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4K

【篇一】

他叫xx,中共黨員,39歲,xx縣流動辦副主任,在他的身上始終滲透着“特別能堅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工作勁頭,在脱貧攻堅戰役打響的關鍵時刻,他自告奮勇,請戰而出,被組織部門派駐到隆坊鎮圪嶗寺村任駐村工作隊長開展工作。

脱貧攻堅個人先進事蹟5篇

把自己融入於羣眾之中,贏得信任 “打鐵必須自身硬”。這是他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為了快速的投入到脱貧攻堅戰中,他把學習政策作為第一抓手,嚴格做到每日必學、學習必記、政策必懂、學以致用,快速的把自己從外行變行家。“吃透村情民意是關鍵”。在第一次羣眾會議他這樣承諾“既然我來了,我就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絕對不説空話,不搞形式主義,一碗水端平,要讓咱們村裏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發展”,他是這樣承諾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堅持每天深入羣眾,每到一户他都詳細的記錄,做到“五清楚”,他堅持吃農家飯,説農家話,與羣眾打成一片,全村39户羣眾沒有他不認識的,產業現狀沒有他不清楚的,一年時間寫滿了4本工作日誌。“凝聚力量是核心”。他把自己定為指揮員、宣傳員更是戰鬥員,堅持每週主持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把每件事情都落實到人,親自組織學習脱貧攻堅最新的精神和政策,交流幫扶經驗,解決幫扶短板。

把產業做優做強實現增收,是助推脱貧的法寶 在他的工作日誌裏有這樣一段體會。脱貧攻堅就是幫助農民圍繞貧困“查根源、找路子、出點子、邁步子、趕超越”。他在羣眾會上説“脱貧致富不僅要靠黨的好政策,更重要的是要靠我們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

一是把蘋果樹變成“搖錢樹”。全村果樹面積達450畝,人均2.2畝,這是發展的優勢,但是管理粗放、技術落後是制約發展的關鍵,他提出首先就是要技術革新,為此,説服羣眾建立了100畝蘋果示範園,堅持每月適時為果農培訓關鍵技術,全年累計培訓7次,參與羣眾210人次,每次培訓他都全程參與,羣眾學,他自己也學,他説“只要自己懂,才能領着羣眾幹”,村裏的果園都有他走過的足跡。同時,積極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鼓勵村支委成立了xx春喜農業合作社,引導羣眾參與,建成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户”發展模式,通過技術引導,羣眾對蘋果的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的科學管理有了新認識,激發了羣眾用科技發展蘋果的熱情與動力,特別是在蘋果喜獲豐收的時候,他積極協調10多家果商進村訂購,每家的蘋果都賣到理想的價格。

二是把中蜂養殖培育成增收新亮點。他抓住行政村地處森林這一獨特地理優勢和羣眾有養蜂基礎的獨特條件及縣農業產業發展補助資金的大好政策,挨家走訪、户户動員,大力發展中蜂養殖,耐心細緻思想動員讓羣眾“敢養”,落實產業補助資金讓羣眾“能養”,定期的技術指導讓羣眾“會養”,全年共落實產業補助資金14萬元,發展規模達240餘箱,為羣眾又找準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

在脱貧攻堅的日子裏,他已經把圪嶗寺村當成了自己的家,總是心繫這裏的每家每户,在脱貧攻堅的戰役裏,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一名戰士,再苦再累,絕無怨言,他用一個黨員的標準踐行着自己的承諾。

【篇二】

xx是xx鎮雲堡村黨總支部書記,自2014年8月任職以來,他始終愛崗敬業,以身作則,帶頭創業,大力發展種養業,並鼓勵村民自主創業,為該村打贏脱貧攻堅戰奠定了重要基礎。

搞好民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任職還不到2個月的時間,他就爭取到了掛點單位的支持,並聯系村裏的經濟能人捐石沙、石粉,動員黨員羣眾投工投勞,進行巷道硬化。儘管四處奔波,但他從不説疲倦。當有人問他累不累的時候,他總是笑着答:“為羣眾謀福利,心裏高興就不累。” 兩年時間,在xx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協調下,爭取到上級資金100萬元重建雲堡一橋、二橋;

通過鼓勵村民集資購買沙子、投工投勞,爭取相關單位的支持,完成巷道硬化5400米,完成環村道路硬化2.8公里;

爭取“一事一議”資金完成該村上大路屯、下大路屯的娛樂小廣場的建設……通過努力,雲堡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在外務工的村民回家時,都驚訝地説:“村裏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美啦!” 搞好產業發展走脱貧致富路 雲堡村人多地少,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農民增收十分緩慢,xx看在眼裏急在心上。2012年,他抓住土地平整的有利時機,積極動員村民將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流轉出去,由公司承包,用來建設堅果莊園、蜜柚基地,農户除了每畝地可獲得500元租金之外,還可入園務工。2014年,xx又帶動40户貧困户,利用冬閒田種植紫色馬鈴薯230畝,每畝增收1300元。

