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3W

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老師們的專業水平一定都有所提高,一份詳細的教學反思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過程的,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7篇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1

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一直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老師家長都知道也很希望能給青春期的孩子們正確的、正面的引導和教育,但是又擔心通過課堂這個載體來和學生談性教育及男女生交往會讓很多人誤解,擔心會對學生髮展有負面的影響,於是關於青春期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空缺。通過心理活動課的形式,在課堂上和中學生談青春期的男女交往希望能打破以往對青春期教育“想而不敢”的局面。

本節心理活動課的活動環節主要是由兩個中學生的青春期情感例子展開,故事具體情節由學生在活動通過自己的想象、推測慢慢展開,這樣做的目的一是避免直接分析學生自己問題,導致學生反感,二是發生在同齡人身上的故事貼近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聯繫自己、自我思考。在故事的發展中有意設計幾個需要學生做出選擇的“抉擇點”,這些往往是學生在青春期可能遇到煩惱(如對異性有好感,收到情書等),在“抉擇點”,根據學生的實際,設置abc的不同選項,讓學生思考、展開討論、替主人公作選擇,教師在一些問題上做適當的指導。用紅黃藍三色卡紙,代替三種選擇,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同時保證學生較為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整堂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學生的資源被充分調動,我在課堂上大部分的時間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出現,在特殊和關鍵的環節上做正面的指導和教育。

這堂課在青春期系列教育中,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並且需要作為一個專題繼續深入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課上繼續談性衝動、性朦朧時期對異性的好感;對男生的教育中,深入探討責任與尊重的話題;對女生的教育課上更細緻入微的聊一聊自我保護、自尊自愛的話題;性道德課上談論性犯罪……

教師採取近於“價值中立”的態度,減少“價值干預“的成分,問題變得開放了,學生通過對各個環節的參與來激發思維,理智地面對自己的情感世界,並從同齡人那裏獲取同類問題的不同信息反饋,得出他們自己的結論,這對於他們在這一特殊時期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2

1.確定合適的活動主題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以及社會賦予的角色要求都是不同的,國中階段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基礎知識,為進一步的知識學習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做好準備。在這一階段暴露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目標意識,進而缺乏學習的動力,針對這個問題,我確定了以自我目標的合理設定及確實執行為主題的活動課——《我的未來不是夢》。

2.設計合理的活動環節

“活動”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本節課我設計了多個活動:冥想、情景模擬、討論溝通、問卷調查、行為訓練等,分別安排在不同的環節中。

第一環節,熱身活動:根據孩子好奇愛玩的天性,通過冥想導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在活動中通過想象體驗自己的未來,初步感受人生目標的設定。以此方式把學生引入本課主題。

第二環節,情景討論:用感官和思考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人在一個確定的目標下,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從心理到生理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環節,問卷調查:讓同學們檢視自己的目標概況,體會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及理想的可及性與不可及性的差別。

第四環節,名人故事:向學生介紹約翰·戈達德的故事。討論約翰·戈達德是怎樣為自己確立目標的,又是怎樣付諸行動的?引出活動“寫給未來的信”,請學生回顧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來,在信紙上寫下自己“一生的志願”及人生激勵格言,裝入信封,寫上姓名、日期等,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約定30年後再啟封,看看自己的願望實現了多少。我認為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第五環節,策略指導:介紹“立志”的三個心理過程:動機鬥爭、暗示成功、自我激勵。幫助學生掌握實現目標的方法,使學生對自己確立的奮鬥目標更有實現的信心。這也是本課的一個昇華點。

第六環節,行為訓練:請學生設計一個實現目標的方案,寫在即時貼上,貼在課桌一角。要求利用一週至兩週的時間實施該方案,並達到目標。

第七環節,在看未來:請同學注視大屏幕上的人生軸,在“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音樂背景下,聽着引導語,堅定而滿懷信心的想象自己的未來。與第一個環節首尾呼應,使本節課的結構更具完整性。

3.產生合情的活動體驗

“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第二個要素。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這堂課是在山觀中學八年級6班上的,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非常樸實,也非常配合,隨着上課環節的進行,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融入到課堂氛圍中,用坦誠的心態思考與交流。從整堂課的實施情況來看,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高,互動好,通過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認識了目標確定的意義,並嘗試落實到行動。我相信這堂課會在上課的每位同學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4.存在的不足和遺憾

在上課過程中,總的來説,生成和預設基本相符,但在有些環節上,實施時還可以更完善一些。比如:

1.在熱身活動——冥想時,我設計是讓學生找一個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情緒放鬆,在舒緩悠揚的音樂背景下,聽着引導語,要求學生積極配合,但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個別學生由於覺得這個活動很新奇而表現的太過激動無法進入冥想狀態,還影響到了周圍的同學,從而沒有完全達到我設想的一個狀態和氣氛。

2.在活動“寫給未來的信”中,我讓學生在信紙上寫下自己“一生的志願”及人生激勵格言後,就將信紙裝入信封,交給了老師,此環節如果讓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交流,教師進行及時的鼓勵與肯定,相信會讓整堂課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延展性。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3

