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大全(三)

來源:巧巧簡歷站 4.65K

【導語】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和傳播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大全(三)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一

一、案例背景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按照中央、省委、學校的具體要求,結合支部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針對90後大學生熱衷於使用網絡的特徵,做到“線上線下”雙向聯動、無縫銜接,突出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引導全校16個學院的學生黨支部在黨團建設、學風引領、文體活動、科技創新、服務師生等5個方面勇挑重擔,當好先鋒,探索出一條“線上線下”為主要特點的黨建工作新路徑,為支部黨建插上互聯網翅膀,使得“互聯網+黨建”成為學習教育的前沿陣地、黨建工作的交流平台、服務基層的有效載體。

二、案例做法

(一)與“線上”相聯動,突出“學”字,激發師生黨員學習熱情。

第一、“線上平台”學。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依託互聯網技術,利用易班APP、微信羣、QQ羣等移動網絡平台,編髮黨員學習材料,推送至支部黨員的移動客户端,確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到支部黨員的日常學習中,在支部黨員中落實了教育全覆蓋、學習全參與。

第二、“翻轉課堂”學。黨支部改變過去由支部書記一人主講、支部黨員帶着耳朵聽的“灌輸式”傳統模式,創新開設“翻轉課堂”,該課堂由支部黨員輪流主講,每個黨員每次重點講好一個問題,主講結束後支部成員利用微信、QQ等網絡媒介上傳學習資料和學習心得,鞏固學習成效,最大程度地調動支部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互動討論”學。黨支部結合網絡熱點文章、網絡熱點評論,圍繞《習近平為何反覆強調規矩意識》、《習近平系列論述教你“如何做一名合格中共黨員”》、《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主題,開展了12次的互動討論,討論結束後觀看網絡學習視頻,最終形成支部專題討論成果。

第四、“知識競賽”學。黨支部根據90後大學生熱衷於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開展學習的現狀,在學校易班平台推出“兩學一做”易起來欄目,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欄目主要分為黨章黨規、系列講話、內容解讀、合格黨員、知識競賽等板塊, “兩學一做”易起來網絡平台自5月12日上線以來,已有5600餘名學生瀏覽專題網頁,896名學生黨員添加“兩學一做”易起來輕應用,761名學生黨員在線系統學習,452名學生黨員主動參與競賽檢查學習成效,廣大學生黨員通過網絡學習、趣味學習、知識競賽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黨支部通過“互聯網+”學、“翻轉課堂”學、“專題討論”學、“知識競賽”學等方式,改變了以往的“照本宣讀學”為現在的“隨時隨地學”,不僅方便大家閲讀學習,更能達到因材施教,及時掌握支部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效果,營造了人人學習黨章黨規、人人學習系列講話、人人爭做合格黨員的學習氛圍。

(二)與“線下”相聯動,突出“做”字,發揮師生黨員模範作用。

第一、“做細”,大學生思政教育特色項目和進德修業實踐示範項目,為學生黨員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以廣大學生黨員為主力,以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共青團員為支撐,組織開展2016年大學生思政教育特色項目和進德修業實踐示範項目,經過初審、評定、公示最終確定了 “易心向黨,築夢青春” 愛國愛黨主題教育實踐等12項大學生思政教育特色項目;“草鞋踏破長征路,民族精神代代傳—學編草鞋”,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等30項大學生“進德修業”實踐示範項目,發揮廣大學生黨員的先鋒作用,助推學生成長成才。

第二、“做實”,“你我有緣、再約學霸”先鋒示範活動,為學生黨員提供展示學習風貌的窗口。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主辦的“你我有緣、再約學霸”活動得到16個學院廣大學生黨員的積極響應,最終進入決賽展示的團隊中均有學生黨員,學生黨員比例高達80%,充分體現了學生黨員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中的模範帶頭作用。

第三、“做深”,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的載體。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立項、指導的 “大學生微講堂”,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系列活動,成功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該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累計舉辦了10期,來自校內外的30餘名主講人先後登上講堂(主講嘉賓學生黨員比例達90%),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活動先後得到四川電視台、四川日報網、教育導報、四川教育網等媒體的報道。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在“線上平台”學、“翻轉課堂”學、“專題討論”學、“知識競賽”學的基礎上,通過“做細”、“做實”、“做深”思政教育項目,實現學做互進、知行合一,真正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優秀黨員。

(三)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突出“創”字,開展建黨95週年活動

為慶祝建黨95週年,銘記黨的光輝歷史,弘揚黨的優良傳統,激發廣大師生的愛黨愛國熱情,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學生工作部、組織部依託易班網絡平台創新性開展了《一心向黨?黨旗禮讚》系列活動,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作為該項活動的主要策劃、組織實施者線上開展了易起讀黨史“光輝旗幟,引領成長”主題徵文活動、易起傳薪火“銘記黨恩、感恩奮進”網絡寄語活動;線下開展了易起看電影“紅色光影,永恆記憶”電影展播活動、易起曬成長“重温誓詞,青春飛揚”最美宣誓活動。

“鼠標輕輕一點,行動快速跟上”,《一心向黨·黨旗禮讚》系列活動自五四青年節開展以來,系列活動網絡瀏覽量達21000餘次,1923名學生黨員添加了“一心向黨?黨旗禮讚”易班輕應用,2812位學生黨員抒發愛黨之情,方便快捷的體驗了‘互聯網+黨建’帶來的幸福。

三、案例成效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互聯網+創新支部黨建新模式,取得了“四個構建”的新成效,推動了支部黨建工作的新發展,先後受到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搜狐網、四川教育網等媒體的宣傳報道,得到廣大師生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

(一)構建了互聯網+學習新常態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通過易班網、QQ羣、微信羣等網絡即時通訊軟件,搭建“掌上”、“指間”移動多維“E互動”平台,共建共享網上學習資料,可隨時共享自己的學習材料,豐富支部的學習資料,提高學習主動性。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在“互聯網+”環境下,就是要改變過去被動式、單向式的學習方式,建立當前主動式、互動式的學習模式,建設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學習型黨支部。

(二)構建了“兩學一做”新課堂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結合易班的學習功能和互動性強的特點,構建有效推進“兩學一做”線上課堂。首先,搭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輕應用”,將“兩學一做”學習內容分類整理上傳,讓師生黨員隨時隨處可看可學;其次,搭建易班“兩學一做”題庫開展知識競賽,學生在網絡答題中加深理解;最後,搭建“兩學一做”心得體會交流平台,吸引師生黨員們積極參與並評論點贊,擴大學教育效果,打造“指尖上”的新課堂。

(三)構建了師生互動交流新橋樑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通過設置黨員幹部QQ羣、微信羣等賬號,為黨員提供了內部交流平台,極大的促進了部門之間、黨員之間的同志情感,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與此同時開通了易班“易溝通”平台,設置了師生留言專版專欄,師生匿名來信信箱,舉報投訴電話等外部交流平台,方便師生的意見反饋與監督,收集學生意見建議273條,並向學生進行了及時回覆,學生訴求得到了有效反映,學生的合理需求得到了及時滿足,搭建了內外橋樑,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係。

