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10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6W

10、南三花工委舊址

佛山南海10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中共南三花工委舊址位於南海區裏水鎮北沙沈村,建築面積為200平方米。1993年,由沈村村民籌資,在沈文玉私塾舊址上重建;1995年由市政府撥款維修。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南海組織受到破壞,一度停止活動。中共黨員沈少剛受中共廣州市工委委派回家鄉沈村辦學,利用教師身份作掩護,在此開展革命活動。1946年2月,杜路受中共廣州市工委委派到南海任特派員,負責恢復中共南海組織,以沈村為中心,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共南海組織迅速恢復並發展壯大。1948年5月,為適應鬥爭發展需要,中共珠江地委決定成立中共南(海)三(水)花(縣)工作委員會,領導南海、三水、花縣(部分地區)黨組織。由杜路任書記、陳啟鋭任副書記,工委領導機關設在沈村沈文玉私塾內。根據上級指示,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工委積極組織和發動羣眾進行反“三徵”鬥爭。壯大農會、婦女會等羣眾團體,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黨組織。展開宣傳攻勢,積極展開武裝鬥爭,組建南三花人民游擊隊。開展調查當地土匪、惡霸情況及勘察地形、繪製地圖等工作。積極配合瞭解放大軍解放南三花地區,為解放戰爭譜寫了光輝的一頁。1949年8月,南三花工委組建了一支革命武裝“南三花人民游擊隊”,隊長駱展翔。南三花遊擊南海國統區積極開展革命鬥爭,配合瞭解放大軍的南下。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宣傳南海里水沈村的愛國志士,南海區博物館在此舉辦《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蹟展覽》,展覽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中共南海縣組織的恢復和發展;第二部分:中共南三花工委成立和白沙會議;第三部分:發動羣眾反“三徵”;第四部分:建立武裝力量,加強對敵軍控制改造;第五部分:開展政治攻勢,帶領南海人民迎解放。舊址成為廣大人民羣眾及青少年重温革命歷史,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1994年11月中共南三花工委舊址公佈為南海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公佈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北沙沈村

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

門票:免費開放

乘車線路:從裏水車站坐1號鎮巴到沈村

9、雲海蓮台

雲海蓮台景區位於西樵山中心大仙峯上,海撥290米,佔地約200萬平方米,呈金字塔形結構。地處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中心地帶,是以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

那麼觀音文化具體指的是什麼呢?觀音文化在中國興起的緣由是因為觀音菩薩的原型妙善的出現。據説,在南北朝北周時期,在冀南(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一帶曾建有百里為王的小國---興林國,妙善則是其國王妙莊王的三女兒。她篤信佛教,拒招駙馬,曾先後在南和白雀庵和井陘蒼巖山蒼巖寺(隋代曾改為興善寺,宋代後又改為福興寺)修行;妙善確有其人,並曾獻手眼,這是歷史事實。但她圓寂後被神化,尊為觀音菩薩。

從此,原來隨佛教從印度進口的慈航大士,即留着小鬍子的男觀音菩薩的形象被中國妙善漢族仕女形象所代替(莫高窟及各名庵名寺觀音造像為證),隨即在全國形成觀音信仰熱。

以至觀音女菩薩從河北走向全國、全世界,逐漸成為象徵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東方博愛女神,成為佛教和中國傳統道德相結合的化身。

雲海蓮台便是人們祭拜觀音的地方,其主要建築有觀音法相、牌坊、影壁、放生池和浮雕等。其中,最高處的南海觀音法像,高6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座像。南海觀音,是觀世音菩薩法像造型的一種。

中國的觀世音菩薩法像造型,常見的有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南海觀音、觀音0五種。

據經典記載,觀音菩薩現各種身,為眾生説法。眾生應以什麼身份得度,觀音菩薩就現什麼身,或長者、或居士、或婦女身、或童男童女等等。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南海觀音,都是觀音菩薩的慈悲示現。