《高三壓力應對》教學反思

1.本節課活動豐富多樣,使學生在積極的活動中獲得體驗。

2.課程充分以學生的體驗分享為主,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自省自助,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信念,也可以從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啟發,避免了教師理念的灌輸,這樣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學生用已有的經歷和心理結構對於事物進行理解、感受、建構,從而生成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領悟和意義,這樣才能夠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

《帶上焦慮上考場》教學反思

大學聯考,對學生意味深長,因而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在所難免,但是很多時候,學生並不是因為大學聯考本身而焦慮,而是因為焦慮而焦慮,所以本節課以認識焦慮為主要內容,讓學生去認識焦慮的現象,並大膽對一些關於考試焦慮的不合理觀念進行辯駁,從而對考試焦慮有個正確的認識。相信學生對考試焦慮有了正確的認識,就能更加坦然地繼續奮戰大學聯考。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4

我們的學生處在身心發育的時期,心理素質不穩定,情緒變化多,絕大多數的國小生出自獨生子女的家庭,平時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學後只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面對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獨處現象的普遍存在,培養國小生如何健康獨處非常關鍵的。

本節《當我獨自一個時》的心理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活動課,為學生的獨處經歷創設交流平台,努力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獨處能力。鼓勵學生體驗獨處多樣性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獨處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初步的獨處能力,通過輔導活動,使學生樹立“自護、自立、自律、自強”的意識。

活動課開始,我通過創設情境,體驗獨處情緒,進行一個軟熱身,情境體驗,再漫話導入,揭示課題,因為我到這裏是借班上課,所以對學生的獨處心理設置一份問卷調查,從中暴露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這節活動課的重點。學生有了一定的獨處能力,但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通過貼切深切學生實際的一段錄相,運用心理換位的形式,討論交流,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自助互助共同分享獨處的要領和方法。重點解決後,就是這節課的難點了。在初步學生四要領後,我設計了圖片辨析這一環節運用法。通過學生的自己討論交流,進行內在小結,從而讓孩子們知道獨處的重要性。我們的生活千變萬化,每一個人都會有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都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危險等應急的事情,通過一段四川地震視頻,進行提升,讓學生們知道獨處不僅需要膽量,更要我們的智慧。

當然,由於我是初次嘗試這一學科的教學,所以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同行們多多指教,謝謝!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5

理健康活動課是當前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載體,是中國小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的一種有益補充。那麼心理活動課究竟應該怎麼上?怎樣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動課?這是我每一節課都在思考的問題。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影響他們心理,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教育是一種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教育。

心理活動課可以運用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如遊戲、情境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為訓練、心理測試等等。但我在活動的選取上根據主題的需要,選用了以下教學方式:

一、故事導入,引心情:

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一個《草船借箭》的故事,讓學生在他們熟悉的故事情節中瞭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見他人比自己強,心理就不舒服,甚至產生強烈的憎恨,總想排除別人超越的地位,破壞別人超越的狀態。”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現象,變抽象為形象。

二、情境劇中,見情境。

情境劇與現實相結合,使學生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

情境劇表演是學生喜歡的形式,特別是心理健康課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適合學生表演。而每一個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學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轉變觀念,接受心理訓練。在本課中通過情境劇表演,總結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寬宏大量,善於幫助別人;心胸寬廣,熱情讚揚別人的長處等。使學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世上很多的事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想法,可以説是一種快樂的選擇。

三、引導反思,改錯誤。

心理健康課對於教師來説是傾聽是引導,對學生來講是傾訴是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説心理話、宣泄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感知、體驗、明理之後,我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尋求新知,使問題得到初步的解決。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糾正舊我,尋找新我。

四、精心設計,淨心靈。

精彩的結束不僅僅是全課的總結昇華,更是對學生寄予無限期望與啟迪,所以本課我在結束時設計了《美麗的心願》這一環節,讓學生許下一個心願,讓孩子們在舒緩的音樂裏淨化心靈,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應該怎麼來做,相信在課件背景小女孩子的祈禱中,在柔和的樂曲裏,孩子們一樣許着美麗的心願,並且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從而達到心理健康課淨化心靈目的。

五、課堂結構,巧安排

對於國小高段的孩子來説,嫉妒心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孩子們感受到的,不一定可以説得出來,我在課堂教學中卻有些過急,或者情緒不夠飽滿,沒有帶動課堂氣氛,孩子們處於很茫然的狀態,或者是因為這種課堂結構設計對孩子們來説過於複雜,他們所能感受到的身邊的嫉妒太有限,至使學生的發言不夠勇躍,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努力避免的。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個嶄新的、又極被孩子們所需要的學科,因此覺得肩頭的責任,所以每一次課後,我都會努力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永遠做一個優秀的、進步的、努力的心理健康課教師,成為我——美麗的心願!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6

本課以青春的美為主線,從青春期是一個人由兒童向成人過渡必經的階段,引出身體的各方面都發生着一系列的變化,尤其是更加關注自己的容貌和形象了;然後從幾方面去討論如何使自己的容貌看上去更加完美,如充足的睡眠、科學的飲食、健康的體育運動等。其中,學生回答時提到的使用護膚品,教師在這也可以略點一下,它只能使容貌得到短暫的美;只有充足的睡眠、科學的飲食、健康的體育運動才是最持久有效的方法。

