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殘日活動陽光行動主題講話稿5篇 陽光助殘,愛心行動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W

近日,我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活動——“助殘日活動陽光行動”,這是一次以主題講演為核心,以親身體驗為手段的公益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帶着愛心和關懷,與殘障人士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責任的價值意義,讓公益之光閃耀在每個角落。

助殘日活動陽光行動主題講話稿5篇 陽光助殘,愛心行動

第1篇

非常感謝大家在萬忙中抽空到我校指導工作首先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本次活動得到了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區殘聯各位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對此,我代表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企業家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自1986年教育局在實驗國小開設了特殊教育班以來,由原來的兩名特教老師,到1995年正式掛牌後的5名特教老師,再到現在的8名專業教師,,特教校在慢慢改變,慢慢成長。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特殊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現在擁有4個教學班,42名學生。

區特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今年省教育廳為我們配備了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及遠程教育配套設施;學校也添置了新標語,粉刷了教室牆壁,更換了桌椅,配齊了電視,dvd,錄音機,全力為特教師生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追求外在建設的同時,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每年暑期都會派出年輕教師外出學習及參加省級賽講。讓他們開闊視野,以便全力以赴搞好特殊教育。

學校還緊扣培養目標,以育人為本,全面發展,注重質量,發展特長,全面提高殘疾學生素質。為使學生真正實現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在狠抓基礎教育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在教師們嘔心瀝血的辛勤培育下,使這些殘疾兒童茁壯成長,殘而有為。從而增強了特教生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信心,激發了奮發進取的熱情。為真正實現了平等參與社會、自立於社會的教育目標而努力。

區特教校已辦成學生喜愛,家長信賴,教師留戀,社會讚譽的學校。也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這為區特教中心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儘管學校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是受條件所限,沒有特殊教育經費,學生的學習條件仍不夠完善,教室擁擠,宿舍緊缺,活動場地窄小,教師缺編。以致目前還有已經報名的5名智障兒童不能入學。構建和諧社會更需關愛弱勢羣體,我區特教事業還在起步發展階段,趕超普通義務教育還有一段差距,特教人決心弘揚艱苦創業、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奉獻進取的精神,為推動我區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造福殘疾人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在努力,懇請大家繼續關注特殊教育,攜手共創特殊教育事業燦爛的明天!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和來賓的關愛與支持,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助殘日活動陽光行動主題講話稿5篇 陽光助殘,愛心行動 第2張

第2篇

非常高興“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工作20_年度總結表彰會暨20_年度培訓班”在四川成都召開,我謹代表中國殘聯黨組、理事會對各省殘聯分管領導同志、監測工作負責同志表示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在殘疾人監測工作中的熱情投入和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慰問,對大力支持和組織承辦此次會議的四川省殘聯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獲得表彰的省市表示祝賀!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20_年度新一輪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工作經驗和做法,貫徹落實《關於做好20_年度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部署今年各項監測工作任務,對省級殘疾人監測工作人員進行政策形勢、監測業務培訓。

剛才,研究室陳新民主任就20_年度監測工作總結和20_年度具體工作要求所談的意見,我完全贊同。下面我就做好20_年度殘疾人狀況監測工作提三點意見:

回顧1987年、20_年兩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和連續五年的全國殘疾人監測工作,對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央有關殘疾人事業的重大決策和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出台,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它所反映出的殘疾人實際生活水平和社會參與狀況,為黨和政府及各部門制定、完善殘疾人有關法規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已成為殘疾人事業“_”發展綱要規定的制度性安排和長效工作機制,是關係殘疾人事業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的基礎性工作和各項事業統計、績效評估的重要參照指標,也是殘疾人工作不斷走向規範化、精細化、科學化的標誌。

“_”開局之年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項民生措施和惠殘政策密集出台,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快速推進為標誌,到20_年底我國將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這是繼城鄉低保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以及保障性住房制度之後,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社會保障戰略舉措。今年的監測數據顯示,20_年度殘疾人蔘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比例從12.8%大幅上升為53.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率達到了97.4%,不僅覆蓋面上去了,還落實了殘疾人的參保補貼和相關優惠。

