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11篇 教學智慧:用心傳授,激發學生潛能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3W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為主題,總結了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及教學方法,旨在與讀者分享個人在教育領域的經驗和心得,併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通過分享實用的教學經驗,本文將幫助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更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11篇 教學智慧:用心傳授,激發學生潛能

第1篇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已經工作了一年,感觸頗多。作為一名教師非常榮幸也非常辛苦,尤其是作為剛剛走出象牙塔站上講台的年輕教師,不僅要儘快融入角色,更擔負着教育教學的重任。我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備課,做到既備學生又備教材與備教法。本學期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教學,擬定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儘可能的預先考慮到,認真寫好教案。首先,我認真閲讀新課標,鑽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查閲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內容,認真細緻的備好每一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向老教師討教或在備課組內討論。其次,深入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我能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如集體備課,校內外聽課,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操作調控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我追求課堂講解的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努力做到知識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教學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深知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的關鍵。所以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在課堂上講得儘量少些,而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些;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接受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在教學上做到有疑必問。在每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有經驗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做到邊聽邊學,給自己不斷充電,彌補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並常請備課組長和其他教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教學工作。

四、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等一些問題困擾和制約着學生的學習。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下面一方面下功夫。

1、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一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我給他們講清楚,大家其實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誰先跑,誰跑得有力,誰就會成功。對較差的學生,給予多的關心和指導,並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驕傲的學生批評教育,讓他們不要放鬆學習。

2、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開始,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為了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我要求統一作業格式,表揚優秀作業,指導他們預習和複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並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對做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揚並推廣,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學要批評。通過努力,大多數同學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

3、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蒐集資料,對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並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並針對反映出的情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與方法的輔導,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我能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回顧一學期以來的工作,我清楚地認識到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有一些困惑有待解決。總之,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11篇 教學智慧:用心傳授,激發學生潛能 第2張

第2篇

這一學期在緊張匆忙中結束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通過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地鑽研了新教材的編寫特徵,根據我校學生的基本情況,探究教法,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學生的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活動課等,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慾望呢?新教材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我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小組間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英語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以前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教材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台。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四、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

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擴大積累課外閲讀;訓練能力實操技能,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循序漸進。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實踐能力。

第3篇

從走上三尺講台,拿起三寸粉筆的那一刻起,在心中不止一次的告誡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與義務。轉眼,十二個春秋已過,停下匆匆的腳步,稍作停留,以便日後更好地教學。

一、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物理思維為最終目的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與社會密切相關。而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最重要走向社會,面向生活。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必須為基礎教育做出一點貢獻:我必須要面向我的全體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探究、創新意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培養其物理思維,使其成長為不同層次的不同規格俄有用人才。希望步入社會的那一天,學生不僅僅是一個盛裝着一定知識的容器,更是一個富有創造精神的生活者。

由於物理與語數外在會考中所佔分值不同,在學生眼中,物理是副科,不願意在物理上多花一秒鐘時間。但是,生活離不開物理。這時,就需要教師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儘量使物理課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經常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加強實驗教學,創造和諧、融洽的氛圍,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真正愛上物理。

一切的認識、想法均要向行為轉化,而這一行為要靠課堂這一載體得以實現。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課堂效率。一堂高效的物理課,要在一定思想指引下,充分備課,使課程、教材、學生、教師、環境形成一個整體。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同時也是開發者,物理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最終達到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得以培養,學生得到發展。

這些是我一直以來努力地方向和目標,今後還將繼續下去。

第4篇

我在這裏發言,所説的很多東西,其實不是我個人的,是我們這個備課組集體的行為和理念。比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1.深入鑽研學科內容,深層把握高中數學。

這幾年,幾乎做遍了所有大學聯考試題,各地最新模擬題也大量收集,研究。還是五六年前,辦公條件哪樣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每天下午改完作來,我就去上網了,不是去玩遊戲,我是去下載各地最新的模擬題,然後把這些題重組成一份題,這是非常花功夫的,一份題重組下來,至少六個小時,上班時間不夠,課餘時間也用在了這方面,這幾年帶高三一直就是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不多,發表的論文也不多,但是看的題多,組的試卷也多,對高中數學怎樣考,重難點應該把握的比較深透了。