遊客從北向入口,迎面聳立着一座六柱五門天柱牌坊,造型獨特,工藝精湛,氣勢雄偉。牌坊後隔着一個廣場,建有高大寬長的影壁,用優質花崗巖雕築,左右各設山門,壁後刻有觀音六字真言,漢文由九華山住持、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仁德手書,藏文由西藏活佛親筆題寫。影壁上還刻有韋陀法像。

影壁後為一放生池,池旁圍以蓮花作雕的白石欄杆,跨過放生池上的石拱橋,沿着283級開闊而整齊的石台階,歷三級平台,便可達觀音法像的蓮花座下,進入清靜而肅穆的佛的境界。

由此瞻仰,凌空玉立、氣勢恢宏的觀音法像,遊人至此,莫不萬念頓失,豁然開朗。

8、陳啟沅紀念館

陳啟沅紀念館位於南海區西樵鎮簡村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綺亭陳公祠”內,為清代二進四合院式硬山頂建築,木雕、磚雕、灰塑工藝精美。佔在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紀念館內共有展廳四個;每一間展廳各有閉路電視監控、温濕計;接待室一間,播放種桑養蠶技術電視、DVD、空調各一台。展覽通過76件蠶繭等標本展品,約200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還陳列着陳啟沅設計的蒸汽繅絲機模型和單車式繅絲機模型,還有一台近代的機器繅絲機,能為觀眾作繅絲示範,翔實地展示了南海機器繅絲的歷史以及陳啟沅愛國愛鄉、造福鄉梓的一生。

1992年5月14日,陳啟沅親屬陳小愷、陳少恂、陳汝潮等將“綺亭陳公祠”使用權捐贈給南海市政府。

1994年4月8日,陳啟沅紀念館維修工作開始,2001年結束。

1999年7月22日,綺亭陳公祠被命名為南海市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2年4月15日,陳啟沅紀念館開館暨南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幕儀式在西樵區簡村綺亭陳公祠內舉行。

2002年7月17日,綺亭陳公祠被公佈為廣東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陳啟沅紀念館為南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批前來參觀的各中國小校師生,使廣大學生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遊人從這裏可領略到珠江三角洲一帶人民是如何種桑養蠶,發展農桑生產的。小小的蠶桑園是珠江三角洲蠶桑業的縮影,它高度濃縮了珠江三角洲種桑蠶的歷史,是一處寓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觀光勝景。

陳啟沅紀念館經濟來源為財政全額撥款。開放近10年來,陳啟沅紀念館接待了前來參觀的各界人士,佛山市人大、西樵鎮人大、西樵鎮政府等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及南海老幹局等;另外還接待了深圳、肇慶、南海等旅行社,。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0多萬人次,成為南海的文化旅遊熱點。為觀眾服務的項目、設施有免費講解項目,設施有小賣部方便觀眾。

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優勢。為了讓廣大青少年瞭解南海歷史,使學生受到愛國、愛鄉的教育,陳啟沅紀念館與附近各中國小校簽訂協議書,將該館定為各中國小的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學習。據統計,每年接待中國小生約幾萬人次,陳啟沅紀念館成為南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陳啟沅 (1834~1903)  陳啟沅(1834―1903),名如卿,字芷馨,號啟沅,廣東南海人。父以務農維持生計。陳少年好學,涉獵諸子百家,星象輿地等書。曾有志於科舉,屢試不中,父去世後,家境困頓,陳啟沅和兄陳啟樞,在家鄉設塾授徒和農耕度日。後來其兄出國到越南西貢堤岸(今胡志明市)經商。清咸豐四年(1854)秋,兄長回國,攜啟沅同赴越南。先開設怡昌蔭號,經營雜貨紗綢;後又向當地政府承辦堤岸怡豐餉當,10餘年後陳氏兄弟已成富商。

7、西樵山寶峯寺

西樵山寶峯寺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也是一個旅遊、祈福的好地方。

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越發的鼎盛。寶峯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頗有名氣。建於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

近年來,應社會各屆之意,經省有關部門批准,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峯寺。寶峯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並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築按明代風格設計,儘量保持原址的建築風格,使寶峯寺清雅古樸。