更要看到的是,繼殘疾人事業“_”規劃頒佈實施後,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規劃、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就業促進規劃以及老齡事業、婦女兒童事業等相關國家級專項規劃也將殘疾人事業主要政策措施和任務目標納入其中。特別是國務院印發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20_-20_年)》,作為第一部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總體規劃,將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中的許多重要目標、任務、措施整體提升到國家頂層制度設計層面,引導各級政府在殘疾人事業資源配置上將給予更大的傾斜,也必將推動各項殘疾人工作的管理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這無疑是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大機遇,規劃的執行評估也對殘疾人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去年全國新一輪監測工作動員會上,衞生部馬曉偉副部長曾評價説,殘疾人監測工作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全面評估各項殘疾人工作的重要標杆,更是衡量各項殘疾人工作的“温度計”和“晴雨表”。這生動的描述了監測工作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它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制定殘疾人政策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日益成為評估有關法規、規劃和政策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今年,國務院殘工委按規定開展了殘疾人事業“_”綱要執行情況20_年度評估,評估主要根據“綱要”設置的一套評價指標體系來進行,而不再僅根據地方彙報和領導印象,20項評價指標中15項要通過年度殘疾人狀況監測來反映。我們工作的質量,將直接關係到殘疾人事業的整體判斷和決策,必須高度重視、紮實推進,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情緒。

新一輪全國殘疾人監測的首年度工作,頭緒多、任務重、時間緊,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強、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的殘疾人口抽樣調查,在中央各有部門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同時也積累了很多值得借鑑的經驗和做法:

第一,建立了全國及地方各級監測辦,形成了穩定的工作機制。去年5月成立了由民政部、衞生部、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殘聯組成的新一輪全國殘疾人狀況監測辦公室。隨後,各省、被確定的縣(市、區)相繼成立了由殘聯主管領導任主任的監測辦公室,辦公室配備了專門工作人員,基本落實了工作經費。在首年度監測工作中,大家分工協作、上下協調、共同配合,層層抓好落實,形成了多部門密切合作的良好局面和穩定的工作運行機制,順利完成了各項調查監測任務。

第二,殘聯繫統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成為開展好全國監測工作的基礎。中國殘聯黨組、理事會高度重視監測工作的開展,王新憲書記等中國殘聯領導同志多次聽取工作彙報,檢查指導基層監測工作,並多次對監測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絕大部分省級殘聯及各監測縣(市、區)殘聯負責同志,都能深入到監測一線,現場指揮協調,幫助解決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同時,各地殘聯不斷加強監測工作,列入殘聯日常工作考核,加強幹部配備和資金投入,有力的調動了監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各級殘聯組織已經成為監測工作的主力軍。

第三,監測樣本的調整補充,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並狠抓培訓,成為監測質量的有效保障。自20_年連續開展四年監測工作後,監測點的常住人口和監測對象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監測樣本老化問題凸顯。通過新一輪監測首年度工作,全國各監測點確定並新增了1.2萬人,補充完善了監測樣本,保證了監測數據的代表性。此外,全國監測辦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一套可行性強的監測方案、工作流程和指導手冊,建立了規範的篩查方法和相關技術標準,同時通過舉辦全國培訓和指導省級直接培訓等方式,減少培訓工作的中間環節,確保了監測培訓質量。

第3篇

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特殊的羣體,特別的關愛》。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昨天,是我國第24個“全國助殘日”。

同學們,當你每天迎着朝陽,走進景城的校門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周圍有一羣人卻要依靠冰冷的輪椅度過人生的每一天;當你和同學們沐浴在陽光體育的快樂中時,你可曾想起你周圍還有一羣人卻連仰望藍天也是一種奢望;當你和小夥伴在音樂中感受美妙的音符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身邊還有一羣人永遠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

他們就是我們所説的殘疾人,他們帶着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忍受着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頑強地生活着。作為健康人的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呢?曾經在一本雜誌上讀到過一篇關於國外孩子的假期生活,他們的博物館裏不僅有各種科技展覽館,還專門有一個情感體驗館,孩子們需要蒙上眼睛,或是坐在輪椅上,在裏面呆上半天或一天,做遊戲,學習,吃飯,體驗殘疾人的生活艱難,這樣以後就會更加理解和尊重殘疾人。

