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相約星期二》有感4篇 《相約星期二》:當旅行與人生相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3K

《相約星期二》是一檔由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温弗瑞主持的脱口秀節目,每期邀請不同的名人嘉賓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經歷。該節目自1986年首播以來,一直備受觀眾喜愛,成為了電視界的經典之一。本文將分享編輯看完該節目後的感悟和思考。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4篇 《相約星期二》:當旅行與人生相遇

第1篇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句話簡潔凝練地概括了《相約星期二》的內容。此書的作者是一位年逾七旬、身患絕症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

1994年當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與自己的學生每個著名專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相約每個星期二給學生上最後一門課,課程的名字是人生,課程共上了十四周,最後一堂是老人的葬禮。老人謝世後,米奇把聽課筆記整理出版,定名為《相約星期二》,該書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連續40周名列美國圖書暢銷排行榜。人們從書中讀到了關於世界語死亡、家庭與感情、金錢與永恆的愛等人生永遠的話題,而我讀到了最深刻的主題—感恩。老莫里面對死亡,逼視着自己的`軀體一步一步走向萎縮、走向消亡。

他並沒有如其他臨終的老人一樣,或咒罵蒼天,發泄自己的憤怒與不滿;或面壁哀歎,讓恐懼與痛苦陪伴着自己早晚人生。他而是勇敢地走向世界,走向自己已離開多年的講堂,讓自己的學生及全世界聽一聽一個參透一切的社會學家眼中的人生。老人為什麼會有如此健康的心態?因為她正在向社會感恩。他想告訴正在被名和利所折磨的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

此時,莫里老人的雙眼前所未有得明亮,他看破世間紅塵,看透世態炎涼,看穿人情冷暖,他趕超了時間和空間,他的心一不是他那病懨懨的身軀所能束縛的,他的心也許早已在宇宙的盡頭翱翔。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莫里死前十四個星期中給米奇講的話字字珠玉,因為這都是從死神那一點一滴搶來的。談論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老莫里講授的內容無所不包,字字都捶在米奇的心頭,也在拷問着社會文化的良知。

莫里感謝自己曾經擁有過的青春,因而就不再害怕變老與衰亡;莫里感謝自己曾經擁有過的健康,因而就不在抱怨現在病痛的折磨;莫里感謝所擁有的閲歷和學識,因而就不在後悔所度過的光陰……抱着感謝一切的心態,莫里在病榻上吧世界上最高深的智慧用最具熱情的語氣緩緩道來。讀了《相約星期二》,我開始用感恩的眼光看着周圍的世界。我感謝自己的青春活力,感謝自己學會了知識和能力,感謝身邊的親友所傾注給我的愛,感謝前人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世界……當然,我更要感謝在天堂向我們微笑的老莫里,因為他叫會了我感恩。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4篇 《相約星期二》:當旅行與人生相遇 第2張

第2篇

中國人很忌諱談及“死亡”,從而帶來中國式教育對生死、對生命的關注的闕如。我將《相約星期二》當做一本教育學書籍,是因為其中所描述的就是一堂生命教育課。從中我看到“向死而生”的勇氣和魄力。

還記得14年很是熱鬧了一陣子的冰桶挑戰嗎,從微軟的比爾蓋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蘋果公司的庫克等科技領袖,擴展到政要、明星。一桶冰水當頭倒下,澆遍全身,意在喚起大眾對漸凍人的關注。漸凍症即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這種病的患者頭腦始終清醒,卻要眼睜睜地看着身體的全部機能隨肌肉萎縮逐漸喪失,直至呼吸衰竭。《相約星期二》的主角莫里教授就是漸凍症患者。本書的主題內容不在於得了這種病有多麼痛苦,而是一個人在臨近人生終點時對死亡、對家庭、對愛等等重要人生課題的感悟。

餘秋雨在這本書的序言裏這樣説,有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惱人生,但誰也不願意多談人生。稍稍多談幾句的,一是高中畢業生,動筆會寫“生活的風帆啊”之類的句子;二是街頭老大娘,開口會發“人這一輩子啊”之類的感歎。兼有人生閲歷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談人生了。我曾設想過,什麼樣的人談人生才合適。想來想去,應該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卻一生大節無虧,受人尊敬,來日無多,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告別意識,因而又會對人生增添一種更超然的鳥瞰方位。

這本書的主角正符合餘秋雨的設定。他叫莫里·施瓦茨,是一名社會學教授,年過七十,患了漸凍症,醫生説他最多存活兩年。在看得見的死亡面前,人會怎麼繼續剩下的日子呢?是每天埋怨老天的不公平,痛苦不堪地倒數日子,還是心灰意冷任自己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莫里教授的選擇是接受,勇敢地去面對死亡。他要把死亡作為他最後的'一門課程,以自身為研究對象,觀察身上發生的一切,留待旁人蔘考,“我已踏上了最後的旅程,我要告訴他們該怎樣打點行裝”。

