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後在行動作文素材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2W

【篇一】

最近經常在網上看到那些因為疫情防控被“困“在家裏的網友調侃説:“等疫情結束,要麼養出一羣胖子,要麼憋出一羣瘋子……”,似乎家這個温暖的港灣就快要變成“相看兩生厭”的地方。可是總有那麼一羣人因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而與家人聚少離多,她們就是一羣在收費站工作的90後高速人秀美團隊。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後在行動作文素材5篇

“蔣站,你多久沒回家了?”當一名秀美團隊收費班長問我,“17天!”我回答道並問她在單位待了多久?她笑着説:“我比你少幾天,12天。“我問她怎麼不回家?她説:”每天過往收費站的車輛那麼多,我不敢保證自己是否安全……”。年僅25歲的她,這樣的回答讓我心酸,但我可以理解,作為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我們既要顧及牽動全局的“大家”,也要心繫血肉相連的“小家”。儘管秀美團隊每個站點每日對收費車道消毒多次,並嚴格要求他們佩戴口罩、手套,每天督促她們勤洗手、量體温,仍有一定的風險,但“大家”無事”,才能“小家”無憂。為了給那些“小家”們保駕護航,為了能早日安心回家,這一份辛苦也是值得的,我們要幫助更多人員在確保安全暢通下加快復工復產。

而另一名在單位同樣待了12天的收費班長孔兵跟我説,他下班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就被他爸爸“罵”回來了,我笑着問他為什麼?他學着他爸爸的口氣説到:“你是當過兵的人,正是人民需要你的時候你回來幹嘛?”他認真想了一下父親説的話,半路就回來了。他説他覺得在做好個人和家人防護的同時,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防控疫情最大的貢獻。而他今年同樣只有25歲。

疫情發生以來,像我們秀美團隊這樣堅守在一線的 “高速人”還有很多。我們用自己的堅守,為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所有的最美“逆行者”們保駕護航!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在多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的現階段,防疫工作絕不能鬆懈,既要做好防護措施,又要做好安全保暢;但我們的防疫工作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在確保交通管理、車輛保暢、流量信息採集、防疫工作等相關工作有條不紊的同時,合理配置人員,讓大家多一點和家人團聚的機會

【篇二】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後在行動——臨牀醫學系校友戰“疫”實錄

疫情正酣,鬥爭正酣,責任如山,不容掉線!使命在肩,逆行而前!

90後,是曾經備受爭議的一代人,如今,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身披白衣戰袍,奔赴一線,投入戰“疫”,挑起了這個時代的重擔。

何寶琴,現為周寧縣醫院內科醫師,大專就讀我校14臨牀301班。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醫院通知需增援疫情前線值班醫師,何寶琴第一時間主動報名請纓,父母得知後也非常支持。1月27日起,她參與醫院感染科一線值班,連續工作11天,期間未得休息,任勞任怨。為了節省防護品損耗和減少檢驗科人員的暴露,何寶琴主動接手了咽拭子取樣操作,在她接診過程中,周寧縣6例疑似病例得到確診,還有多個疑似病例得到排除,為周寧縣醫院疫情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何寶琴同志向來體質較弱,值班前半個月患“急性支氣管炎”未愈,又連續參與疫情一線值班,由於勞累,急性支氣管炎症狀加重,倒在了疫情前線,無奈退出一線。當問及感想時,她説:其實就感覺上前線是自己的使命,我始終記着當初自己入學時立下的“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 時任輔導員的高長花老師回憶,印象中何寶琴同學比較嬌小可愛,做事情認真細緻,有責任心,積極參與班級工作,樂於助人,在學期間成績優異,看到現在的擔當,真的很欣慰。

肖龍飛,現為古田縣黃田衞生院一名內科醫生,大專就讀我校14臨牀303班。春節期間大量的返鄉人員,給鄉村防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古田火車站是閩東地區唯一的普速客運站,人流量比較大,肖龍飛同志服從當地醫療部門安排,前往古田火車站分發防疫宣傳單,普及防疫知識,對來往人羣進行體温檢測。

火車站的旅客來自四面八方,臨近春節,大家都急着趕回家,受檢時難免情緒不好,肖龍飛同志一邊根據要求嚴格排查,一邊耐心與旅客溝通,圓滿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表示:特殊時期,特殊使命。打好疫情防控基層基礎戰,衞生院醫生首當其衝,責無旁貸。

