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87K

撰寫教學反思能夠增強我們的教學科研意識,作為一名教師,你們需要不時地做教學反思,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1

昨天一直在想怎樣才能上得更好。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課文,概括,體會是怎樣寫具體寫形象。第二是作者在園子裏的生活是怎樣的。第三點是作者是怎樣寫好的。只上了兩個板塊。我回家後反思,這樣上效率不高。我的目標沒有達成。我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表達方式,一定要讓學生寫作,這是我一直主張的過程。寫一定要充分,15-20分鐘,要有醖釀的過程。我怎麼樣才能省下時間讓學生寫呢?

先讓學生談我對祖父的園子有哪些瞭解。我與祖父生活的園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做了些什麼。學生找了摘花……我與祖父在做同樣的事時有什麼不同,學生找出哪裏等詞,找出這些虛詞,因為虛詞是表達情感的。再用一個詞概括童年生活。

第二板塊,作者既然寫童年生活,為什麼還要寫其它呢,這些與童年生活有什麼聯繫。寫園子裏所有的……

這裏寫自由,前面也是寫自由,這裏的寫法有什麼不同,前面是描述,這裏用了排比的句式,願意怎樣就怎樣,學習蕭紅這種特殊的寫法,用了10分鐘時間。一下子就切入主題,比較冷。我就琢磨,這樣上有什麼問題,讓全體學生一下子就進入語文的狀態,有什麼方法。這兩節課我到底讓學生幹什麼,我教什麼我知道了,讓學生要動,讓所有的學生要參與。讓所有的學生都要動起來,我反覆地看這篇課文,生字要學,生字與內容一梳理,發現有了三種,一組是詞語,是寫豐富多彩的園子,第二組是寫很多莊稼,韭菜等詞是生字,在孩子與祖父的園子是不一樣的,孩子眼中的園子是不一樣的,成人關注的是做什麼,孩子關注的是有什麼。第三組孩子在裏面幹什麼,我整理出來了。三組詞用出來了,這裏有一個草帽這個詞,怎麼讓他寫。既要讓他寫,還要讓學生歸類,讓學生有這樣一種意識,詞語只有歸類,學生才會意識、進行記憶與運用,所以用了第一個環節,默寫。因為學生不一定會默寫,所以允許讓學生看課文。學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記憶深刻,只有他在寫不出來的時候,才會特別注意。我們要研究怎樣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記憶,語文老師從來不強調高效的記憶。

第二個板塊這些昆蟲與莊稼在作者的眼裏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後,關鍵是讓學生如何去學,我們要關注讓學生如何活動。首先讓學生讀得充分。要讓學生讀得有感情。指導不能刻意,要自然。上課要與課文的基調結合,要讓學生讀出什麼,讀到什麼程度。要讀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懂。讀出怎麼寫的,這才是本質的。語文關鍵是要讓學生懂得言語的表達方式,這才是語言學習的本質,不然學習不能課文的精髓。這才是真正能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根基。第一個學生讀得沒感情,所以讓學生推薦一個,讀得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第二個學生讀時讀得很好,所以我讓學生説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這個學生説得很好,有感情,有想象。真正有感情的朗讀離不開想象,否則是機械的,無效的。第三個學生的讀搖頭晃腦,這個學生很有表情。以前教材中有表情朗讀,當學生的表情發生變化時進入了真情。所以讓學生進行有表情的朗讀。

開始學生沒表情,後來有表情讀了,這種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同,巧妙地引導學生朗讀,如果學生水平很低,這時候就要老師讀。朗讀完後,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每個學生的感情不一樣,應該保持學生獨特的感受。然後體會作者的寫法,每篇文章的寫法,總有那麼一處兩處是獨特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學生從每篇文章中學一點,學生表演的方法就逐漸豐富了。第三個板塊讓學生將課文寫莊稼自由快樂的寫法進行牽移。從課堂上來看,學生都能基本運用了。學生能用願意怎樣就怎樣,當然有學生有創造性,尤其是那個學生寫到天空藍悠悠的。這個學生的語感。要讓不同學生都有發現的究竟。運用得多了,就變成自己的了。表達與閲讀理解是融為一體的,閲讀課有表達。

