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10個最有名的最美景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1W

10、馬洲書院

靖江10個最有名的最美景點

靖江歷史上辦了不少書院,其中創辦最早、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是馬洲書院。現今的馬洲書院坐落在靖江市第一中學內。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即靖江建縣前300多年,馬洲書院即已誕生,那是孔子51世孫孔元虔所建。孔元虔原住泰興,後遷居靖江西沙。他見那裏沒有習讀場所,便自己出資在西沙孔家祖師堂附近建了一所書院,並以馬馱沙的別稱“馬洲”命名。後來,馬洲書院湮沒,為何湮沒,無史料可考。明代崇幀九年(1636年),陳函輝任靖江知縣。上任兩年後,他對靖江迎恩亭大加擴建,先在籬笆南面建一道牌坊,遁道而入,一邊栽梧桐,一邊種竹子,中間設柵門。進入門內,有橋、有井;橋下是放生池。池東有石閘一座,啟動閘門可引進長江的潮水。石閘之南建有一洞,橋的北面有屋5間。偏東有一閣,名“大士閣”。大士閣臨池而建,高20多公尺。登閣遠眺,城野山川,盡收眼底。循閣向西又有多幢建築,包括一幢樓在內,計20餘間,且皆以迴廊相通。房屋四周,砌了圍牆,粉白的牆身配以黑色小瓦,莊重而又典雅。這是一所標準的書院。因為前人建過馬洲書院,為表示對前人的懷念和敬仰,陳函輝將此書院仍命名為“馬洲書院”。

未隔幾年,清兵入關,陳函輝苦心營建的馬洲書院在戰火中化為廢墟。清代嘉慶十八年(1813年)江坍,陳函輝所建馬洲書院遺址全部坍入江中。此間,孔子後裔又在西沙流泅港永寧橋邊建了一所書院,也叫馬洲書院,不久亦毀。這樣,馬洲書院便三建三廢,成為歷史的遺憾。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賈益謙任靖江知縣,他得知馬洲書院的遭遇,不由感慨萬端。懷着對馬洲書院創建者的崇敬,他向上級呈文,要求將正誼書院改名為馬洲書院。正誼書院坐落南門城內(今靖城中學),為清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楊逢泰所建。共有房屋17間,其中5間前廳、5間講堂、5間後廳、2間側廂。論其規模,自然不能與陳函輝所建的馬洲書院相比。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政府明令廢科舉、辦學堂,這時由正誼書院改名的馬洲書院已不存在,縣府便在其舊址之上,創建了靖江縣高等國小堂。

靖江縣高等國小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幢“口”字形的兩層樓房,式樣非常別緻::中間是正方形的天井,植以梧桐,又稱梧桐廬。底層和上層皆以走廊環繞,穿堂入室,不必遭受雨淋日曬。因其與馬洲書院有着一定的聯繫,1983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樓房因年久失修,逐漸傾圮,靖城中學便報請縣政府同意,將其拆除,新建了一座水泥結構的仿宮殿式建築,仍叫“馬洲書院”。它雖不是當年馬洲書院的修復,也不像“口”字形樓房具有古建築特點和文物價值,但畢竟與馬洲書院的歷史有關,同樣值得珍視。

9、劉國鈞故居

劉國鈞(1887~1978年)生於江蘇省靖江縣生祠鎮,漢族。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劉國鈞就以一個成熟的企業家,登上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歷史舞台。以後,他在這個大舞台上,有聲有色地編演了紡織印染工業光彩耀日的場景,令世人矚目,被譽為中國現代傑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

劉國鈞故居座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鎮,與嶽王廟相鄰。

走近古色古香的門樓,劉海粟先生的手跡“弘毅園”三字道勁有力。劉國鈞故居由舊居、善餘廳、敬修堂和新建的國鈞堂組成。整座建築既有迴廊相連,又有天井相隔,幾井幾樓,疏密有致,渾然一體。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大門左側的舊居,泥磚青瓦,苔蘚斑駁,低矮的瓦房裏,一張舊竹牀,一架紡車,一部織布機彷彿一本塵封的清苦勤儉的教科書,在靜靜地敍説着劉國鈞先生這位中國民族工業驕子的艱辛而輝煌的創業史。