(四)構建了互聯網+管理新平台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將黨支部延伸到網絡,實現網上網下一體化管理,建立支部黨員信息管理雲數據庫,搭建黨員信息“E台帳”。通過運用“互聯網+”創新實施多維度基層黨建“E管理”,變革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模式,打破地域、時空界限和黨員間的壁壘,建立黨支部線上陣地、線下管理,實現了支部管理、成員溝通零距離。

四、案例啟示

新時期支部黨建搭上“互聯網+”的快車,黨建工作創新面臨新的機遇,黨建工作者要在實踐中緊緊圍繞並突出“四個特性”,不斷創新“互聯網+”下的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支部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一)突出政治教育性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全體黨員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強化對黨的認同感、歸屬感,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在學習、工作、生活和廉潔自律等各方面做好表率,愛崗敬業,勤政廉潔,無私奉獻,做到“四講四有”。

(二)突出內容服務性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互聯網+支部工作除發佈上級決策部署、基層工作動態和黨建特色亮點等內容外,結合支部特色和個人需要,定期發佈生活小竅門、健康知識、行政管理、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內容,並努力實現親民接地氣,在教師節、中秋節、春節等重要節日,送上黨組織的真誠祝福,拉近距離感,提升獲得感。

(三)突出師生互動性

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將線下的黨建活動與線上宣傳相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經過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在線學習、實時交流、榜樣力量、專題活動等欄目,通過圖文、視頻、音頻、課件、電子書、動漫等多種生動表現形式,多層次、多維度、多視角豐富學習教育,建立網絡互動社區,開展微話題討論、微訪談交流、微主題生活等系列教育活動,突出互動性和參與性,調動廣大師生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突出工作特色性

學生黨建要心懷大愛,掌握方法,這就要求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全體成員以正能量的工作狀態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以大數據為基礎增強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執行能力,將支部工作與學生德育、主題教育、教育教學等工作有機結合,構建支部特色的黨建工作新思路,促進學生價值的實現。

“同頻共振互聯網,探索黨建新方法”,互聯網+”技術的趨勢,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更好地發揮了黨組織“堡壘”、“智庫”、“助手”的作用,今後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黨支部將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一方面進一步推進校、院兩級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建設,打造直播間、名人坊、微視點、微課堂等網絡黨建教育精品,激發和調動廣大師生的創新創造熱情;另一方面將與組織部共同創建網上黨校、開展網上培訓、開闢網上黨課等,把學生黨支部建在網上,建設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學生黨建網絡社區,豐富黨員的網絡學習生活,力爭早日實現“互聯網+黨建”,架起黨建工作連心橋,讓廣大師生黨員找到“網上家園”。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二

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在石景山區的前期探索

近年來,石景山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始終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主線、以“發揮兩個作用”為牽引、以服務人才為抓手、以實現“兩個覆蓋”為目標,充分發揮“兩支隊伍”作用,通過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優化黨建活動載體,先後開展了“我是黨員我承諾”活動、“1234”凝聚力工程和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系列黨建工作。非公黨建經歷了從號召非公企業共產黨員亮身份、樹形象、我承諾、做貢獻,到需求出發、服務入手、典型示範、目標引領、組織推動,促進非公企業實現“三有一化”,再到引入第三方社會監督機制推動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這三個階段。經過這三階段的工作,區域非公企業黨建成績顯著,促進區域發生三大變化: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銷售收入、税收連續四年以30%的速度增長,增速連續四年居北京市十六區前列。石景山區科技園區一躍成為中關村六個千億級產業園之一。園區先後被國家科技部、文化部、廣電總局評為最佳產業園區(基地),共獲得國家級匾牌8塊。

二是非公黨員由不足百名發展到五千名,在駐區規模非公企業實現了黨的組織全覆蓋的基礎上,區域三千家非公企業還實現了黨工作與服務全覆蓋。

三是基層黨建科學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高科技園區黨工委先後三次在全國高新區黨建經驗交流會上做主旨發言,“三會一課”電教片、非公黨建網、非公黨建“1234”凝聚力工程、商務樓宇黨建工作站“五員”工作法、紀錄片《在感恩中前行》等基層黨建創新項目受到中央組織部和北京市委組織部的肯定和表彰。黨的建設發揮了龍頭和引擎作用,有力助推了園區的科學發展。

二、在歷史新階段下,積極探索非公黨建工作新思路

(一)非公企業黨建需要在把中關村建設成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新階段下轉變工作思路。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100年”的奮鬥目標。對於石景山區來説,如何使區域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支撐因首鋼搬遷造成的經濟空心化,進而將北京建設成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是石景山區所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新課題。區委統一戰線部認為,在新的形勢下,傳統的靠外力推動非公黨建工作模式難以適應新情況、新挑戰、新課題,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靠外力推動工作模式,要通過在非公黨建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舉措,必須通過傳承紅色基因,培養造就一支愛國敬業,宗旨意識強的產業領軍人才隊伍;必須引導非公企業借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形成的治理機制和治理方法,認真解決非公企業在黨建工作中存在的黨的建設與經濟建設“兩張皮”問題;必須加強黨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增強企業話語權,從而激活非公企業黨建內生動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黨在非公企業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讓區域非公企業主動承擔經濟、社會責任,實現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在園區同頻共振,互促雙贏。

(二)找準着力點,解決非公企業黨的建設與經濟工作“兩張皮”問題。

2013年石景山區在非公企業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旨在為下一階段在非公企業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思想預熱和組織動員。活動中發現在進一步推進非公企業黨的建設上,雖然連續六年先後在非公企業開展了“我是黨員我承諾”活動、“1234”凝聚力工程、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工作,推進了非公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基層黨員較好的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統戰部也主動熱情為非公企業辦了不少好事、實事,受到了企業廣泛好評。但是,有些企業家、出資人受當今思想意識多元化的影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熱衷於燒香拜佛、問計於神。在企業與黨組織的關係上,更多看到的是黨對經濟建設的領導能力,即:對企業的扶持、服務力度的一面,而對黨在非公工作中發揮政治核心、政治引領作用的一面認識還不夠深入,有的甚至困惑、缺乏信心。他們認為黨建工作重形式輕內容,與經濟工作是“兩張皮”,因而對黨建工作不重視、模稜兩可。這種非公企業存在的黨建與經濟工作“兩張皮”現象,使得黨組織“與新的社會階層説話説不上去”,表現為有的非公企業雖然成立了黨組織,但“三會一課”不落實;有的雖然開展黨建工作,但工作開展的不温不火;有的乾脆把黨支部鎖在抽屜裏,基層組織形同虛設。因此,園區黨工委認為,黨組織服務非公企業需要着力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解決黨的建設與經濟工作“兩張皮”問題。只有解決“兩張皮”問題,才能提高企業家對黨的“三個自信”,黨在非公企業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傳承紅色基因,是解決黨建與經濟工作“兩張皮”的有效途徑。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決黨建與經濟工作“兩張皮”的有效途徑和最佳辦法是什麼?黨的軟實力和正能量如何體現?如何將黨的軟實力和正能量轉化成為非公企業主動開展黨建工作內生動力?統戰部在非公黨建工作中始終帶着這樣的思考。