在最後的時刻,莫里不願意離羣索居,渾渾噩噩地等死。他希望同事朋友多來看望他,給他打電話分享他們遇到的難題,他要證明一件事,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他接受了電視台的訪問,和更多人來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他的一個學生米奇看到了這個節目,他曾是莫里的得意門生,畢業16年一心追求者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他沒日沒夜的工作,採訪各種高端體育賽事和炙手可熱的運動員。他一直在努力向前,埋頭追逐,但心底有時卻被迷惘和空虛侵襲。從電視裏看見老師,隱藏了多年的感情噴薄而出,他以為遺忘了的時光其實一直珍藏在他的心底。

米奇穿越了歲月的煙塵再次握住了他曾經非常愛戴喜歡的老師的手。老師回報他以熱情的擁抱,並且莫里教授要給自己當年的得意門生上最後一門課。於是,每星期二,米奇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莫里的病牀前去上課。

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第一堂課講的就是關於死亡。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尤其是和一個時日無多的絕症患者來談論。而莫里不迴避,也不故作灑脱,他説自己也很恐懼,甚至會流淚,但只一會兒,就放到一邊。他説,我每天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嗎?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去活。接下來的十來個星期,他們談了家庭、金錢、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還有愛的永恆。而隨着課程的進行,莫里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開始,他們還可以在書房上課,莫里可以大聲説笑,隨意做手勢表達感情,還能吃自己喜歡的意大利菜。而後來,他的手都抬不過胸口,只能吃流食,躺在牀上再也站不起來坐不了了。漸凍症,如同一支點燃的蠟燭,它一點點融化人的神經,使軀體變成一堆蠟。通常它從腿部開始,然後慢慢向上發展。等病人不能控制大腿肌肉時,就無法再站立起來。等控制不了軀幹的肌肉時,便無法坐直。最後,病人全身癱軟,只能通過插在喉部的一根管子呼吸,而你清醒的神志則被禁錮在一個軟殼內。或許你還能眨眨眼睛,動動舌頭,就像科幻電影裏那個被冰凍的怪物一樣,但連最隱私的擦鼻涕上廁所之類的事情都沒有辦法去完成了。

面對這種種折磨和難堪,莫里卻以常人無法想象的達觀平靜面對。他幽默地説,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給你擦洗、有人按摩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莫里的身體病了,但他的心卻依然火熱。他比以前更有同情心,更有責任感,他會為遠在別國的遇難者留下同情的淚水,會熱情周到地接待來訪者,給來信求助的人解答疑問,他像蠟燭努力燃盡最後的熱量照耀出一片光亮。他説,這疾病一直敲打我的靈魂,但它奪不走它。病魔可以奪去我的軀體,但無法奪去我的靈魂。莫里給學生上的最後一堂課是葬禮。他葬在了一棵樹旁,可以俯視到一個水池。他在課堂上説的最後一句話是,死亡終結了生命,但沒有終結感情的聯繫。他認為只要彼此有愛,記憶會一直存在,你就仍然是活着的。

他的學生米奇把和老師的這14堂課的筆記整理出版,書名就叫《相約星期二》。這本書引起了全美國的轟動,在各大圖書暢銷榜上停留4年之久,並被翻譯成31種文字在世界流傳。這本小説還被改編為電影、話劇以各種形式廣為流傳。人們沒有忘記莫里。《聖經》上有段話説,天下萬物都有定期,凡事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第3篇

看完最後一個字,我沉默了。惲晨問我“有什麼感想?”我沒有回答他。因為我不能對花幾個小時時間讀完的一個老人用78年的經歷和感悟講述的人生品頭論足。我只是在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死亡降臨到我的身上,我會平靜的接受並坦然的享受死亡的過程嗎?我有資格在死亡來臨之前微笑着對後人談論愛情、婚姻、衰老、恐懼、原諒、遺憾、金錢與永恆嗎?很多人在讀完這部寫實小説後感動的流下眼淚。但我沒有,真的。我的每一根神經都僵硬着,我的胸部有些疼,我想説點什麼,但又不知道該説些什麼。

這些天心臟又不好了,睡覺的時候總是夢見死去的親人,我有些迷茫。聽人説夢見死去親人並且與其親熱是死去親人在召喚你的靈魂,我想,是不是我的生命就快走到盡頭了?我也想到過我死後的事情,想象過哪些人蔘加了我的葬禮,想在臨終前告訴我的親人們不要給我買壽終人專用的衣服,要給我穿平時最愛穿的舊衣服,我想讓我生前的樣子留在親人們的腦子裏,讓他們感覺我跟活着的時候一樣。但我沒有想過可以對他們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樣的話。

從前我也曾認認真真的想過人生,想過如何走好這一生,也試探着寫一些短小的有關人生感悟的小文章,但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到我對人生的認識實在是太淺薄了,面對人生的.態度實在是太偏頗了。