舊居的牆上掛着一條幅,發人深省。“問我平生少時苦,一生學費錢八百。日食三餐元麥糊,夜卧一張竹編牀。半生事業萬人功,富就安樂不忘貧。”

步出舊居,穿過前院迴廊便進入意為“敬業修身”的“敬修堂”。這是劉國鈞先生一生恪守的為人準則。肅穆的敬修堂裏掛着劉國鈞先生及其家人的照片。劉國鈞先生15歲就從生祠小鎮出發闖天下,晚年他又榮歸故里,似乎畫了一個圓,但劉國鈞先生在50年中情牽故鄉,多次捐資興辦教育、疏浚圩港、修建岳廟。敬修堂裏有一幀劉國鈞先生端坐書房的照片,其身後掛了一幅由我國著名書畫大師徐悲鴻創作的《馬》,畫中的馬不是奔馬,而是一匹低頭飲水之馬,正是劉國鈞先生飲水思源之情的寄寓,這飲水思源之美德一直延續到他的後人身上。他的女兒劉璧如女士每每回鄉掃墓或迴歸故里,總要傾囊支援家鄉的經濟建設,如建校辦學,興辦工業,發展三產等。

出敬修堂,穿過樹影婆娑的迴廊向前,便到了善餘廳。客廳正中懸掛着“人老心不老,永遠跟黨跑”字聯,是依照他的手跡而寫,非常醒目。此廳得名於民國年間劉國鈞先生曾在家鄉創辦善餘染織廠,“善餘”是對他最好的紀念。這裏面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本來此布廠叫善餘布廠,但劉國鈞先生在“善餘”後面加了個“恆”字,以追思當年他母親對他的教育。記得15歲的他要出門闖天下,母親就比劃着自己的紡織動作送給兒子一個“恆”字,她説:“沒有恆心,這一團棉花怎能變成一根根紗,一根根紗又怎能變成一匹匹布呢·”從此,他記住了母親的教誨,並自撰了一幅字聯自勉:“日日行,不怕千里萬里;常常做,不怕千事萬事。”如今,善餘廳已成為客人吟聯品意的廳堂,廳內佈置着名人字畫,雅緻清新。

從善餘廳步出到廳園,園內春蘭秋桂,綠意葱蘢,花紅飄香,劉國鈞先生後人栽種的香櫞樹一年四季鬱鬱葱葱,高枝觸檐,兩株白玉蘭煞是惹眼,生長茂盛,樹冠直指蒼穹。花季一到,幽香四溢,滿枝“白玉”,晶瑩剔透,彷彿向人們展示着劉國鈞先生的高潔品格。自善餘廳穿越兩側廂房可抵達故居西南一側的陳列室。陳列室以照片和實物資料生動地再現了劉國鈞先生這位著名實業家和愛國人士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記錄,四周的櫥窗內以翔實的史料記錄了他的創業歷程,牆上高掛着陸定一、胡子昂、劉靖基等歷任領導同志的題詞,飽含着對他的敬仰、懷念之情。睹物思人,當年劉國鈞先生為了和日商競爭,首開了中國生產絲絨和燈芯絨的先河,還創下了令日商大為惱火的名牌商品。1950年春,全國剛解放不久,思鄉愛國心切的劉國鈞先生又衝破重重阻撓,毅然從香港返回祖國大陸,投身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他的高尚情懷長存人間。

出陳列室東行數十米,便是新世紀落成不久的“國鈞堂”。國鈞堂正中置着重18噸,高3.5米的劉國鈞先生漢白玉雕坐像,其慈眉善目,温和友善,正眺望着他終生思念熱愛的故土。雕像上方是陸定一題寫的“慎愛勤誠”。這4個字金光熠熠,正是對劉國鈞先生的恰當的評價。劉國鈞先生一生最敬佩的人是岳飛,他始終認為是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激勵着他的事業從成功走向輝煌,所以他和他的後人四修岳廟。劉國鈞先生思鄉愛國的故事一直在靖江人民中間流傳,並深得仰慕。其子女對家鄉的建設也十分關心,捐資建設圖書館、生祠中學,設立劉國鈞先生獎學基金等等,在家鄉傳為美談。