2013年12月31日石景山區委書記牛青山在區共青團代表大會閉幕式講話中指出“任何事物,無論自然界的還是社會領域的,都有它的基因。所謂基因,就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依據。中國共產黨存在、發展、壯大、勝利的依據就是黨的紅色基因。”統一戰線部在學習牛青山書記講話時認為牛書記關於紅色基因的論述,解答了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一直思考的“軟實力”和“正能量”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是激活非公企業持續深入開展黨建工作的內在動力,能在理論和實踐上較好的解決了非公企業黨建與經濟工作“兩張皮”問題,開啟了石景山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階段。

黨的紅色基因,是戰爭年代經實踐證明了的中國共產黨生存、發展、壯大、勝利過程中一系列活動過程、機制、矛盾衝突和解決的總集合。它主要包括三大內容。一是四大精神,即: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二是戰爭年代黨的三方治理架構,即:中國共產黨創業者代表毛澤東、軍事家代表朱德、共產國際代表前蘇聯形成的互為支撐的治理框架。三是解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識形態話語權等。

由於黨的四大精神與非公企業發展中“初創期”、“危機期”、“快速成長期”和“上市前期”所需要的企業精神高度契合;黨的三方治理架構與非公企業發展中形成的由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外部戰略投資者組成的企業治理框架高度契合;黨在意識形態的話語權與企業在核心競爭力上所需的軟實力高度契合,統戰部自2013年底在科技園區非公企業檢驗性的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為主題的“紅色基因工程”,即通過“三個一”定製式微黨課的方式在園區200家規模非公企業高管中大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的宣講活動。通過宣講活動,闡述了“三個契合”理論對非公企業經濟發展的現實指導意義,明確了徹底革命、艱苦奮鬥、團結協作、謙虛謹慎、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等精神是企業家需要承傳的紅色基因。參加微黨課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及投資方普遍反映,傳承紅色基因工程主題突出、形式新穎、內容生動、針對性強,提高了他們對黨的政治認同,堅定了“三個自信”,增強了社會責任,歸屬感油然而生。同時,宣講活動使企業在傳承中找到了解決自身發展中遇到的“權力制衡、利益分配、關係協調”等深層次問題的有效方法。“紅色基因”為非公企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成功經驗;“三個契合”為非公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翅膀、注入了新鮮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從理論上打通了黨建服務非公企業“最後一公里”,實踐上解決了黨的建設與經濟工作“兩張皮”問題。

三、實施“紅色基因”工程,從指導理論到實施內容上對已有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模式進行突破和創新

(一)指導理論新:“三個契合”解決了“兩張皮”問題,形成了指導非公企業黨建的新思想

首先,紅色基因是黨的生命力所在,是我們建設精神家園的根基和源泉。所謂紅色基因最集中體現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統一戰線部堅定的將集中體現紅色基因的這四大精神作為非公企業黨建的理論底色。

四大紅色精神分別形成於黨領導中國革命的不同歷史時期:井岡山精神形成於黨開始武裝鬥爭的初創期,成功的解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長征精神形成於黨遇到重大挫折的危機期,成功的解決了“如何度過冬天”的問題,延安精神形成於黨利用重大歷史機遇發展壯大的快速發展期,成功的解決了“如何發展壯大”的問題,西柏坡精神形成於革命勝利前期,成功的解決了“如何進京趕考”的問題。

從非公企業發展過程的視角看,一部中國革命史也可以看成一部非公企業創業史。從市場營銷學視角看,非公企業也會經歷類似的“初創期”、“危機期”、“快速成長期”和“上市前期”四個發展階段,也會遇到類似的四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即“非公企業還能活多久”、“錢燒完了怎麼辦”、“如何快速成長”和“上市了怎麼辦”。統戰部認為非公企業要想成功度過初創期、危機期、快速成長期和上市前期,克服上述四大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憑藉什麼?憑藉黨的紅色基因。非公企業完全可以從黨的生存、發展和壯大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紅色基因中尋找自身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其次,在管理學家看來,非公企業發展過程遇到的最深層次問題就是非公企業治理問題。非公企業治理問題的核心是12個關鍵字,即:“權力制衡、利益分配、關係協調”。這些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複雜權力、利益關係構成了非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深層次治理問題,很多非公企業就是因為沒能解決好這些複雜的非公企業治理問題而倒在了從優秀走向卓越的路上。

(二)工作內容新:通過傳承紅色基因,提高了企業治理能力,堅定了非公企業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

當前,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外力推動有餘,內生動力不足。非公黨建靠外力推動不能深入持久,只有產生內在動力才能為非公黨建提供不竭動力。年初,園區黨工委在非公企業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為主題的“三個一”定製式微黨課活動,通過“紅色基因”黨課,引導非公企業在認識和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深層次治理問題的同時,將非公企業開展黨建的動力由外力推動轉變為內在驅動,營造出資人一手抓經濟,一手抓黨建的良好氛圍。實現黨的工作與經濟工作同頻共振,互促雙贏。把以往靠政策紅利、要素資源傾斜這一傳統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手動檔”改裝成傳遞軟實力和正能量的“自動檔”。“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動具體分為四個步驟有序開展實施:

1、引導非公企業認識自身不同的發展階段,有意識的從黨生存、發展和壯大的歷史過程中尋找解決困難取得成功的依據。

紅色基因的生命力在於他總是在黨生存、發展和壯大的不同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與時俱進的內涵,解決黨在不同時期面臨的各種問題。非公企業成長過程主要存在四個階段,即:初創期、危機期、快速成長期、上市前期。初創期非公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危機期非公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錢燒完了如何過冬”;快速成長期非公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利用機遇發展壯大”;上市前期非公企業主要面臨的問題是上市後如何“進京趕考”。同時,引導非公企業主動從集中體現紅色基因的“四大精神”中尋找解決本階段非公企業發展所面臨深層次矛盾的經驗和依據。

2、幫助非公企業共同分析非公企業在非公企業治理和治理能力問題上的五種死因,引導非公企業認識到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不是可有可無的空洞説教,而是與非公企業自身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通過“三個一”定製式微黨課幫助非公企業分析了非公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與傳承紅色基因有關的五大原因。

3、通過共同分析比較各種理論和解決方案,使黨組織和非公企業自覺認識到黨的紅色基因是解決非公企業深層次治理問題的軟實力和正能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曾經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習總書記的講話同樣適用於非公企業對非公企業發展道路和問題解決方案的尋找和選擇。

而黨的紅色基因來源於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又吸收了中國傳統文明和歷史文化的精髓,經過自身長達28年革命歷史的淬鍊和檢驗,並能夠隨着時代和社會環境的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因此傳承黨的紅色基因成為非公企業解決治理問題、提高治理能力。

