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心得體會4篇 書香滋養心靈,啟迪人生的書籍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5W

學書心得體會網站致力於提供優質的學術資源和書評分享平台,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品味和利用好各類圖書。我們的編輯團隊,通過嚴謹的閲讀和深入的思考,將為大家精選出精彩的書評、閲讀經驗和學習心得,為讀者提供有力的參考和啟發。立足於提升讀書品味和學習效果,我們不斷努力,期待與您一同分享和探討讀書的樂趣與智慧。

學書心得體會4篇 書香滋養心靈,啟迪人生的書籍感悟

第1篇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心理諮詢,是指諮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諮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在心理諮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我們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悦。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

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完成了大學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沒有什麼很大的聯繫,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於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學書心得體會4篇 書香滋養心靈,啟迪人生的書籍感悟 第2張

第2篇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3篇

看到這本書,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師範的考試,再次翻着這本書,讀着熟悉的名詞,卻感覺沒有當年的激情,也許是沒有了考試的動力,也許是當了十幾年的教師,這些理論的戰術已經在課堂實踐的戰場上用不上了。於是,我毫無興趣地翻着,想找一找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章節,跟自己教學實際最接近的教學過程來看看,最後決定翻到“教學過程”這一塊看看。對於老書新讀,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原以為這些東西太熟悉了,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原則,哪一條不是當年滾瓜爛熟背過的,就連孔子的“因材施教”,盧梭的自然教育,誇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制也都再熟悉不過了……經過三年的師範學習,加上三年的專科與三年的本科鞏固,自以為,自己對教育學的理論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意外的是,我在書上看到了我從沒見到,從沒聽過的教學新詞、嶄新的教學理論:

“產婆術”:即在教學中,並不把真知直接教學教學學生,而是通過對話、詰問,讓學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後引導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得真知,即蘇格拉底的教學思想。這種“產婆術”教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詰問,第二階段:助產。雖然這樣的名詞我們(至少是我)沒聽過,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值得借鑑的。教學中,同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之間的質疑、互動,引領學生深入思考,最後經過老師的推波助瀾和孩子的獨立思考得出問題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昆體良的教學過程思想:昆體良是古羅馬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模仿、理論、練習”三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理論。這種學習過程,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進,對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性、條理性等顯著的效果。教學中,偶爾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或穿插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道爾頓制: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佈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聽了昨天陳校長的講座,巧的是,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與昨天陳校長講的新亮點不謀而合,和我們學校的自主作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相吻合。雖然目前不可能實現這樣的教學形式,但對我們的教學以及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卻有着很大的影響。

特朗普制:這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今年以來,美國學者勞伊德、特朗普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試圖把大班、小班和個人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大班上課:即把兩個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課,由出類拔萃的老師擔任;小班研究,每個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師或優秀生領導,研究、討論大班授課材料;個別教學,主要由學生獨立作業,部分作業指定,部分作業自選。

還有“克伯屈、伯克、華虛朋”等都是我聞所未聞的新詞,我想,不管是哪種教學組織形式,都有其優缺點,針對如今的課堂,都是有其借鑑意義的。因此,對於這本書,我還需好好研讀,全面掌握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性質與功能,綜合地利用,有主有輔地結合,以便更好改進自己的教學。

第4篇

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極大地加劇了教育情境、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複雜性。今天的教師,面臨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得多的教育現實,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到各種教育活動困境之中。面對學校教育中學生的各類問題,青少年犯罪、道德敗壞、心理障礙等嚴重問題,社會對其往往有較多的關注,也能夠讓教師有足夠的警醒;由於在升學、就業等方面的改革相對滯後,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也存在阻力和困難,尤其在“作業”和“測試”兩個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尚未形成深層次的變革,大大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在新課程條件下,隨着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要求,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和轉變對新階段的物理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教師的綜合素質面臨更高的挑戰。這些問題自然也成為今天教師羣體所共同面臨的教育困境。

首先,學生的“問題行為”並非個別表現,它是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簡單地理解,問題行為是指個體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符合社會準則與行為規範的行為,或不能良好適應社會生活,從而給社會、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響的各種行為。《學生問題行為 心理道德法制》一書選取學生常見、典型的問題行為5大類24種,包括攻擊型問題行為、對抗型問題行為、財物侵害型問題行為、自我損型問題行為和學習困難型問題行為,基本涵蓋了學生問題行為的主要表現。

問題行為並不等於問題學生,因為問題行為關注的是行為本身,而不是對行為發生者做出的整體評價。正常學生也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問題行為,因此,不能把出現問題行為的學生稱為問題學生,只有嚴重的問題行為,且已經泛化、很難改變的學生才稱之為“問題學生”。

學生的問題行為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教師應當如何有效地應對,因為學生的正常行為和問題行為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果能夠及時加以調適,問題行為可能轉化為正常行為,如果調適不及時,也可能進一步導致違法犯罪行為或心理疾病。轉化的關鍵,還要看外力施加影響的時機和方式。

通過讀書,使我認識到學生問題行為綜合應對策略不應停留在外在的社會規範上,應該是心理、道德、法制的結合,同時關注社會道德法制與個體心理的綜合構建,即在方法上注重整體,在理論建設上強調綜合,建立學生問題行為的綜合教育策略。具體包括:⑴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不僅是道德規範的簡單傳遞與校規校紀接受,其本身也是心靈潤澤,心靈點化的過程。 ⑵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不能簡單停留在問題的矯正和預防上,因為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教育方式,應當是積極主動的,以幫助學生“追尋生命的意義”為理想,以促進學生“精神成長”為目標。

