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師事蹟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3W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説過,“愛是一種最偉大的感情,它總是在創造奇蹟,創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事物。”本站小編整理了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師事蹟材料,歡迎查閲。

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師事蹟材料

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師事蹟材料1

張金平,女,漢族, 1986年3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一級教師,現任連雲港市城頭高級中學高三數學教師。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紮根城頭,無私奉獻,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後榮獲了贛榆區高中數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區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區德育工作先進個人、連雲港市教學能手、市優秀閲卷員等榮譽。

一、堅守三尺講台,演繹黑白方圓在贛榆西部城頭高級中學,有一位樸素大方、熱情開朗的女教師,她的姓名叫張金平。2008年夏天,從淮陰師範學院畢業,來到城頭高級中學,成為一名鄉村數學教師。她像紮根鄉野的蒲公英,是那樣的平凡,樸實無華,又是那樣的堅韌不拔,無私奉獻。

自從她來到城頭高中,十餘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數學教學。“腳踏實地,大膽創新”是她教學的座右銘。她總是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學法、試題等,教學中打破常規,不照本宣科,而是營造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極大興趣,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從一位新教師逐步成長為骨幹教師,贏得了學生和同行的好評。同時,正是本着對一切學生負責的態度,她不落下一個學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學xxx步計劃,利用課餘時間長期分批輔導。

二、逐夢綠色麥田,護航火熱青春作為麥田的守望者,她既是逐夢者,也是築夢人,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用愛與智慧為青春護航。作為一名女教師,她從父母眼中的女兒成為孩子的媽媽,從親切的知心姐姐成長為寬嚴相濟的班主任。多少次,早飯來不及吃,放下自家襁褓待哺的兒郎,奔赴教室;多少次,披星戴月,查完寢室,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孩子早已進入夢鄉。

她堅信“沒有愛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 她對待學生嚴而有度,總是用愛與學生溝通。她説,做一名好老師就要一心一意地愛孩子,而作為黨員教師,這種愛更應該無私、執着。自參加工作以來,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教書育人上。在班裏,無論學生學習優劣、家境貧富,她都一樣地關愛,用愛心温暖每一位學生。2018年,她班裏有一名女生閆某,愛打扮,上課會發呆總是心不在焉的,成績很不理想。張老師很是焦慮,主動找她談心,起初該生很排斥。後來經過家訪才知道,原來她的母親犯病後,她爸爸另娶她人重組了家庭,閆某是跟着70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的,平時的生活費都是她姑姑資助的。於是,張老師就經常利用午休的時間找她談心,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生活上多照顧她,有貧困生名額時都先把她報上去,漸漸地讓她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當該生能夠敞開心扉與張老師交流後,張老師就常把她叫到辦公室幫她補習功課。後來,她全心投入到學習上,大學聯考時考上了幼教專業。張老師用愛為青春的少年少女平安護航。

三、問渠半畝方塘,揚帆蔚藍教海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她在潛心教育教學的同時,還積極閲讀,參加各項教科研活動,在教科研的大海里揚帆遠航,捕獲良多。

她主動承擔數學課題研究項目,積極做好課題各階段的工作,《基於建構主義的拋錨式教學在高中教學課堂實施的研究》和《自主學習理念下高中生數學閲讀能力培養的研究》兩個課題已經結題。此外,她撰寫的論文《拋錨式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實施的研究》榮獲江蘇省“師陶杯”論文大賽二等獎,有三篇數學學科論文獲連雲港市“五四杯”論文二等獎。

蒲公英沒有華麗的外表,素雅安靜,堅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它不會選擇自己在哪裏生長,無論是在落在肥沃的土地或是貧瘠的地方,落在哪裏就在哪裏安營紮寨,奮力生長,都讓自己綻放出自己的美麗。

張金平老師就是城頭高中眾多蒲公英中的一枚,默默無聞,質樸無華,紮根農村,守望着麥田,守護着桃李,逐夢築夢,芬芳天下。

優秀共產黨員、先進教師事蹟材料2

斑白的鬢髮,微駝的脊背,温和的笑臉,樸實的言辭。在校園裏,似乎到處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他,就是城頭高級中學高三(13)班班主任、歷史老師張宜鬆,一名普通的59歲的鄉村教師。

張宜鬆,1962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張老師自1985年畢業至今,一直在城頭高中工作,紮根農村36年,其中擔任班主任工作32年。他甘守講台,心繫學生,情灑杏壇,桃李芬芳。