4、通過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來解決非公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深層次非公企業治理問題,提高非公企業治理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習總書記的這段論述對於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在實施“紅色基因”工程中,將學習黨史明確作為非公企業“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的必修課。特別是圍繞習總書記講話中提到的“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的要求,將非公企業發展遇到的深層次治理問題與作為紅色基因集中體現的四大紅色精神形成的歷史過程對照起來學習,從中尋找解決問題提高能力的內在依據。

通過培訓和研討,非公企業家普遍意識到,我們黨在井岡山時期就建立了道路自信,不迷信和照搬其它國家成功的模式。同樣,非公企業也應該探索符合非公企業實際的商業模式,建立自己的道路自信;即使在長征這麼危險的時期,黨也沒有產生思想上組織上的混亂和對革命道路模式的絕望。同樣,非公企業在遇到危機時,也要傳承長征精神,同時也要掌握黨處理長征過程中各種複雜問題的高超的治理能力,學習黨在危機期如何通過局部調整,最大限度的團結整合各利益相關者度過危機;延安時期,黨開闢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表現出黨高超的社會治理能力,到了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中國共產黨達到了組織上空前的團結和政治上的成熟。同時,創業型非公企業在快速成長期也要提高治理能力,對外要善於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渠道和客户終端的資源,對內要善於對人才從思想上和組織上進行整合,實現非公企業在快速成長階段組織上的團結和治理能力上的成熟;西柏坡時期,黨內滋生了革命意志衰退、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因此,黨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為進京趕考交出滿意的答卷。

(三)工作方式新:採用“三個一”定製性微黨課形式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動,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方式

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活動中,我們意識到解決非公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深層次問題,只能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必須深入非公企業,一對一的開展工作。因此在活動中採用了“三個一”定製式微黨課的方式來傳播紅色基因,幫助非公企業解決發展中深層次問題。三個一是指每次授課只針對一家非公企業,授課對象只針對非公企業出資人或非公企業高管這一個羣體,只分析解決非公企業最關心的一個深層次問題。定製式是指在授課前熟悉瞭解非公企業的背景情況和問題初步診斷,專門為這一家非公企業設計課程方案進行授課。自年初開展“三個一”定製式微黨課活動以來,已接受授課的非公企業普遍反映定製式微黨課內容新穎、重點突出、好聽易懂,解渴、上癮。同時,體現了統戰部在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不譁眾取寵、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密切聯繫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的優良作風。

四、工作展望

實施以“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為主題的微黨課三年來,組織園區非公企業學習黨史和作為紅色基因集中體現的四大精神,對照分析非公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深層次問題,從黨的紅色基因中尋找提高治理能力、解決治理難題的方法和依據,解決非公企業黨建與經濟建設“兩張皮”問題,解決了未來政策紅利減少,資源配置市場化的形勢下黨組織開展非公企業黨建缺乏源動力問題,提高了非公企業對黨的政治認同和“三個自信”。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下一步,我們將把“傳承紅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作為非公黨建全新工作思路,認真研究非公企業自覺認同和傳承紅色基因後黨如何繼續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問題。如何更好發揮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問題。我們還將帶着這些問題在非公企業黨建實踐工作中繼續探索和研究。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三

一、實施背景

今年,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這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作為國有供電企業,面對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新形勢,“十三五”發展的新任務,把“兩學一做”融入企業黨建工作,形成黨員教育管理新常態,強化黨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打造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電力黨員幹部隊伍,為企業全面發展爭先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實現電力企業又快又好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二、主要做法

“微積分”模式分“微分”和“積分”兩部分,“微分”即將支部工作進行細化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實行動態管理。“積分”即對黨員管理均實行積分制,對黨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

1、前期準備,確定目標

一是加大黨員培訓力度,促進黨員形成共識。習總書記指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鬥力,公司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創新黨課講授方式,領導幹部帶頭學、做表率,嚴格執行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並在所在支部講黨課。3月11日,公司黨委書記馮勛強同志在北宋供電所黨支部講授了題為《堅持高標準、底線不逾矩,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的專題黨課,3月25日,公司總經理、黨委委員蓋林農同志在利城供電所黨支部講授了題為《敢於擔當、卓越爭先,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發展》的專題黨課,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帶動公司黨員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各支部每週開展黨員集中學習活動,採用黨員輪流講課的方式,聯繫實際講黨課,注重運用身邊事例、現身説法,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運用新媒體,建立黨員微信羣,及時更新“兩學一做”學習內容,打造“兩學一做”微課堂,方便黨員隨時隨地學習,促使學習教育成為常態。創新開展“手抄黨章100天”活動,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對黨員抄寫的黨章進行晾曬,活動受到上級黨委的密切關注和高度評價,並在全系統內進行推廣實施。定期開展交流座談,強化互動交流、答疑解惑,促進黨員在思想上形成共識,積極對待黨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從而帶動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是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確定黨委發展目標。公司黨委成員分頭與黨員開展一對一、面對面交流,針對公司發展方向、工作規劃等,積極徵求黨員意見建議。深入黨員工作部門調查研究,瞭解黨員工作困難,幫助黨員解決實際難題,調動黨員工作積極性。向本支部範圍內職工發放調查問卷,查找黨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下一步改進工作的重點。到先進黨委學習調研,學習先進好的做法,吸收經驗,改正不足。

通過學習和調研,全體黨員達成共識:要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將黨組織建設成為黨員的精神家園,為生產經營工作提供更多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而促進企業又快又好發展。

2、管理微分,責任細化

一是黨員分組,責任細化。公司黨委下轄13個支部,每個支部分別由不同部門的黨員組成。黨委將“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的實施過程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評價標準,健全工作制度,各黨支部根據實際情況成立黨員小組,對評價標準進行分工,確保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每個黨員小組負責1—2項考核內容,黨員小組再將具體工作分配給每名黨員,如:評價標準中第三項為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由第三黨員小組負責,其中黨支部學習計劃制定由該小組一名黨員進行起草,交黨員小組討論修改,最後經支委會或黨員大會集中討論後執行。

二是動態管理,調動黨員積極性。支部黨員分組後,每個黨員小組的人員每季度調整一次,儘量多地創造每名黨員與其他黨員進行合作的機會;黨員小組負責人每週輪換一次,為黨員創造更多的機會參與支部管理工作。因交流較頻繁,每項工作開展過後都要形成完整的資料,以便接手的人員能夠儘快熟悉工作,從另一方面也做到了黨員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力、落實同步。

三是聯繫羣眾,形成輻射。繼續開展黨員“1+1”活動,每一名黨員不僅要做合格黨員,而且至少帶動一名羣眾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如:營銷部黨支部為切實提升員工服務能力,成立“黨員問診小組”,幫助員工查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綜合分析診斷問題產生的原因,提供解決思路,實現全員工作能力的整體提升。這裏的黨員與羣眾應該是互幫互助的關係,黨員用政治的先進性帶動羣眾,同時要認真聽取羣眾的意見建議,還要及時學習羣眾身上的優點,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達到共同提升、共同進步的目的。

