的錢的處理方式都有服飾和旅遊。雖然有儲蓄,但儲蓄大多也是為了未來在服飾與旅遊等方面的消費。這樣的一個消費趨勢是值得我們加以重視的,它説明我們的大學生較注重生活物質的享受,追求時尚,而對自身發展方面缺乏考慮。還有,僅有極少數大學生的消費觀取決於個人,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可知大學生消費的自制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攀比現象,或注重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對於大學生消費所存在的以上諸多問題,我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避免高消費、超前消費、追求時尚等。

1.成立大學生消費日或消費周、舉辦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報刊講座,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在課程中滲透消費觀念的教育,強調適度消費,提倡勤儉節約。

3.播放有關貧困家庭生活情況的影片,讓大學生有意識的控制消費。

4.強調學習健康的重要性,傳播一味追求時尚的錯誤所在。

5.開始講座課程等,幫助大學生正確理財。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篇2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説,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篇3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el 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三、結束語

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和信用概念應是當務之急。總之,我們希望所有大學生都能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消費合理嗎,有多少用於購買奢侈品,這些奢侈品對我們有什麼積極意義嗎?更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從實處關心大學生,用社會的力量引導大學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費,為我們未來棟樑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篇4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在大眾傳媒影響力日益擴展的背景下,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羣體,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着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 他們的消費觀念更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視作品等的影響。大學生針對奢侈品的消費特徵通常被認為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們在佔用社會資源方面居於劣勢,經濟能力尚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和相對超前的消費觀念。這兩方面的矛盾使得他們的消費行為存在不少問題。大學生的奢侈品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奢侈品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為真實瞭解當代大學生奢侈品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大學生奢侈品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大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促使他們成為“新消費運動”的踐行者、推動者,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大學生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羣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我既是以此為出發點,以問卷調查及採訪等形式確定“高校大學生奢侈品消費情況調查與分析”為課題的社會實踐,其意義和目的在於通過對部分高校的實地調研及調查、研究、分析。

為了對大學生奢侈品消費情況有比較全面準確地瞭解,我們開展了研究。並對商丘工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奢侈品消費情況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份,收回有效問卷45 份,有效率為100%。其中男性大學生佔53%,女性大學生佔47%。

調查問題主要包括客觀選擇題,設計費的經濟來源、月消費狀況、消費支出情況及其消費觀等多個方面。旨在讓同學們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理財。本次調查雖然抽樣比例較小,但我們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現將我們對商丘工學院的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調查總結如下。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在關於在校大學生月平均花銷狀況一欄的調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過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費方面,有7人認為自己很節儉;16人認為自己剛好;15人認為自己有些浪費;而4人認為自己嚴重超支。在購買奢侈品資金來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掙錢購買;9人家長購買;8人有活動獎勵經歷;12人屬於其他來源。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5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追求時尚會購買一些奢侈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在購買類型方面,衝動型的佔38%,理智型的佔44%,盲目型的佔18%,這説明大學生並沒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費結構和狀況,沒有這個習慣的制約,使大學生的盈虧狀況不同,見到熱衷的東西,半數以上的人卻表現出較弱的自我控制性。當然畢竟是同齡人,消費中自然也表現出了不少相同點。

據調查,37.40%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所以説大學生儲蓄觀念並不強。

由調查不難看出,城鎮比鄉村的大學生消費要高些,但這主要決定於城鄉傳統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約其消費的是家庭經濟狀況。另外,城市大學生遇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但沒錢會向家裏要或找朋友借,而農村大學生則乾脆不買或存錢自己來買。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不同物品的選擇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對消費的態度和顧慮方面,“農村”大學生的行為也體現了中國的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消費原則多是能省則省,10人一個月要進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費; 13人三個月會進行一次;9人一年進行一次;也有13人要經過長久的計劃後才會做出是否要進行消費的決定。