劉國鈞先生一生從一個奔牛鎮的學徒到富商,然後再從富商到一個敢於與日商競爭的民族工業驕子,再成長為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江蘇省副省長,正是由於他“善餘恆”,正是由於他“弘毅”、“敬修”,正是由於他愛國愛家鄉。劉國鈞先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8、靖江人民公園

靖江人民公園位於靖江城市中心,始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當時由通海聯軍鎮守靖江,利用崇聖寺隙地營建花園,為此僱請園工,栽花種草,疊山造亭,初具園林風貌,名為“公花園”,故至今仍有許多人叫它為公花園,解放後易名為人民公園,它久經滄桑,幾度鉅變,2002年人民公園在完善山水盆景精品園的基礎上,對公園西大門進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建設,總投資350萬元,西大門新建工程由八個部分組成,即大門、廣場道路、門房、景窗圍牆、綜合樓、綠化等,佔地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用於商業、辦公、娛樂、會議等,西大門的整體工程設計科學,與新修的人民路和諧協調,整體建設體現出蘇州古典改良型建築風格,顯得雅緻、大方、美觀,既具有藝術性、觀賞性,又體現出寬敞、亮麗、實用,給人以良好的視覺,達到了引人人勝的效果。

7、靖江烈士陵園

靖江烈士陵園坐落在靖江市孤山鎮孤山西麓,總佔地面積107畝,其中西山褒揚區22畝,東山苗木基地24畝,山地64畝,西山褒揚區由園前廣場、前大廳、瞻仰道、紀念碑、紀念館五大部分組成。園前廣場300平方米,十分開闊,專供憑弔者和遊人停放車輛及集合之用,前大廳有三孔暗紅色大門,通向園內,大廳正上方“靖江烈士陵園”題額,為原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所題。廳內面積114平方米。穿過前大廳,便是綠樹成蔭的瞻仰大道。大道為水泥板塊結構,寬8米、長150米,一眼望去,可見由花崗巖構建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碑基長、寬各6米,碑身高6.6米,鏤金碑文 “革命烈士垂不朽”,為-總理影印手跡。繞過紀念碑步行20米,便是莊重典雅、氣勢恢宏的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系土木結構,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綠牆墨瓦,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明代宮殿式建築。館內面積540平方米,踏上花崗巖台階,抬頭可見原-長張愛萍同志題寫的“氣壯山河”四個道勁有力的燙金大字匾額。館前有圍以花崗巖石欄的平台一座,供瞻仰者小憩,館廳13間,分一大室四小室,呈“凹”字形。大室內陳列着-、葉飛、曾濤等中央和各級領導人的題詞34幅。小室內懸掛着烈士遺像和他們的事蹟簡介。

6、驥江路步行街

驥江路步行街位於靖江老城區的中心地帶,東起人民路,西至新建路,全長432米,集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由德誠·城市廣場、天一國際購物中心、新華書城組團構成,彙集了天一購物、文峯百貨、時代超市、銀泰百貨等主力商家,融合了新華書店、影城、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化娛樂設施。

驥江路步行街改造工程是2009年靖江市政府實事工程之一。步行街東部是總面積9000餘平方米的市民廣場,廣場中間是主題為“源”的九曲柱雕塑,柱高9米,寓指九九歸一;廣場東南是繪有靖江市域圖,鐫刻靖江開埠歷史的扇貝造型“靖石”,底部湧出四泓清水,寓含“水之源、綠色之源、財富之源、時尚之源”主題。