3、評價積分,形成合力

一是黨員評價積分。黨員評價積分每月開展一次,年底進行考核。對黨員的評價積分滿分為100分,由三部分組成,即:支部評價、黨員互評和羣眾評議。其中,支部評價是由支委會成員討論對每名黨員進行評分,佔評價積分的30%。黨員互評是由全體黨員對某一名黨員進行打分,最終成績為全體黨員打分的平均分,佔評價積分的30%。羣眾評議為黨員所在支部全體非黨員職工對黨員進行打分,最終成績為全體黨員打分的平均分,佔評價積分的40%。此外,為每名黨員提供10分的加分空間,鼓勵黨員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同時,努力創新創效,為公司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如:4月份,在公司舉辦的“黨建工作落地大講堂”優秀黨課評選活動中,機關黨支部普通黨員孫丙龍講述的《黨員是怎樣的人》,通過結合自身實際講述了“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贏得了評委和聽眾的一致好評,獲得一等獎。為此,在5月份黨員評價積分中,孫丙龍同志獲得了2分的額外加分。該舉措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積極奉獻、奮力爭先的積極性,對全面落實“兩學一做”要求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是小組評價積分。黨員小組評價積分每季度開展一次,年底進行考核。黨員小組評價積分滿分為100分,由三部分組成:小組中每名黨員評價積分的平均值,佔小組積分的50%;支部評價得分,根據小組完成工作情況進行打分,佔小組積分的30%;黨員評價得分,檢驗黨員對本小組工作的滿意度,佔小組評價積分的20%。黨員小組的評價積分主要是為了增強黨員相互合作的能力,為黨員全力支持支部工作打下基礎。

三是支部評價積分。黨支部評價積分每年開展一次,與公司黨委對黨支部的檢查考核同步,是支部對自身工作的一次自我檢驗。支部評價積分滿分同樣為100分,由全體黨員評價積分的平均分、全體黨員小組評價積分的平均分、黨員評價得分及羣眾評議得分四部分組成。其中全體黨員評價積分的平均分和羣眾評議得分各佔30%,全體黨員小組評價積分的平均分和黨員評價得分各佔20%。通過評議和評價真正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三、取得成效

“兩學一做”要求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促使廣大黨員增強看齊意識,更加自覺地尊崇黨章、履行黨員義務,強化宗旨觀念,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中起先鋒模範作用。結合這一要求,國網利津縣供電公司黨委通過實施“微積分”黨員管理模式,將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公司黨委通過組織全體黨員認真學習黨章黨規,明確基本標準,樹立行為規範,切實把黨章作為必須遵循的根本行為規範,把《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作為規範黨員行為的具體遵循。“做”是關鍵。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是學習教育的着眼點、落腳點,公司黨委通過實施黨員“微積分”管理,堅定了信仰信念、強化了政治意識、樹立了清風正氣、勇於擔當作為,促進各項工作得到顯著提升。一是保持了黨員的純潔性。以積分為鏡,給黨員樹“鏡子”,讓黨員比照自身尋找差距。通過評價積分,更加透明、科學,保持了黨員的純潔性。二是有效彰顯了黨員先進性,傳遞了正能量。公司的每項工作都是全體黨員帶領職工羣策羣力,共同努力的結果,黨委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每名黨員的能力都得到了展示,黨員歸屬感進一步增強。三是密切了黨羣關係,助力供電優質服務。通過“微積分”黨員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黨員自我管理、主動參與、無私奉獻、關懷鼓勵的循環激勵機制,極大地挖掘了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巨大潛力,提升了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鍛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企業的和諧共進發展。公司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山東電力先進基層黨委”、“省級文明單位”等一百餘項榮譽稱號。

四、探索啟示

“兩學一做”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通過實施黨員“微積分”管理,不僅為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紮實的組織基礎,而且實現了“兩學一做”在基層的真正落地。一是把“兩學一做”落實到了強化理想信念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總開關”問題解決不了,就會出現世界觀上的偏差、人生觀上的迷失、價值觀上的錯位,就會影響黨員幹部在羣眾中的形象,就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出現越規出界、跑冒滴漏的問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中強調,“學”要帶着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該,着力解決一些黨員在理想信念、黨的意識、宗旨觀念、精神、道德行為五個方面的問題。“微積分”管理使全體黨員幹部自覺把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要求轉化為實際行動,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以實實在在的成績展示了學習效果。二是把“兩學一做”落實到了守紀律守規矩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和黨規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所有黨員都要講紀律守規矩,認真履行好黨章賦予的權利和義務,嚴格遵守黨紀黨規,落實好“三嚴三實”要求。通過“微積分”管理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黨員幹部明確“紅線”、不越“底線”,自覺按黨章辦事,自覺遵守黨規,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保證了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重要關頭,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紀底線、把好道德關口,樹好自身形象,為黨員幹部隊伍增光添彩。三是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讓黨員幹部切實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更好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羣眾。通過黨員“微積分”管理,公司黨委以“讓黨徽閃光,為黨旗添彩”為主題,選準選好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紮實開展好以“亮職責、亮承諾、亮實績,民主測評”為主要內容的黨員“三亮一評”活動,使每一個黨員都能依託活動載體發揮自身作用,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立足崗位奉獻,勇於擔當作為,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鍛造出了一支“四鐵”黨員幹部隊伍。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四

【背景起因】

黨的十八大將“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為統領黨建工作的核心目標,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本質要求在於把握時代發展的規律和黨的建設的自身規律,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黨中央指出,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絡發展到哪裏,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裏,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服務羣眾工作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創新特別是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強調要繼承優良傳統,深入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態、改革創新的思維方式、改革創新的思想作風、改革創新的工作方法,大力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強調既善於用改革的辦法黨的建設中的難題、又善於用創新的思路探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途徑,努力做到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近年來,貴州省委提出各級黨組織要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改進和創新黨建工作,着力打造“智慧黨建”,運用大數據手段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

2014年3月,在全省大數據發展總體設計下,貴陽市啟動大數據建設。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市大數據發展呈現出“環境初顯、業態漸豐、跨界融合、迅猛發展”的總體態勢,在多個領域實現重要突破。2015年2月12日,獲批創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標誌着“中國數谷”正式落户貴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數谷貴陽”創造出5個“中國首個”,即:中國首個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中國首個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中國首個塊上集聚的大數據公共平台、中國首個政府數據開放式城市和中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視察時指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2016年,總理出席數博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他評價指出,在貴州、貴陽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地方,正在不斷挖掘着“鑽石礦”、成長着“智慧樹”,把大數據從“無”生了“有”。

為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委的要求,貴陽市提出“以大數據為引領的創新型中心城市”建設,圍繞數據的“聚、通、用”,充分挖掘大數據在商用、政用、民用方面的價值。在政用,即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提出要全面推開“數據鐵籠”工程,加快推進黨建大數據雲平台“黨建紅雲”工程建設,推動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黨建工作流程再造,用大數據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主要做法】