你們還記得20__年的春節晚會上的舞蹈《千手觀音》嗎?看完這個精彩的節目,大家可能很難想象它是由聾啞女孩邰麗華領着20位聾啞演員排練出來的。這個節目,整齊度是非常難的,邰麗華等二十名聾啞演員每天都一起圍着錄音機,趴在地上,把耳朵貼在地板上,貼在音響上來感受音樂的節拍,並通過手語老師的分解音樂,來練習音樂的旋律和身體的韻律……在這個表演的背後,夾雜着多少汗水與辛酸!她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她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説霍金,海倫凱勒等等.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強者,他們的堅強,也給我們帶來了啟迪,我們作為學生,對這樣的羣體應該做點什麼呢我們雖然沒有經濟來源,但是響應這次助殘活動的號召,少吃一份零食,奉獻一份愛心,把節省下來的錢捐獻給殘疾兒童,幫助他們也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平等共享教育,接受教育,掌握一技之長,今後更好的自主於社會,平等的參與社會生活,這對我們來説不只是舉手之勞嗎?

希望大家珍惜現有的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做好每一次值日。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説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同學們,請記住:生命無價,珍愛生命。安全責任重於泰山!讓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天,從點滴做起,遵守紀律,規範秩序,防範未然,讓安全植根於心,讓盛開的花朵不再夭折,讓温馨的家庭遠離遺憾,讓我們美麗的景城校園更加平安!

第4篇

殘疾人權利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為促進公約的履行、維護全球10億殘疾人的平等權利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對增進全球殘疾人的福祉,實現公正、包容、惠及每一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代表團向主席先生和各位委員表示敬意!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履約報告提交和接受審議工作。中國代表團由中央政府以及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代表組成,我們願在今後兩天積極與委員會合作,坦誠回答各位委員的提問,認真聽取各位委員的建設性意見。

中國是《殘疾人權利公約》的首批簽署國家之一。20xx年6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公約》,同年9月《公約》對中國正式生效。中國認真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包括履約報告的撰寫工作。20xx年11月,中國成立了由22個政府部門組成的跨部門工作組,統一部署和撰寫相關報告,並在報告起草過程中認真徵求殘疾人組織的意見。20xx年10月,中國按期向殘疾人權利委員會提交履約報告。

中國目前約有8500萬殘疾人,這一數字比很多國家的總人口還多。中國政府和領導人歷來重視殘疾人事務,批准公約4年來,忠實履行各項義務,採取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保障和促進公約所載各項權利逐步得以實現。應該説,中國廣大殘疾人的狀況正在進入我國曆史上最好的時期。履約報告和問題清單答覆材料已對中國執行公約各實質條款的情況作了全面介紹。鑑於上述材料已有相當一段時間,我願藉此機會,介紹中國在促進和保護殘疾人權利方面的最新進展。

為與公約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保持一致,中國於20xx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強調了公約所主張的不歧視、機會均等、無障礙等基本原則。各省(區、市)根據《殘疾人權利公約》和修訂後的《殘疾人保障法》,對地方殘疾人立法進行修訂。中國還制定了《殘疾人保障法》的配套行政法規,先後頒佈了《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今年6月又頒佈了《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為殘疾人的教育、就業、參與社會生活等權利實現提供了立法保障。

在《社會保險法》、《就業促進法》、《精神衞生法》等法律制定過程中,強化了殘疾人權益保障和特別扶助的規定。同時在制定醫療、教育、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相關政策時,注重對殘疾人權利的平等保護和特別扶助,併為殘疾人權利的行使提供便利和支持。中國保障殘疾人權利的法律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在加強殘疾人立法和政策保障的同時,中國積極推進法律政策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xx年對全國《殘疾人保障法》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並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加強法律實施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殘疾人依法享有和實現各項權利。

中國積極將殘疾人事務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20xx年,中國開始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其中將加快發展殘疾人事業作為重點內容予以表述,要求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為殘疾人生活和發展提供穩定的制度性保障。近年來,中央政府在教育、促進就業、人口發展、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規劃中,均提出了保障殘疾人權益、改善殘疾人狀況的政策措施。

