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觀後感7篇 環境觀:賦予我們未來的呼吸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9W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逐漸凸顯。本文從個人的視角出發,對環境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並積極探索解決之道。通過深入探討環境保護對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希望激發讀者的環保意識和行動。環境觀後感,讓我們思考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環境觀後感7篇 環境觀:賦予我們未來的呼吸

第1篇

地球母親供給我們充足的氧氣、水分和食品,她是一個關心兒女、愛護兒女的好母親。然而,你看工廠裏的廢氣和污水隨意排放,一片片森林遭到亂砍亂伐,城市裏的垃圾散發着臭氣……

如果有一天,地球母親問道:“孩子,我給了你藍天、碧水、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原野,你是如何生活的?我讓天上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水裏的魚蝦與你為伴,你是怎樣與他們為鄰的?”

我想,除了歎息和沉默,我們還能説什麼?我們能告訴她天已不再蔚藍,水已不再清澈,森林和原野已不復存在嗎?我們能告訴她由於亂捕亂殺,我們已經孑孑自立嗎?

現在,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説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政府也早已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顧炎武曾經説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將落在我們新一代的肩上。同學們,當看到未關的水龍頭在滴水時,你是不是能夠隨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你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你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

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了你強烈的環保意識,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環境觀後感7篇 環境觀:賦予我們未來的呼吸 第2張

第2篇

從前有一座美麗的小山,那裏漫山遍野都是樹,只要你深吸一口氣,便感覺這口氣無比清新,樹下的那些還是花骨朵的野花們,也都張開了笑臉,好像是被這美不勝收的景象給迷住了,迫不及待地想看個究竟,紅的、黃的、藍的、紫的……好像是天上派下來裝飾這美麗小山的天使,而我就住在這座山的山腳。

一天,我家沒柴燒了,愁得很,突然,眼前一亮,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拿起斧頭上山砍柴去了。不一會兒,我便已經砍了十棵,滿載而歸,這半年我都不用去砍柴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家的桌子因長年使用已經壞了,為了做桌子,所以我又上山砍樹了。

過了許久,我發現家裏所有椅子都缺腳,但樹木已經被我砍了許多,我只能在心裏安慰自己:“沒事,還有這麼多呢,再砍上10棵也不會有事的。”我放心去看了。

又過了些日子,朋友打電話説要來我家住住。我想:朋友來住,我不得裝修一下嗎?出於虛榮心,我又上山砍樹了。抬頭一看,這座山的樹已經被我砍得差不多了,屈指一算,剩下的樹夠我蓋一棟樓房,還多一棵。我便留下一棵給這座山,其餘全蓋成了房子。

第二年洪水來了,由於樹木不足,洪水便把我和房子沖走了,原來那美麗的小山如今也變得破敗不堪。

啊,原來每一棵樹都是人類的朋友,此時此刻,我真誠地向每一棵樹説一聲:“朋友,對不起!”

第3篇

地球,是一個有很多資源的世界。隨着我們人類科技的進步,我們用去了許多的資源,但是,我們人類不懂節約資源的話,會使地球的資源減少……“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慾無極”唐代詩人白居易對生態資源與人類生存關係的這種清醒認識,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我們生活的時代,正面臨資源缺乏、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約、環保已迫在眉睫。我們每個人手裏都緊握着珍貴的“資源”,掌握着中華民族發展的“命脈”。紙的發明是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目前我國生產的紙約有500種。現在,我們生活中有必需文具——紙。紙,處處可見:課本、作業本、草稿本等等,很多很多。可是,很多同學浪費紙張,亂丟紙張的行動在校園可隨處可見。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節約用紙。