貴陽“黨建紅雲”建設突出問題導向,緊緊圍繞 “三個在哪裏”(問題在哪裏、數據在哪裏、辦法在哪裏)的思路,遵循大數據應用信息化、數據化、自流程化和融合化“四步曲”,按照先易後難、由點到面分步實施的方式,運用大數據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推動組織工作創新、聯繫服務羣眾、強化權力監督、提高決策水平。主要做法是:

一、以信息化為基礎,建設“黨建紅雲”六大應用系統。一是黨建APP: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通過手機APP,可實現隨時隨地獲取黨建工作信息、參加學習教育、參與志願服務、解決疑難問題等。二是“四位一體”幹部管理系統:以“崗位責任工作記實”為核心,以“年度目標分解系統”為基礎,搭建基於大數據背景下的從嚴、從實管理考核幹部的分析平台。三是黨務公開系統:按照黨務公開規定,明確實施主體、公開內容、公開時限,解決黨務公開沒有統一平台,公開不及時、內容不完整等問題,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四是黨員幹部教育系統:建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新機制,創新理念,整合資源,拓寬渠道,對幹部調訓、學習教育等實現精準管理和指導,實現教育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為廣大黨員提供多渠道的學習交流方式。五是黨員領導幹部個人誠信系統:通過大數據採集,將黨員領導幹部在工作和社會有關領域留痕的誠信記錄關聯至電子誠信檔案,實現對黨員領導幹部的規範和約束,與評先選優、選拔任用等激勵工作掛鈎,探索有效的黨內誠信管理監督機制。六是視頻雲服務系統: 通過電腦,智能手機、平板乃至有線電話等任意終端、任意網絡、任意時間進行多點連通的音視頻互動溝通及會議交流。

二、以數據化為核心,推動黨建工作精準管理。通過建設全市黨組織數據庫、黨員數據庫、幹部數據庫、駐村幹部數據庫等,根據需要,自動分類別統計黨員、黨組織、領導幹部情況,最終實現黨員、黨組織、領導幹部等各類“黨建紅雲”系統用户身份數據化、精細化,便於掌握分析全市黨員組成情況及其變化情況。同時,實時採集六大應用系統實時產生的行為數據,把日常的工作流程轉化為計算機可以識別和分析的數據,時時處處留下痕跡。比如:“駐村工作”模塊的“每日工作記實”,收到駐村幹部上傳工作記實59937條,上傳工作場景圖片12萬餘張,後台自動形成“駐村工作時間軸”,彙集形成駐村幹部工作的行為數據庫,有效實現對駐村幹部的精準管理,真正使他們“駐得下、幹得好”。

“精準幫扶工作系統”可實現羣成員即時溝通交流,並通過自流程化提醒,對幫扶項目進行督辦預警、自動註銷和信息報告,推動大扶貧戰略。

三、以自流程化管理為抓手,實現黨建工作數據精準督導。通過設定各應用系統的自流程化運行程序,系統後端實現數據關聯化,預測數據化,通過雲計算實現各類組織工作數據自流程化管理,自動預警、自動提醒、自動反饋。比如:在“兩學一做”手機APP的“學習問答”模塊,實現了對縣處級以上黨員幹部“自動提醒”,自登陸手機APP之日起,只要沒有堅持每個工作日答題,系統自動向本人發送提醒信息;連續5個工作日不答題,系統自動向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和市委黨建辦反饋。2016年來已對134名連續5個工作日未答題的在職縣級以上幹部進行了自流程化提醒。目前該功能已拓展到科級黨員幹部。

四、以“聚、通、用”為目標,實現大數據融合分析。以“1+3+N”(即“一個平台三個匯聚N個模型”)的模式,建好黨建大數據融合分析平台。“一個平台”即“黨建大數據融合分析平台”,通過跨平台數據共享,實現深挖數據潛在價值,尋找規律和異常點,着力解決組織工作“痛點”,達到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提供優質黨建服務,助推黨建工作規範化、智慧化,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三個匯聚”:即做好組織系統內部的數據匯聚。做實全市“數據鐵籠”及雲平台產生的與黨員幹部相關的數據匯聚。做深黨員領導幹部在互聯網中的參考數據匯聚。“N個模型”即根據實際需要“建立N個大數據應用模型”:如干部考核評價模型、基層黨組織創新分析模型、黨員活力指數分析模型、黨員領導幹部誠信畫像模型等。通過黨建大數據融合分析平台,利用數聯網、塊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深挖數據潛在價值,尋找規律和異常點,以問題為導向,着力解決組織工作“痛點”。

逐步實現“黨建紅雲”多維度數據的融合分析,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提供優質黨建服務,為黨委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初步成效】

充分運用大數據關聯分析探索黨建工作發展的規律,不僅拓寬了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的渠道,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也打通了聯繫服務基層羣眾的“最後一公里”,讓黨建工作實現“智慧升級”。

一、推動黨建工作精準發力。通過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橫到邊、縱到底”的數據採集、分析、查詢、追蹤和應用,綜合研判各基層黨組織最新情況和黨員的思想動態,為精準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及決策參考。同時,通過數據融合匯聚和共享開放,實現市縣鄉黨建工作網絡上的扁平化管理。貴陽黨建APP,已成為黨員幹部開展學習教育的“移動圖書館”和“掌上知識庫”。其中,“三會一課”、“學習問答”等模塊,以快捷實用、操作簡單、內容豐富為標準,增加黨員幹部的體驗感,激發調動黨員廣泛使用黨建APP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碎片化時間堅持學習,確保學習教育不走過場、落到實處,真正實現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二、實現決策參考智能研判。通過抓取的海量數據進行篩選、甄別、分析,為超前謀劃好黨的建設工作、建立健全更為精準有效的組織工作制度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參考。以“智能研判”為核心的分析體系,對基礎數據庫和行為數據庫數據進行關聯分析,研究判斷我市黨員幹部隊伍組成和變化情況、基層組織的黨員組成情況、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情況等,為進一步做好黨員隊伍、幹部隊伍、領導班子和貴陽市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三、織密制度籠子管住權力。對幹部履行崗位職責情況和權力運行數據留痕,形成從嚴從實管理考核幹部的新機制,實現對幹部履職能力評估判斷用數據説話,權力運行用數據規範,真正把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管起來。通過數據化的記錄和監督,不斷織密規範制約權力的數據籠子,使幹部日常工作和權力運行透明化、可追溯,實現“人在幹、數在轉、雲在算”。

