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1W

疫情期間,我們要做好居家隔離,不外出,不瞎逛,不添亂,相信我們能做好。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三篇,供大家參考。

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三篇

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一

這是一場艱鉅但又必勝的“戰役”,這是一場全民動員、眾志成城的“戰鬥”。面對疫情,要牢築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防線”,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統一包含人民羣眾、醫療科研、社會組織等強大“戰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聚焦微觀人羣,不得不提的是老黨員這個羣體,在疫情面前,他們堅決“亮劍”。

“戰疫”中他們帶頭講自律,坦誠不隱瞞。這段時間來,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觸武漢旅居史的要隔離觀察,過不了心理和思想關,所以存在瞞報情況,最後導致了更多的傷害。我們的一些老黨員就主動站出來,不但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還主動協助我們的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工作,更好地對當地的返鄉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排,這其中難免會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們出於整個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義,承受住壓力,做好表率。

“戰疫”中他們就認這個理,倔強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擊戰”的過程中,他們自覺到街頭小巷勸散集聚人員,他們主動勸散紅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羣體性活動,他們不講通融,就認這個理兒,一定要確保把這件事給落實了才行。他們自己守在村口路頭,不讓人員隨意進出,他們幹事一絲不苟、“不講情面”。他們主動到“自我隔離”人員村蹲守,保證他們“乖乖待在家裏”度過觀察期。儘管遭受不少的謾罵和誤解,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頂着壓力上,他們篤定“責任重於泰山”,這場“戰疫”容不得絲毫疏忽和大意。

“戰疫”中他們做得非常細,細摳不含糊。這些老黨員,他們做得非常細,他們細摳各類宣傳標語,看專業術語用詞是否規範;他們會親自到各老人活動場所、商店、村部查看廣播工具,確保正常使用;他們會親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點擺放、廢棄口罩是否做破壞處理;他們會不定期到街頭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員流竄,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和政府人員的工作。他們把工作做得很細,不容得一絲敷衍。

“戰疫”中他們乾的接地氣,實在不漂浮。我們的一些羣眾,特別是農村地區,有些羣眾的文化素養比較欠缺,存在不識字和聽不懂普通話和對於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問題。這時候,老黨員們又站了出來,他們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編制地方羣眾易於接受的“順口溜”,結合地方特色製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們還自覺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傳,用本地話和實例解讀相關的科普知識和政策措施,他們打通了政策舉措宣傳和落地之間的“橋樑”。

在這次必勝的“戰疫”中,我們要及時用好、亮出老黨員羣體這把“寶刀”,讓老黨員的特殊作用充分彰顯,讓這場“戰疫”調動更多力量,讓舉措落實的“最後一公里”打通,我們堅信在眾志成城的奮戰中,病疫將徹底被掃滅,我們必將取得完全徹底的偉大勝利。

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二

“最美老師”,她的學生這樣説。“美麗小花”,她的同事這樣説。她叫冀紅,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監護室的一名護士,工作已有8年。

“不用”是冀紅的口頭語,“寡言”是同事對她的印象。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聞令而動,立即組派醫療隊馳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冀紅很早就給護士長王靜發來信息,依舊寡言,信息中只有“報名”兩個字。通知出發的當晚,是冀紅的夜班。考慮到她次日便要啟程,護士長想找備班同事替冀紅值班,以便讓她好好休息,冀紅説“不用”。同事們想幫她去購置些生活用品,冀紅説“不用”。護士長怕她太累,讓她有困難和領導講,別扛着,冀紅説“不用”。大家想幫她去照顧家人,想幫她做這做那,但她只會弱弱地擺擺手,輕聲説:“不用。”

“冀紅很能幹,是我們臨牀的護理組長,也是我們的業務骨幹力量。”王靜説,她的性格內向、低調,雖説外表看起來有點冷,但是心卻很細膩。由於擔心瘦小的冀紅在武漢孤單,又怕她什麼事情都自己咬牙堅持,王靜特意把科裏的老中青護士代表拉進“智囊團”,想讓大家得空多關心她。誰知人家一到,就默默寫好了入黨申請書,“驚”得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

冀紅的入黨申請書中寫着: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責任與期望。這次疫情來臨時,我沒有恐懼,沒有退縮,有的是焦急的心,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抗疫第一線。看到越來越多的病人求助,看到越來越疲憊的一線醫務人員,看到我的同行們生病倒下,我淚流滿面,作為一名護士,我內心深處有着重重的使命感。

在得知自己能隨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前往武漢的消息後,冀紅開心得無以言表。然而,她沒敢第一時間通知父母,因為怕他們擔心。但是,當到了武漢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們卻説“去吧,女兒,國家有難需要你,這是你的責任,爸媽支持你”。同科的同事更是送出了各種祝福,希望冀紅這個小身板兒大能量的“美麗小花”能夠百毒不侵,早日凱旋。同事們説:願你平安歸來。這一次,不許説“不用”。

在疫情期間感人事蹟心得體會彙編三

“沒有陽光的日子,我們攜手共同度過,你大聲地告訴我,我們會勝利歡呼,我把英雄的城市,寫成這首歌……”在武漢市第三醫院,為了給戰友和患者打氣,急診科醫生李玉濤創作了一首歌,取名為《英雄城市》。

“軍隊中有軍歌鼓舞士氣,我們也是戰士,也需要歌曲激勵。”李玉濤説,由於長期疲勞作戰,一些同事出現了情緒低落的情況,他便利用休息時間創作了這首歌。之所以取名《英雄城市》,是因為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抗疫過程中,醫護人員們不分晝夜與病毒作戰,正是一個個穿着白衣的英雄。

“他是個‘樂天派’,是病人的‘治癒系’。”同事嚴華説,李玉濤每天在一線救治病人,不知疲倦。

“樂天派”的李玉濤每天到醫院的第一件事,便是詳細詢問病人的情況。“他挨個看望病人,詳細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然後對症調整治療方案。”護士長趙晶説。

讓趙晶感動的是,查房時,李玉濤總會不厭其煩地鼓勵患者,哪怕患者已經昏迷。他對同事説:“相信我,患者一定能聽見的。”

嚴華説,天天笑呵呵的李玉濤,其實年前就檢查出患有顱內海綿狀血管瘤,同事勸他早點做手術,他卻説:“現在正是需要醫生的時候,等疫情結束我肯定去。”

“治療重症病人,最重要的是愛心和耐心。”李玉濤説。2月10日,58歲的王女士被確診感染,她家裏幾個人也被感染了,分別在不同的醫院治療。漸重的病情和心理的恐懼,讓王女士情緒不太穩定。李玉濤一邊給她治療,一邊哼唱《英雄城市》。慢慢地,王女士平靜下來,更加配合治療。現在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

“我的普通話不標準,但很多患者聽了都有共鳴。”李玉濤説,這是他自創的心理療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