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紀念五四運動偉大誕生愛國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3W

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
進步,首先是反對阻礙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沒落的東西,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
民主,首先是推翻專制獨裁的舊制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
科學,首先是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根本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在五四運動中和五四時期,革命青年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奔走呼號,奮不顧身,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這種歷久彌新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應萬分珍視、大力弘揚這個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9年紀念五四運動偉大誕生愛國演講稿

一、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

今年是五四運動91週年。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91年前,當巴黎和會無視中國人民的正義呼聲,悍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侵略權益轉交日本的消息傳到國內時,一場反帝愛國的革命風暴終於爆發。五月四日,北京大學、北京高師等校學生數千人到天安門集會遊行。在遊行受阻的情況下,憤怒的學生衝進賣國賊曹汝霖在趙家樓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另一個賣國賊章宗祥,並放火燒了趙家樓。“五四”後,上海、天津、南京、廣州等全國眾多大中城市的學生和工商各界羣眾,紛紛走上街頭,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最終迫使軍閥政府罷免賣國賊的職務,中國代表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回顧這場偉大的愛國運動,還需要指出兩點:其一,由於有先期以科學與民主為號召的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鋪墊,五四運動便將近代中國人民的愛國傳統提升到了更高和更加自覺的層次,這就是徹底和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其二,因五四運動的推動,很多愛國者得以更加自覺地理解與把握馬克思主義,以它作為重新考察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思想武器。歷史告訴我們,正是因為有愛國主義這一強大精神支柱,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所以,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就是要進一步發揚五四愛國精神,永遠高揚愛國主義這面光輝旗幟,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里程碑

自從清末嚴復將西方進化論學説引介到中國來以後,中國之知識界,尤其是青年知識分子,便無不以追求進步為人生第一宗旨。他們相信,世界萬物都在進化的大潮之中,如不隨流而進,就要被淘汰。到了五四時期,因新思想、新觀念如大海之潮水,噴湧而至,於是,求新、求進步的思想就更加強烈了。陳獨秀在《青年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説:“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羅萬象,無日不在演進之途,萬無保守現狀之理……以人事之進化言之,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民,方興未已。”李大釗禮讚青春説:“縱現在青春之我,撲殺過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禪讓明日青春之我。”他們都以無比的熱情,號召國人,特別是青年,樹立進步的觀念和進取的精神。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所指出,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準備,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樹立了一座豐碑。辛亥革命雖推翻了皇帝,但未曾實現真實的民主共和制度。於是,經歷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引進馬克思主義,學習蘇俄革命的經驗,中國共產黨誕生,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共產黨人最有進取精神,最肯奮鬥,最求進步,乃領導中國人民,聯合一切進步力量,通過國民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創建新中國,並克服一切困難,引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使國家日臻富強。

三、高舉民主大旗 推動思想解放

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推動了在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艱難曲折中走向勝利。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的那樣,五四運動以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繫民族命運,心繫國家發展,心繫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壯麗篇章。

五四時期的中國,雖然經過了辛亥革命的洗禮,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國家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黑暗統治下,所謂共和,只是一個空招牌。民主的口號,民主的精神,首先是針對封建專制制度的,也是針對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封建意識形態的。少數統治者決定中國的命運,這就是封建專制;廣大人民羣眾決定中國的命運,這就是民主。

要解決民主問題,就要解決思想解放問題。三綱五常的封建禮教不破除,人民羣眾精神上的鐐銬就不能解除,國民性的改造就不可能。因此“思想的解放”,就成為民主的先決條件。五四時期,人們提出“打倒孔家店”,並不是要否認孔子學説在歷史上的意義,而是要破除“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的舊道德、舊教條、舊禮教。正是五四時期的民主精神和思想的覺醒,開啟了“五四”以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河。

“五四”以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國共合作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的戰爭,知識界開始深入思考中國的出路,出現了社會主義道路的討論。民主精神、思想解放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產生了巨大的力量,為近代中國社會走出“沉淪”的谷底、迎來社會整體向上發展的趨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力量在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特別是在青年當中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當代青年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四、弘揚科學精神 開創新的未來

91年前的今天,滿懷着歷史責任感的青年學生髮出“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的宣言,掀開了歷史發展的新的一頁。“科學”是五四運動高舉的一面大旗。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先進分子,深刻認識到科學精神之重要,把科學精神作為反對封建專制、富國強民的鋭利武器。陳獨秀曾高度評價科學的重要性:“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説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當時提倡科學,主要是針對愚昧、迷信和落後,並不是單指提倡自然科學的具體研究,而是提倡科學精神或科學思想。主張自由平等和個性解放的民主精神與反對愚昧落後和迷信盲從的科學精神,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和矇昧主義的目標下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五四時期反對封建主義的一面光輝的旗幟。

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自覺承擔起歷史使命。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該怎樣發展?歸結到一點,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這一第一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必須依靠不斷創新。對今天的青年人而言,五四運動的精神,包括五四運動所倡導的科學精神,仍然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胡錦濤總書記在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步伐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呼喚大批高素質人才。因此,學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而緊迫。只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不斷積累新知識、增強新本領,就一定能奠定人生進步的根基,成為國家建設需要的有用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