最後一句話是看看學生的敏感度,學生的語言這種細微的差別你不提示,你不放大,學生就會忽略。學生就會麻木。如果你經常點,學生的語感就會發展起來。現在我們發現對語感是很木訥。教學內容要集中,要精妙,要取捨,教學過程要讓所有學生動起來,讓所有的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逼迫學生,人在逼迫的情況下潛能就會發揮。只説不練的課堂是不行的,哪怕寫一個詞,寫一個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養成了用筆去思維,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更嚴密,更全面。如果學生即興地説,學生的思維常停留在一個層次,所以語文課要養成用筆思維的習慣。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瞎鬧、一動不動”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童年是一幅畫,畫裏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裏有我們的幸福與快樂;童年是一個夢,夢裏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將跟隨著名女作家蕭紅走進她祖父的園子,看看她的童年是怎樣的。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2、簡介作者和小説《呼蘭河傳》。

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呼蘭河傳》就是她對故鄉的一本回憶錄,她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是重點描寫了家裏的園子,她稱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後花園。為什麼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麼呢?讓我們隨着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織談話,祖父的園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用文中的語句表達。

3、提問:作者在祖父的園子都做了些什麼?(栽花、鏟地、捉蜻蜓、澆水)

三、細讀品味,感受快樂。

1 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裏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並在旁邊批註自己的體會。

2 全班交流

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裏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裏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嚮往的。

對園子的印象(1—3小節)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裏什麼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裏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①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祖父的園子裏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熱鬧、美麗……我對園子非常喜愛,難以忘懷。)

②有感情的朗讀,讀出熱鬧和生機勃勃的感覺。

“我”跟着祖父在園子裏幹活、玩耍。(4—15小節)

“伏在”、“亂鈎”,説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説明了園子不僅是童年的樂園,而且是學習的大課堂。這幾個小節圍繞着“我”錯把穀穗當野草割掉的趣事展開,通過對話表現“我”的年幼無知和天真頑皮,也表現出祖父對“我”的喜愛和呵護。一老一少,形象鮮明,語言生動,特別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尋味。教學中,還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發興趣、豐富內容、加深體驗。

③小結:“我”在園子裏到底是玩還是幹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我”在園子裏幹活就是玩,玩就是幹活,反正都充滿了歡樂。)

④選擇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我”的快樂。

“撿了這個,扔了那個,心裏卻又想着另一個”,這種微妙的心情,是每個孩子共有的心理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應重視孩子的朗讀體驗,讀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愛。

感受園子裏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節)

①思考:從這兩段話中讀出了什麼?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

②交流、討論:

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 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

(寫園子裏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快樂心情;所以,在“我”的眼裏,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快樂的,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③重點朗讀17小節,體會其中的自由和快樂。

理解作者在這一小節排舉了大量事物,花費大量筆墨細緻描寫的用意,充分感受園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有感情地朗讀後面三段話,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四。拓展談話,領悟寫法

思考: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説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説,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這篇課文為什麼能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使人心馳神往?緣於作者敏感的心靈,細膩的筆觸,她選舉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卻往往最易打動人,印證了“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對我們的寫作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作者通過這些景物的描寫,寫出自己生活的快樂、自由、幸福,這種寫法就是──借景抒情。

五、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在我和祖父的園子裏,我們讀到一個孩子自由的空間和快樂的心情,請大家課後去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用心去感受一下。

板書設計:

7、祖父的園子

園子在心中的印象——充滿生命的氣息

在園中童年生活——自由自在

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我們隨着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走進了祖父的園子。孩子氣十足的強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象的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的突出特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重點是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能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對於作者的表達方法,能指導學生抓住作者的語言特點,用心去領悟。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3

在前往深圳學習之後了,今年我們學校的語文課堂進行了改革,於是,僅僅圍繞學校提出的“主題閲讀”教學,我和其他教師都在一步步改變着原有的教法,一點點地給學生灌輸新的課改理念。在得知鄭州教研員要來我校調研,並且還要我上一節觀摩課的時候,我更是不敢掉一驚心,因為在這節課上,展示得不僅是我們新的課改方向,還會展示出我們學校的教師水平。我雖然不能勝任,但是恭敬不如從命,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接受這次調研。

在執教的《祖父的園子》中,我以“以讀帶講”的方法嘗試了“以文代文”的課堂教學模式,因為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充分的進行了預習,並且也已經上了“單元導讀”課和“整體識字”課,所以整個課堂流程非常順暢,其實,也許有老師可能會認為這節課比較假,但是我想説的是,我平時的課堂也是這樣的,只不過在公開課時紀律比平常會更好些而已。