通過調查得知,現實消費來源31人為其他來源(包括家庭供給、獎學金、半工半讀等),而同學們理想的消費來源為兼職的只14人,這裏面有幾個原因:1,兼職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學認為花父母的錢天經地義,現在大學生最主要的是學習,並不是出去做兼職,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點:在大學裏做兼職不僅能賺錢補貼自己的生活費,還可以在社會上學習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鍛鍊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我組也同時採取了訪談法的方式進行調查,對大一同學進行隨機採訪。我們其採訪內容包括月平均消費水平、經濟來源、消費用途、消費習慣、奢侈品消費理念以及對自身奢侈品消費的看法等。通過調查得知,他們平均一月消費大約在550元左右,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費、零食費、電話費、交通以及上網的費用,其中三分之一人並沒有用於奢侈品的花銷。這是一種良好的消費心態,他們對消費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堅持勤儉節約,該買的就買能省的就省,不買奢侈品,“科學消費”“綠色消費”。

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費觀念。當前大學生在奢侈品消費的錯誤觀念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有關。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的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家長老師及學校領導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潭門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會道德設置是違法的事。另外也有一些原因決定了當代大學生奢侈品消費的觀念與行為:

關於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篇5

權威發佈大學生消費情況的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更多大學生消費情況的毛概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相關信息請訪問。

調查過程裏,首先發現的就是是存在的問題。問題有許多,包括課餘時間充裕,但沒有效利用,不會安排課餘時間,沒正確認識課餘時間,課餘時間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多,課餘生活脱離社會,沒有經驗上的提高。其次是成因。之所以大學生的業餘生活的安排會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那是有他不可忽視的因素的。包括了各種主觀、客觀的條件,在我們調查的同時,我們也在自我的反省,反省自身是否也存在着結果裏的不良習慣,當然,我們也是存在着許多陋習的。所以我們在調研的同時,也在虛心學習,改正。

所以通過這次時間報告給我們感受很深,其一就是了解到實踐中每一件事都不可小看,它不比我們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習中所遇見的問題通過幾個公式,幾個概念,總能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而實際中則不然,總會出現這樣那樣意想不到的問題,也許只是個小問題,但也足夠阻擋我們完成這件事的腳步,還有要辦成這件事,會有多種途徑多種辦法,我們還要從這些方法中選出最便捷最合理的。

在這期間,我們也都意識到了一個東西的重要性,那就是團隊意識,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很難能夠做到完全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就算做到了,那也不知道得付出多少汗水,而且得到的未必是最佳的方案。但雖説都知道團隊意識的概念,但做起來就並非那麼簡單了,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可能會一致的相同,而大家都會有捍衞自己的想法的心理,於是便會出現爭執,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最需要的是平心靜氣的大家和和氣氣的討論,這次實踐的組員還都是同學朋友,大家關係都還好,和和氣氣的討論還好辦到,但日後工作中總會遇到和陌生人合作的時候,所以隨時都應該抱有一顆虛心求教的心,客觀冷靜的去看待自己和別人的方法,即便是自己的方法要好一些,也要平和的組織好語言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切不可急躁,也不能瞧不起別人的想法。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團隊意識尤為重要,團隊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師,正所謂 三人行,必有我師 ,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知識、道理。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

當然,説到團隊合作,既然是團隊,自然也就離不開交流,交流人人都會,但要做好卻不那麼容易了,要適時的適當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那並非是件容易的事,那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積累,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學習,還有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不只是我們發問卷,我們也收到了別人的問卷,説實話,雖説幫忙填一下問卷只是舉手之勞,但有時候做着自己的事卻被別人打斷心中也會有些不願意,所以將心比心,在找人幫忙填問卷,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多用一些禮貌用語就顯得十分必要,所以我們也還在問卷末尾加上一個笑臉,説一聲謝謝,那樣別人幫了忙心裏也會覺得舒服一些。

我們的收穫很多,雖不能玩玩全全用文字留在我們的報告裏,但我們會把它作為一份寶貴了的財富收藏起來,並以此激勵自身往後繼續學習,在工作中去具體實踐,在實踐中繼續鍛鍊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