從學習中到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紙,而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樹皮等植物的纖維,但由於人們盲目的砍伐。現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要節約用紙,人人有責,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節約用紙”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説,比起節約水電來似乎遙遠了一點。很少有人清楚節約用紙和保護生態環境有什麼直接關係。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你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結果是驚人的。一張紙從何而來?紙是由樹“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几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人類是無情的,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帶來了方便,但同時給森林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樹木不僅可以用來造紙,還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淨化空氣。如果沒有樹木,就沒有氧氣,那人類也就無處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黃土高原上原本覆蓋着成片的森林,鬱鬱葱葱,一望無際的林海,泛着綠色的波濤。但是,由於人們的破壞,現在黃土高原已真正成為只有黃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黃色的皮膚,是那樣令人痛心。而且,由於沒有樹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導致黃河含沙量極高。如此大的危害,人類怎能無動於衷?植樹造林迫在眉睫。

森林是製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森林能夠涵養水源,樹冠像一把張開的傘,可以截留10~20%雨量。5萬畝森林貯水量相當於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許多人都拎着工具去植樹。我國現在的森林覆蓋率已上升。這是人類改過自省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是,雖然森林覆蓋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樹造林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也是人類永遠的任務。現在已步入夏季,雖然已經過了植樹的最好時節,但我們可以在心中播散“節約用紙”的種子,種植“植樹造林”的樹木,等到來年春天,這些樹木已發了芽,長高了。我們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將樹木的種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護它們,讓祖國大地充滿綠色!

第4篇

看完《後天》我感觸頗深,第一次才敢覺到,人類是多麼軟弱無助,在地球上隨心所欲的消耗着地球的資源,隨着腳下的土地一片一片的減少,森林逐漸的離開了我們的視野,身邊的空氣……有什麼我們沒有破壞到?別讓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看來我們只能請求上天原諒我們的無知。

這個電影的主演是美國的丹尼斯·奎德,演的是一名天氣學家他的兒子山姆知道世界的大災難要來了。所以他不顧一切去救身在紐約的女友,但是他父親不放心也跟着他的兒子去了紐約。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在洪水中搖搖晃晃,車子翻了,許多人被龍捲風捲走了,還有人被洪水淹死了,更有許多人,被突如其來的冰雹砸死了。

當我看到一位日本上班族的叔叔前一秒還在與妻子談話,後一秒就被冰雹砸倒在地,那一刻人類的生命是多麼脆弱啊!

無法抵抗的龍捲風,襲擊了洛杉磯,狂雪掩蓋的印度,下着葡萄柚大小冰雹的東京,而紐約卻在一天的時間裏從炎熱速降為酷寒。

我清楚的記的,美國副總統發表的一句話:“我們曾經以為我們可以無節制的去消耗地球的資源,但我們錯了,包括我……”這一幕,對驕傲的美國人而言,很是侮辱。

我們要保護地球資源,不然這就會是我們的“後天”!

第5篇

大年八年級,我懸着一顆心看完了災難片《後天》。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傑克,紐約劫後餘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可是,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能像山姆那樣慶幸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會”,因為自然一直承受着人類給它的極大傷害。

電影《後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後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後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後天。

紐約在一天之間變成了汪洋,變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蓋了一切:道路、白宮、城市……冰雪讓世界變成了白色,氣温驟降讓在圖書館裏的美國人不得不靠焚燒書籍來取暖,氣温驟降讓美國國旗凍結在半空,讓直升機的螺旋槳和燃料都被凍住,讓摩天大樓的玻璃窗層層碎裂……這種景象我們前所未見。這場災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且並不能用人力來解決,此時的人類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係;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於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着。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第6篇

很久以前就聽説《可可西里》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裏面所涉及的人性思考令我心生敬仰之意。一向沒有機會完整地看一遍,當今日我靜心仔仔細細地看完之後,心理是一種説不出的滋味。

我明白,巡山隊的故事,其實就是野犛牛隊的故事。日泰的原型就是索南達傑,故事本身有些改動,沒動的是高原人的精神。

當年的索南達傑並不是聖人,身為副書記的他,首先要研究的是經濟的發展。野犛牛隊原本是為探索金礦而組建的,當他們看到那些高原精靈被殘忍的殺害時,他們放下了手中的鐵鍬,拿起了qiāng,為了藏羚羊的生命。日泰説,高原上磕長頭的人,臉和手都很髒,但他們的心是最乾淨的。