寶峯寺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後,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

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平時所説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雨順的意思。

寶峯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於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現任住持釋新軍法師,並正式向遊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

在廣場左右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藥師海會圖。

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裏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裏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後,建有齋堂,裏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遊客享用。

從大殿裏出來,還是要向上攀登,雖然有點累,但卻是層層有不同的境界,景色也是非常奇妙。前面現出一個高大牌坊,-“大慈大悲”四個大字。抬眼望,遠處的最高峯安坐一露天大佛,慈顏含笑,雙目如星,身相莊嚴,氣貫南天。

這便是著名的觀音菩薩座像,高有61.9米。

傳説觀音菩薩和西樵山很有因緣,曾經在這裏現身並解救了此地老百姓的苦難,後人便在這裏建了這座觀音菩薩像,供人朝拜,時至今日,這裏已成為方圓老百姓的精神家園。

過牌坊便是一睹迴音壁,正面是前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的手書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背面是另一位高僧所書的藏文觀音菩薩的六字真言“嗡,瑪呢貝美·”,也是觀音菩薩的心咒。

6、天湖公園

天湖公園位於西樵山西北部,原是古火山口,舊名“廣朗坪”,可耕可漁。解放初築壩儲水,現為水碧山青的多功能休閒公園。湖水面約120畝;三面翠峯圍抱,北面巨型水壩上建有藝術廣場。湖岸建有龍珠石、待月亭、鴛鴦閣;湖的東部有九曲橋橫過,湖南高踞一座觀龍樓。

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構建築,把天湖山水點綴得分外妖嬈。早在明代,西樵山上就有“半山扒龍船”的民俗活動,每當豐實之年,當地羣眾競相在此舉行龍舟競賽,彩龍雲0,鼓聲動四山,引來上萬羣眾登峯圍湖觀看,熱鬧非凡。每逢五一、國慶黃金週,天湖例必舉行“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或其他活動,往日靜如處子的湖濱變成一個歡樂的世界。

龍珠石:舊傳天湖東南是龍口地,湖水直通肇慶峽,居此必發跡。明嘉靖兵、户、禮三部尚書湛甘泉曾在此為躬耕地。成湖後,特設水上金龍和龍珠石,作為鎮山之珠,引來不少好奇者在石前焚香膜拜。青雲健足:青雲台上鋪滿卵石,赤足平步其間可按摩足底,促進血液循環和身體健康,亦寓平步青雲之意。

豬籠樹:為細葉榕樹,外形奇特,樹幹中空,樹根環繞成豬籠狀。此樹亦稱吉祥樹,生命力極強。若順時針繞樹轉三圈,可獲得生機,增福添壽。天湖白雲索道是聯繫白雲洞景區與天湖公園景區的便道,坐在索道小兜上,悠然自得地飄逸在雲端之中,居高俯瞰,白雲洞的飛流千尺、三湖水色、樓院亭台、林木蒼鬱,盡收眼底。舉目遠眺,三角洲的田園風光,平鋪如畫。夜乘索道,目睹燈火輝煌,令人流連忘返。此索道由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礦山機器廠共同投資興建,造型優美,安全舒適。全長700米,高差171.5米,與西樵山的秀麗景色融為一體。

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的一個火山口湖,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最深處達20多米,三面翠峯環抱,湖水澄碧;湖的北面為一巨壩,兩端建有龍珠亭、問龍亭、倚天亭和水月軒;東西湖岸還分別建有待月亭、伴雲亭、鴛鴦閣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小築佳構,或掩映於靜靜的湖面上,或陷現天疏疏的綠屏中,把湖光山色點綴得分外妖嬈。湖東有九曲橋跨過湖面,似玉龍卧波,是垂釣和戲水的最佳地方。湖中有一條用塑料玻璃製造的大型水上金龍,長20米,身直徑0.6米。湖的南面高踞一座"觀光樓",枕山面湖,清幽別緻,是專為民間賽龍舟活動而興建的。