充足的`睡眠這個環節,從一個短片段,讓學生去討論與分析睡眠的重要性,利用採訪個別學生的形式,瞭解他們睡眠的狀況,使分析更有説服力。接着,用簡潔而自然的語言過渡到科學的飲食這個環節;這個環節,首先利用了問卷與分享的形式,瞭解了學生平時喜愛吃的食物類型,然後教師出示十大垃圾食物名單,讓學生對照自己喜愛吃的食物是什麼食品,進一步去了解平衡膳食寶塔;最後,教師再給出一些圖片讓學生判斷健康與不健康食物。使學生懂得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健康的體育運動這個環節,也是學生忽視的一個問題。教師採取互動的形式,請出了兩名不同體型的學生進行1分鐘的跳短繩練習,練習完成後讓他們倆分別談談感受,體型較胖的同學練習後自己感覺很難受,經過了解,該學生平時鍛鍊的時間少,所以導致胖體型。而另外一名同學每天都進行鍛鍊,因而能保持良好的體質。

本節課從三個方面討論分析了容貌、形象美如何獲得,教師利用了祕笈傳授給學生。並提示了,不但要有外在美,內在方面的涵養也是很重要的。

健康和健康教育教學反思篇7

心理健康活動課是一門新生課程,要上好,要達到較好的效果,使其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教學上的不斷改進外仍需要我們做好以下的努力:

首先,學生觀念要轉變。學生首先要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上心理課時認真對待,全身心投入,該動時動,該説時説,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教師觀念要轉變。上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打破傳統的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被動走向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1、創設心理情境

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實際地影響他們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對於個體心理來説,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可見在“情境”中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再者,心理課堂可以説是心與心的交匯,是靈魂對靈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瞭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它需要在一種彼此尊重、接納、信任的氛圍中,放下個人的防衞意識,與其他成員進行探討、分享,真誠地進行交流。因此我感覺若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要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來調整和選擇物理空間,以縮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而營造一種適當的心理情境,保證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排列座位時可以不必拘泥於固定座位,可採“前後式”“扇面式”“自由結組式”等有利於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溝通信息、傳達感情的座位形式,甚至不必拘泥於學校範圍內,到生活實踐中去體驗,去感悟。

另外,為了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集於課堂,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例如,我在三年級的《拒絕的藝術——學會説不》的`心理課上,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在電腦中下載了一個郭冬臨的小品《有事您説話》將學生們帶入了因為“不”字説不出口而帶來的煩惱和困惑。這種情境的設置是動態的、幽默的、令人深思的,學生們一下子被吸引了,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教師設計的課堂環節中,跟着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步一步地體會到不説“不”的害處,又幫助主人公破譯了重重關口,最後總結出只有學會拒絕的藝術,適當地説“不”,我們才不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強調如何合理適度地拒絕。在無知無覺、不着痕跡之間,達到了活動的目的,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心理需要,成功地創設了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

2、恰當選擇活動內容

若想上好一堂心理課,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對於心理教育課內容的選擇,應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要從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最密切的話題,找到他們最渴望得到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活動感興趣,從而使活動起到良好的輔導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以學生的成長需求為出發點,做一些課前的調查,或者根據學生來信選題,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只有來自學生的問題,學生才會覺得真實,教學才會有針對性。這樣既不會無的放失,又可以為活動提供生動的素材。

同時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教師的眼光也不能侷限於課本和課堂,要放眼社會。當今社會,學生接受信息已不限於課堂、學校和家庭,學生的信息來源十分廣泛,他們課外閲讀的書籍、報刊、雜誌,收聽廣播,收看電視,參與社會調查,甚至還有少數同學通過互聯網索取資料。所以,一堂好的心理課,應該能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師生共同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資料,加強信息的交流,使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擴大課堂信息量,拓展學生知識面,拓展心理教育功能。

3、採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活動的形式應該是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目的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定的。因為年齡限制,中國小學生的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決定了中國小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鬆活潑,例如遊戲、心理短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討論溝通、行為訓練、心理測試等等。活動過程中,教師只給適當的啟發、引導、示範,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訓練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會自強、自立、自信,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無論是何種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動中,教師都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整個過程應該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教師不作過多的講述、講解,使學生把活動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即使是在教給學生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技巧時,也應充分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總結、去想辦法,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以提示,最後幫助歸納、總結、補充和提煉。這種讓學生自得自悟的方式顯然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有意義得多,體會也深得多。

4、課堂評價

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強調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並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而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激活學生的心理歷程,引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要重視教師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及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教師要注意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放自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的講話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思想,教師都應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作為教師,應傾情地參與活動,充分地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認真地傾聽學生,耐心地啟發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在這其中,教師的課堂評價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着活動的每一步進行。要想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自我體驗,獲得情感的觸動,願意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心理確實獲得改善和提高,教師富有智慧和啟發的課堂評價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師平時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兄弟學校的動態,吸取先進地區的經驗,力求把課上得更好。

總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在活動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識,減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對心理的影響,形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