徐睿老師的點評,是我非常期待的,因為她的評課早已讓我耳聞,犀利的語言早已讓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是當她真正的坐在我面前評課時,她的話語卻在一點點地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特別是許睿老師提到的“三實”和“四生”,即紮實、樸實、真實和生活、生動、生本和生成。在許睿老師看來,語文課堂不能丟掉的是字、詞、句和學生的自由。不論在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生字的教學一定不能丟掉,這一點我非常的認同。雖然“整體識字”課我已經上過了,但是根據徐睿老師的批講,我脱離的課文的識字,真的和這節課一樣,是無效的。

徐睿老師還説了很多,她的話並不像想象中的難以接受,而是一點點地征服了我,控制了我的思想。

我想,我今後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4

愛一個人就是要給他創造一個天堂,《祖父的園子》課文中祖父給了我一個自由的、充滿着歡聲笑語的天堂,而在這個天堂裏,我的可愛、瞎鬧又給祖父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可以説,我和祖父的園子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園子,更是一座充滿愛的園子。

學習課文時,我根據導學案精讀感悟中提出的問題,着重讓學生自學感悟這個環節,根據問題學生自學、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補充。課上,學生積極發言,小組交流融洽,全班交流時,學生能很好地進入文本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作者童年在祖父園子中享受到的快樂,從學生情真意切地朗讀中,就連我也一同和孩子們體會到了祖父的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是愛的體現,而流淌在細微之處的愛就是細節,這些細節就是祖父對我的愛,就是祖父為我營造的天堂。

“老師,我也想讓我的童年是一個天堂,也想有自由自在的童年”一個充滿着嚮往的聲音響起。看着這個孩子,我想我們的學校就應該是他們童年的天堂,而我們的課堂更是他們知識的天堂。想起課前也盡力想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學習的天堂,而學生又何嘗不想要一個學習的天堂。但課堂上學生並沒有充分感受到知識的快樂,我想我還是沒有給學生創造好這個天堂。課上學生沒能盡情享受文中體現的快樂,我應該放手讓他們盡情地讀、美美地讀,讀出他們的快樂,讀出他們的自由,因為自由才是快樂的源泉。課堂成為我和孩子們的樂園,成為我和孩子們的天堂,這是我所追求的,也是孩子們所向往的。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5

?我和祖父的園子》講述的是作者蕭紅童年的故事,那份在祖父的園子裏隨心所欲,想做什麼便做什麼的自由令人嚮往,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在通過課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感覺她和祖父的一段親情,.瞭解先輩的一段生活歷史,初步感覺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在對教材的多次研讀後,我們發現整篇課文的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題。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樂。教學時,我緊扣情感線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在朗朗的書聲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整節課以自由、快樂為線索,“四讀”13自然段,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學生的認知得以昇華:一讀13自然段,初步感受園子裏的一切是自由、快樂的;二讀13自然段,學生感知園子裏的一切的快樂是因為我是快樂的,引導孩子們在字裏行間中徜徉,感受“我”的快樂;三讀13自然段,學生懂得了“我”的快樂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重點品讀對話,感悟濃濃的祖孫情;四讀13自然段,體悟寫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瞭解作者生平,昇華對作者的情感認識,感悟作者追尋精神家園的那份執著。

教學這堂課,我感覺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準確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課堂上師生的思維激情碰撞,學生靈動、智慧的語言,聲情並茂的朗讀充分展示了我們東台實小孩子厚實的語文素養。課堂節奏的把握也比較到位,開課的歡快,課尾的傷感,感染着孩子。如果把這樣一篇課文僅僅解讀為自由、快樂,那肯定是片面的,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出作者對自由、快樂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資料的呈現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再三推敲,最終選擇了課中的簡短介紹,卻字字給學生以引導和啟示,因此學生的感悟是深刻的,也是水到渠成的。這堂課留給我很多的思考:一切設計應由學情出發,併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做作者的知音,真正走進作者的心,才能正確把握文本。面對豐富的課程資源,教者如何取捨、選擇,從而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到最優。教學中,一節課要讓學生學到什麼,怎麼去指導孩子們樂學樂思,並學有所獲。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6

隨着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裏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螞蚱……還有太陽的光芒、雲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這裏充滿自由,充滿生命的氣息,童年的作者是自由的,這自由是作者童年快樂的源泉。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想讓他們觀察書中的圖片,欣賞課文情境,然後我從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介紹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介紹她的《呼河蘭傳》,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接着,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討論文章主要描寫的情景,進而體會作者的心情。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要求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祖父的園子》語言幽默,富有詩意,真實地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講述了作者在祖父園子裏的一些故事,讀起來彷彿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在作者筆下,園子裏的小動物,小蟲,花草樹木都像是有生命的,有自己的思想,生活自由自在。