2.講課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要生動有趣。

越是低年級,越是要生動有趣,如可以在一堂課的中間學生疲憊時講一個小故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學生感覺興趣的話題,短小,不沖淡教學內容,或者與教學相關的內容,反正這時學生學習效率低,説些課外的也行,學生認為教師也不是古板的教書匠即可。當然到了高年級,學生考學的壓力,主動積極投入學習中了,這方面這相應少一些,主要突出學科方面,如何培養學生能力了。第一堂課不要搞的題目太難,一定要讓學生聽懂,教的好不好,家長先問的是上課能不能聽懂,上課選題太難,好多學生聽不懂,這堂課就是失敗的,學生認為你不會講了。還有前幾節課,要找些精彩解法的題,就是為了顯示自己,搞一題多解等,讓學生服氣。保國調一中那年,我接下了他原先帶的班,怎麼樣立足,我講了一個數列題,一題多解,四五種解法,又容易理解,一個解法比一個解法精彩,學生下來就説教師講的不錯,哪麼多解法,把題目解法本質顯示出來了,把一大類題如何處理講出來了,當時就服了,這個教師不錯。

3.第節課每節自習都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主要是自習課,做那部分題,明確到位,不要説你們自己隨便看吧,我也試了隨便看吧的效果,由於現在學生自學能力不強,讓他們隨便看,往往半節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整個自習堂亂説話的,玩耍的,亂烘烘的,沒有一點效率,後來上課就乾脆髮捲子,或者做哪些題,看哪些內容,要求非常具體,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自習堂上非常安靜,再沒有哪亂烘烘的情境了。

作業佈置了,一定要檢查,落實。學生都是有些懶的,佈置的作業你不去檢查,一般他們是不會老老實實地做的。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呀,要不是領導讓寫一些東西,讓我在這發言,我才不會總結這些年的教學經驗教訓呢。

5.第一時間發下考試卷,第一時間批改完作業。

每次考試,不管是月考還是期中期末,總是在第一時間把卷發給學生,和其它科相比,有好多次數學試卷都是第一個發下。這一方面表現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試想,一份試卷,你放哪一星期了還沒有改完,學生對這份考試題的激情早就沒有,對學習的熱情,期待,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也會淡化。

是向後複習的同時,要兼顧前面已經複習的內容。複習時每週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再去前面已經複習過的章節,我們使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如課堂小練習,再如每週綜合考試一次,內容正在複習章節內容佔70%。以前已複習過的內容佔30%。因為第一輪複習歷時較長,所以採用滾動式複習顯然優於地毯式複習。

7.先練後講,不練不講,以考代練,練不會考會。

這是數學組這幾年一直堅持的做法,效果不錯。我校自習都分給了教師,這樣教師容易講的多,學生就會少了自我練習,自己去悟的時間。四分講六分練。堅持練為主,講為輔,自習時間最好是要學生練,佈置好練習內容後,學生做題。學習成績好,是通過多種途徑形成的,教師講有講的好處,學生練有練的優勢。

要先練後講,即使題目講不完,也不要佔學生晚上的數學練題時間。題目是講不會的,要先練會,練不會再考,以考代練,只有到了考試後才知道該唸的書還沒有念,考試最能使學生反思總結。考不好時會痛苦,痛苦時才能反思,總結,深思,深刻,經久不忘。才能激發鬥志,悟透要學的東西。

在教學中,應當注意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更要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的展示。不少教師認為,學好數學就是要將概念、定理、公式記熟,而忽視了對它們的過程教學,從而導致了學生對概念、定理、公式理解不深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要積極全面地準備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主動思考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問題,讓他們依靠自己的實踐去獲取知識,從中體會發現的樂趣。在習題教學中也是這樣,在講解一個題目時,要把思路方法的獲得過程説給學生,然後昇華為一類題的解法。

9.始終倡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思想。

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力,努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從數量上説,教師要“少講多啟發”;從質量上説,教師要“精講多指導”。尤其是要抓訓練。要精選難度適宜的習題,對學生進行系統、強化訓練,如每週考試一套大學聯考題量的試題,每週限時做一至二份大學聯考題量的選擇填空題等,培養應試能力。考試是一門學問,大學聯考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過硬的解題能力,而且取決於臨場的發揮。我們要把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做大學聯考,從心理調節、時間分配、節奏的掌握以及整個考試的運籌諸方面不斷調試,逐步適應。在早幾年帶高一的課,期終考試以後問學生,學生總是説考試時太緊張,題沒有做完,歸根結底還是練的少,限時訓練少導致的。

