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茂縣六大旅遊景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4W

6、疊溪地震遺址

阿壩茂縣六大旅遊景點

疊溪地震遺址位於茂縣較場鄉東南2.5公里,岷江東岸二級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臨岷江河,面積22萬平方米。據文獻記載,疊溪漢為蠶陵縣,唐初為冀州,明為疊溪千户所,清改為衞,民國隸茂縣。而疊溪城為“貞觀時築,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築。高一丈,圍三百幾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疊溪城扼鬆茂要道之衝,即是軍事重鎮亦是商留集散地。

1937年8月25日,此地發生7.5級強烈地震,山崩地裂,台地下陷,古城沉沒,城中軍民三千餘人全部遇難。地震後古城僅殘存東門甕城一角,南牆一段石獅、石輾、石碑、石缸各一。該遺址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已成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地震毀滅的古城遺址.是國際地震界研究地震的重要現場。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5、黑虎羌寨

黑虎羌寨是一個從遠古保留自今的較為完好的羌族原始村寨,其“依山居止,累石為室”的建築風格和羌族生活風貌,是展示羌族歷史文化和原始民俗風情旅遊的一個重要旅遊點。

茂縣黑虎羌寨距“九環線”7公里,坐落在岷江河谷的羣山峻嶺之中,獨特的建築、留存的歷史遺址和濃郁的羌族民風民俗組成了一道民俗風景。

黑虎羌寨古稱黑貓寨,出現在漢代羌人前去“依山居上,壘石為室”之後。排列有序的羣碉一字排開在險要的山樑上,全部用石頭與泥土建成,高大雄偉,現在保存完好的仍有近10座。它們建於唐代,高達數十米,有四角、八角、十二角多種結構。碉下大上小,有很多層,各層都設有射擊孔與觀察孔,作為史書記載的“邛籠”,建築藝術精美,已是世間一絕。

黑虎羌寨還有許多傳奇,其中最有名的是黑虎將軍,他生活在清代,文武雙全,和他有關的人文遺址―――將軍寨便位於與碉樓羣相對的一片山樑上,古老的寨址隱藏在鬱鬱葱葱的樹木中,在約一畝地的範圍內,處處是殘垣斷壁,有大門,拴馬石等,至今仍可感受到當年人喊馬嘶、鼓角爭鳴、殺聲震天的悲壯情景。

而對英雄的懷念則造就了一方獨特的民俗,那就是整個羌族地區獨一無二的戴“萬年孝”,因婦女頭戴白帕,人們便被稱為了白頭羌。他們住在用土、木、石為材料修造的房屋裏,穿長衫,包頭帕,腳踏云云鞋,身披羊皮褂子。尤其是女性,服裝處處都是用羌繡繡成的各色花朵,十分奇特,加上歌舞、樂器、祭祀和禮節禁忌及“萬年孝”,一切都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

古老的羌碉、充滿傳説的將軍寨遺址、以懷念為基調的“萬年孝”三者合一,黑虎羌寨就成了一幅古樸的風俗畫。

4、寶頂溝自然保護區

寶頂溝自然保護區位於土地嶺的背後。寶頂溝自然保護區地處岷山山脈龍門山南麓中段,位於富順、永和、溝口三鄉境內,長約30公里,總面積195.60平方公里,保護區人口12961人。

保護區與九寨溝自然保護區及千佛山自然保護區相連,具典型的亞熱帶氣候特徵,氣候垂直分佈呈北亞熱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區域內降水豐富,氣温日差小,風速風量小,溝內溪流眾多,但流量少、落差大、流量急,河牀沉積,為石底河牀。

保護區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山勢陡、切割深、地形複雜,在特殊的氣候分佈影響下,形成了特有的動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的實驗區和外圍區,可開展生態遊和科考旅遊,其景觀有:森林景觀、紅葉景觀、杜鵑花景、雲霧廳觀、高山草甸景觀,觀賞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等。

3、土地嶺森林公園

土地嶺森林公園於1998年經省林業廳評定為省級森林公園,是岷江水系與涪江水系的分水嶺,位於縣城東部7公里處,地理位置東經103°51′~103°56′,北緯31°40′~31°45′。公園山脈屬龍門山脈,大體呈現南北走向,西北角為頂點,分大小不等的三部分,總面積1159.7平方米,其最高峯老君山海拔3468.8米,最低處海拔1600米。土壤以黃棕壤、棕壤、黃壤為主。峽谷針葉林帶的“岷江上游植被小區”。其主要樹種是華山鬆、油松、水杉、樺木、冬青、水青?、槭樹等;灌木主要是懸鈎子、水楊梅、胡枝子、小葉杜鵑等;草本植物有艾蒿、蕨類、千草等。林中棲息紅腹雉、錦雞等珍禽鳥類,並有蘇門羚、大熊貓、巖羊等保護動物出入。園內植被保護完好,常流水的溪溝、泉眼較多,給公園要生產、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園內的靜州大溝集水面積43.9平方公里,平均流量0.765立方米/秒。土地嶺森林公園是旅遊觀景的好去處。


2、阿壩九頂山

九頂山位於縣城南面的岷江東岸,主峯海拔4969.8米,景區面積約為300多平方公里。分為東坡和西坡(即前山和後山)兩大部分。東坡有數個海子錯落分佈,九頂主峯日出時的日照金山和日落時的滿天彩霞都可倒影在九龍池中,水天山色、交相輝映,為主要景點之一。


1、阿壩鬆坪溝

鬆坪溝景區由三溝六海子組成,三溝為鬆坪溝(主溝)、魚兒寨溝(支溝)、水磨溝(支溝)、呈丫型分佈,由疊溪下海口入景區。主溝檢坪溝發源於日多沃山魯茲郎古東西,全長39公里,以公棚海子、水磨溝、白臘寨孩子為核心景區,核心景區距疊溪地震遺址11.9公里,景區內生態環境原始古樸,羣峯挺拔,植被層次分明,以樺木、雲杉、冷杉、高山矮灌木為主50多個科。色彩四季變幻,春夏季節山花爛漫,夏秋時節青松蒼翠,林木葱鬱,深秋季節紅葉漫山,冬季白雪皚皚。區內有美麗草原,面積86017.1公頃,春夏芳草碧綠,白花爭鳴,秋冬滿野金花,金光燦爛,牛馬成羣,牧人歡歌,好一幅生動的草原牧圖。區內名貴野生中藥材品種繁多,藴量豐富,有植物類184科574種,據1984年推算,總藴量約540多萬公斤,在海拔3700?4200米的草甸地段,分佈有蟲草、貝母、黃、木香、羌活、大黃等名貴中藥材。區內動物種類繁多,有金絲猴、馬熊、野鹿、貝母雞等31種90多屬。受高山氣候影響,天景、氣景、水景尤為絢麗,玉帶般的溪溝將6個海子綴於一體,使各景點相連接,一步一景,變化無窮,其樂無窮,置身其中,彷彿走進一部山水畫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