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事蹟材料通用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在平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接觸到事蹟,對發生的事蹟都不陌生,我們怎樣完成事蹟材料呢,身邊的許多光榮事蹟都會引起我們的感慨,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科學家的事蹟材料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通用5篇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篇1

世界上的大科學家,都是平凡人,他們可能生活在我們身邊。這本書帶領着我走進了科學名人們的世界,他們有的是數學大師、有的是物理學大師、還有的是化學大師……這本書讓我瞭解了他們生活中的小故事,學習到他們在科學道路上的小故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在1666年,23歲的牛頓總被一個問題所困惑,經過了蘋果掉地的事件,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定律。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對平常的事物有好奇心,要勤于思考,通過努力證明自己的想法。我二年級上語文課時,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對老師的問題也不思考,現在回過頭來想,我與科學家牛頓的學習方式相差太遠了,他那麼愛學習,那麼愛思考,而我呢?卻跟他相反,我要向牛頓學習,以他為榜樣,勤于思考,經常動腦。

魯班發明鋸的故事也讓我感受深刻,這個故事講:有一天,魯班一個人上山尋找木材,經過了手指被草葉劃破口子的事,魯班發明了鋸子,幫助木匠們更加容易地採集木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許一件小事,一次小的經歷,但它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我覺得魯班是一個留心觀察生活的小事和勤動腦的人,我要向他學習,用我們的眼睛多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從中學習,領悟到對於我們有益知識和技巧。

我們要以科學家們為榜樣,從他們的經歷中吸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質,有意識的培養良好的學習方式與生活習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祖國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篇2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黴菌能分泌一種物質殺死細菌,他將這種物質命名為“青黴素”,但他未能將其提純用於臨牀.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10年後,德國化學家恩斯特?錢恩在舊書堆裏看到了弗萊明的那篇論文,於是開始做提純實驗。1940年冬,錢恩提煉出了一點點青黴素,這雖然是一個重大突破,但離臨牀應用還差得很遠。

1941年,青黴素提純的接力棒傳到了澳大利亞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裏的手中。在美-方的協助下,弗洛裏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雖然這離生產青黴素還差得很遠,但弗洛裏還是非常高興。一天,弗洛裏下班後在實驗室大門外的街上散步,見路邊水果店裏擺滿了西瓜,“這段時間工作進展不錯,買幾隻西瓜慰勞一下同事們吧!”想着,他走進了水果店。

這家店裏的西瓜看樣子都很好,弗洛裏彎下腰,伸出食指敲敲這隻,敲敲那隻,然後隨手抱起幾隻,交了錢後剛要走,忽然瞥見櫃枱上放着一隻被擠破了的西瓜。這隻西瓜雖然比別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幾處瓜皮已經潰爛了,上面長了一層綠色的黴斑。

弗洛裏盯着這隻爛瓜看了好久,又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忽然對老闆説:“我要這一隻。”

“先生,那是我們剛選出的壞瓜,正準備扔掉呢?吃了要壞肚子的。”老闆提醒道。

“我就要這一隻。”説着,弗洛裏已放下懷裏的西瓜,捧着那隻爛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幾只好瓜也抱走吧,這隻爛瓜算我送你的。”老闆跟在後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麼多的瓜啊,再説,要是把這隻打爛了怎麼辦?”

“那、那我把剛才的瓜錢退給您吧!”老闆舉着錢追了幾步,但弗洛裏己走遠了。老闆搖了搖頭,有些不解地望着這個奇怪的顧客遠去的背影。

弗洛裏捧着這隻爛西瓜回到實驗室後,立即從瓜上取下一點綠黴,開始培養菌種。不久,實驗結果出來了,讓弗洛裏興奮的是,從爛西瓜裏得到的青黴素,竟從每立方厘米40單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單位。

1943年10月,弗洛裏和美-方簽訂了首批青黴素生產合同。青黴素在二戰末期橫空出世,迅速扭轉了盟國的戰局。戰後,青黴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因這項偉大發明,弗洛裏和弗萊明、錢恩分享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

機會像一隻“爛西瓜”一樣被人扔在一邊,你若能發現它,並如獲至寶,那麼,恭喜你,你將獲得成功。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篇3

1964年9月的一天,于敏給正在首都北京的鄧稼先打了一個奇怪的電話:"我們幾個人打了一次獵,打下了一隻松鼠。"

鄧稼先聽完喜出望外:"你們是不是美美吃了一頓?"

