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鄉縣10個最出名的旅遊景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7.68K

10、武鄉縣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紀念館

武鄉縣10個最出名的旅遊景點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城太行街363號,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集旅遊觀光和博物館價值為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直屬山西省文物局,正縣處級建制,性質為歷史類博物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展有珍貴歷史資料和革命文物。館區主要分為主展區和遊覽區兩大部分。主展區包括八路軍簡史陳列廳、八路軍將帥廳、日軍侵華暴行廳;遊覽區包括八路軍游擊戰術演示廳、八路軍抗戰紀念碑、八路雄風碑林、徐向前元帥紀念亭等。

9、武鄉太行龍洞

洞內溶石錯落有序,洞中套洞,晶瑩透明,千姿百態,景觀奇特。石花、石柱、石鐘乳、石瀑布、石筍叢、石蘑菇羣、石簾、石塔、石鍾、石葡萄、石慢、石獅、鵝管等各種造型奇特的鈣化景觀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洞外羣山環繞,森林茂密,鳥語花香,景色優美。太行龍洞是一個大型溶洞,洞內大廳宏偉,温度宜人,空氣新鮮,各種造型奇特的鈣華景觀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太行龍洞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石泉村,太行龍洞在大地構造上位於沁水凹陷的東部邊緣地帶。從縣城到太行龍洞約一個小時車程。

8、武鄉八路軍文化園

八路軍文化園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太行西街,背靠的鳳凰山,東臨的馬牧河,整個景區由前廣場、遊客諮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等七部分組成。利用了體驗式的高科技手段,再現八路軍抗戰史實的大型主題公園,讓遊客感受八路軍的作戰和生活的氛圍。主要景點有軍藝社,勝利壇,拓展項目區和《反掃蕩》實景劇·。2009年3月9日 啟動了八路軍文化產業重點工程及配套項目,總投資8700萬元的八路軍文化園項目2011年8月12日 武鄉八路軍文化主題公園建成完工。

7、關河水庫

關河水庫地處太行山麓,位於武鄉縣城東2.5km的關河峽口處。控制流域面積1745平方公里,總庫容13990萬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 56680000立方米,興利庫容2770萬立方米,防洪標準為百年設計,千年校核。相應百年洪水位為994.42m,千年洪水位996.0m。由於水庫上游植被不良,水土流失嚴重,至1987年底已淤積63810000立方米,佔總庫容的 45.8%。水庫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洞、排沙泄洪洞和水電站組成,大壩為水中倒土均質土壩,全長687m。溢洪道位於壩左500m處,1975年由原來的 28m擴到45m,堰頂高程為987、9m。1989年9月開始建閘工程,1990年建成。

6、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經多次維修、復原,在王家峪村建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紀念館。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總部就設在村東玉皇廟內及周圍的李家祠堂、佛爺廟、奶奶廟等一組建築羣中。磚壁村現還存有總部防衞工事、地堡、哨洞、炮兵陣地等遺蹟。王家峪村位於磚壁村西南10公里、洪水河南岸的一條峽谷中,八路軍總部曾設在村北三座相連的民宅中。

5、洪濟院

洪濟院位於山西省武鄉縣東良鄉東良候村,創建年代不詳。建築面積1723平方米,現存戲樓、南殿、鐘鼓樓、正殿及東西配殿,此外,中軸線西側還有關公殿、千佛塔。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雖然部分樑架元代曾更換,但仍可斷定為金代建築。殿內繪有佛傳故事壁畫48幅,作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

4、武鄉縣大雲寺

武鄉縣大雲寺位於中國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故城鎮內,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雲寺原為東漢涅氏縣治所,後為巖靜寺,北宋治平元年改稱大雲寺。寺院坐北朝南,佔地79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觀音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其中大雄寶殿為金代原構,餘為明清所建。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總佔地面積79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大雄寶殿,兩側為東西配殿。東為十八羅漢殿,西為十殿閻羅殿。觀音殿亦為南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為清代遺構。

3、會仙觀

會仙觀在山西省武鄉縣城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賈志韜會仙於此,故以得名。此地峯巒疊嶂,澗水潺潺,林木映襯,山明水秀,風景十分優美。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明正德七年重修,至明嘉靖七年(1528)竣工。2001年06月25日,會仙觀作為金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會仙觀在山西省武鄉縣城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賈志韜會仙於此,故以得名。此地峯巒嶂,澗水潺潺,林木映襯,山明水秀,風景十分優美。

2、武鄉真如寺

武鄉縣真如寺,寺院坐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天王殿、中大殿(俗稱南殿)、後大殿,鐘鼓二樓位居天王殿兩側,左右廊廡配殿對峙,共有殿宇三十餘間。天王殿、鐘鼓二樓及前院廊廡配殿於民國初年塌毀,其餘主要殿宇尚存。後殿建於寺院的高台之上,面闊五間,進深五椽,樑架為原始材料粗略加工後施用,為元代遺構。金柱、檐柱柱頭捲舌圓潤,內額縫間用大替木,從用材選料及形制上分析仍沿襲了宋代的製作手法。

1、武鄉福源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