一、三尺講台守初心,一生清貧獻芳華

12年前,張老師的身體每況愈下,血壓血糖都偏高,身體也有吃不消的時候。按理説,至此已經堅持帶班主任長達20年的張老師,完全可以申請不帶班,多關注自己的身體。但是,他三十餘年如一日,堅守在班主任的崗位上。憑藉着對教育的那一份深沉的愛,年近退休,拖着多年的病體,依然奮戰在教學一線,現在仍然擔任高三班主任,在三尺講台上堅守着自己熾熱的教育情懷。

工作上嚴格要求,平時他卻和學生像朋友、像父子一樣相處。他平易近人,樸實無華,有着樂觀的心態,學生都很喜歡他。他關心學生,勝過關心自己。他帶兩個班的課程,每天早上學生五點半起牀,他比學生起得還早;每天晚上他還要批改作業,查就寢甚至到11點還沒睡。卻不知,多病的身體需要他每天吃降壓藥,心血管藥來維持。對自己的病,他輕描淡寫,但對學生,他卻格外上心。他笑着對學生説:“你們在生活上、學習上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放心,我一定盡力幫你們解決。”在學校裏,哪個同學衣服拉鍊或鞋子壞了,他細心修理好;哪個同學生病了,他總是翻找自己的抽屜,送上自己早已備好的藥品,並關切詢問病情;有同學發生衝突了,他總是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處理,化解危機。有時候看起來有點“護犢子”,但正是這份對學生深深的愛,使得張老師如此的不同。

二、風荷塘前細栽柳,嘔心瀝血育新人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説過,“愛是一種最偉大的感情,它總是在創造奇蹟,創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事物。”

早已畢業多年的馬傳超曾經是班級裏極度厭學、自由散漫又時常曠課的學生,不斷出現退學的念頭。為了從根本上尋找原因,解決問題,班主任張宜鬆老師決定前去家訪。家訪後,發現他家境困難,家長對孩子學習漠不關心。針對這種情況,張宜鬆老師積極向校長彙報,幫助他減免學費。後來,馬傳超不小心摔斷了腿,張宜鬆老師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幫他交了醫療費。張宜鬆老師還經常找馬傳超談心,對其不斷鼓勵。一聲聲親切的話語,一次次心靈的碰撞,馬傳超心理上受到很大的震動,開始端正學習態度,遵守紀律。在最後的大學聯考中,馬傳超被西北政法大學錄取,他拿着通知書激動地對張老師説“沒有老師持之以恆的愛,就沒有我馬傳超的今天!”

三、青松凌風知勁節,辛勤耕耘結碩果

人常説:一個人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同一件事。張宜鬆老師,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默默奉獻,不求名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榮譽:1998年所帶班級獲連雲港市先進班集體稱號、2005年獲評連雲港市贛榆首屆名師、2011年獲連雲港市鄉村教師突出貢獻獎、2013年被評為連雲港市優秀教育園丁、2014年被評為贛榆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等,這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了張老師一輩子的教育情懷和執着。

四、儒雅風骨立杏壇,桃李芬芳滿天下

著名青年詩人汪國真曾經説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張宜鬆老師選擇了做老師,選擇了做班主任並且一做就是三十餘年,把自己的一腔熱忱撲在教學上,收穫最大的莫過於帶出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的學生。所帶的高三(2)班在2000年大學聯考中本科上線獲得市農村完中應屆文科班第一,本科達線28人;所帶的高三(7)班在2008年大學聯考中應屆本科上線18人,為高三年級應屆上線最多的班級;1999年所帶的班級被評為“連雲港市先進班集體”。2008年張宜鬆老師被評為“贛榆縣人民政府優秀班主任”,2013年被贛榆縣教育局評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優秀班主任”。

在張老師的關懷下,一屆屆的學生從城中這個温暖的 “鳥巢”飛向全國的大學。在清華、北大、南大等名牌高校中都可以看到張老師學生的身影,比如1988屆考入北京大學的張克曉、1991屆考入北京大學的楊蘇軍、2000屆考入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張偉、2014屆考入西北政法大學的相福曉等。

張宜鬆,一位平凡普通的農村教師,他樸實的如一粒塵,平淡的如一滴水,卻又厚重的如一棵鬆。他日復一日的做着他認為應該做的小事,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一腔厚植於內心的熾熱的教育情懷,歷久彌堅,支撐着張老師在自己的精神家園裏躬耕細作,樂此不疲,譜寫着自己無悔的人生樂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