重視對數學考試大綱的學習,能夠按《考試大綱》的精神來複習時,複習才會是高效的。這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但考綱只是一個綱領性文件,看不出怎樣考,怎樣命題,所以必須研究大學聯考題,從考題看考綱,才能知道考綱裏某句話是什麼意思,要求到什麼樣的程度。我下載有從恢復大學聯考以來的所有數學大學聯考題,不僅有按年份的完整的成套的題,還有按章節分類的題,學生做題,自己也做,所有的大學聯考題幾乎全做過了,講課時自然而然就聯繫大學聯考,切中了大學聯考的重點,難點,熱點。記得有一個學生對我説過,最佩服我講題時,對這個題是哪年的大學聯考題,哪年大學聯考題的變形,能一一道來。

在複習中一定要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命題思想是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載體,全面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幾類情形題目可以不講:一是題目繞來繞去,考查目的模糊不清,講不明白的題,可以刪去不講;二是一個題全班只有幾個人會做,顯然難度太大了,這樣的題目要刪去;三是題目技巧性太強,不是通性通法,此類題目刪去;四是題目太偏,不是考查主要重點知識內容,此類題刪去。

抓基礎,還意味着在複習時,要對數學概念、公理、定理、法則、性質、公式的研究一定要透徹,不僅要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不是盲目練題,而是通過題目練習達到鞏固理解概念的作用。講解題時要善於總結規律,由一題到一類題,由一題的解法到一類題的解法,學會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研究問題。如求參數範圍,代數方法常採用分離參數化歸為求函數的值域或最值,若採用幾何法就要明確參數的幾何意義,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來解決。

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被扣分。每週至少做一套模擬題,以大學聯考心態限時完成。對照標準答案找問題,儘量做到:

(1)小錯誤不犯,如列解析式別忘定義域,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不要寫成鈍角;

(3)對做錯的題及不會做的題要查找原因,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以防後患。

要抓好審題的反思、思維定勢的反思、解題後的反思,充分挖掘每道習題的價值,變盲目性為自覺性。每次考完後,學生自己都應認真總結,教師也要儘可能講評到位。教師講評最好能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3)本題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關鍵步驟在哪裏?

(4)學生答題中有哪些典型錯誤?哪些屬於知識上、邏輯上、心理上還是策略上的原因?

14.教師導學,學生悟學,啟發媒介,導悟結合。

學的真諦在於“悟”,教的祕訣在於“導”,中間媒介是啟發。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分析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思維突然受阻或中斷的原因。探討學生怎樣以及為什麼會在認識發展的關鍵時刻突然萌發出新思路。以便指導學生從舊知識悟出新知識,認識知識的規律性,並且讓學生用獲得知識的能力和運用其知識的學習能力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能只掌握學習內容,還要檢查、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要學生對如何學、如何鞏固,進行自我檢查、自我校正、自我評價。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從而使學生更聰明。

5、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六到”:心到: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識;口到:勤問、熟記一些必需知識;耳到:要勤聽,發揮聽覺容量的最大潛力;手到:要勤寫,抄寫、記錄是讀書關鍵;足到:要勤跑,實地考察或請教別人。

16.與時俱進,提高觀點,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的負擔。

現行教材比老教材增加了簡易邏輯、平面向量、概率、導數等現代數學內容。新課標又增加了算法,框圖等內容,這些新增內容都是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呈現出了重要的地位而加進了高中數學中的,是有用才要學的內容。對新增加的內容一定要學好、用好,不能把這些內容當作包袱背上。特別是對向量與導數這兩部分內容,要充分認識到它們的工具作用,在不斷應用它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提高觀點,降低難度,減輕負擔的含義。

第5篇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了,一學期來,本人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為了下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現將一學期以來的各項表現總結如下。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各級培訓,並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過多重複講述,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就是要用科學的方法去指導學生的學習,把科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中,我積極探討科學的學習方法,諸如興趣教學法、交互探求法、情感交流法等。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5、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6、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7、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8、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9、上課之餘,還儘可能地利用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來自學各類知識,以提高自身素質。最近,為了適應新的教學工作,我又在努力自學電腦基礎知識,還嘗試着自己做教學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電腦動畫教學效果。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由於本學期我上課時間少,教育教學效果還無法體現;“藝無止境,學無止境,工作亦無止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更加加倍努力,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開拓進取、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加強業務學習,切實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在新的國家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了城關中學美好的明天,也為了學生的未來奉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

第6篇

如何激發職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情感,喚起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引導他們身臨其境,進而體會作品的思想情感與藝術魅力,是每個語文教師一直探索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嘗試摸索,我認為教師應在備課時作大量的準備工作,充實教材,幫助學生理解。