莫里·施瓦茨社會心理學教授,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用十四個星期二的時間給自己的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他在牢獄般的病榻上思索人生,告訴人們該怎樣面對生活,他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寫下了不朽的箴言。

“給予別人温情、給予他人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接受現實、學會滿足、超越自我、原諒別人”這些從前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從即將死亡的一個老人嘴裏説出來,分量一下變得沉重起來,它們像石頭一樣壓在我的心上。

莫里是在自己的家裏,在病榻上講課的,聽課的學生只有一個米奇·阿爾博姆。説是講課,不如説他們是在共同談論生活的意義。內容包括談論世界、談論文化、談論衰老和恐懼、談論金錢和婚姻。但是,我更感覺他們談論的主題就是一個字“愛”因為有了愛,才有病榻上的最後一課,才有討論的眾多內容。是愛讓這位老人窮盡一生去做對別人能有所幫助,他認為有意義的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

?相約星期二》它不是一本書,它是一部人生。我是在昨天讀完它的,昨天是星期三,與他們相約的日子晚了一天。我想,這部人生箴言讀一次不行,要經常不斷地讀,也應該像他們當初的約定一樣,每週二讀一次,讓莫里的聲音連綿不斷的延續下去,好好想一想為什麼過去我們總是索要的多,給予的少。想得多,做得少。説得好,做不好。好好想想,該如何去“愛”。

第4篇

每個星期二米奇都會帶着老師喜愛的食物來聽教授莫里上課。然而,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已時日無多。死亡伴隨着整本書,但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永遠的話題。

生老病死,本非人之常情。但同時,人的本性便畏懼死亡,言語中也多有忌諱。在古代人去世時,帝王稱崩,貴族為薨,而民間則有駕鶴西去的説法。魯迅先生寫無常中曾寫到“哪怕你銅牆鐵壁,哪怕你皇親國戚”。中國古代傳統中,無常索命,厲鬼勾魂,無論是何人,不管是天資聰穎的超世之才,還是腰纏萬貫富甲一方的商賈,閻王三更叫,誰也不能活到五更。從此以後,珍饈美玉,傾城紅顏,名利權勢,都成為了夢幻泡影。粗茶淡飯,把酒話桑麻亦成了奢望。

其實一步步走向死亡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你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不再是當年的青春年少,容貌不在清秀而是變得枯槁,身體不在強壯,走幾步就會氣喘吁吁,雙耳漸漸失聰,眼前的事物也變得模糊,面對美味佳餚卻食之無味。呻吟痙攣,癱瘓在牀,意識模糊,口齒不清……或如石沉大海,或在火中成為灰燼,或久眠於地下,再不復醒來。

我們皆為滄海一粟,世間微塵,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轉瞬之間,便已滄海換桑田,物是人非,不知今夕何夕。莊子中講求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莊周夢蝶,難分蝶與我。既同亦不同,皆形象狀態。但我想説,縱使塵歸於塵,土歸於土,但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我們每個人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足印。每年春天,燕子會回來築巢,那今年的燕子和去年的燕子一樣嗎?和一百年前的又一樣嗎?

小小的飛蛾,隨手一握,我們便能將他們禁錮在掌心,上一刻,那個鮮活的小生命還在欣喜的歡舞,彷彿下一刻,它就能變成冰冷的屍體。但是它在你的手中掙扎着,恢復自由之後依然奮不顧身的撲向火焰。因為這是它所向往的,是畢生所追求的。人們對於死亡的意義的判斷,取決於自我所求與自我判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些名句都表現出了豁達的死亡觀,強調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的意義和價值。死對於他們來説,是無足輕重的,因為死亡意味着人生價值的實現。

有人嚮往的是幸福平和的生活,他平時工作兢兢業業,和親人之間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對朋友兩肋插刀,還經常去孤兒院看望兒童,即使他是最平凡不過的普通人,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當他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他的嘴邊依舊會掛着微笑。為救大火中的孩子而喪生的消防隊員,為讓廢墟下的孩子活着而擋住石塊的母親......太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生命的意義。自古以來,有捨生取義之人,有埋頭苦幹之人,有為民請命之人,有不食嗟來之食之人,有不為五斗米折腰之人,亦有趨炎附勢之人,有冷酷無情之人,有自私自利之人,有背信忘義之人......虞姬為項羽自刎江邊,是她的選擇。范蠡將西施送給吳王夫差,是他的選擇。唐玄宗馬嵬坡下斬紅顏,亦是他的選擇。同是有關愛情,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與閲歷,有想要捨棄和守護的東西,不管心中滋味如何,最終是做出了選擇。

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還是家庭,事業,社會,或是金錢,文化,遺憾等等,都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時常審視自己的生活,學會愛與被愛,和遺憾與傷心和解,追求自己的夢想,守護生活中的温情,正確認識金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惟願:此心安處是吾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