中國製定實施殘疾人事業的專項規劃。20xx年5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綱要提出未來五年間殘疾人生活普遍達到小康,生存和發展狀況顯著改善的總目標以及為1300萬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城鎮新就業殘疾人100萬、扶持1000萬農村貧困殘疾人改善生活狀況、保障殘疾人普遍得到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等發展指標。

中國將殘疾人人權保障納入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在中國兩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殘疾人人權保障作為重要內容得到重視和強調,對於切實履行公約、全面保障殘疾人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不斷加強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中國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蔘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由政府全部或部分代繳。農村和城鎮殘疾人蔘加醫療保險的比例分別為97.4%和80%以上;重度殘疾人蔘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完善了孤殘兒童社會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殘疾人福利津貼制度。寄宿制殘疾人託養服務機構和社區日間照料機構達到6200多個;為60萬户農村貧困殘疾人實施了危房改造。隨着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將逐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保障標準。

不斷改進對殘疾人的康復服務。中國對0-6歲殘疾兒童採取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措施,增強殘疾兒童全面融入社會的能力。20xx-20xx年,1174.5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為殘疾人供應輔助器具近600萬件。91%的縣(區、市)開展了社區康復服務,累計建立社區康復站18.6萬個。中國不斷擴大康復服務的覆蓋面,提升康復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殘疾人融入社會生活提供保障。

不斷提高殘疾人的教育水平。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殘疾人教育體系正在建立。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明顯提高,近60%的殘疾學生融入普通學校就讀,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善;逐步實施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教育;20xx年全國有8000多名殘疾人被高等院校(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教育高等院校)錄取。

不斷加強對殘疾人的就業促進措施。在總體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為充分保障殘疾人就業,中國採取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自主創業和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多種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農業生產,城鄉殘疾人就業規模基本保持穩定。

不斷為殘疾人擺脱貧困提供扶助。20xx年以來,中國扶持了740多萬農村貧困殘疾人脱貧。去年,中國調整了扶貧標準。按照新扶貧標準,農村貧困殘疾人超過2500萬。中央政府今年年初批准《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計劃(20xx-20xx年)》,對未來十年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扶貧開發做出了安排部署,力爭使農村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儘早得到根本性改善。

不斷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中國積極促進殘疾人蔘與公共文化生活,國家和省、市級電視台、電台開設手語節目和殘疾人專題節目;建立為盲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集典藏借閲、盲人閲覽、文化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國盲文圖書館,市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普遍建立了盲人閲覽室;舉辦殘疾人文化進社區、殘疾人文化周、殘疾人體育健身周、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藝術比賽等殘疾人羣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在剛剛結束的第14屆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再次位居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位。

不斷改善殘疾人融入社會的環境。無障礙是公約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殘疾人實現各項權利、融入社會的前提和保障。中國將無障礙建設納入城鄉無障礙建設總體規劃,積極推進公共場所、城市交通、機場、鐵路等無障礙建設,為殘疾人出行提供便利。中國還注意到消除殘疾人家庭生活中的障礙是十分重要的,從20xx年起逐步對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資金支持。

改善對殘疾人的服務。中國積極加快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法律服務、社會工作等專門人才培養,努力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新建、改建和擴建了一批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基層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達到2500個,為殘疾人服務的條件得到改善。未來五年,中央財政還將繼續支持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和專門人才培養。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殘疾人事務。中國積極通過各種媒介宣傳殘疾人事業,鼓勵社會各界瞭解和參與殘疾人事務。社會力量舉辦的殘疾人康復、教育、養老等機構的規模不斷擴大,殘疾人慈善事業持續發展,助殘志願服務更加廣泛,註冊助殘志願者達到700萬人。