步行街上各種雕塑、林木,與兩旁的建築相映成趣。起始於“靖石”的流光大道,經主題雕塑和鑲嵌有“靖江”鑄銅雕刻的“韻石”,貫穿整條步行街,沿線以弧形石塊構成魚紋和水紋,大道中央裝點線條優美的鋼板綠洲,兩側栽種桂花樹和香櫞樹,其間佈置“和諧之家”、“江豚戲水”兩個雕塑。整條步行街體現了“動靜結合、虛實相融、剛柔並濟、明暗和諧、時空交錯”的設計理念,突出了靖江歷史淵源、地域文化特色和現代商業主題。

5、靖江岳廟

靖江的岳廟原為生祠,建於岳飛在世之時。聞名遐邇的岳飛故鄉河南湯陰的岳廟、杭州西湖的岳廟,均在岳飛死後興建,因而靖江的岳廟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廟了。

嶽王廟,正中大殿名思嶽殿,宋式建築,敦重莊嚴。兩邊抱柱檻聯鐫刻的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字體端麗秀逸。岳飛坐像置於殿中,頭戴紅纓帥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態英武,表情肅穆,彷彿決戰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訪民情後憂心似焚,令人倍感親切。兩側是岳飛八稗將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後殿為思嶽軒,岳飛像碑立於其中,李綱、韓世忠的詩文鑲於外壁。迴廊環抱二殿,嵌有詞碑、詩碑和岳飛手書《前出師表》之石刻等。

據《宋史》載:“詔飛還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於沙洲保護百姓,伺機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於南霸橋,金大敗。渡百姓於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金兵不敢近。”通,即南通;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馬馱沙;百姓是指江淮難民。這些難民,就是當今許多靖江人的祖先。

至於民間傳説,則更為感人。據説南宋皇帝趙構與宰相秦檜狼狽為0,欲與金兵請和,把精忠報國的岳飛視為眼中釘,一日-12道金牌,急詔岳飛回京(杭州)。中原百姓依依不捨,擔心金兵再犯,重入水火,意欲跟隨岳飛撤離。岳飛愛民如子,豈忍拒絕?於是帶難民一同南下。當他們千里迢迢來到揚子江邊的馬馱沙時,岳飛徹夜難眠,便起身踱出帳篷,借一彎冷月察看四方。他見此處負江阻海,襟越銜吳,確是一方要地;雖然荒草萎妻,卻有山有水,宜糧宜桑,分明是大江懷中的一顆明珠!一時欣喜,不覺曉露已濕鬚眉。

翌日,岳飛召集百姓説:“你們不要隨我渡江南下了,就在這裏落腳謀生吧!別看它眼下荒蕪,將來定是魚米之鄉!我願這裏八百年無水災,八百年無旱災,八百年無兵災。”嶽元帥的活豈能不聽?從此,百姓們便在這裏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岳飛一走,百姓感恩戴德,祈望他長命百歲,遂造祠堂,這塊地方後來成了集鎮,便叫生祠堂或生祠鎮。

傳説雖然與史實不盡相合,但卻為史實寫意傳神。無論史實還是傳説,都表明靖江與岳飛血肉相連。而千百年來,岳廟之屢建,更表達了我們祖先對岳飛恩德之感念,如揚子江水,奔流不息。

如今的岳廟是第三次重建,三次重建均由劉國鈞資助。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1938年毀於日寇炮火。1962年,劉國鈞回故里憑弔岳廟廢墟,提出再建,並決定將廟址由鎮東思嶽橋畔遷至現址。再建之岳廟“0”中卻首當其難。1978年春回大地,已屆耄耋之年的劉國鈞臨終前對子女説:一定要把家鄉的岳廟修好!其子女劉漢棟、劉碧如遵其遺囑,於1985年捐資三建岳廟。

