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榜樣5》觀後感心得作文3篇 觀《榜樣5》:感悟中國奮鬥者的勇氣和光榮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2W

近日,《榜樣5》已在2023年度播出。該節目緊扣時代潮流,呈現了一批批優秀人物的成長曆程和精彩故事,充分展示出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觀後感心得。

2023《榜樣5》觀後感心得作文3篇 觀《榜樣5》:感悟中國奮鬥者的勇氣和光榮

第1篇

“疫”路上中華兒女發揚着團結一心、自強不息、守望相助、協和萬邦的民族精神,是讓疫情積極向好的重要法寶。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中華家,謝謝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你們為抗疫做出的點點滴滴讓中華民族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讓中華民族精神在歷史的年輪中熠熠生輝,你們的平凡堅守與擔當標註出閃亮的民族精神座標。

萬眾一心,鑄造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疫情發生後,從中央到各級黨委,基層組織,全國上下,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民配合,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全國一盤棋,全國人民一條心。上下同欲者勝,萬眾一心者興,經過大家的艱辛付出,今天疫情防控取得積極向好變化。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疫情無情,大愛無疆,戰疫場上,有的出錢,有的出力,大家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大家齊心協力,無懼風雨,終見今日之彩虹,眾志成城,必能一往無前,這種精神所匯聚起的磅礴力量必將是書寫精彩華章的催化劑。

自強不息,激發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動力。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泱泱中華五千年,註定了她的不平凡,註定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胸懷寬廣博大,她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強不息的中華兒女。戰疫場上,沒有“基建狂魔”“白衣天使”,有的只是具有自強不息精神的“中國脊樑”。中華兒女能吃苦,不言敗,與時間賽跑,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一件一件小事做實做細,創造了戰疫的大國傳奇。中華兒女敢擔當善作為,盡心盡責盡力,甘於奉獻,義無反顧向前衝,始終保持鬥志昂揚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走實走深,盡全力與病毒賽跑,以“拼命勁”為疫情大考交出合格答卷,向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致敬。

守望相助,奠定抗擊疫情的堅實基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傳統成為我們抗擊疫情的堅實基礎。大災顯大愛,患難見真情,一次次火速集結的背後,是一個個動人的場景。“疫”路上無數中華兒女在“小家”與“大家”面前,在親情與責任之間,作出了義無反顧的選擇,展現了勇往直前的膽魄。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兒女的責任與擔當。回首“疫”路上,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奉獻着,他們用自己的一束光簇擁着另一束光,愛的力量亦會眾人拾柴火焰高,暖心聚力,迎來了今天的優異成績,中國人好樣的,中國精神,奧利給!

協和萬邦,彰顯大國責任與擔當。中國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與救治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堅持公開透明,積極採取措施幫助其他國家共同抗疫。抗擊疫情的中國行動、中國方案、中國精神,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責任與擔當,感受到了中國的力量與決心。面對疫情,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向國際社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與他國共享防疫經驗,派遣專家奔赴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中國防疫經驗迅速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情懷,中國這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風雨壓不跨,苦難中開花。中華兒女用萬眾一心、自強不息、守望相助、協和萬邦的幹勁讓中華民族精神熠熠生輝,中華兒女用擔當與責任標註出了閃亮的民族精神座標。謝謝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你們是如此偉大,要對自己説一聲“感謝拼命的自己”。春天來了,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讓我們迎風奔跑,書寫燦爛輝煌的中國新時代新篇章!

2023《榜樣5》觀後感心得作文3篇 觀《榜樣5》:感悟中國奮鬥者的勇氣和光榮 第2張

第2篇

愛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情感,報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行動,強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志向。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在當今年代,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像他們那麼偉大,但是當我們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就是愛國情懷的體現。

