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5W

  寫好作文的核心,首先是大量的積累,有意識的積累和無意識的積累。而更多的時候是有意識地積累,我們想表達觀點,除了直接説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範文三篇

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1

  2018年7月27日,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原所長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2018年8月,國家領導人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衞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開山島是怎樣一個島?開山島只有兩個足球場大,距離最近的海岸12海里。5年前這裏沒有淡水,沒有電,不通手機,不通網絡。這個小島上唯有的生命就是王繼才夫婦、三隻小狗、五條淨化水的泥鰍和三隻不會打鳴的公雞。開山島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是黃海前線第一島。

  每天早上5點,夫妻倆就準時在島上舉行兩個人的升旗儀式。在王繼才心裏,這裏是祖國的東門,必須升起國旗。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如一盞燈,既照來路,也照歸途,進出海的船路過開山島,都會主動鳴笛,既是和夫婦倆打招呼,更是向國旗致敬。

  每天兩次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誌……這是島上每一天的生活。和平年代,看似枯燥乏味的堅守,恰恰是對祖國的忠誠。32年裏,王繼才不是沒有猶豫過、掙扎過,和所有平凡人一樣,他也害怕黑夜,害怕狂風暴雨,害怕孤獨無助,放不下親人,放不下原本熱鬧的生活,但再難也要守下去。不少人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一個人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在一座遠離陸地的小島上?信仰。王繼才用一個民的本分,完成了兵的責任。

  因為這份大義,王繼才捨棄一己之慾,他説自己欠全家人一個道歉。但在他心中,島小,卻關係國家尊嚴。在守島和個人生活之間、國家和小家之間,王繼才選擇了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守家衞國的大義之中。

  王繼才的愛國觀是什麼?王繼才之前説過“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衞國。”“你看這個島小,每天把五星紅旗升起來島就有顏色。漁民看到五星紅旗,他們就回家了。”“這個島小很艱苦,我只要站在這個地方,我們共和國的版圖就一點都不會少。”王繼才的價值取向就在這裏,島再小,它也是國家的一部分。

  誠信敬業,説到就要做到,這就是王繼才。王繼才説:“當時,我是自願要去守島的,組織已經考察過,島上必須得有人去守,我答應了就要做到。”王繼才遵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為最終目標,充分體現他作為一名國防衞士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信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先人後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紀律在前,擔當在前,忠誠在前!我們現在有九千多萬共產黨員,如果在每個人羣中,共產黨員都能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那麼,我們身後的14億中國人民就會更加崇敬我們的黨、更加崇尚黨員的身份。如此下來,我們的國家才能強大,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2

  “感動中國”節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儘管他們崗位不同、經歷不同、事蹟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着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出的忠誠、敬業、擔當、奉獻、大愛等優秀品質,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裏。“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援藏20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鬥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於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才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衞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0年,行駛里程相當於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台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20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裏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幹苦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羣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衝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於負責、敢於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於鬥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學習王繼才的英雄事蹟3

  看完20年《感動中國》,給我最深的就是三個字“責任感”。不管是“為科學而生、為事業而生、為理想而生”的生物學家鍾揚,“你退後,讓我來”的掃雷戰士杜富國,“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的離退休幹部馬旭,“責任和生命連在一起”的機長劉傳健,“人在郵件在”的郵送員其美多吉,“孤島的守護者”王繼才、王仕花,“扶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户”的扶貧幹部張渠偉,“挑起山鄉未來”的80後校長張玉滾,“一切為了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程開甲,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責任”二字發出的光芒,不管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或者身處什麼崗位,我們都應該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奮鬥中釋放激情、追逐夢想。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深知自己肩上擔負的歷史重任,更應該保持“責任感”時刻“在線”,不應該區分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把為人民服務踐行到實際行動中去。

  要學習鍾揚身上強烈的使命感和家國情懷;要學習杜富國敢於衝上一線的拼搏精神;要學習馬旭翻身不忘本,老了依然做貢獻的品格;要學習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用堅守書寫無怨無悔的忠誠;要學習張渠偉,把貧困人民當家人對待,用自己的擔當之心點亮鄉親們奔向富裕的路;要學習張玉滾,即使條件艱苦仍然堅持平凡事業,為孩子的未來默默堅守;要學習程開甲,為了民族的未來傾注全部心血與才智。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感動於先輩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而我們青年幹部,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應當主動挑起重擔,保持“責任感”時刻“在線”,延續他們的力量和精神,不負人民的重託,不忘初心,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地方經濟的建設和發展貢獻青年人的力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書寫無悔青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