由於課文具有散文化的語言美,適合想靜靜欣賞而不是分析解剖,因而講讀分析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文章的欣賞度。如果僅用於欣賞,讓學生們體會寫法,也許效果會更好。

對於本節課來説由於課前準備不足以及上課時突發情況,使課件不能正常使用甚至課內一些關鍵問題不能及時出示,造成了授課過程中部分環節進行的不順利,連接不流暢。對於授課時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值得思考。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7

?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節選自中國三四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敍事小説《呼蘭河傳》。而蕭紅被魯迅先生稱為“三十年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所以這篇課文可謂是名家名篇。課文作者通過平淡、質樸的語言,回憶了童年時期在祖父種菜的園子裏的那段自由快樂的時光。

我校教研組以“崇簡、務本、求實”為教學理念,以文本為教學抓手,引導學生在作者質樸、歡愉、反覆的語言特色中細細咀嚼,從而體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温暖。

一、用心去研讀文本、解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剛接到上課課題時,自己思緒比較亂,於是就到網上收集相關資料,發現好多名師都上過這一課,覺得每位名師都上得非常精彩。可自己如果就這樣依葫蘆畫瓢,隨意“克隆”大師的教學設計,肯定不利於我的教學。陳校長一再要求我自己去用心讀課文,先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每一篇都要讀出自己新的感受。於是,我靜下心來,捧起課本細細地讀,反覆地品、用心地悟,再從網上查找蕭紅和《呼蘭河傳》的相關資料,瞭解到蕭紅的身世,再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我被蕭紅的文字深深感動。在教材研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着讀,逐字逐句細細地讀,讀着讀着,漸漸地主題清晰起來:因為有了祖父的愛,所以作者童年生活快樂和自由的。文章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作者首先描寫了祖父的園子

是個五彩繽紛的昆蟲的世界;接着寫自己在祖父身邊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種白菜,除草,灑水,到處瘋玩;結尾處借景抒情,昇華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更是個充滿愛的園子。而從整篇課文來看,這種快樂自由和愛,不僅洋溢於作者各個生活場景片段裏,更多的滲透在作者那平淡、質樸的特色語言裏,更多的是流淌於作者那一次次反覆句式裏,有了這樣的頓悟,教學重點也就明確了:引導學生在作者質樸、歡愉、反覆的語言特色中細細咀嚼,體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温暖。課堂流程也就清晰起來:課堂主要分為兩大板塊:先引導學生通過品味我童年生活的“樂趣”,再感悟祖父對我的“愛”。

二、以問題來引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教學中,全課圍繞兩個問題來組織教學流程。在第一環節中,我以課後習題的第二題“你覺得作者在哪一自然段寫得最有趣?”為引領,組織學生通過自己閲讀課文,去發現課文中有趣的自然段,然後通過交流,指導朗讀品“趣”,從而完成第一大環節的教學;在第二大環節中,我設計了“在園子裏,我除了擁有了快樂和自由,還擁有什麼?”這個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通過自主閲讀、合作交流討論,學生從而認識到我還更多的擁有祖父的“愛”,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再細心閲讀文中語句,品味祖父愛的細節,再引導學生通過閲讀、看插圖想象説話、品味祖父的“笑”,更深刻地悟到所有的自由和快樂,都是源自祖父的“愛”。

三、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

教學中,不是教學生學,而是教學生怎麼學,所以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讓他們在其它任何讀書的時候,都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有教學的第一環節,指導學生品“趣”的過程中,我相機指導學生採用抓關鍵詞句讀書、邊讀邊想象、邊讀邊聯想、邊讀邊體會作者感情等各種讀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去口味“我”在園子裏快樂和自由的生活;而在第二環節裏,我側重於教給學生學會品讀作者語言、關注作者表達的方式去讀書,第十三自然段中把物當着人來寫的寫法、全文中反覆手法的運用,先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這種寫法的語句形式,然後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反覆品讀,體會出這種寫法的作用,就是在一次次地反覆中表達出我快樂、自由和祖父對我的愛。相信如果能長期對學生讀書習慣、讀書方法上加以指導,學生肯定會在讀書的質量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收穫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雖然有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進行聽説讀寫訓練的意識,但是由於顧慮過多,還欠缺嫻熟的引導技巧。課上設計的幾次説話訓練,學生有內容説,説得還不夠生動。當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感情時,當學生説話語言貧乏,語調平淡時,我沒有能充分引導,給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擯棄這些功利的想法,實實在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教學,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堂上作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着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領略語文的詩情畫意。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篇8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走進童年。通過引領學生朗讀一篇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感受童年的天真爛漫與童年時光的可貴,並學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將學生領進課外閲讀的樂園,讓他們走進原著,走近作者,將課內與課外有效的銜接,激發他們的課外閲讀興趣。