説話要和藹可親,保持平等的心態;體現出你是他們的朋友,親人,但不是家長。 千萬不能嘮叨,更不能在眾人面前訓斥,忌諱謾罵。

一定要給足他們的面子。這一點特別重要。這些人特別講義氣,你尊重他,他會特別感激你,對他自己的錯誤會認識深刻,,而且馬上改正。他們最反對你高高在上的感覺。

發現他們的點滴優點,及時表揚、誇獎,給他們自信心。

在他們犯錯誤時,千萬不要在外人面前直接批評他們,可以在他一個人的時候,親切的問候他們後,讓他們自己説出來怎麼了,錯在哪裏?在那個時候,你再引導他們分析錯誤的危害,以及改正的辦法。他們會終生難忘,而且你的話會對他們的一生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是新課程教改下教學的作業和測試兩個方面的相關問題。

合理佈置和認真批改作業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少教師歪曲了“減負”的本意和實質,致使作業及批改這個環節更趨淡化乃至名存實亡。隨意佈置作業、馬馬虎虎批改作業的現象,在常規教學中屢見不鮮。因此,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態度,養成必要的教學技能非常重要。

科學命題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命題是教學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命製出優質的試卷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的一個技能。面對我們命題質量不高的現實,根本的提高方法在於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提高,吸收和借鑑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注重理論的厚重,更強調具體教學實施中的可模仿可借鑑的操作方法,提高教師們的造詣水平。

在編制一學期的學科教學進度時,一定要分佈合理,不僅要把本學期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全部容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點和難點,並把這部分內容的時間分配儘量充分些;另外,對其他預想不到的一些活動,在制定教學進度時要留出機動時間。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看待備課。

眾所周知,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如果不在備課上下功夫,對於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是一句空話,對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也是一句空話。目前,雖然各校都十分重視對教學常規的管理,特別是對教師備課的管理,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特別是教師工作負擔的繁重,造成了部分教師在備課方面的一些重要問題。例如:

1、備課的目的:應付檢查。有的老師備課是一回事,上課是另一回事,備課為應付檢查服務,不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服務。

2、備課的方法:抄搬資料。部分教師視教參教案選為珍寶,不加選擇或不加思考的拿來就用。

3、備課的重點:側重於教學內容。不少教師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化在作業批改與訂正、處理事務上。時常匆匆忙忙進課堂,心中無數;憑着感覺上課,也有老師甚至還有不備課進課堂的現象。

以上這些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要改革課堂教學首先必須要從改革教師備課抓起,克服教師備課過程中的這些弊端將是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問題。

針對教師備課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從減輕教師負擔的角度出發,有些地方對教師備課也進行了多次的改革,加強了備課組的活動,注重集體備課等。在備課管理上也做了一些嘗試:例如有的學校要求青年教師手寫備課,備整冊教材,而中老年教師集體備課,每人備一個單元或者幾節課;有的學校採用修改往年教案的方式備課;有的學校採用電子備課的模式,實施資源共享,這些都有效的提高了備課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但是同時,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有的教師從網上下載一些教案,原先要備很長時間的教材,現在是幾分鐘就解決了問題。我覺得“拿來主義”也是可取的,資源的共享是信息時代的優越性之一。但是,很多教師的這些下載來的資料卻沒有很好的去研究,去修改。純粹的拿來主義表面上是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但是由於備課環節的漏洞,緊接着的問題是教學質量的下降,學生學習水平的下降,學生作業錯誤率的提高等,不斷的批改、補課、輔導。。。。。。在事實上又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因此,備課確實需要改革。像傳統備課的方式中存在的“今年抄去年的課,明年抄今年的課的現象”已經嚴重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只有合理的進行備課改革,才會真正意義上使教師從繁重的機械勞動中解脱出來,而在改革的過程中又同時要注意克服多種新的問題。

聯合備課類似於我們的集體備課,也就是同一學科的教師以一定的方式進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集體協作備課,讓長期以來老師備課單兵作戰,教案水平存在差異的情況得到改善。但是不同的是,聯合備課充分藉助網絡這個平台,值得我們借鑑:

1.建立一個學校的“聯合備課中心”網站,併發佈於internet,教師無論在學校或家中都能通過網絡訪問到;同時,學校為每個教師開設了不同權限的用户名(用於不同層次的管理)。

2.網站的建設以學科分類為主,所有學科按開設年級全部開齊,共有11個科目的102冊學科內容,同時建有“優秀教案推薦”、“參考教案”、“錄像課點播”、“課件推薦”、“備課研究”、“教學計劃總結”、“檢查與反饋”等欄目和專題,用於存放各類相關教案,同時提供大量備課資源,為教師備課服務。

3.平行班的教師任教同一個學科的,可以共同完成本冊內容的集體備課。一個人所備的教學內容提供給其他教師教學用,在此基礎上提倡修改別人的教案,修改以後的第二稿也發在聯合備課中心。

4.從事本學科教學三年以上的教師均可參加聯合備課,備課的基本任務由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分配與調整。三年以下的,不參加聯合備課的教師也把教案發在聯合備課中心,這樣可以一起參與討論與研究備課。

綜上,通過對這三本書的學習研究,使我對新課改下的中學教育教學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深入的理解,我對教育教學活動和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有了更新的認識,只有做好正確處理學校教育中學生的各類問題、教學作業和測試、以及認真備課等問題,才能應對新形勢的教學要求,更好的做好教書育人這份偉大的職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