四、促進服務羣眾貼心及時。運用大數據推動志願者實名“雲”註冊、志願團體“雲”管理、志願項目“雲”發佈、志願數據“雲”分析,通過“黨員志願服務超市”彙集受助者、項目發佈者的相關信息,自動實現志願者與服務需求精準匹配,實現黨員志願服務科學引導、精準服務和良性循環。2016年下半年累計幫扶729人,服務時長達4891小時,涉及資金55940元。通過 “幹部精準幫扶” 工作系統,探索對幫扶措施、幫扶項目等自流程化精準管理。通過數據共享交換,建立政府幫扶為主,社會幫扶為輔的多渠道精準幫扶工作機制。大數據人才APP,聚集大數據人才、服務大數據企業、吸引大數據創業者,運用智能匹配方式,為大數據企業推薦大數據人才,幫助大數據人才推薦適合的企業崗位。

【經驗探討】

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們對創新利用大數據手段服務黨建工作也有一些初淺的認識與體會,主要體現在:

一是必須創新思路,大膽實踐。只有不斷創新思路,勇於大膽實踐,才能搶佔發展的先機和“制高點”。大數據是一個新的領域,大數據在黨的建設方面的運用沒有先例可以參考,沒有既有的經驗可以借鑑,要運用好大數據,必須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大數據,認真研究分析怎樣把大數據運用到黨建工作上,實現黨建工作哪些功能,更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把大數據運用與黨的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尋求突破。

二是必須把大數據做“大”。大數據的“大”包括“量”和“質”兩方面,“量”的方面是指所擁有的數據量之大,“質”的方面是指所擁有的數據價值之大。把大數據應用在黨建工作中,需要大力提升黨建信息化水平,推動黨建工作流、業務流與信息流高度融合,形成黨建工作大數據,加強數據留痕和挖掘使用,並建設一支黨建信息化人才隊伍。

三是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推進大數據應用,要善借外力,用足內力,凝聚合力,通過各部門的大力配合和相互協作,從橫向上消除部門間的壁壘,從縱向上暢通、加速上下級間的信息傳遞,從而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交換。

四是必須突出問題和需求導向。只有找準問題,摸清需求,才能精準發力。部門的自身需求才是共建共享的真正動力。貴陽市在推進“黨建紅雲”建設中,數次調研,多方溝通,深挖需求,努力找準黨建工作的問題在哪裏,需求在哪裏。通過調研,共收到單位建設需求2100多條,為貴陽“黨建紅雲”系統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五

一、背景

習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為閩東“加快發展、擺脱貧困”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閩東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提出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四下基層”“行動至上”“把心貼近人民”“密切聯繫羣眾”“加強扶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等一系列扶貧開發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寧德歷屆黨委、政府堅持把習總書記留下的優良傳統和思想理論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繼承中汲取智慧,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在推進中健全完善,走出了一條符合寧德實際、具有寧德特色的扶貧開發工作新路子。2015年12月,國務院扶貧辦在寧德召開東部地區扶貧工作座談會,汪洋副總理指出,扶貧開發“寧德模式”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成功實踐,也成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一個典範。寧德市在扶貧工作中始終注重加強脱貧一線核心力量,抓基層黨建促脱貧攻堅已然成為“寧德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做法

1.抓扶貧先扶志,促脱貧攻堅有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脱貧困》中指出:“扶貧先要扶志。”寧德干部羣眾在30年的扶貧歷程中深切感受到,擺脱“思想貧困”,激發內生動力,始終是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在學習研討中弘揚傳統,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市委常委帶頭深入掛點村講黨課、過黨日,組織全市黨員幹部學習《擺脱貧困》,開展“弘揚優良傳統,推動脱貧攻堅”專題討論,大力傳承弘揚“一棒接着一棒幹”“功成不必在我”等好思想好作風,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加強培訓中提高能力,實施“千名貧困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市縣每年分別舉辦2期貧困村主幹輪訓班、4期貧困村黨員就業創業培訓班,選派452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異地掛職鍛鍊,增強致富帶富能力。在廣泛宣講中解疑釋惑,以開展“四下基層”活動為契機,全市各級組建宣講團62個,深入宣講習總書記在寧德抓基層黨建促脱貧攻堅的優良傳統,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宣講羣眾身邊的脱貧致富典型,讓羣眾搞清楚誰來扶、扶什麼、怎麼扶,切實改變“等靠要”等落後思想,增強內生動力。

2.抓組織功能提升,促脱貧攻堅有活力。要想脱貧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堅持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相統一,突出補齊短板,精準發力,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在脱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組建好一批產業支部,強化村黨組織對各種新型經營主體的領導,採取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委(黨總支)設在中心村、黨員示範崗建在致富項目中,探索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支部+基地、支部+電商”等模式,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建立黨支部425個,在中心村建立黨委(黨總支)67個,輻射帶動3萬多農民脱貧致富。搭建好一個服務平台,各級黨費和財政配套2600多萬元,推動241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升級。按照“一鎮一中心、一村一站點”佈局,分別建立鄉鎮、村便民服務中心(站、點)112個、2135個,推進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鼓勵支持500多名黨員和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在活動場所開設各類便民服務平台,把場所打造成電子商務、便民超市、村民議事、代辦服務、小額金融等陣地。落實好一套監管制度,出台《關於切實解決村幹部“走讀”問題的意見》,通過健全村幹部在崗記實、崗位目標等7項制度,在全市504個村實行坐班、1631個村實行值班,讓羣眾隨時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制定村務民主監管規範性文件,把扶貧項目、資金等安排使用情況納入村級組織目標管理和黨員設崗定責的重要內容,進行責任分解、公開承諾,主動接受羣眾監督,做到任務有人領、責任有人扛、工作有人幹。

3.抓骨幹隊伍建設,促脱貧攻堅有力量。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頭羊。始終把選好配強帶頭人作為抓基層黨建促脱貧攻堅的關鍵抓手。建強鄉鎮扶貧工作骨幹力量,有針對性地選配熟悉“三農”工作、做羣眾工作能力強的幹部擔任鄉鎮黨政正職,領導班子成員中80%以上具有2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統籌縣鄉專業技術力量,每個鄉鎮組建2-3支符合當地產業特點的專業技術服務隊,深入服務羣眾脱貧。建好村級扶貧帶頭人隊伍,大力加強“雙薄弱”村黨組織建設,採取從經濟能人中“引”、退休幹部中“召”、返鄉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中“培”、在崗大學生村官中“推”、現任優秀村幹部中“留”、機關優秀幹部中“派”等辦法,促進村主幹中經濟能人佔比提高到63%,在此基礎上把305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和大學生村官補充進村級組織班子。着力發揮能人黨員幫帶作用,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羣眾就業”等機制,支持4000多名黨員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5000多個,幫助和帶領1萬多户貧困户發展種植、養殖,户均增收超過1.5萬元。開展“黨員1對1結對助困”行動,組織有幫帶能力的黨員,每人至少結對幫扶1户建檔立卡貧困户發展致富脱貧。