近年來,天湖公園經過精心規劃建設,面貌煥然一新。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興建了水面高36米、寬17米的激光水幕電影。天湖的西岸建了一個設計新穎的藝術廣場,方圓呼應,高低錯落,有具體的中國象棋棋子雕塑,有抽象的人物石刻和奇異的太湖石、龍珠石,有仿古的點將台,有很前衞的露天迪斯科舞廳,還有那棵盤根錯節的空心老榕樹,會令你欣賞到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感悟到壯實與虛心的生活哲理。

5、四方竹園

四方竹園是一個集四方竹、寶峯勝處、寶峯寺遺址、春風亭、茶園、茶花園、霍韜妾氏墓等多個景點為一體的公園。一走進竹園,就聞到陣陣竹子香。四方竹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觀賞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遷離本園,不出三年,竹身便會回覆圓形。四方竹徑高三到四米,呈圓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顯的方形感,葉狹長,有明顯的節。這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細一點兒,矮一點兒。在竹園裏面,還有許多竹子,比如説:羅漢竹、菩薩竹.

經過竹林,便到了四方竹園的另一個景區:茶園。茶園裏有許許多多的茶樹,有的茶樹矮矮的,有的卻有五、六米高。茶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燈籠:淺綠色的茶果,別看它小巧玲瓏,樣子可愛,可是味道又苦又澀,只可以用來榨茶油。

西樵山四方竹――西樵山的八絕之一。四方竹別名四季竹、四角竹。四方竹屬禾本科觀音竹屬,該竹為地下莖單生竹型,莖杆四方形或近四方形,竹節略鼓出,散生細小根點如刺,加上竹竿通直不彎,婷婷玉立,人稱竹中君子,為觀賞竹中的上乘精品,蘇軾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四方竹竹徑方形奇特,竹竿可加工手杖、煙斗等工藝品。

關於這種方竹,還流傳着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傳説是很久以前,山裏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身。但女方家長嫌貧愛富,不允只靠打柴為生的男青年求婚。男青年苦苦哀求。女青年的母親卻橫加刁難,她用山歌出了難題:“不是花鞋莫行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裏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青年剛毅堅強,他暗下決心,一定要使圓竹變成方竹。於是,他每天都要用手在竹子上捏幾回,捏呀捏,一直捏了一年,竹子的上截還真變成方的了,但下截卻又恢復了圓形。竹子未成方的,女青年的家長就要把她許配給山下一家富户人家。出嫁這天,女青年心如刀絞,在下山的路上,她仰天長歎一聲,便衝開轎門,一頭扎向了懸崖深澗。

男青年聽後,痛不欲生,一氣之下,他把竹子連根拔起,舉着它進寺廟當和尚去了!他把竹子栽在廟中,天天唸經,天天捏竹子,-吟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終於,一株方形的竹子在朗朗的-聲中,在香煙的繚繞之中生成了!此後,新生出來的竹子也是方形的了!這個和尚沐浴焚香,恭恭敬敬地把他用真誠和心血培育出來的方竹移栽到女青年墳上。從此,山裏人把方竹看做是愛情堅貞的象徵。

西樵山上傳下了一個習俗:男子向女子求婚,須在女家門前種一棵四方竹,以表示他對愛情的忠誠和執着;還有一個説法是,唯有對愛情忠貞的男子種下的四方竹,才會成活,才會越長越茂盛。當您置身於竹的世界,放眼四視,您會感各處處是一派清清爽爽、蒼蒼翠翠。當您置身於竹的世界,它會使您賞心好看,瀟灑超然,它會使您心生一種透體的清冷與直爽,您會感覺自己的身軀也化作了一竿翠竹,到場了這綠色的行列,沉醒此中。