?祖父的園子》選自《呼蘭河傳》,講述的是作者蕭紅童年的故事。那份藏在祖父園子裏無拘無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令人嚮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兒童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通過本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走進她的作品――《呼蘭河傳》,更深層次的領悟她和祖父間的情。初步感悟“蕭紅體”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面對這樣的名篇,如何才能引導學生讀懂作者的心,真正領悟字裏行間的情,課後能靜下心來讀《呼蘭河傳》呢?在備課前我想了很多,儘管這只是一篇略讀課文,可它卻承載了滿滿的語文味兒,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典範。因此在我對《呼蘭河傳》認識的基礎上,又查閲了大量的資料,瞭解作者寫這本書的背景,以及找了許多名師上這一課的視頻,借鑑他們的一些方法,最終才把本課的教學設計定稿。

教學中,我把這節課的內容劃分為四大板塊。板塊一:整體感知,鳥瞰園子;板塊二:眼中園,樣樣都有;板塊三:心中園,一切自由;板塊四:夢中園,光芒四射。這四大板塊也是教學中的四大環節,整節課就以這四個環節推進,不難看出,這個設計是層層遞進的。由於有了課前的充分準備,在課上我帶領孩子們盡情地在園子裏走了個來回,用評委彭老師的話説,孩子與我都在園子裏暢遊了一節課,彷彿自己就是園中的一員。

上完本節課後,我們組織了評課、議課,所有觀課老師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結合觀課老師的評課和自我反思現將本課中的得失總結一下,老規矩,還是先談談做得好的方面吧!

1、突顯了年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閲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索信息。在本節課中,我安排了兩次默讀,並在默讀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默讀時要圈畫關鍵詞,做批註。對於這樣的長篇,默讀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突顯了教材特點,半扶半放,抓重點詞。

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始終都是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如在感悟祖孫情時,主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最能體現祖父對“我”的愛語句,在學生充分默讀、圈畫後進行交流,並拓展了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的片段。

3、突顯了本體特徵。

語文課就要充滿濃濃的語文味,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一。在課堂上,學生時而瀏覽課文,時而默讀片段,時而在我的引領下深情朗誦。特別是在體會園子的自由時,通過個別讀、範讀、師生對讀、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把教學推向了高潮。讀後順勢讓學生寫,園子中還有什麼也是自由的。

4、突顯重難點。

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可見,孩子的自主閲讀能力是應該在略讀課中得到訓練和提高的。何謂學以致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這些話十分精闢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道出了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精讀課是為學,略讀課是為了用。老師平時在精讀課加強指導,教給孩子閲讀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讀書中訓練和運用讀文能力,最終達到能自主閲讀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課堂中,學生運用前面學到的閲讀方法,圈點勾畫重點詞句,深入領悟“蕭紅體”的文字魅力。

5、突顯方法的指導。

雖然課文篇幅很長,但我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採用了提領而頓的教學策略。在品析重點詞句時,適時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如作者描寫園子是個大花園時,沒有直接寫園裏的花兒,而是寫蜜蜂和蝴蝶,就勢學習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

6、補充原文。

為了將學生引進文學巨匠的樂園,在教學中多次穿插《呼蘭河傳》中的章節,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同時也彌補了課文的空白。

課堂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沒有完美這一説,課後細細回想課堂中的一些細節,發現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因為我有個無法逾越的心理障礙――字寫得難看。因此只要有人聽課,我一般都把板書精簡成電報式,從不在黑板上多寫一個字。本課中的寫作指導方法――側面描寫、借景抒情等都沒有板書,只是一帶而過。若板書了,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其次,在課堂上沒有大刀闊斧的放手,將課堂還給學生,還是我引得較多,顯得有些匆忙,若一個問題提出,學生沒有及時答上來,就立馬指手畫腳。最後一點就是課堂容量偏大,加之在品析重點段時用時過長,導致後面草草收尾。説明我的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

教無涯,學無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師,我還得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庫,修煉內功。常反思,多讀書,多積累,多向名師名家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氛圍,力爭早日成為一名語文味十足的語文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