什麼是愛國?蕭伯納説:“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於這個國家,應當比對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對祖國懷抱深厚的情感,保衞她、建設她、強大她,熱愛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這就是愛國心。愛國是一個永恆的主題,這種永恆並不是一成不變,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被賦予了各種內涵,但其本質卻不曾改變,如此流傳的永恆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又銜接了時代的步伐。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人有愛國心,還需報國情。2020年伊始,疫情突發,鍾南山院士衝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前沿,一個80多歲的老人,逆行出征。一張鍾南山院士的乘車照片讓所有人肅然起敬,為了最快到達前線,鍾南山院士星夜兼程,深入武漢疫區考察、研究、治療、呼籲……醫護人員,白衣為甲、勇敢逆行,匆匆踏上抗疫之旅,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與病毒抗爭,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疫情不退,決不收兵”是他們的錚錚誓言。社區工作者,他們穿梭在街頭巷尾、門前屋後,倡導羣眾出入戴口罩、測體温、消毒防疫、登記排查、入户宣傳,加強社區網格化戰鬥,用辛勞和堅守、奉獻和汗水築起“防疫堤壩”。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計回報,哪裏需要他們就往哪裏趕去,第一時間無私援助,攜手抗擊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仁人志士都毫不猶豫地投入了戰鬥,他們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報國之情,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偉大復興的征程波瀾壯闊,時代前進的步伐鏗鏘有力,開創偉業的激情時刻迸發。2020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個個堅毅的背影,一段段青澀但動人的事蹟,都在喚醒我們的奮鬥之心。硝煙散盡,但精神永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旋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基層黨員幹部要有遠大的理想抱負,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從點滴做起,傳承文明,刻苦磨練,直面困難艱險,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腳踏實地立足崗位,勇擔發展新使命,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報國之志的行動,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篇

2020年的春節與往年不一樣。沒有歡聚的場面,沒有擁擠的人羣,因為一場疫病襲擊了神州大地,有着“九省通衢”的武漢陷入了一場與生命賽跑的搶救中。當全國人民深陷慌亂之時,有那麼一羣可敬的人卻逆風上行,感動了着我們。

鏡頭下,時隔17年,征戰過2003年“非典”,已有84歲高齡的“民族脊樑”鍾南山院士聽聞武漢疫病的消息後,再次出征了。因車票緊張,他只能縮在高鐵餐車的一角。人們説,他就是我們國家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我們安心。面對鏡頭,滿臉疲憊疲憊不堪的他眼裏噙着淚水,此刻,他的心中,關心病人勝過關心他的家人。

除夕夜,本是閤家團圓,歡聚一堂的時刻。但一位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擔心自己有可能成為病毒的攜帶者,自覺將房門反鎖,隔絕與家人難得的團圓。門外,他那80多歲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弓着腰,挪動着艱難的步子緩緩地將年夜飯放在門口,一頭潔白如雪的白髮格外耀眼。她眼裏噙着淚水,隔着門,一遍又一遍地叮囑着門內的孩子:“求求你,照顧好自己。”此刻,我想:她也許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多偉大,只祈求他能健康地活着。但她也深知,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他的職責

凌晨的夜晚,下着大雨,接到部隊命令集結即將奔赴武漢一線的女軍醫,簡單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臨別之際,女兒淚流滿面,眼裏滿是不捨,她多麼希望平常忙碌的媽媽此刻能多陪陪她。但母親只是輕輕地抹去了女兒臉上的淚水,告訴女兒:“孩子,不哭,只是我們這一仗不能輸!”在穿上軍裝背上行李邁出家門的那一刻,眼裏含着淚水的她,義無反顧地奔向一線。

在這次與疫病戰鬥的賽跑中,越來越多的“逆行者”逆風而上。“吹哨人”李文亮雖然走了,但他微信裏“病好了,我仍要上一線”的誓言依在;宋英傑在連續奮鬥10天后也因孤獨勞累,生命停止在了28歲;90後小哥鄭能量,在封城之後仍然冒雨開車去武漢做志願者。

他們只是千萬“逆行者”中的一個縮影。當簽下“不計報酬,不計生死”的請願書時,他們早已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在激勵着他們做出這樣的誓言,又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放棄美好的生活逆風而上,做“最美逆行者”。

有一種力量叫感動,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英雄叫榜樣。他們為了在春天開花,長成大樹,默默地奉獻着自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在負重前行。

謝謝你們,最美的逆行者,是你們用自己的身軀和熱血,替我們遮風擋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