進行殘疾人狀況監測。為進一步瞭解殘疾人狀況、保障殘疾人權利、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中國建立了全國殘疾人狀況動態監測機制,系統收集殘疾人和殘疾人事務的基礎數據,為制定殘疾人事務的法律和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加強國際合作是締約國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積極開展殘疾人事務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舉辦了消除障礙 促進融合國際論壇,分享了各國在殘疾人事務和公約履約方面的經驗,對共同面對的挑戰形成了共識。中國分別於20xx年和20xx年成功舉辦了北京殘奧會和廣州亞殘運會,促進了各國殘疾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20xx年上海世博會設立了殘疾人主題館——生命陽光館,這在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就此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專門發來賀信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正處在改革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發展不平衡,使我們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道路上面臨着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中國殘疾人狀況與中國社會的平均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殘疾人在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社會參與等方面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障礙,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權益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如中國殘疾人事業的開拓者、領導者鄧樸方先生所説的那樣,我們已經做的工作,與我們需要做的工作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做好了長期艱苦奮鬥的準備。中國政府將繼續全面履行《殘疾人權利公約》,依法保障殘疾人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讓每一個殘疾人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依,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逐步實現殘疾人平等、 參與、共享的崇高目標!

我要特別感謝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對中國殘疾人事務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也認真研究了非政府組織對中國殘疾人工作的意見,其中一部分問題已在問題單答覆資料中進行了反饋。利用現場審議的機會,我們願意繼續就有關問題與委員們溝通,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推動《殘疾人權利公約》在中國全面履行,推動中國殘疾人事業更好更快發展,造福廣大殘疾人。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因適用公約所產生的國際權利與義務由中國政府承擔,其執行公約的情況作為中國報告的組成部分一併接受委員會審議。香港、澳門實行與內地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因而公約實施情況不完全同於內地。報告及答覆材料中香港、澳門特區履約情況由兩特區政府自行撰寫。現在,請允許我請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介紹香港、澳門執行公約的有關情況。

第5篇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國精神殘疾康復工作座談會,很必要、很重要。精神殘疾康復工作,作為我國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和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社會各方的長期不懈努力,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績。最近,吳邦國等中央領導同志又做出重要批示,責成衞生、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聯合檢查地方精神病防治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認真解決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求不斷完善保障制度,切實維護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權益。6月25日,中國殘聯專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精神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通知》(殘聯[20_]89號),對切實做好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我們召開座談會,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平台、集思廣益,認清當前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的新形勢和殘聯繫統的工作定位,理清思路,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的新模式。

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既有我國精神醫學領域的權威專家,也有英國劍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的專家,還邀請了中國精協、克里斯多夫國際防盲協會的代表和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湖北、廣東、四川、陝西等地方殘聯的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江蘇省作為東部發達省區,殘疾人康復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精神病防治工作方面,一直髮展得比較快,給全國提供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會後,我們還將組織大家對南京市和常州市的精防工作進行考察。兩市的精防工作,體現了國內外先進理念的融合以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非常值得借鑑和學習。

剛才,大家就當前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問題、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將認真研究,積極採納。在此,我代表中國殘聯向長期以來積極參與推動我國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的相關單位、各位專家以及社會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我講三點意見,與在座專家、同志們共同探討。

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加劇,精神衞生問題日益突出。我國現有精神殘疾人827萬,約佔8502萬殘疾人口總數的10%。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是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復服務人數佔我國“_”殘疾人重點康復工程任務的60%,做好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是實現20_年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關鍵一環。當前,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法律依據方面,《精神衞生法》近期有望出台,該法草案中,明確規定了政府在提供精神衞生公共服務方面的責任,同時,也對殘聯參與精神衞生工作的職責做了明確的規定。

——醫保政策方面,衞生部、人社部在20_年分別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服藥費用納入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或門診特殊病種費用支付範圍,實現了國家制度層面的精神病日常服藥報銷全覆蓋。

——工作機制方面,在已有“精神衞生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中央綜治委強勢介入,在全國範圍內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了排查,並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檔案。目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重性精神病管理已納入創新社會管理有關方案之中。

——資金投入方面,衞生部已將精神病的社區醫療服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明確基層衞生機構要為轄區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健康教育等服務,今年,又重新修訂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規範》,大幅提高了對精神衞生機構和社區公共衞生服務的投入。

新的形勢,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但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勢必將走向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這為我們殘聯繫統做好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殘聯與衞生、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經過20多年的不斷探索,在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殘疾人康復工作全面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1、探索並形成了“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模式。