文學作品大都言簡意賅,甚至意猶未盡,從而留下充分的藝術想象空間。教師在講授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把必要交代的內容補充出來。像《爐中煤》這首詩表現的是“眷戀祖國的情緒”,僅靠讀讀,除了句子的朗朗上口和構思的新巧外,學生很難領悟更深的內容。當然他們也知道這是首愛國詩,但他們並沒有體味到作品中熾烈、奔放的情感。因而在教讀這一首詩時,適當地介紹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懂得詩人的心聲,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是很有必要的。

文學作品欣賞活動主要由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理解構成。沒有教師準確有序的引導,學生的理解欣賞只會是表面的,甚至會不着邊際。如在教學季羨林的《富春江上》一文時,學生對文中涉及古今中外的材料安排不是很明白,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穿插於寫景狀物中的議論語句上去把握,圍繞“隔岸青螺數點,微痕一抹,出沒於煙雨迷濛中”這一線索去體會,就會明白文中的材料儘管看似很散,但是都統攝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和景仰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旨之中;就會明白文章的山水景物是“形”,文化內涵是“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也就很明顯了。

比較出優劣,比較出真知。對小説這類篇幅長,包容量大的作品,適當的補充當然可以使學生更好理解作品生活,但學生在好奇心滿足後,只能記得幾個場面、幾個片段,整個文章的內容卻不易把握。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文時,我在作簡單的背景介紹之後,即引導學生在熟悉全文的基礎上以林黛玉的視野為攝取鏡頭,拍出人物和環境這兩大塊來。將王熙鳳、賈寶玉的出場作為比較閲讀的重點,通過林黛玉的心理活動、觀察來比較二人出場的相同之處,再找出二人出場的不同,讓學生認識到人物出場對錶現人物個性的重要作用,從而體會到《紅樓夢》這部鉅著寫人方法的藝術性。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而職中學生的特點卻是好動不好靜,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如何讓他們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發現在教學中將分角色朗讀轉變為適當的表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雷雨》這類劇本時,我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將劇本改成話劇來表演,做到人人蔘與。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第7篇

所謂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等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情境中去。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生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於遊戲活動和故事情境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例如教學《人民幣——簡單計算》一課可以採用互動教學策略。在實物圖畫情境導入,讓每個孩子在觀察圖中的各種價格,學生不知不覺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後,讓學生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説完整,在互動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提問題意識和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着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從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既有所學,又"樂在其中"。

二、增強學生自信,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參與能力

教學任務要靠教學過程來完成,要提高教學效果,關鍵是要優化教學過程,要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實現素質教教育的目標,必須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形成以教導學、以教促學局面。

1.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人人都要動腦、動口、動手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擺正自己位置,還學生主人地位。充分發揚教學民主,處理好師生間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多給學生創造動腦、動口、動手。在講“20以內的加減”這一課時,我注重了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抓住了知識的生長點。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髮現問題,得出結論。先讓同學們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温故知新,並讓學生口述算理,在引導學生用多種算法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從多種算法中啟發學生用筆算,口算,並通過擺小棒的形式檢驗自己的計算過程,從而使同學們感悟到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滲透了思想教育,達到了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探索交流過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之上,讓學生通過對新知識的感知——概括——應用去發現、掌握規律。這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發展能力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抓住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運用小組討論、口述過程、直觀演示等教學手段,達到了讓學生主動探尋知識規律的目的。

教師都知道,對國小生來説,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對學生而言,首先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這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與人合作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老師還要明確,學生這些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學中,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對學生過早地提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讓學生學會討論、學會交流、學會思考、學生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分享。這引起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學生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無窮。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國小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學生對數學經驗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道之前儘早感受,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數數”前,由於學生剛入學,互相之間還比較陌生,我就設計了“自我介紹”的活動,介紹內容必須包括“家裏有幾口人”這樣,就把要學習的“數數”的知識藴涵在其中了。為此,老師要在學期之初對整冊教材進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識的結合點,規劃知識的結合週期,然後通過家庭、學校的有校溝通,通過一系列實驗作業,讓學生經歷幾天、幾個周,甚至幾個月的“感受”之後再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第8篇

按理説,老師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應該是好事;早晨抓學生背書應該是好事……但這些好事有些教師做起來卻很不受學生歡迎。