現實中,索南達傑是在與盜獵分子的qiāng戰中因身中百餘發子彈血盡而忘的,當三天後隊員們找到他時,他依舊堅持着單膝跪地的射擊姿勢。

當青藏鐵路穿越可可西里時,設計者們為藏羚羊留下了遷徙的通道;而在唐古拉山口,人們為索南達傑立下紀念碑讓每一位進藏旅客都明白,以往有這麼一個人為藏羚羊付出了一切。

可可西里充滿了太多的祕密,她在藏語裏是美麗的少女的意思,可事實上,可可西里也充斥着世間最瘋狂的罪惡。當卓乃湖畔近500頭藏羚羊皮依次展開時,意味着1000條甚至更多的羚羊的死亡,應為他們正處於產仔期。

真的,這部電影給了我一種叫做震撼的感覺。我也是今日才明白這部戲的導演和編劇都是陸川,我一向以為陸川就是從平地冒出來的一個異常不招我待見的導演,他的《南京!南京!》是我明白的屬於他的最早電影,印象很不好,還有平時的為人處世總覺着有些過於張揚和做作。而今,當我明白這個人就是《可可西里》的導演時,內心不免不免為他稍稍放寬了標準。能拍出這種水平的導演我為什麼不能對他寬厚一點所以我不會再去計較他的為人,我只在乎他的電影能否帶給我一種震撼的人性思考。

永恆的可可西里,不變的藏民的淳樸,它是離天最近的屋脊,是我向往的一片淨土。

第7篇

?可可西里》是一部真實的影片,真實的讓人窒息。“砰”,一個生命結束了,沒有任何渲染,原來生命的結束竟如此的簡單。天葬師的刀,神鷹的盤旋,喇嘛的頌經聲,那是對生命的提示,塵世與天堂,究竟有多遠的距離?

巡山隊員劉棟一腳踏進流沙,流沙漸漸的吞噬着他,他掙扎着,掙扎着,沒有了掙扎,最後一縷頭髮也淹沒在流沙中。生命的消失就這樣殘酷呈此刻眼殘酷呈此刻眼前。

強巴走了,那個獨自在不凍泉守了三年的漢子,愣住了;劉棟走了,那在雪地裏掙扎的洛桑也哭了:“我們走不出去了”。馬佔林和他的同伴在生命線上掙扎,一個倒下了,同伴甚至連頭都不會回,“走出去了,但死了不少人”。

在生命線上,人無法用“好”與“壞”來評價,所謂的好與壞能夠在瞬間轉換,追馬佔林與他兒子的巡山隊員倒下,救他的是馬佔林的兒子。最後,救下尕玉也是那個盜獵者的幫兇。

“轉山的人的手和臉很髒,但他們的心是很乾淨的”,有多少人能説自己的心比那個馬佔林乾淨呢?扒一張皮子5元錢……

可可西里,暴力,血腥,對生命的挑戰,那裏不屬於女生,“好姑娘多的很”,那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冷雪離開了,會有其他的女生在劉棟的身邊嗎?日泰死後,那影片最後一個女生??日泰的女兒,她會去哪兒?

日泰的死,是向着這個沒有偶像的年代的最後呼喊,應對着槍口,依然揮出他那一拳,“砰”,倒地,抽搐着,一梭子彈,不再抽搐。漫天飛雪中,一個隊員一個隊員的消失,日泰隊長最後也躺在那,那樣的安詳。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證明生命與信仰的聖地?正因,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説,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導演陸川如是説。

尕玉去了可可西里,他體會了。體會終將改變可可西里。人類踏上地球的第一個腳印不該帶着罪惡。“再走五里,那裏是公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