自“八五”以來,國家將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納入《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衞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國殘聯共同制定了4個與其配套的《全國精神病防治康復實施方案》,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模式,建立了縣、鄉鎮、村(居委會)工作網絡,在開展精防工作的市、縣成立了由村(社區)負責人、村醫(社區醫生)、精神殘疾人親屬參加的看護小組,督促精神殘疾人按時服藥並提供轉介服務。殘聯組織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在社區對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提供治療和康復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到“_”期末,在全國1818個縣覆蓋8億人口的地區,使495.2萬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療與康復服務。

20_年前,中國殘聯依據常州市精防工作的有效做法,總結出了“社會化、開放式、綜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復模式,隨後,列入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並在全國範圍內持續推廣,有效地帶動了全國精防工作的開展。

20_年,中央專門將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服務與管理列入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舉措》及相關文件中,並落實了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和重點工作。在文件中,提出了繼續推廣“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復的工作要求,這是對我們20_年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的充分肯定。

今天,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常州市的精防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衞生、公安、殘聯等相關部門統籌聯動、資金投入力度大、醫保和救助政策到位,基本實現了精神病人治療和康復的全覆蓋,形成了醫療衞生的防治康復指導網絡、公安的肇事肇禍防控網絡和殘聯的救助保障服務網絡,三個網絡職責分工明確,工作中有分有合,實現了無縫對接,較好地保障了全市精神病人防、控、管及服務的全面到位,基本實現了精神病人治療、康復的全面覆蓋和信息數據的動態管理。這一做法非常有特點,是對“社會化、開放式、綜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復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全國都要學習這一經驗,爭取在“_”期間,將常州的“一枝獨秀”再一次發展到全國的“百花齊放”。

2、保障機制逐步完善,精神殘疾人的醫療保障政策取得突破。20_年,衞生部、人社部分別下發了《關於做好20_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工作的通知》(衞農衞發〔20_〕27號)和《關於普遍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發〔20_〕59號),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服藥費用納入新農合、居民醫保門診統籌或門診特殊病種費用支付範圍,同時,農村重度殘疾人蔘合費用由政府補助。上述政策的出台實現了城鄉精神病患者門診服藥報銷的全覆蓋,極大地減輕了他們的醫療負擔,也為完善精神殘疾人康復工作長效機制打下了良好基礎。

3、加大了對貧困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力度。為減輕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康復費用負擔,自“十五”開始,在國家財政部的支持下,中國殘聯通過國家彩票公益金項目對全國13.35萬名重症貧困精神病患者進行了連續的醫療救助。在國家項目的帶動下,各級殘聯積極行動,爭取資金,普遍開展了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工作,據統計,僅20_年,就為35.6萬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

中國殘聯開展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20多年,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精神病患者為本,是精防工作的宗旨。以殘疾人為本,是我國殘疾人工作的出發點,也是精防工作的出發點。針對這一特殊困難羣體,不歧視、不漠視,像尊重每一個社會成員一樣尊重他們、理解他們、關心他們,為他們解除病苦,幫助他們恢復社會功能,創造條件幫助他們重返社會。今後,精防工作中每一個環節設計和措施出台,都應該本着這樣一種精神,要把這種精神貫徹到我們整個工作的全過程。

第二,以政府為主導,部門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協力推進的工作機制。精防工作牽涉醫療、救助、管理、康復、社會安全等多個方面,單靠哪一個部門是難以做好的,必須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夠做出成效。

第三,充分發揮殘疾人組織的協調作用,調動精神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自身的積極性。殘聯組織具有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管理部門,也是各項殘疾人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更便於瞭解精神病人,深入家庭做工作;同時,殘聯履行政府賦予的職責,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服務精神病人,既屬義不容辭,又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綜合、組織作用。在探索新的社會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殘聯應該發揮自身特點,在社會管理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救助,是目前合乎國情、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民醫療保障水平還比較有限的情形下,我們既要不斷在政策上為精神病人提供更多的醫療保障服務,同時也要及時地對貧困精神病人直接進行醫療救助,幫助他們解決基本的服藥、住院費用,避免因貧困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嚴重影響社會安全的情況出現。

