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與農民工拒絕户口農轉非漸趨普遍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2W
農村大學生與農民工拒絕户口農轉非漸趨普遍
據新華網8月18日報道,當下,隨着農村户籍的“紅利”漸增,越來越多的農家學子開始拒絕“農轉非”的機會

  在中國嚴格的户籍制度下,農村孩子考上大學曾經是獲得城市户口、從而改變命運的跳板。


  但現在不同了。據浙江農林大學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大學新生大部分都不願意把户口遷到學校。2010年秋季入學的新生中,把户口遷移到學校的不足20%。農村户口的大學生周梅表示,户籍管理制度嚴格,“出來容易進去難”。周梅老家在浙江寧波,福利政策較好,每年每個户口的分紅就有1萬元,如果遷出户口,4年裏僅分紅就損失4萬元。

  據悉,在浙江,即便是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大學生,也情願在保留原籍户口。

  近年來,隨着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户籍牽動的利益鏈條越來越長,其中包括承包地、宅基地的土地價值,農村集體經濟和土地徵用金的分紅、相對寬鬆的生育指標等。而浙江全省已推行了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對村集體所有的資產清產核資,量化為股權,均攤到村民身上。

  農村孩子不願意“農轉非”的情況在欠發達的中國西部省份也有發生。

  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古浪縣的張弘德,現就讀於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去年入學時沒有轉户口。他説,如果遷出户口,他家低保份額就會少一份(每月少得150元)。此外,如果户口不遷,還可以很容易申請到每年6000元、畢業後10年還清的助學貸款,比入學後申請學校助學貸款要容易。“很多同學並未看到城市户口在上學期間以及日後擇業的明顯實惠之處。”他説。

  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門公佈的數據則顯示,全省“農轉非”數量從2004年時的57.7萬人降到2009年的18.9萬人,降幅高達67%。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建華認為,農村大學生選擇農村户口是一種理性的利益選擇,和農村户籍利益鏈條越來越長相比,城市在醫療、教育及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供給上依舊不足,户籍背後的福利覆蓋不平衡依舊需要解決。

  另據《中國青年報》18日報道,拒絕“農轉非”的不僅是學生,社科院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八成受訪農民工不願放棄農村户口。在重慶,一次調查發現只有三成農民工願意放棄農村土地以獲取城市户口。在貴陽,[被過濾]局發現98.7%的農村居民不願轉為城市户口。

  有分析指出,變化有些出乎人意料。但是農村户口所包含的各種經濟的、政策的利益讓它有優於城市户籍的地方。

  可是,不願把户口遷到城市的人,並非不進城,有些人也在城裏有固定住所。中國的城市化照樣高速度,只是“這不是徹底的城市化”,很多人雖然進了城,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成為城市人。那些不願遷户口的農村學生,那些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他們很多其實只是城市的逗留者。

  儘管只是“逗留者”,但他們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還是讓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聯合國報告顯示,中國過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極快,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從1980年到2010年30年間,共有185箇中國城市跨過50萬人口門檻。

  有學者提出疑問,城市化本來是節省土地的,可是中國的城市化,不但沒節省耕地,反而讓耕地消失得很快。1980年至2005年,中國經濟每增長1%,佔用農地2萬公頃左右,是日本1965年至1984年快速發展時期的8倍。這是不徹底的城市化造成的,那些進了城的農村人,卻保留着農村的土地,並沒有空出土地。

  分析指出,這種城市化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得消除很多人的“兩棲”狀態。當然,不能像個別地方一樣,採用強迫或欺騙的方式,讓村民放棄土地,成為什麼生活保障也沒有的“城裏人”。解決問題之道,還得讓人真正願意改變户籍身份,這意味着要讓他們作為一個城市人,能在城市好好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