2016年,為讓村民打消對種植紫色淮山的疑慮,xx自己先試種了6畝的紫色淮山,試種成功後,帶動28户貧困户種植紫色淮山68畝。目前雲堡村已有6個產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為雲堡村實現產業脱貧提供了有利支撐。現在加入合作社的191户貧困户,大大地改善了經濟狀況,走上了脱貧致富的大道。

【篇三】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當然要回來奉獻家鄉呀。”三十出頭的“80後”工程師xx先,曾月入上萬元,有着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毅然放棄了高薪生活,來到xx市xx鎮當起了一名“鄉官”,在平凡的崗位上專注扶貧。如今,他儼然已成為xx鎮了不起的“扶貧專家”。

鼓足幹勁專注扶貧 2015年10月,xx先作為優秀人才進入xx鎮扶貧站工作。入職的第一天,他便被“委以重任”挑起了大梁,扛起了xx鎮的“扶貧大旗”,專注扶貧工作。

到崗後,他意識到扶貧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壓力大、責任大。要做好羣眾工作,必須熟悉村情民意。於是,只要有時間,他不是走村串户、訪貧問苦,就是守在辦公室的電腦旁,一遍又一遍地篩選、核對貧困户系統數據。哪户沒有安全穩固住房,哪户需要民政救濟,哪户貧困大學生就讀有困難……他總是積極探索信息統計新方法,通過比對、篩查、分類、彙總,第一時間整理出詳細清晰的扶貧數據,為領導決策和部署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獨特的數據分析方法及嫻熟的電腦操作技巧,為他贏得了“扶貧活字典”的稱號。

宣傳政策為民謀利 為打贏脱貧攻堅戰,國家出台了許多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如產業扶貧、小額信貸、教育資助、社會救助政策等。作為結對幫扶聯繫人,xx先利用入户的機會,向羣眾宣傳國家的好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貧困户心坎上。在聯繫貧困户韋耀傑的過程中,得知韋耀傑已有77歲,其子身有殘疾,家裏沒有勞動力,主要經濟來源是種糧、養幾隻雞以及養老收入。於是他聯繫民政部門,為該户申請了低保,又申請了殘疾人生活補貼,每月加起來有330元的收入。另外,他鼓勵該户利用補助資金入股xx市六畜興牧業有限公司,連續三年每年有1000元的分紅,第四年返還1萬元的物資。

在聯繫貧困户韋園蘭的過程中,他得知該户因為缺土地、缺資金,夫妻兩人靠外出務工維持生計,家中兩個小孩讀書,房子陳舊、人均不足13平方米,他便通過宣傳危房改造新政策,鼓勵他們籌藉資金自建住房,如今80平方米的磚混住房已經建好。此外,在他的幫助下,韋園蘭兩個小孩享受到了相應的教育資助政策;在他的鼓勵下,韋園蘭夫妻倆擬申請小額信貸5萬元發展種植業。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 xx鎮脱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發展產業。主動加強與產業合作社的聯繫,通過合作社爭取項目,帶動貧困户脱貧致富成了xx先及扶貧站工作的重點。説來容易,做來難。首先,合作社水平參差不齊,且有所顧慮;其次,貧困户對合作社認識不夠,不敢創新。於是,xx先在鎮領導的指引和幫助下,利用週末時間走訪村屯,與村幹部、黨員羣眾一起走家入户宣傳產業發展政策,為貧困户分析產業發展思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雲堡村韋鸞佳黃牛養殖合作社成功申報項目,並與貧困户簽訂協議,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合作社和貧困户的疑慮頓時消失,紛紛主動前來申報項目或申請加入合作社。期間,xx先帶領扶貧站完成了兩項工作:一是製作詳細的項目申報流程並填寫模板供合作社參考;二是安排扶貧專幹負責跟進指導,解答合作社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的疑問,力所能及地協助合作社完善資料。截至目前,該鎮獲得扶貧產業項目22個,覆蓋率99.7%,基本做到每村、每户貧困户有特色產業。

“貧困户脱貧致富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一年以來,xx先紮根xx、協助統籌11個行政村的扶貧工作,狠抓住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民政救助、醫療救助、轉移就業、移民搬遷,帶領7名扶貧專幹宣傳、落實好惠民政策,協調市直單位在該鎮開展扶貧工作,多舉措、多方位推進xx鎮的脱貧攻堅工作。

【篇四】

公公過世的那天,正是迎接自治區對扶貧工作進行核驗的日子。xx強忍着心中的悲痛,一直堅守在扶貧工作崗位上……“今年xx接手扶貧工作後,一直沒顧上家,全身心放在了貧困户身上,是我們學習的表率。”和xx一起駐村的工作隊員對她讚不絕口。

2016年12月30日中午,燦爛的陽光為冬日增添了絲絲温暖,恰逢xx鎮趕集的日子,在xx摩托車配修店裏,顧客絡繹不絕。該店開業有兩個月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店主xx一邊修車一邊難掩喜悦心情:“若沒有黨和政府的扶持,沒有陳姐關懷,也不會有我的今天,以前都沒敢想過自己居然當上店老闆。” xx是xx鎮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户,他説的陳姐,就是他的幫扶幹部——xx鎮幹部xx。