第五,重視社區,抓好基層是做好精防工作的基礎。廣大精神病人生活在城鄉社區,抓好基層的救助,發揮好看護小組的作用,辦好社區康復站、工療站、農療站、日間中心,既可以解決眾多精神病人的醫療問題,也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症狀,穩定情緒,解除關鎖,更好地恢復社會功能,迴歸社會生活主流。這一做法,既合乎我國國情,也順應了當今國際“去機構化”發展的趨勢。所以,重視社區,抓好基層是做好精防工作的基礎。

大家剛剛都談到我們所取得的成績,也談到經驗,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精神疾病不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精神殘疾人的服務與管理已成為社會管理的薄弱環節。精神殘疾人仍然是殘疾人中最困難的羣體,社會對這類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十分嚴重,侵害精神殘疾人權益的事情也經常發生,許多家庭還得不到應有的救助。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精神疾病工作機制銜接不暢。衞生部門更關注治療、公安部門更關注肇事肇禍,殘聯則更關心精神殘疾人的權益和康復。現實中,精神病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後,病情基本穩定,按照衞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規範”的要求,本應迴歸社區進行康復。但是,由於缺乏合適的社區康復機構,恢復期精神病病人的“出口”問題難以解決。患者及其親屬缺乏必要的康復知識,他們被周圍的人們歧視、自身的康復信心倍受打擊,致使病人難以康復,病情極易復發。同時,西部地區精神醫療機構整體不足,精神科醫生嚴重匱乏,有的省區甚至沒有專門的精神病醫院和精神科。

2、政府對精神病防治康復的整體投入仍然嚴重不足,缺乏保障機制。近年來,國家對公共衞生投入雖然不斷增加,但用於精神衞生工作的經費也相當有限。各級政府對精神疾病防治財政總體投入不足,各方資源的整合力度不夠,很多精神衞生機構仍然是“自收自支”的單位,導致一些精神衞生機構忽視門診隨訪、社區康復等職責,將患者通通納入住院治療服務範疇,客觀上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導致精神疾病管理的缺失。

3、精神病患者的實際醫療負擔仍然很重。這兩年,國家層面接連出台關於精神病患者服藥的普惠政策,從制度層面解決了精神病患者日常服藥納入醫保報銷的問題。但是,由於具體掌握、執行政策的是在縣一級行政機關,各地貫徹政策的力度不一。從我們掌握的實際情況看,大部分地區的報銷比例只有30%-50%左右,對於貧困精神病患者來説,醫療費用負擔仍然很重,不堪承受。

4、救助項目開展與患者的需求不成比例。“_”期間,中國殘聯通過實施彩票公益金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項目,將投入7.5億元為20萬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醫療救助。但是,我們知道,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貧困比例很高,需要救助的人數遠不止20萬人。

5、二代精神病藥物普及率不高。由於價格相對較高,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大部分地區未將二代精神病藥物納入基本藥物報銷目錄中,一代藥副作用大、康復效果差,甚至可然引發其他疾病而雪上加霜。

同志們,儘管當前精神殘疾康復工作中仍面臨相當多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更應看到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關注和重視,“_”期間,政府已將加強對精神殘疾人的服務與管理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精防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應該更加堅定做好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積極應對挑戰。今天,我們在這裏開會,也是想給在座的幾個省殘聯開個“小灶”,希望大家能夠作出更多努力,率先垂範,積極推進“_”精神殘疾康復工作,進而帶動全國。

?中國殘疾人事業“_”發展綱要》明確要求:制定康復機構和精神病患者康復機構的建設標準和服務規範,加強綜合醫院、精神專科醫院康復醫學科室建設,制定完善精神病防治康復等技術標準,實施精神病防治康復等國家重點康復工程;重視精神殘疾預防,對重點人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依託社區和家庭,以智力、精神、重度殘疾人為重點對象,大力發展居家託養服務。加強精神病人福利機構建設。