林良傑,現為雲霄縣婦幼保健院一名麻醉科醫生,大專就讀我校14臨牀303班。林良傑同志踴躍報名支援一線,他不僅參與了雲霄縣婦幼保健院預檢分診工作,每天下午,還到動車站為進出旅客做體温測量與登記。穿着防護服工作的林良傑,擔心頻繁上廁所影響工作進度,也為了避免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儘量不喝水,從下午四點一直堅持到晚上最後一班列車到站。他説:工作時一直都得站着,非常累,但是能確保旅客的安全,再難再辛苦都覺得很值得,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只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後平安的你們。正如習總書記所説,“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篇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每一個危險緊要的關頭,總有一些人銘記着初心、擔負着使命,逆流而行。她瘦小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在本溪市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同隨着全市的黨員幹部守護着明山區,她就是明山區聯豐中心校教師董嶽楠。90後的她,本應在家裏作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性倔強的她卻偏偏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明山區文明辦面向廣大市民招募抗擊疫情志願者,董嶽楠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隊。董嶽楠默默的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努力踐行着“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錚錚教育誓言。

“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一句簡單的告別,春節假期未過,心急如焚的董嶽楠就踏上了“逆行”返城的路上。幾天來,新聞媒體上不斷傳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消息,讓董嶽楠果斷提前放棄一年中僅有的和家人“粘”在一起的機會。她深知,防控好疫情,教育社會發展才有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才有保障,自己即將迎來的防控工作任務一定會很艱鉅,但這也是考驗人民教師責任擔當的關鍵時刻。

“抗擊疫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出一點,我出一點,大家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抗擊疫情期間,醫療物資十分匱乏。董嶽楠經過多番協調溝通,購買到了120斤消毒液全部送到了疾控中心,並且捐款500元。她不僅出錢出物,更是走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家住本溪縣的她,每天往返2個多小時的路程來到本溪市明山區抗疫的一線。她説,“我不是温室裏的花朵,我是抗擊疫情的鏗鏘玫瑰。為人師表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以身作則教給學生們心中有大愛。”往返市內的運輸車輛早就停運了,董嶽楠的父母每天自駕車負責送她到市裏抗擊疫情。

董嶽楠穿梭在社區樓道內,挨家挨户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致羣眾一封信、承諾書等,做到宣傳動員不漏一户、全覆蓋;為落實好公路卡口來往車輛檢查情況,她義無反顧參加一線卡口檢查,對經過卡口車輛人員測量體温、登記、勸返,同時擔負起24小時情況彙報的工作,及時將公路卡口發現的可疑人員上報至中心領導。她笑嘻嘻的説,自己一個人很厲害,“五大員”隨時變換身份,既要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宣傳員”;又是疫情防控的“教導員”;還是疫情防控的“戰鬥員”;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務員”;同時是好疫情防控的“監督員”。樂觀開朗的她給志願隊服務中心的每一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務中心裏的其他志願者都笑着對她評價:“小小年齡,不怕吃苦。面對疫情,迎“楠”而上。”

2月14日開始,本溪地區就迎來了1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面對這樣嚴寒惡劣的天氣,董嶽楠仍然在一線檢查工作。站崗的時候太冷了,就多穿幾層棉衣棉褲,身上貼了好幾處暖貼,可還是凍不得不行。儘管這樣,董嶽楠還稱自己為“白鬍子”戰士。一句玩笑的背後是她的客觀堅強的心態,更是她抗擊疫情不悔的決心!每天回到家中都要晚上8點多,脱下厚厚的棉衣、棉鞋,腳都應經凍麻木了。父母心疼,她卻説“報名那天我就準備好了,疫情不解除,我就不回家。爸媽,人這一輩子,心裏不能只有小家,祖國現在需要我!”父母聽了這些話雖然心疼更多的卻是欣慰。“董嶽楠不僅是我的好女兒,更是祖國的好女兒!我們為你驕傲!我們會一直支持你!”

疫情就是集結號,自全市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一前級響應啟動後,全市廣大黨員爭當表率,衝前鋒,像董嶽楠一樣的教師還有很多。他們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重返工作崗位,為生命站崗,讓“太陽底線最光輝的職業”抗擊在疫情第一線。捨身忘我的背後,是齊心協力對抗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篇四】

樹木,根生於泥土之中,枝長於天地之間,葉發於枝椏之上,春去秋來,茁壯成長。人,就像樹木一樣,擁有蓬勃發展的力量,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期待永恆希望的曙光。