4、西樵山白雲洞

“欲攬西樵勝,先應訪白雲”。白雲洞位於西樵山北麓,草創於明嘉靖年間,白雲先生何亮父子棲息洞中,薈萃名流,讀書講學,逐漸成為儒、佛、道三教共處福地。洞內危崖幽壑,奇石繡屏,雲磴天梯,泉歌互答,湖山輝映,林木葱鬱,亭台院榭,崖題石鐫,構成秀麗清幽的勝景。全洞劃分為三個洞天、二十四景,主要景點有奎光樓、字祖廟、白雲古寺、雲泉仙館、飛流千尺、三湖書院、中山大學嶺南文化院和四面佛等,其中飛流千尺在清朝就已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白雲洞景區附近旅遊服務設施完善,主要酒店有云影瓊樓、西樵山大酒店等。

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雲洞景區融二十四景於一體。其間古建築掩映成趣、錯落有致;白雲古洞峭壁天成;逍遙台形似空中舞台讓人留連往返。白雲洞景區旅遊服務設施已日趨完善。與風景名勝近在咫尺的雲景瓊樓酒店(四星)和西樵山大酒店(三星)相互輝映。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雲景區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使白雲洞景區成為一個設施完善,集飲食、旅住、遊玩、購物與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深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台。追尋遺蹟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雲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雲洞果真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西樵山書院盛於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於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為位居於應潮湖、鑑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裏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白雲洞景區進門處的兩大文化聖地―――字祖廟、奎光樓。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鬥、一手執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於清乾隆丁酉年間(1777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户大户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雲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後,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雲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聖地,不可不帶孩子一遊。

3、南海博物館

南海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6月,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樵山蟠龍洞內,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展廳面積3638平方米,庫房面積12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主體建築包括民國時期的建築龍母廟,以及現代仿古建築紫瓊樓、蓮花樓、潛龍閣,有大小展廳7個,畫廊、碑廊各一個,是一座將秀麗的自然景觀與典雅的仿古建築融為一體的園林化博物館。

1994年南海博物館被列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具體負責全區文物保護、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面的文博業務工作。館內設辦公室、陳列部、宣教部、保管部、資料檔案室、保衞部、經營部。目前,南海區博物館共有專業人員13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4名,初級職稱4名;大學本科12人,大專4人。2005年12月18日,南海區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稱號,南海區博物館負責管轄全區文物保護工作。

南海博物館館藏文物、標本等數量已累積到4137件/套。其中二級文物24件/套,三級文物670件/套,一般文物3443件/套。館藏文物以收藏南海境內出土文物如漢代陶器、唐宋瓷器、西樵山遺址石器以及南海籍歷代書畫家作品特別是康有為書法、信札手稿真跡為最大特色。

近年來,利用現有的館藏資源與其他博物館合辦展覽等辦展方式,舉辦了多個跨地區的館際交流展覽,以促進陳列展覽的相互交流。展出地點除了本館、本地區、本省外,還跨越到國內的其它省份、地區,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青島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等。先後與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省政協、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紀念館、佛山市博物館、番禺區博物館、順德區博物館、珠海市博物館聯合舉辦館際展覽,通過舉辦各類展覽,促進了兩地文化的交流。

利用媒體進行宣傳,提升博物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幾年來,南海區博物館在宣傳形式上進行了多種嘗試,力求創新,宣傳工作做到有聲有色,大大提高了宣傳效果。配合每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參與廣州、佛山市等文博單位舉辦的活動,共同宣傳文博事業。

為充分發揮文物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南海區充分利用維修好的歷史舊址、名人故居,修建了一批紀念館。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陳啟沅紀念館、黃少強紀念館、馮夏威史蹟陳列館等。此外,還充分利用維修後的革命舊址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中共南三花工委舊址、珠江縱隊獨立第三大隊隊部舊址、中共南海縣委舊址等。一個以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為主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絡在南海逐步形成。大部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舉辦有陳列展覽,是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

南海區博物館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如1998年與廣東省博物館、新會市博物館合編《康有為、梁啟超與維新運動》,1999年該書榮獲文化部第一屆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3年與順德、番禺區博物館合編《南海·番禺·順德館藏書畫精品集》;2006年與廣東省社科院合編《康有為與近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6月與廣東美術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嶺南畫派紀念館、佛山市博物館合編《丹青發嗟憤--黃少強作品集》;2007年,協助南海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輯出版了《南海市文物志》等;2008年編輯出版了《康有為手跡》、10冊《康有為集》、《南海楹聯選集》。