我女兒讀四年級了,有一段時間,她的語文老師為了提高本班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乍一聽,這是好事啊。頭兩三天,在我的啟發下,女兒都能認真地高質量地寫完日記。但到了第四、五天,能寫的事情都寫了,當天又沒什麼事值得寫,我也犯愁了。細思量,孩子,每天走在學校與家之間的兩點一線上,沒什麼活動,就是體育課也只是在操場上玩玩,不可能有那麼多新鮮事發生;所見的是田野、村莊、老師、同學,所學的是語文、數學,哪能天天有新發現、新感想?假如讓我這個語文老師寫日記,我每天都有東西寫嗎?我肯定還沒達到那種境界。我問女兒:“老師教你們怎麼去寫?可寫些什麼方面的內容嗎?”女兒搖搖頭。“你們的日記老師天天改嗎?”我又問。女兒説:“老師一般是打個鈎,寫個‘查’字。”我沉默了。國小教師負擔真的很重,一天幾節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哪裏還有空去仔細批改日記呢?我從各方面去啟發女兒,可她總是茫然地搖着頭,説沒什麼可寫。怎麼辦呢?老師佈置的作業總要完成啊,再冥思苦想,時間就不早了,孩子正在長身體,總不能熬夜吧?最後,我只有妥協了,説:“你自己瞎編一篇吧!”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的孩子如此,別人的孩子也是這樣吧?漸漸地,女兒厭煩了寫日記。我有些心痛,不得不沉思起來……

寫日記,本身是好事,可現在為什麼變成壞事了呢?老師急功近利是主要原因。剛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學生就能每天寫一篇質量上乘的日記嗎?沒那高的水平吧?再説,國小生的生活圈是狹小的,觀察能力是有限的,思想見解是淺顯的,所捕捉到的寫作素材肯定不多,怎能天天有東西寫?勿過多,多則濫矣!其二,缺乏正確的引導。寫作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是個難事,老師必須教其寫法,並開展多項有趣的活動,拓展學生的寫作面。這樣,學生方不厭寫,有東西可寫。其三、老師沒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在想讓學生堅持寫日記之前,就應有目的地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想寫,欲一吐為快。這樣學生才會樂寫。後期鼓舞工作也很重要。老師批閲日記後,應及時表揚寫作態度好的同學,張貼出優秀的作品。這樣便給了學生堅持寫作的信心,給他們增添了寫作的後勁。其四、老師沒能細心體察學生的寫作情況。當老師批閲學生的日記,發現有抄襲之嫌或在應付時,那就應平心靜氣地多詢問學生其中的原因,如學生覺得沒事可寫了,那就應拓寬學生的寫作面,親自帶學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觀察、去體驗;引導學生多看有益的課外書,看出自己的感想,寫寫讀後感……從而再次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如學生覺得寫作量還是大了,那就應降為一個星期寫兩篇日記或乾脆寫週記了。因為量的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呵護好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再來説説早晨抓學生背書一事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中講到:“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課程目標裏要求:“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教學建議中也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可見,積累是多麼重要。課本中的文章大多是經典,背誦課文,既是對書本知識的內化,又是積累優美詞句,培養語感,夯實語文基礎的重要手段。顯然, 抓學生背書是有必要的。可有些學校、有些教師的做法卻是不當的。很多學校,早晨學生一到校,相當一部分老師便把學生趕進教室裏讀書,想要他們把所學課文都背個爛熟。我女兒的語文老師也不例外。一天,我和女兒步行去學校。快到學校時,女兒低着頭幽煩地説:“爸爸,我不願這麼早就到學校去。”“為什麼?”我不解地問。女兒仍然低着頭,慢騰騰地説:“到了學校,就像坐牢似的!”我的心咯噔一下,這麼小,怎麼就有了厭學情緒?我耐心地詢問:“這是為什麼?”女兒嘟着嘴説:“每天走進教室,老師就叫你讀書,沒有一點兒自由!”我只好違心地替她的老師解釋了一番,安慰下女兒厭煩的心。

抓學生背書,這本身是好事,為什麼做着做着卻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呢?每個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間,孩子們也不例外,更何況早晨是孩子們鍛鍊身體的黃金時間,怎能就被剝奪了呢?再説,老師如此行事也太主觀、太欠考慮了吧。早晨孩子們一走進教室,就得坐下來背書,無論你背了多少課,反正就是一個字,“背”。這樣單方面強硬地壓制學生,他們能不煩嗎?這樣做,學生的自主性談何調動?學生的個性怎能得以張揚?話説回來,有這個必要嗎?課堂上引導得好,一些精彩段落學生當堂便可背誦,更何況上午第一節課是讀書課。不引導學生看課外讀物,一本教材犯得着去挪用晨讀前的時間要學生背誦嗎?高中階段也不過如此緊張吧。為了一點分數,剝奪了孩子們的自由時空,削弱了孩子的體質,磨滅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那可真不值得了!