4、靖江鐘樓

鐘樓坐落在鐘樓廣場,與四眼井相鄰。1993年,鐘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始建於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改建於明代崇幀十年(1637年)。樓身呈四方形,花崗巖條面基礎,十分堅固;上下兩層,結構精巧。周圍圍以長條杉木柵欄,迴廊環抱,金壁杏牆,雕花額仿,三輔作斗拱,層層疊疊,縱橫交錯,支託着遠伸外挑的飛檐樓頂。脊頂高聳,形似游龍;角背高懸,狀如飛鳳;翹檐反宇,勢同騰翼。樓門西向,上刻“阿彌陀佛”四字,行書字體,神韻圓潤,為本邑名家劉但吾所書。門內正中有石碑一座,品質石雕,屈足昂首,負重若輕。石碑正面刻有觀音大士像,手執柳枝,腳踏南海碧波,白衣素裹,神采飄逸。身後一童子,揹負葫蘆,稚氣可掬。寥寥幾根線條,即勾畫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佛像,實非大家高手所不能為也!石碑陰面,刻有明代隆慶年間知縣張秉鐸撰寫的《崇聖寺鐘樓記》,記述了鐘樓建造經過和落成年月。石刻碑文為明代著名書畫家周天球所書。楷書篆刻,圓轉遒麗。從碑文剝落的字跡推測,正面的觀音大士像亦當出自周天球之手。觀音碑也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於1993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上層的橫樑上懸掛銅鐘一座,高8尺,直徑4尺餘,重5000餘斤。鐘上鑄有銘文。鐘的上方為“願佛慶眾生”;下方為“顓帝心鳧治枝”;東為“聞鐘聲罪孽輕”;男為“菩提長智慧生”;西為“辨昏曉喻警惕”;北為“感斯應昭人拯”。銘文揭示了鐘的作用:即鐘聲可以使人自警、自律、自聰、自明,多做善事。相傳懸掛銅鐘時,樑柱不耐銅鐘之重壓,樓身搖晃不已。工匠們大驚失色,一籌莫展。正在無奈之時,來了一位白髮童顏的老者。老者幫助掛好銅鐘後,便從腳上脱下一隻草鞋,墊在鍾鏊梁木之間,鐘樓遂穩然聳立,平安無恙。掛好鍾,老者吩咐,待他走後三天方可敲鐘,這樣鐘聲可傳遍天下。但崇聖寺和尚不耐三天的等待,待老者走後不到片刻便匆匆敲響了大鐘。此時,老者剛剛走出10裏,於是此鍾只能聲傳10裏。人們這才醒悟,那老者原來是上界神仙下凡。

明代,官府用“銅壺漏滴”報時,早晨卯時,晚上亥時,各嗚鍾108響。後有時鐘報時,便在早晨6時、晚上10時兩次嗚鍾。清代同治十年(1884年),知縣葉滋森重新修葺鐘樓,並有記事的石碑砌在樓前面壁之下。據載,鐘樓原有田產20畝,作為管理和維修鐘樓的固定經費。後來,田產挪撥它用,經費便無着落,鐘樓逐漸老化,鐘聲也悄然無聞。

3、四眼井

四眼井坐落在鐘樓廣場的西北部,緊靠鐘樓,相距約數米。它的建造時間為明崇貞十年(1637年)。

四眼井其實只是一口井,內裏狀如“紹興酒罐子”。井深約7公尺,中間最大直徑約3公尺,井的上方用青磚拱成四個井眼,可同時從四個井眼裏吊水,所以稱之為四眼井。

井上建有四角亭一座,首為脊,高3尺餘,上雕鳳鳥、蝙蝠、麒麟等吉祥之物;四角高挑,各有一佛像鎮持;周圍月形拱牆,雅緻幽靜,古色古香。

四眼井的奇妙結構,使得許多人迷惑不解。有時,你若靜靜地盯着水面看,“對影成五人”,四個井眼中都能映出你的英姿;如果這時你大喊一聲,井中便轟然作響,回聲四起,若雄獅長嘯;有時又讓你煢煢孓立,形影相弔,另三口井中大幕緊鎖,陰陰地透出一絲冷氣。你若不無遺憾地惋歎一聲,迴應你的也是慘慘的一聲低吟。這是什麼原因?原來當井口水位超過拱頂時,拱圈分割,四個井眼彷彿成了獨立的四口井,因此它只能出現一個側影,給你一聲委婉的迴應。當水位低於拱頂時,倒影雖然還是一個,但由於四個井眼中都能看到,視覺出現虛幻,“對影成五人”的奇景便出現了。由於同為一個井壁,又有着相連相通的拱圈,當聲音傳入井下後,便如浪潮澎湃,此呼彼應,回聲四起。