于敏回答:"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下製作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

鄧稼先馬上答應:"好,我立刻趕到你們那裏。"

這段耐人尋味的對話,旁人一定是聽得雲裏霧裏。

其實于敏是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鄧稼先彙報氫彈的祕密研究工作,意思是"氫彈的理論研究有了突破。"

當於敏將整理出來的方案再一次向大家報告之時,所有同事們歡呼雀躍,高喊着:"老於請客。"雖然沒有"松鼠肉"吃,但從北京坐飛機匆匆趕來上海的鄧稼先和于敏請所有的同志們吃了一頓大螃蟹。

在"兩彈一星"的元勛功臣之中,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和鄧稼先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科學家,而於敏的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曾為新中國的氫彈事業隱姓埋名30年,他是我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他幾乎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在中國遭受重重封鎖的情況之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在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他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小職員,母親也來自於普通的家庭。少年于敏聰慧而沉穩,他喜歡讀中國歷史和詩詞,崇拜的是諸葛亮的運籌帷幄、鞠躬盡瘁,敬佩的是岳飛的精忠報國、至死不已。這些英雄形象,一直影響着于敏的成長過程。

少年于敏是在抗戰和軍閥混戰的硝煙之中成長起來的,他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之上,一定會有諸葛亮、岳飛這樣的蓋世英雄出現,他們會帶領着人民蕩寇平虜,重振河山。少年的他不會預料到,半個世紀之後,自己就成了這樣的蓋世英雄。

1944年,他考進了北大工學院,後轉到理學院物理系,師從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張宗燧教授和胡寧教授。兩位教授對於敏的評價很高,1951年,兩位教授將尚且還在念研究生的于敏介紹給錢三強和彭桓武兩位科學家,于敏順利進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之中。

1950年,美朝戰爭爆發,美國因為手握核武器有恃無恐,甚至以此威脅中國。很多人不知道,在這場戰爭之中,美軍的統帥麥克阿瑟曾經建議用核武器來襲擊中國。于敏稱美國這種行為是"核訛詐"、"核威懾",這可不是報紙上説着玩兒的。

那時候的于敏還沒有想到,他的命運已經因為這場戰爭而發生了轉變。

1961年1月的某一天,北京城剛剛下了一場大雪,正在忙碌的于敏被錢三強叫過去談話。簡單寒暄幾句話之後,錢三強開門見山:"我國現在要開始氫彈研究了,希望你來擔任科研小組的副組長,今天我就是來詢問一下你的意見!"

任務下達,于敏有點意外,甚至還有一點不解。因為當時于敏正在進行原子核基礎理論研究的工作,已經有了顯著的成績。

1955年,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場論方面的代表團訪華,後來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代表團團長朝永振一郎對於敏的研究成果大為驚歎,回國之後立刻寫下文章發表,稱于敏是中國"國產土專家一號"。

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辛勤耕耘了10年,正處於隨時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關鍵時刻,如果這個時候開始氫彈方面的研究,就意味着他必須要放棄手上的階段性成果,拋棄一片光明的未來,轉向氫彈的研究,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氫彈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務艱鉅,還需要嚴格的工作,研究者們必須隱姓埋名,多年無法和家屬取得聯繫。即便如此,于敏還是馬上表態:"我服從組織的安排。"

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于敏堅定選擇了國家利益。英姿勃發的于敏,就這樣挑起大梁,開始鍛造"國之重器"。

氫彈所有的研究工作必須從零開始,當時中國不僅僅要面對美國的壓制,中蘇的關係也已經破裂,如果中國不加緊時間研究出自己的"國之利器",那麼美蘇霸權主義將永遠牽制着中國外交的一舉一動,原子彈和氫彈將永遠成為懸在頭頂上的烏雲。

當時我們國家的研究人員們能夠查閲到的國外資料是很少的,于敏清楚唯一的辦法就是靠自己努力。當時他們只有一台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而這台計算機絕大部分時間是安排給原子彈研製計算的。這台計算機性能非常不穩定,短暫的使用時間,一旦機器出現故障,結果出現問題,就要重新開始計算,唯一節約時間的辦法就是每過一段時間保存一次數據,一旦機器出現了跳動,就把保存在計算機磁鼓裏的前一條數據拿出來作為初始條件重新計算。

氫彈的研製需要大量複雜的計算,計算機條件有限,于敏只能帶着全體成員,一人拿着一把計算尺人工計算。他們廢寢忘食地工作,一算就是十幾個小時,有的時候大家都下班了,于敏還在忙碌着。

在上海研究的近百個日日夜夜之中,于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氫彈理論方案。氫彈的原理一經突破,所有人都歡欣鼓舞,立刻進入了試驗準備工作之中。