按照這個要求,我們“_”時期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的工作思路是:以“兩個體系”建設為主線,紮實推進精神殘疾康復工作加快發展。要以維護精神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制定和完善對精神殘疾人的管理和服務政策、解決精神殘疾人的特殊需求和困難、促進精神殘疾人的社會融合和發展為出發點,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人為本、找準定位,繼續大力推進、創新“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模式。20_年的實踐證明,“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模式是適合我國社會發展實際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各部門分工合作、共同推進,社會各界、殘疾人組織、殘疾人家庭積極參與,針對精神病人的個體需求提供適合的康復服務,對解決精神殘疾人基本醫療、降低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率,促進精神殘疾人迴歸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在醫生眼裏,精神殘疾人是“病人”;在公安、綜治部門眼裏,他們被視為“管控對象”;我們殘聯繫統的幹部必須把精神殘疾人視為“人”,為他們爭取相應的權益,提供必要的服務。要充分發揮我們殘聯繫統在社會動員和社會工作方面的優勢,廣泛開展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促進精神殘疾人的社會融合。堅持“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防工作方針,反對關鎖式的封閉治療與管理方法。在實踐中,廣東的“精防日”模式就很有特點,將醫院、社區組織和家屬的資源有機聯繫起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各地要積極學習和借鑑這些經驗,繼續大力推進並不斷完善、創新這一模式,推動精神殘疾康復工作快速發展。

(二)普惠與特惠結合,提高精神病患者醫療保障水平。由於精神疾病的長期性和特殊性,要解決精神殘疾人對醫療保障的特殊需求,就必須堅持普惠、特惠措施相結合的原則。下一步,各地殘聯要在做好彩票公益金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項目的同時,學習安徽省對貧困精神殘疾人統一給予醫療保障和汕頭市的“精神病醫療救助基金”的經驗,積極協調當地政府,整合資源,爭取建立覆蓋面更廣、保障水平更高的精神病醫療救助基金制度。同時,各地要貫徹中國殘聯轉發的兩個關於精神病日常服藥納入醫保報銷的文件精神,積極督促、協調衞生部門、人社部門切實落實精神病門診服藥相關政策,繼續為精神殘疾人爭取更多的特殊醫療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推動降低或取消精神病門診和住院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使得廣大精神殘疾人享受到更多的醫改成果。同時,東部地區和其它有條件的省區,要在做好精神病患者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將二代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

(三)加強精神病社區康復機構的建設,做好與社區醫療機構的銜接。將精神殘疾康復納入社區康復服務的範圍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也是經過我國精神殘疾康復工作實踐檢驗可行的工作模式,同時也符合當今世界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的發展趨勢。做好精神病人的康復工作十分重要,要完善對精神病人從醫院——康復——迴歸社會的整個服務流程,健全醫院、中途宿舍、工療農療訓練機構、社區精神康復綜合服務機構、長期護老院的服務鏈條。穩定期的精神病患者完全可以像健全人一樣生活、工作,他們缺的其實只是一段時間的重新學習生活、職業技能的機會。因此,各地要把精神病社區康復作為社區康復工作的一大亮點工程來抓,進一步爭取衞生等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整合利用“_”國家對精神病防治康復、社區康復以及託養工作的投入,將精神殘疾康復工作納入社區康復內容,切實加以推進。各地殘聯要重視社區精防網絡建設,藉助國家加強基層衞生網絡建設、社區建設的有利契機,加強對社區康復協調員的培養,將精防工作與社區康復、家庭康復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區精防網絡體系。同時,要求各地學習廣東的康園工療站、上海的陽光心園、北京的温馨家園、福建的福樂家園等模式,依託社區現有場所和設施,組織開展工療、娛療、農療、託養、日間照料、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康復服務,對患者家屬和親友進行培訓,幫助患者在家庭進行生活自理能力訓練,開展簡單勞動,為愈後迴歸社會創造條件。

同志們,當前,我們正在全面推進殘疾人事業“_”發展綱要的實施,希望社會各界和國際組織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希望各位專家及各位代表積極為我們的工作建言獻策。發展殘疾人事業,為廣大精神殘疾人謀福祉,使命光榮,任務艱鉅。我們要紮實工作,為進一步改善精神殘疾人狀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