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感懷隨筆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4W

  亭前感懷隨筆

一個小小的建築,九百多年間,屢坍屢建,至今傲然屹立,為千古佳話佐證,與亙古美文唱和,引得多少人流連吟誦,生景仰之心,動豪邁之情,懷曠達之意。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亭前感懷隨筆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閲讀。

  

亭前感懷隨筆

一提到蘇軾,人們總會露出景仰的微笑。

千百年來,這樣的微笑,在徐州人眼裏還兼具一種自豪。蘇軾一生坎坷,但在徐州任上還算順利。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走遍了徐州的山山水水,其飄逸豪放的性格在山水間淋漓盡致,放鶴亭是他最深情的地方。

放鶴亭,彩棟丹楹,雄峙于徐州雲龍山巔,為古彭城三勝之一。

亭主張天驥,自幼受父母信奉道家哲學影響,無心仕途,喜“讀書北窗竹,釀酒南園水”,在雲龍山西麓黃茅崗,建草堂以修身心。公元1077年,草堂因大水被淹,次年張天驥遷居雲龍山東麓,築亭放鶴。

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書畫家,一個有着有趣靈魂,豪放曠達的士大夫,公元1077年來到徐州。

在雲龍山,一介平民與一位士大夫有了交集。這一交集,碰撞出歷史的華章,雲龍山因此聞名於世。

雲龍山山分九節,狀似神龍。山花爛漫之時,蘇軾初遊雲龍山,與張天驥一見如故。對道教共同的愛好,讓他倆相談甚歡,此後蘇軾常去拜訪。張山人亦“提壺勸酒”,慣作酒伴,蘇軾屢屢大醉而歸。

張山人養有二鶴,東方露白,即亭中放鶴,鶴翩然起舞,在山巔、雲朵、水田間自由翱翔。日落,山人即招鶴而歸。人鶴同樂。

蘇軾每每於此,心情豪達,天地浩遠,感受斐然,用如椽之筆,寫下了文情並茂,千古流傳的著名散文《放鶴亭記》。

“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開篇即氣勢縱橫,攝人心魄。如此風景,非胸懷廣博者如何能見?

《放鶴亭記》,以亭為記,其實重在記鶴,人如其鶴,志在其中。

“山人放鶴,旦放而暮歸,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悠遊於自然的描述,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成語:“閒雲野鶴”。這種清遠自在、無牽無掛、神仙一般的生活,正是身居官場的蘇軾所羨慕的。聯繫反對新法、遭受排擠、自請外放的寫作背景,我們不難體會到蘇軾此時的心情複雜又矛盾。在與世無爭的思想後面,流露出作者不甘妥協的積極精神和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公元1079年,蘇軾轉赴湖州上任,徐州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行。百姓挽住蘇軾的馬頭,獻花祝酒,依依惜別,甚至失聲痛哭,令他激動不已,寫下了《江城子 別徐州》,“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餘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蘇軾留給彭城人太多的記憶。仲夏的一個清晨,我來到雲龍山腳。但見高大威武的牌坊上,雲龍山三個字,飽滿遒勁,像游龍盤踞在牌坊中央。一條山道蜿蜒向上,林木遮天。山中的涼爽,撲面而來。

我急於登臨放鶴亭,步履匆匆,在一岔口停了下來。

一位晨練的老人,剛好走來,我問放鶴亭怎麼走?老人家立即爽快地説:“跟我走。”

走小路,抄近道,老人家邊走邊給我介紹蘇軾,親切地稱蘇軾為“我們的蘇知州”。時間可沖淡一切,但蘇軾沒有漸行漸遠,而是深深烙印在徐州人民心裏。

一刻鐘的山路,視野忽然開朗。不遠處,濃蔭環抱下,一塊巨石上鐫刻着紅色的“壯觀”二字,鮮豔奪目。我有些不解,這一處平坦的石叢,怎可謂壯觀?倒是近處的飲鶴泉,鏽鎖舊鏈中掛滿祈福的紅絲帶,值得尋味。

左手邊,一條青石甬道的盡頭,兩邊綠樹如華蓋,飄逸灑脱的放鶴亭三字,與古樸的飛檐,蔚藍的天空,渾然一體,悠遠深邃。極目遠眺,周遭有起伏的山巒綿延不絕,不就是蘇軾所説的千里一色嘛!我頓為剛剛的不解汗顏,眼前身後皆是大美,不是壯觀又是什麼?!

站在放鶴亭前,思緒翻飛。一個小小的建築,九百多年間,屢坍屢建,至今傲然屹立,為千古佳話佐證,與亙古美文唱和,引得多少人流連吟誦,生景仰之心,動豪邁之情,懷曠達之意。雲龍山的厚重與大氣就好像與生俱來,成為一座城市最好的註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