2、靖江魁星閣

靖江現存古蹟中,魁星閣年代不是最久,但卻最為引人注目。它的外形很巍峨,共有3層,坐落在約有1.5米高的石基上。高約14米,與周圍的平房比起來,確似鶴立雞羣,閣的底層較大,向上逐漸縮小,形似寶塔。閣呈六角形,18只飛檐高高翹起,看着看着,你會覺得他們要翩翩起舞了。

底層的外圍有一圈石欄,上面沒有複雜的花紋圖案,飽經風霜後,顯得更為古樸端莊。石欄裏面是高高的木柵欄,視覺上的上小下大,心理上的沉穩感,正是這些木柵欄造成的,設計者的匠心由此可見一斑。二層和三層沒有走廊,六面都是木格窗。二層的六隻角上,還分別雕有一隻惟妙惟肖的龍頭,那些細小的龍鬚至今仍清晰可見。

魁星閣始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它又叫巽閣。“巽”八卦中的一卦,代表風,亦指東南方。魁星閣正建在老縣城的東南角上。當時建造的目的一是興文運,二是鎮風水。鎮風水與當時靖江的特定情況有關。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前,靖江沒有江堤,那時的縣城又緊鄰江邊,每當江潮上漲,臨江的陸地只有聽憑潮水的衝擊,不是造成澇災,就是出現江坍。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就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江坍,南門外的天后宮、關帝廟、文峯塔先後坍入江中。有意思的是,本是想鎮風水的魁星閣,沒有鎮住江坍,自身反倒岌岌可危,不得已,只得拆卸了。

1、靖江孤山

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屬於天目山餘脈,是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據史料記載,孤山原先是長江江面上高聳的一塊礁石,後因江水衝擊,泥沙不斷在山腳下淤積,到東漢前後,漸漸形成陸地。陸地不斷延伸、擴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陸,成為這片平原上獨特的山峯。

關於孤山的形成有兩種非常有趣的説法。一種説法是説當年鐵枴李裝滿山種的袋子破了,這樣大大小小的種子就落滿了地面,最小的一粒長成了孤山。還有一種説法是説秦始皇發怒的時候,用鞭子將一座大山抽成了三截,一截飛至南通叫狼山,一截飛至江陰叫黃山,還有一截就飛到了靖江叫孤山。

從明代開始,靖江人就着意修飾、打扮孤山,在山上陸續建成寺廟祠殿,梵林僧閣,使它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躡雲坊、摩崖石刻、不孤亭、望江樓等景點,引人遐思。民間文化的“活化石”講經、民間工藝品泥-、三月三孤山廟會,則孕育了孤山深厚的文化底藴。每逢農曆三月三廟會,商賈雲集,百貨紛陳,場面壯觀。近年來,靖江開發區城北園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孤山文化廣場,景觀樹、綠色草坪、景觀石將孤山山腳裝飾一新,使孤山成為靖江的招商新名片。

山色秀美,建築宏偉,加上美麗的神話傳説,使得孤山以極為豐富的文化藴藉受到騷人墨客和歷任縣官的青睞。他們登臨抒懷,詩文唱和,對孤山盡情地禮讚,光載入舊縣誌的讚美孤山的詩,就有數十首之多。有些詩意境優美,藝術性很高,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清代蔣中和在《孤巒砥柱》中讚美孤山:“粼粼片石寢長鯨,何處飛來一掌擎。昔與金焦分砥柱,今為陸海壯干城。星河夜靜盤江卧,燕雀身輕透頂鳴。莫道天涯迷禹道,神京回首暮雲生。”當代人靖江人則這樣評價孤山:“孤山,雖不高不險不峻,卻也代表了一種高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