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觀後感3篇 珍寶異彩:《國家寶藏》觀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8W

《國家寶藏》是一檔文化類節目,通過展現中國文化史上的珍貴文物和歷史文化,向觀眾展現中華文化之美與精髓。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着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這檔節目有助於推廣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深受觀眾喜愛。

《國家寶藏》觀後感3篇 珍寶異彩:《國家寶藏》觀感

第1篇

近日,央視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火了。這檔耗時兩年製作的誠意之作,號召九大最具分量國家級博物館(院),每家甄選出3件鎮館之寶亮相。每件國寶都有一個“保護人”,由明星演員演繹國寶的前世故事。

?國家寶藏》有多火?朋友圈裏到處可見人們為這部節目點贊、各路好友競相向我推薦“一定要看啊”,連一向高冷的豆瓣網友也給其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當然,《國家寶藏》有很多走紅理由。比如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氣磅礴的.解説詞,以及華麗酷炫的舞美效果。連在年輕人、二次元們扎堆的b站,《國家寶藏》的熱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彈幕為其精良的製作水平點贊,大呼“真是良心綜藝”。

在華麗的外表之外,《國家寶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頗受歡迎,一方面在於其打破了傳統的文化節目固有思路,敢於創新,採用了一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講述方式。比如,講述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如果用傳統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現,不僅不具象,還很枯燥,而《國家寶藏》採用了情景劇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後的故事。尤其是敢於使用“自帶流量”的當紅明星,台詞中還穿插了不少網絡流行語,雖然不乏爭議之聲,但在我看來要達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讓大眾有了解的興趣,否則再好的內容,沒有人願意看也是做無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氣,正是大膽創新之舉,況且在節目的效果呈現上,各位明星們的演技也可圈可點,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國家寶藏》的好,還在於在文物背後見人、見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國家寶藏》可能不會這麼火。正是因為在節目中引入了一系列與文物有關的人物,向觀眾表現了他們對文物的情感與思考,才讓這一節目更加打動人心。比如節目請到了7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仇慶年現場演示,除了讓觀眾更清楚地瞭解古代繪畫顏料的製作難度以外,老人獨自去深山老林裏尋找能作為顏料的礦石等故事,更讓人感受到了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熱愛;老中青三代故宮志願者亮相,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們的虔誠和敬業。這讓我想起曾引來萬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國》,在展現食物的美味之餘,也講述了與之相關的人的故事:廚師對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後的人情故事、一場家宴中的親情與鄉愁,也許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動人心。

?國家寶藏》廣受歡迎,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傳承,不能守舊僵化,更不能拒絕創新。只有用當下的社會語言講出來、用當下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來,才能賦予其時代魅力。只要選對了表現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同樣能贏得公眾的追捧。

《國家寶藏》觀後感3篇 珍寶異彩:《國家寶藏》觀感 第2張

第2篇

?國家寶藏》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是一種全新的原創模式,即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屬於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

在播出之後,很意外地在b站上火了,全集播放量為30萬+,還有4萬密集彈幕。要知道,b站上的用户大多都是95後、90後的年輕人,其中90%的用户是25歲以下。這樣一個文博體裁的節目卻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央視節目的年輕化,《國家寶藏》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和年輕人溝通,用年輕人關注的點來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節目播出後,熱門話題也沒有斷過。第一期結束,#乾隆農家樂審美#又被玩壞了。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對於乾隆農家樂審美的調侃更是直接被演繹到了真人秀中,這可算是正宗的官方“吐槽”,直接戳中廣大年輕受眾的點,在網上又掀起了一波熱度。而《國家寶藏》也通過這個引發網友共鳴的點,告訴了大家乾隆迷之審美背後的原因,現場科普道,“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而且它的燒製技藝可以説世間僅此一個。

在《國家寶藏》之前,《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和電影就已經引發了不小的熱度,而此次《國家寶藏》更是讓中國的年輕人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熱愛達到了另一個頂峯。其實,現在年輕人的民族自豪感一定也不比老一輩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更是增加了年輕人對國家的自信心。

?國家寶藏》正是想借此機會來引發年輕人對於國家自豪感的共鳴,在欣賞文物的同時,也能瞭解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通過看《國家寶藏》切切實實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不是套話!真的看着看着就跪了!真正的磅礴大氣!《國家寶藏》真的做到了,讓我們覺得自己和自己身上流淌的古老血液一起沸騰,渙然新生。我才發現語言是如此的匱乏,除了説很好看,太好看了,竟然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其他的言語來形容。慢慢安靜下來,細細品味。感覺到用演繹前世故事的形式真的讓國寶活起來了,尤其是看那個千里江山圖…太能激發民族自豪感了!

沒有娛樂圈的烏煙瘴氣,沒有當紅小生小花的辣眼刷屏,透過《國家寶藏》,我們彷彿置身於多年前的淨土,彷彿在與先人對話,一切都是鮮活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正如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張國立説的,我們是一個年輕的民族!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

第3篇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記載民族血脈的基因密碼;每一座博物館,都是一座守護中華文明的基因寶庫。《國家寶藏》不僅是對文物的展覽、文化的展現,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喚起大眾對文物保護、文明守護的重視和自發進入博物館的興趣,從而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與博物館建立起聯繫。然而,如何才能獲得這樣的表達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非易事。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説:“博物館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藏品不斷匯聚、展覽不斷豐富,不愁觀眾,僅有這些夠了嗎?不夠。一個博物館是不是真正對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就看你用你的資源在多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據顯示,儘管我國文博資源豐富,使用率卻不算高,國人平均每兩年才進一次博物館,而在歐美國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進博物館三到五次。一方面,日益浮躁的社會心態讓人難以沉浸其中感受文物魅力;另一方面,陳舊呆板的展陳方式和深奧晦澀的講解讓人難以心生親近。

如何打開博物館裏的“奇妙”,讓它真正“鮮活”起來、“親和”起來,《國家寶藏》正是藉助電視綜藝這一全民引領級別的傳播載體,進行一種破題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國家寶藏》由央視和故宮聯手,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

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將節目形態定義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我們這次把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屬於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它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不難看出,《國家寶藏》試圖通過一系列努力,打破文物的“靜”,帶來生動、流動和撼動。央視綜藝頻道總監郎昆表示:“《國家寶藏》從全新切口進入文化節目,彙集了領域內頂級的資源,加上我們多年創新積累的經驗,我們有信心打造出一個新的文化節目標杆。”

?國家寶藏》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九大博物館每家推薦三件國寶,節目展示後交由公眾甄選,最終每家選出一件;第二階段,以《國家寶藏》為題舉辦一場盛大特展,展品即為甄選出的九件國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觀後表示,《國家寶藏》真實、全面、立體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