近年來,南海博物館專業人員先後參加了多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會議。全館專業人員積極從事科學研究並撰寫論文,發表了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有2篇獲獎,12篇發表在國家級和國家核心期刊上,42篇發表於各類學術研討會上。協助南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省科學聯合會分別於1998年、2003年、2008年舉辦了“康有為與戊戌變法學術研討會”、“康有為與近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和“康有為與改革創新學術研討會”。

2006年8月4日,受颱風“派比安”影響,西樵山出現了罕見的泥石流災害,南海區博物館館址被嚴重損毀。11月7日,遷往桂城原區廣播電視局舊址作臨時辦公場所。現新博物館的遷建選址在西樵的南部,黃大仙聖境園以東,登山大道與環山路交匯處。新館將於2011年落成,建成後的南海博物館將成為收藏展示南海歷史文物,研究南海歷史文化的中心,中國小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南海區對外文化交流一個窗口,通過博物館使南海的文化和精神得到全面的發揚,也為西樵山的旅遊觀光增加一個新的景點。

館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新三路5號

乘車線路:203路、132路、238路、129路、277路、226路;佛202路、佛213路;桂01路、桂04路、桂05路、南海快1

2、平洲玉器街

平洲玉器街位於南海區桂城街道,是國家4A級景區、中國珠寶首飾特色產業基地、中國四大玉器市場之一和三大緬甸翡翠加工生產批發基地之一。景區內有翠寶園、璞玉園、玉器老街、玉器大樓、翡翠精品展廳、賭石文化體驗中心、琢玉展示區等主題遊覽區域,以及在建的中華玉雕大師園、會展中心、主題會館休閒餐飲區等設施。

2013年,平洲玉器街加大投入完善各項設施。完成遊客服務中心的改造,統一景區內標識系統設置,完善廁所、無障礙通道等設施。印製導遊圖、明信片、畫冊、音像製品等,加強景區宣傳。是年,景區推出玉文化體驗路線和休閒觀光路線兩條主要觀光遊覽線路。全年接待遊客近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84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6%、8.4%。

1、西樵山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南海市西南部,面積約十四平方公里,西樵山有七十二峯,以山青,水奇著稱,享有“嶺南佳境”之盛名。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樵山是七八千萬年前由海底火山噴發巖漿,巖狀,火山灰後形成的死火山,山體外陡內平,狀若蓮衣複合,大秤峯居羣峯之首,九龍巖,冬菇石,石燕石等峯巖形態萬千。西樵山巖石節理髮育,裂隙縱橫,富有潛水,形成多處水景,有232口泉眼,28處瀑布。“欲覽西樵勝,應先訪白雲”。位於西樵山西北部的白雲洞為――馬蹄形山谷,它兼收巖泉飛瀑之美,有“勝甲西樵”之稱。三峯之間有兩飛泉左右迂迴而下,稱“大雲泉”、“小云泉”。泉水摺疊匯成了三個湖,即所謂“白雲飛下過三湖”:上為“應潮湖”,中為“鑑湖”,下為“會龍湖”。現在其下又增闢“白雲”、“人工”兩湖,形成五湖飛瀑交輝,亭台山水相映的奇泉。洞山腰的雲泉仙館原是明代的玉樓書院,雲泉仙館西的“三湖書院”門額為林則徐所題,康有為青年時代曾在此面壁苦讀三年,山西南部有西天湖和左垂虹瀑,右垂虹瀑等景;山東南部有清暑巖,雲巖飛瀑等景,山東北部有全山最大的瀑布玉巖飛瀑,以及玉巖,仙人石,東天湖等景。

早在新、舊石器時代,西樵山就有人類活動,留下許多歷史遺蹟,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明代中葉成為南國理學名山,至今還保存着白雲古寺,以及大量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