1966年12月,氫彈原理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美國用時75個月,蘇聯用時48個月,英國55個月,法國是102個月,而中國只用了32個月,堪稱奇蹟!全世界都知道,氫彈只有兩種構型,t-u構型和"于敏構型",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都是用的前者,只有我國用的是"于敏構型"。

彭桓武院士生前曾經回憶,當時于敏研究氫彈只能靠自己,沒有老師帶他入門,國內當時也沒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論,所以于敏的工作是開創性的。

當人們將這份光榮歸功於于敏,稱于敏為"氫彈之父"時,于敏拒絕了。他認為核武器的研製是大科學系統,需要的是多種學科和多方面的力量齊心合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敏幽默地説:"我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氫彈又不能有好幾個'父親'。"而當年曾經和他並肩作戰的何祚庥院士則認為,于敏是中國氫彈構造的主要發明者,他曾經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如果説研究氫彈的小組是一支11人的足球隊,于敏就是教練和中鋒。

于敏完成了歷史和時代交給他的使命之後,本來想要回去做基礎研究。80年代後,彭桓武、鄧稼先等骨幹相繼離開了九院。于敏知道,他不能走。國家有了核武器,但性能還需要不斷提高,曾經帶領着同志們攻破難關、從無到有的精英人物一個個離開,總要有一個人承擔起開發第二代核武器的重擔。

1980年,他被任命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兼核武器理論研究所所長,全面負責研究工作,在80年代,他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研製出了第二代核武器。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篇4

電話的發明者叫貝爾。他原是蘇格蘭人,生於1847年。24歲時移居美國,不久加入美國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頓大學語言生理學的教授。一次,他企圖通過一根電報線來同時傳遞幾個信息。他的設想得到了妻子梅布爾.哈伯德與岳父的支持。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裏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絃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在實驗室裏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髮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誌着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科學家的事蹟材料篇5

錢學森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他為中美兩國都培養出不少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是拔尖的創新人才。

錢學森為什麼能培養出拔尖人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位拔尖的教授。

據他在美國的一些好友,如f·馬勃教授和w·r·西爾斯教授回憶説,錢學森常常把自己在科學研究上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學之中,他講課從不照本宣科,總是把科學上最新的東西講給學生聽,講課內容其實比教科書上的高深多了。他在加州理工學院開設工程控制論和物理力學兩門課,就是邊研究邊講課。等他的課講完了,把講義加以整理,出版出來,就成為一部世界前沿的科學鉅著。

這樣的教授,不愁教不出好學生!

錢學森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w·r·西爾斯教授曾經走訪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明星教授,他曾經是錢學森在美國的最好學生。他説:“錢教授的考試非常難,他可能出四五道題,你只能希望解出一道,或者對其中一個以上的考題給出不錯的開頭,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並且做得不錯的話,你會得到錢教授給的錢學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美國人考試的評分是錢學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b、c、d四等,“錢學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是最好成績。

有趣的是,錢學森回國後也把他在美國的這套成功教學方法帶回國內。他在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主任時,就給科大首屆力學系的學生吃了一頓“殺威棒”。他的開卷考試只出了兩道題,第一道概念題,佔30分;第二道題是真正的考驗,題目是,“從地球上發射一枚火箭,繞過太陽再返回到地球上來,請列出方程求解。”這道題可把全班學生都難住了。你若平時只會死讀書不會活運用,根本做不出來。

考試從上午八點半開始,直到中午還沒有一個人交卷,中間還暈倒兩個學生被抬出去。錢老宣佈説:“吃午飯吧,吃完接着考。”直到傍晚也做不出來,大家只好交卷。成績出來,竟有95%的人不及格。

當然,錢老的考試並不是故意為難學生,在“教訓”他們一頓的目的達到後,也得讓大部分學生過關呀!於是他想了一個“怪招”:把每個學生的考卷成績開方再乘以10,算是這次考試的最終成績。這樣一來,你若得了36分,開方等於6,乘以10就是60分。所以凡36分以上的學生都能及格;你若是一個特等優秀生,考試滿分100分,100分開方等於10,再乘以10還是100分。所以考100分的人也不吃虧。對他這個怪招的合理性,誰也挑不出毛病,結果是80%的人都及格了,皆大歡喜。

及格歸及格,但誰都承認自己的數學基礎不夠,於是錢老決定,力學系的畢業生延遲半年畢業,專門補習數學,所用教材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工程數學》。在半年時間裏,每個學生光數學題就做了3000多道。由於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學生們受益匪淺,他們在後來的工作中成為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有的在“兩彈一星”工作中擔當重任,出了好幾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