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消防警嫂事蹟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1W

——張虹波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張虹波,女,1973年6月出生,現為龍山區東藝社區民政養老協理員。身為市交巡警支隊龍山大隊民警孫輝妻子張虹波,二十幾年來,為了一個理想和信念,以堅韌的執着和愛心,坦然面對一位軍嫂到一位警嫂“角色”轉換的酸甜苦辣,她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重擔,用博大的情懷和無私的奉獻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細心周到地關心照顧家人生活,詮釋着一名當代警嫂的優秀品格和動人風采,用青春的激情演繹了生命不平凡的價值。

最美消防警嫂事蹟材料

生活中的“女強者”

人民解放軍和人民警察,都有着偉大而嘹亮的名字,都有着神聖而光榮的使命,在他們的身後,都有着一位倍受尊敬的人——軍嫂和警嫂。張虹波即擔當過軍嫂,更勝任了警嫂工作。1994年,22歲的張虹波經人介紹,結識了遼源炮兵三十二團服役的孫輝,並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成為一名“軍嫂”。崇敬革命軍人,嚮往軍旅生活的張虹波很是自豪,可婚後的生活很快就讓她領教了軍嫂的“無奈”。婚後兩人一直租房生活;丈夫只能每週回家一次;公公婆婆遠在黑龍江鐵力市;洗衣、做飯、砍柴、買煤……所有的一切都成為張虹波的“責任”。張虹波無怨無悔,每天把簡陋的小屋收拾得乾乾淨淨,等待着獻身國防事業的丈夫回家。1995年,他們的兒子出生,企業改制下了崗的張虹波,為不拖累丈夫工作,獨自承擔起培育兒子和家庭生活的重擔,成為普通家庭堅強的後盾。

2004年,孫輝轉業到遼源市交巡警支隊龍山大隊當上一名警察,張虹波也轉換身份成為“警嫂”。十年的聚少離多,讓張虹波對一家三口可以天天圍坐在一起吃飯的願望有了盼頭,可事事發展並不盡人意。孫輝成為交警後,比以前工作更加辛苦,執勤站崗沒有白天黑夜,逢節假日沒有休息,幾乎每天都在工作,連夫妻倆一起逛街購物都成奢望了。但張虹波理解丈夫的工作特殊性,從沒有過怨言,一直全身心的支持丈夫的工作。

兒子心中的“嚮導者”

事業的成功僅是人生的一半,子女教育的成功為另一半。張虹波的丈夫忙於工作,每月回家吃飯的時間都可以用天來計算。作為父親的孫輝,很少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從兒子上學到高中畢業,基本上是張虹波一個人擔起教育孩子成長的任務。兒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她陪着孩子一起複習,兒子思想“拋錨”時,她耐心引導,兒子需補課時,她就與孩子一起聽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虹波用對社會的責任心和培養子女的愛心、專心、恆心與信心,讓孩子成為人才。如今,張虹波考入吉林警察學院的兒子對母親的評價是:“我的母親撐起了全家整片天”。

二十多年的操勞,張虹波因積勞成疾,風濕病、腎結石、脊椎病等多種疾病纏身,且經常頭痛、噁心,經常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2005年,張虹波又被確診患有腦脂肪瘤。病魔沒有擊垮張虹波的生命鬥志,反而成為她生活的動力。2008年,張虹波順利通過公益崗位考試並進入社區工作。“作為警嫂,帶好孩子,照顧好家,就是為丈夫分擔,就是為一方安寧做貢獻,再苦再累我心裏也甜。”張虹波説。

孝敬公婆的“好兒媳”

父母是兒女最大的牽掛。説起自己的公婆,張虹波總覺得有些愧疚。由於丈夫工作忙,公婆遠在外地,不能經常回去探望他們,張虹波便經常打電話給公婆,瞭解老人的身體情況,陪老人嘮嘮嗑。每逢節日都給老人匯錢寄物,去盡兒媳的一份孝心。2004年4月的一天,張虹波接到公公家告知婆婆患了腦瘤且情況非常嚴重的信息後,當即給在長春學習的丈夫打了電話,當天就與丈夫一起趕到公婆家。坐了十幾個小時火車的張虹波不顧疲憊,守護在病牀前,照顧了婆婆四天四夜……在婆婆生病期間,張虹波為不影響丈夫的工作,不顧自己身體多病,3次去黑龍江鐵力市照顧婆婆,盡了兒媳的孝道。2005年,張虹波的婆婆去世後,張虹波説,人人都有雙重父母,公公也是她的父親。張虹波主動與丈夫商量,要將公公接到遼源居住,讓老人晚年幸福。可年事已高的公公,卻因故土難離回絕了他們。

“當一名警嫂,就要全力支持公安工作,這不僅是責任,更是義務。”從嫁給一名軍人開始,張虹波就準備好為丈夫的工作付出艱辛,當丈夫成為一名人民警察時,張虹波更是用一生的精力,為丈夫的事業撐起家的天空。張虹波用女性博大的愛心和廣闊的胸懷做好丈夫工作的後勤保障,用堅定的信念、執着的熱情和踏實的行動詮釋了當代警嫂的風采。

好警嫂的心願:其實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可用三個字概括:會過去。

二十多年,張虹波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作為一名合格的軍嫂,她的丈夫為保百姓一方平安堅守在基層崗位,而她卻為丈夫能安心、不分心、不操心的工作,默默無聞擔起家庭的重擔,詮釋了“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真正含義。張虹波説:我能成為一名警嫂很自豪,儘管很辛苦但我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兒子將來向丈夫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將彰顯正義、為民服務的精神世代相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