4.抓工作重心下移,促脱貧攻堅有合力。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始終把農村作為扶貧脱貧的“主戰場”,突出工作重心下移,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資源往基層傾斜,凝聚各方合力扶真貧、真扶貧。“四下基層”解難題,健全“664”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六到户、六到村”幫扶舉措,“四到縣”對口扶貧辦法),市縣領導分別掛鈎聯繫1-2個貧困村、2-3户貧困户。縣鄉黨委書記結合每年領辦的2個基層黨建項目,把脱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項目緊密結合起來,紮實推進263個書記辦實事項目,市縣千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基層辦實事好事1.2萬件。駐村蹲點抓扶貧,建立“六項百分百責任機制”(百分百落實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幹部包户、下派第一書記包重點村、社會力量包重點户的掛鈎幫扶制度),選派280名黨員幹部駐村任第一書記、1640名幹部駐村蹲點,安排1755名幹部包户扶貧,實現貧困村、貧困户全覆蓋。第四批駐村第一書記共籌措幫扶資金6.55億元,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6229元提高至9473元。結對共建促發展,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1300多對,實行“雙向承諾制”,採取結對幫扶、就業培訓、建設惠民金融服務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2016年以來解決共建村生產發展、脱貧致富中的難題6400多件。

5.抓保障激勵機制,促脱貧攻堅有幹勁。着力在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待遇、樹立基層導向上下功夫,把基層幹部推動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市委出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意見和三年規劃,從保障發展用地、整合資金項目、加強金融支持等方面明確配套政策,市縣財政每年安排8000萬元用於村集體增強“造血”功能。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採取資源開發、資產盤活、物業經營、服務創收、資本運作、入股分紅、招商引資等多種辦法,不斷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經過兩年多的攻堅,全市有經營性收益的村提高到了76%,收益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了24%,均比2014年翻一番多。提高村幹部報酬待遇,市縣財政每年新增近3000萬元用於提高村幹部基本報酬,全部達到中央提出的標準。全面建立村主幹社會養老保險和離任保障辦法,給予每人每月150至400元的生活補助,着力解決“無力做事”問題。提升基層幹部精氣神,堅持在脱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採取表揚一批、使用一批、儲備一批、培訓一批、教育一批的“五個一批”舉措,推動基層幹部擔當作為,着力解決“無心幹事”“幹不好”等問題。全面建立村幹部績效獎勵制度,對年度“雙述雙評雙考”優秀的村幹部,按照不低於年基本報酬10%的比例進行績效獎勵,變“要我幹”為“我要幹”。在2016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中,全市拿出155個職位,從村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等“六類人員”中擇優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提振基層幹部幹事創業激情。

三、成效

一是基層黨組織引領脱貧攻堅的戰鬥力進一步增強。把實施基層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雙提升計劃”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內容,找準脱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問題,着力在“組建好一批產業支部、建好一個服務平台、整頓好一批後進黨組織”等方面下功夫,着力在優化黨組織設置、強化示範帶動上下功夫,着力在規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上面下功夫,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脱貧優勢。2016年,全市3.9萬人、24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脱貧,分別佔比53%、54%。

二是農村帶頭人隊伍致富帶富能力進一步提升。大力實施“帶頭人素質能力提升工程”,組織開展“縣委書記講黨課、鄉鎮黨委書記作輔導、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傳經驗”活動,請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2015年以來市縣鄉三級累計培訓鄉村幹部8200多人次,不斷提升脱貧攻堅骨幹隊伍素質。為進一步集聚優秀創業創新人才,優化農村的人口結構,提升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大力實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程,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市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達1600多人,創業項目1200多個。比如,福鼎市柏洋村從一個窘困小漁村邁向“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村黨組織從一個落後的基層組織一躍成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關鍵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三是羣眾脱貧致富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結合黨員就業創業培訓班,實行創業“紅色信貸”幫扶項目,解決黨員創業啟動資金難的問題。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羣眾就業”等機制,支持4000多名黨員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創業基地、“一幫一”結對子等實踐活動,建立黨員創業基地600多個,幫助和帶領1萬多貧困户發展種植、養殖等項目。探索開展“黨員脱貧示範户”“幹部致富帶富標兵”、等評選活動,激發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黨組織30年來始終把擺脱貧困作為己任,通過黨組織“四強四引領”作用,全村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近150户,走出了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致富小康路。

四是農村脱貧致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始終把推動脱貧致富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始終堅持加強脱貧第一線核心力量建設,村幹部領着黨員幹,黨員帶着村民幹,探索出一條具有寧德特色的扶貧開發新路子。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萬元,脱貧率達到96%。閩東最偏遠的鄉鎮—壽寧縣下黨鄉黨委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時的殷切囑託,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引領作用,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等模式,做強做大茶葉、臍橙、錐慄等主導產業,加快脱貧致富步伐,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

四、啟示探討

一是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始終堅持把抓黨建促脱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注重把抓黨建作為統攬脱貧全局的重要抓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引領,充分認識黨建脱貧的艱鉅性和複雜性,增強脱貧攻堅的使命感緊迫感。始終堅持把“抓基層黨建”與“促脱貧攻堅”深度融合、同步推進,把黨建工作重心聚焦到脱貧攻堅上,把脱貧攻堅實績作為考評黨建工作的主要依據,找準黨建與扶貧的結合點,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把黨建工作變為脱貧攻堅中的生產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形成“扶真貧、真扶貧、真脱貧”的鮮明導向,把黨建與經濟社會“兩張皮”擰成“一股繩”。

二是必須盯緊目標弘揚好傳承好優良傳統。始終堅持在傳承和弘揚優良傳統中培育精神力量,在全省扶貧脱貧大局中找準寧德定位,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展現寧德作為。各級黨組織注重學習好傳承好實踐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久久為功”,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突出“核心力量”,強化農村扶貧一線戰鬥堡壘作用;着力“山海協作”,實現沿海、山區縣市對口幫扶。引導貧困地區幹部羣眾摒棄“等、靠、要”思想,切實增強農民增收致富的內在活力、內生動力,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三是必須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思路方法。黨建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寧德市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問題導向,繼承創新,精準施策。創新提出“六到户、六到村、四到縣”的“664”工作機制,建立“六項百分百責任制”,落實“紅色信貸”黨員創業基金,開展黨員、人才結對助困行動等,幫助貧困村、貧困户找準發展路子、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收”,有效提高了黨建脱貧的精準度和實效性,走出了一條與本地實際相契合的扶貧開發道路,形成了獨具閩東特色的扶貧脱貧“寧德模式”。

四是必須着眼長遠找準發力點。抓基層黨建促脱貧攻堅的要義在於能否聚焦黨建核心,超前謀劃,找準脱貧攻堅發力點。寧德市委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重大機遇,用好用足中央、省賦予寧德市的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和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眾多扶持利好,突出謀遠固本,及時出台《抓基層黨建促脱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在加強鄉鎮班子、建強村級組織、發揮黨員作用、推動力量下沉、完善要素保障、健全長效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各類政策資源、項目資金、幹部人才力量在基層精準投放,為打贏脱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創新範文相關文章:

1.黨員理想信念心得體會

2.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範文集合(一)

3.黨員理想信念心得體會

4.2016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心得體會3篇

5.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優秀發言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