第一次入户,看到xx的家,xx的第一印象就是心酸,破舊的瓦房、簡陋的傢俱、散亂堆放的農具、佈滿灰塵的桌椅。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貧困?xx顧不上髒亂,坐下來細心地與xx深入交談。坐在椅子上的xx面色發青,體質瘦弱,“我很擔心,若讓他站着交談,他會摔倒。”xx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掩不住那份擔心。經過細心觀察,悉心詢問,30歲的xx終於敞開心扉。原來他患貧血症,性格內向且體弱多病,讀完國中就待在家中。他家裏共五兄妹,他排行最小,兄長和姐姐成家後,都分家獨過並外出謀生計。留在家中只有年邁的父母和他,家裏缺乏勞動力,又沒有什麼技術,父母也不敢讓他去做耗體力的重活,日常開支僅靠兄長接濟。

得知這些情況,xx以後在入户時,不時給他買來營養品,慢慢做xx的思想工作,激發他創造新生活的勇氣。同時還帶他出門去認識積極生活自我創業的同齡人,讓他了解別人如何擺脱貧困走上致富路,幫助他尋找合適的脱貧辦法。

xx總結了自己的扶貧經驗:“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天女散花’,要在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的基礎上,結合貧困家庭的實際情況,精準幫扶,要想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達到脱貧成效精準!”依據相關扶貧政策,xx用本級財政扶持資金為xx添置了32寸的液晶電視,使他能收看央視和自治區各項扶貧惠民新聞及學習致富本領;通過申請扶貧專項資金幫其入股一萬元到水八角合作社;幫其申請參加危房改造項目;幫其申請了政府貼息貸款5萬元進行創業。

説起貼息貸款,當時xx還尋思着如何幫他發揮這五萬塊錢的價值。養牛?還是養豬?或是種植?根據xx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她全盤考慮,綜合分析。正好xx的哥哥有一個摩托車汽配店,他曾有一段時間跟着哥哥學過簡單的修理技術。但哥哥因為經營不善,早已關閉店鋪。xx建議他利用免息貸款把店鋪重新開起來,自力更生。在她的鼓勵下,xx鼓起勇氣接下店鋪,10月底,修配店正式營業,“目前沒有什麼經驗和技術,基本上是修理小問題。11月收入有1300元,12月嘛,我大概算了一下,比11月多500左右。“xx邊計算邊説,他現在最想參加技能培訓,進行系統學習。

看到xx已經能自食其力,不僅能實現脱貧還樹立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xx笑着説:“下一步,我還想讓婦聯的同事為他物色適合的對象呢。”而對於家人,她始終心存愧疚:“公公是抗美援朝的老紅軍,很支持我的工作。他病重時,我不能盡全力照顧;過世時,我不能為他守孝。這份虧欠,再也無法彌補。”xx表示,會更加努力工作,發揚一個革命家庭的優良傳統,不辱使命。

【篇五】

“xx村在今年7月份完成第一批脱貧貧困户共有51户,剩餘的66户貧困户也於今年10月份中旬自評後全部達到脱貧指標驗收標準。”自從成為xx鎮xx村“第一書記”以來,xx市人社局仲裁院仲裁員xx就把自己當成了xx人,吃在那裏,住在那裏,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帶領xx人走上脱貧致富之路。

上任時,筆者問xx最想做的事是什麼?他説:“扶貧,為xx村的老百姓多做事。” “轉移就業情況、收入情況要了解詳細點。”“危房改造今年一定要完成,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一定要及時解決。”“辦理低保的情況要及時跟進,幫助他們準備好相關材料。”“要講究方法方式,靜下心來與羣眾溝通,把它們當成朋友親人。”“‘八有一超’材料一定要認真收集歸檔。”……在xx市人社局扶貧推進會上,xx以自己在xx村開展羣眾工作中解決羣眾問題的經驗,給該局幹部職工上了一堂扶貧課,為該局在建檔立卡、摸底調查、政策宣傳等精準扶貧工作的推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年就要過去了,筆者問xx最開心的事是什麼?他説:“脱貧,如今xx村老百姓笑開臉了。” “加入合作社,養豬有分紅。”“讀書有‘雨露計劃’,種養和辦項目有免息貸款。”“辦了低保,生活有保障,政策好啊。”……筆者在歪貝屯、上垌屯、上xx屯等村屯問及“第一書記”xx開展扶貧工作情況時,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説道。

經過xx與村委幹部努力,該村有31户貧困户已獲得銀行貸款,用於危房改造、從事服務業或發展種植、養殖業;有28户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該市就業中心舉辦的職業技術能力培訓後,現已掌握一技之長並外出務工增入;同時,xx村通過政府支持,引進外地公司在本村採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發展養豬業,建設兩個養豬示範基地,組織全村貧困户參股分紅,增加家庭收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