夸父追日的傳説中,他的身軀化成一座大山,手杖幻化為綿延千里的桃林;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中,他的雙目化作日月,骨肉化作山脈平原,毛髮化作花草樹木……古往今來,人們將情感與記憶賦予樹木,任時光荏苒,樹木仍以戰士般的身姿屹立着,守護着足下的土地,延續着生命的希望。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棵“沙漠脊樑”般的胡楊,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餘秋雨曾讚美它:“胡楊樹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朽,錚錚鐵骨千年鑄,不屈品質萬年頌。”千百年來,胡楊在乾旱的戈壁荒漠中屹立不倒,在如火的烈日驕陽下頑強生長,在如刀的風霜雪雨中忠誠守候,猶如一條雄偉壯闊的綠色長城,無私地守護在邊關大漠。就像堅守在雪域高原、大漠孤煙中的邊疆戰士們,凡是需要他們的地方,都有他們默默守護的身影。他們堅定的足跡深深地印在懸崖峭壁,他們堅毅的目光灼灼地望過大漠孤煙,他們堅守的忠誠永遠地留在皚皚雪山。他們,是祖國邊境最堅固的“戰鬥堡壘”。要傳承和發揚“胡楊精神”,就要用胡楊精神培育人、感染人、號召人,要將胡楊精神與偉大中國夢充分融合,要讓胡楊精神內涵更好地豐富與發展,更好地適應與服務新時代。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棵“萬般磨難我以水溶之”的水杉,心無旁騖、昂然向上。水杉是植物界珍貴的“活化石”,樹中佼佼者,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正如前不久爆紅海內外的短視頻博主,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共青團中央等點贊推薦的“田園女神”李子柒,曾獨自完成網絡短視頻的編導、攝像、出演、剪輯,內容取材於中國人古樸的傳統生活,將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帶向全世界。從一個農村窮苦女孩,逆襲為被央視新聞稱讚的“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的“民間網紅”,靠的正是水杉般堅毅的品質。她展現給世界的“世外桃源”般詩意生活的背後,是鮮為人知的心血和付出。泰戈爾曾説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要開啟新的征程,就要在傳承中發揚、在發揚中創新、在創新中輝煌,讓“水杉精神”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永遠高揚。

如果我能做一棵樹,我願站成一株舒婷筆下的木棉,自強自立、不懼風雨。“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一場疫情,讓各路“妖魔鬼怪”紛紛現形,也讓各種暖心舉動頻頻顯現。曾在廣州參與非典抗戰的武漢女醫生張旃寫下現代版“與夫書”,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請戰書上,她寫道:“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張旃日夜兼程,持續奮戰在一線;武漢一家餐館的店主小姐姐,每天只睡四小時,虧本做將近千份盒飯,專門供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疫情發生時,正在尼泊爾旅行的陳女士,得知老家口罩緊缺,立刻跑遍附近藥店,扔了自己的隨身物品來騰空行李箱,裝了滿滿四大箱口罩帶回國,免費送給醫護人員和需要的人;一位河南女導遊,組織她的“武漢護城隊”,從泰國買足了40大箱防護服,人肉扛回國內,直接發往武漢……她們是“閃閃發光”的普通人,她們像木棉一樣拼搏進取,像木棉一樣緋紅熱烈,像木棉一樣英姿壯魄。“木棉精神”給人以感動、憧憬和榜樣,給人以熱情、勇氣和震撼,給人以不懼碾壓的鮮活和生生不滅的希望。

如果可以,我願站成一棵樹,堅守熱愛的位置,守護足下的熱土。

【篇五】

2003年非典,我們挺過來了;2008年汶川地震,我們挺過來了;2012年特大洪水,我們挺過來了……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終將也會過去,成為歷史。只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後盾——中國!我堅信,“疫”路有你——我的祖國,終將春暖花開,雲開月明。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危險尚未解除,同志仍需努力!10天的神速,從荒草叢生到機器轟隆,從建築成型到病房密佈,十日不眠不休,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正是這“火神山”速度,帶給武漢人民希望,帶給全國人民扛疫力量。但,這還遠遠不夠,確診病例數字的變化,揪着全國人民的心,死亡病例的增加猶如晴日裏的烏雲密佈,讓人喘不過氣。扛疫道路,艱難險阻,仍需要披荊斬棘,一往直前。所幸,越來越多的黨員自動請纓,加入到扛疫隊伍中,艱難險阻,九死不悔。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舉國之力扛疫,望將士們凱旋!“中央明確:再增加2000醫護人員支援湖北”“中行21.7億元貸款支持抗擊疫情企業”“火神山,武警來了”……各大公眾號推送的扛疫新聞,總有許多振奮人心的消息,如同在漫漫寒夜裏,燃起一堆熊熊烈火。我的祖國,她正在努力,舉全國之力守護她的子民。可是,她也有諸多無奈,“90後醫生倒在了扛疫一線”“武漢一志願者感染後去世”“第七名民警犧牲在抗擊疫情第一線”……諸如此類,讓人痛心不已。親愛的一線扛疫戰士們,望你們能凱旋歸來!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入種花家”,待到武漢重生,共賞大好河山!在疫情面前,信心是一劑“疫苗”,也是一種“抵抗力”。只要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應對疫情,定能消滅病毒。到那時,我的祖國只會因為這些風雨更加美好,因為眾志成城變得更加催不可破。這場戰役,我們必須贏!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武漢的櫻花正吐露新葉,等捱過這個寒冬,待萬物復甦時,萬事終將無恙。到那時,與全國人民奔赴一場約定,共賞武漢十里櫻花,賞祖國大好河山!

“疫”路有你,終將春暖花開。就像朱自清説的那樣“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