好事,在應試教育下可能會變成壞事;在不遵從孩子的身心特點下,在缺乏引導、激趣的強令下,都有可能變成壞事。同仁們,我們要慎行啊!

第9篇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71班,7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鑽研新課標理念,改進教法,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總結過去,挑戰明天,更好地幹好今後的工作。七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3、14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我採取瞭如下措施:

一、認真備課,備教材教法備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寫好教案,每一堂課都要做到有準備。除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吃透教材外,還深入瞭解學生,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擬定了課堂上的輔導、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中的輔導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實效。為了使學生易懂易掌握,我還根據教材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進行階段總結,即每章一總結,期中、期末一總結。

二、做到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講解概念及其應用力求清淅,有條理,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意精講多練,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儘量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儘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新課標的數學課通常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使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所以在課堂上我想方設法創設能吸引學生注意的情境。在這一學期,我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一上課就感興趣,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展示機會,讓他們討論、思考、表達。由於學生樂學,興致高昂,通常學生獲得的知識都超過教材和我備課的範圍。

三、作業的佈置有針對性,有層次,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小結,一些小問題將其批改解決,錯誤較多的問題,上課時進行透徹的講評,並針對有些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失。

四、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優秀老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及時反饋,針對作業中的問題確定個別輔導的學生,並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輔導。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注意克服不足,發揚長處,爭取後面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第10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在學校正確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向、教學目標指引下和自己不斷積累、不斷思索下順利的完成了開學前制定的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經過對新入學的學生調查中發現,有將近80%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意義模糊,甚至有的學生持有“語文無用論”這種觀點。對結果甚是驚訝。為此我認為,想要清水必先清源,於是在第一堂課就重點講解中專語文的特點、學習的意義以及學習的方法,從而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為以後的教學實施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嚴字當頭”嚴肅課堂紀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約束能力比較差,在課堂上動作比較多,無形當中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所以在剛開始就明確要求語文課堂實行三不:不準隨意講話、不準睡覺、不準搞小動作,實行了三必:必須帶書、必須帶筆、必須帶腦子。起初不免有違反者。對於這些學生嚴肅處理,以儆效尤。

三、教學模式努力求新。本校剛入學的學生語文基礎總體來説比較差,且在層次上是參差不齊。如何讓這些學生提升語文的興趣,採用慣用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實現教學目標。經過仔細琢磨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一是探究是的教學模式設置問題,讓學生共同探討得出結論。二是轉換角色讓學生上台來進行授課,提升學生的審視水準,同時也增強了課堂氣氛圍。三是設置模擬情景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例如在教授《伊索寓言》時把文中提到的九個小故事改寫成劇本,讓學生當堂表演,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四、“雙管齊下”努力增強學生的閲讀興趣。閲讀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體現語文價值的重要表現之一。事實情況我們的學生在書籍的閲讀上還是捉襟見肘的。這與我們的客觀實際有關,當更重要的是學生沒有閲讀興趣。那在這裏採用的“強制培養模式”,在班級開展文學知識競賽,內容包含豐富,題目形式多樣,並且把它納入期末考試範圍之內,從而提升了學生的重視度。

五、考試求“活”。考試所起到的作用是衡量自己學習的效果,這裏已經脱離了應試教育的這種約束,所以採用單一的考試模式未免太過枯燥,也不能體現中職語文的一個特點。為此力求創新,例如去年的其會考試我把模擬面試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從中檢驗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併為以後的就業做了相應的準備,可以説是一箭雙鵰。

六、正面教育和“軟性懲罰”相結合力求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學生心靈的“天使”,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努力進取的精神面貌。經常在課堂上穿插很多人物事蹟和生活中的實例。在學生犯錯誤時並不是揮動“棍棒”一棍潦倒,一圖爽快,而是“潤物細無聲”,從心靈上給予感化,首先學生產生的是一種自責,最後會化成進步的動力,實現自己的飛躍。另外一方面從不以尊者的身份自居,在學生面前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那樣無形中拉大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產生一種畏懼感,鴻溝形成溝通難。平易近人實乃為本。

所謂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剛剛踏入教學這片沃土,自感閲歷太淺,感受不深。但是“寶劍鋒”要得,“梅花香”要得。也要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第11篇

光陰似箭,任職以來我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職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實踐,我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現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對於所帶畢業班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台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