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教學講座心得體會7篇 探究教育教學新思路:筆者心得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4W

近日,本站舉辦了一次教學講座,吸引了近百位教育界人士和教師前來參加。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大家深刻領會了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化了對於課程教學的認識,收穫頗豐。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一些參會者的心得體會。

聽教學講座心得體會7篇 探究教育教學新思路:筆者心得分享

第1篇

學習了董洪亮老師的ppt,我想到了很久以前讀的一個故事。

一位教師正在上課,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一隻蝴蝶飛了進來。教師備課時一定沒有預料這種情況。而這時,所有的學生都無心聽課,興奮地看着這隻蝴蝶。怎麼辦?這位教師靈機一動:“同學們,你們看,連小蝴蝶也進來聽課了,它在看我們哪些同學認真聽講,哪些沒有認真聽講,下課以後我們要評比一下。”話音剛落,“唰”,全體同學都將注意力轉向黑板了。這樣的情節,我們似曾相識,也許還會佩服教師的應急智慧,但是,在我們貌似解決了一個問題以後,是否還有其他問題呢?國小生年齡雖小,可他們完全知道蝴蝶進教室幹什麼的'。蝴蝶是來聽課的嗎?不是。蝴蝶是來看“哪些同學認真聽講,哪些沒有認真聽講”的嗎?也不是。教師還給了學生一個承諾課後評比。課後評了嗎?恐怕也沒有。這樣的做法利用了孩子的天真純潔,或多或少是帶有欺騙性的。

從課堂中的細節,可以看出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態度。我們能騙孩子嗎?即使是“善意”的。我想,我們在向孩子承諾什麼?利益或者自利的承諾是不是教育的承諾?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和這隻飛進教室的小蝴蝶有沒有關係呢?

聽教學講座心得體會7篇 探究教育教學新思路:筆者心得分享 第2張

第2篇

前不久,觀摩聆聽名師講座,名師神采飛揚,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網絡的迅猛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

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與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藴、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

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

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營養了,那麼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悦。

比如,讓學生獲得“特殊的稿費”,以此激發其寫作的興趣,這是教學中新鮮的創意。但稿費從哪裏來?你與學生的家長有時多少溝通?稿費的引導是否會引起負面作用?所以,創意的實現得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是要針對班級學生的習作現狀,他們的寫作熱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熱情消退的情形下,與家長悄悄地溝通,將節省的零用錢交給老師,用於對成功的作品進行獎勵。三是稿費刺激需要藉助一個有效的展示平台,比如班級或學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費的物質刺激,而要將此作為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轉折點。五是將“稿費”與平時的作文講評、賞識和鼓勵相結合,讓全體學生建立信服感,並能從中收穫到寫作的技巧,發表的快樂,從而將寫作並發表作為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現在倡導的同課異構教學科研策略,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展開教學進程,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充滿智慧的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以使同一種教學設計,產生不同的教學的過程,獲得不一樣的教學成果。現在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正是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效範式。

第3篇

新年伊始,20xx年1月5日參加了區教學指導團組織的一次學習活動,即:朱萍英語學科基地的關於“國中英語課堂有效閲讀教學”的輔導講座。整個活動持續時間近3小時,其中安排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匠心獨具,最重要的是在回顧所學內容時感覺收穫頗多,茅塞頓開,同時又覺得信心百倍,幹勁十足。下面就這次學習內容作個梳理,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問題,力爭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裏再次突破自己,提升自己!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1、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師應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即:“學生主體”的思想。

2、關注教學效益。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具備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原則: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具有關聯性;具有直觀性和啟發性;具有趣味性

類別:引出主題,激發興趣的導入;(如:圖片和音樂、學生照片、情景介紹)

複習舊知,引出新知的導入;(如:單詞遊戲、小知識測驗)

教授詞彙,掃除閲讀障礙的導入;(如:動作模仿、看圖學詞)

介紹文化,激活背景知識的導入;(如:視頻和音樂,)

注意:不應只關注語篇中的詞彙、句型、時態等語言知識的講解;

第4篇

6月8日,我們有幸在國小跟教育大師零距離接觸,傾聽了兩位大師的精彩講座,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表達形容概括,是啊,我們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詮釋,教育的本質是上施下效,長善救失。教者也,長善而救失者也。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我們要教育學生學做人,做中國人。同時教育學生區分善惡,善就是有益於人,惡就是有益於己。教育的主軸是長善、救失。失是孩子的缺點,我們教師要言教明理,反求諸己,以身作則,將孩子的'缺點轉變成優點。長善也需要我們教師以身作則,與學生共學弟子規,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下午,老師的講座同樣強調了教育的本質,並且告訴了我們如何引導孩子有效地學習。國小階段我們要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學生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生活中,以鼓勵為基礎,因時施教,因材施教,不給孩子壓力,啟發孩子自己覺悟,同時注意與家長的聯繫,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協調一致共同教育關注孩子的成長。

經過一天的上課學習,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教育的真諦,“上施下效,長善救失”對我們而言是那麼的重要。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抓住教育的本質,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個有心的人,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第5篇

週一例會我們觀看了高金英老師的《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報告。我聽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能有這樣一位老師一定很幸福。高老師以鮮活的案例闡述理論,時而温情感人催人淚下,時而犀利深刻發人深省,時而詼諧幽默惹人發笑。教育的智慧盡顯其中。

一個平凡的班主任竟然能夠做出如此多的不平凡的事。初建宏志班,高金英老師就擔任班主任,對既沒成功經驗又沒失敗教訓的她來説,惟一“有譜”的是“我有愛”。因為在此前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即是在“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的實踐中走過的.。而講座中最讓人心情不能平靜的也是宏志媽媽關於“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的部分。聽着高老師一件件感人的事例,這也一次次的驗證了高老師的信條:“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回想起高老師的講座真是精彩多多:聽報告更像是聽高老師的單口相聲。高老師的講座之所以講的如此收放自如,得益於她那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小故事,那一段段讓人捧腹的笑話。而那不僅僅是一個小故事,一則笑話,它們都被高老師賦予了教育意義,而且還是那麼的“潤物細無聲”,彷彿是吃了糖衣藥丸。高老師將一句句普普通通的道理講得那麼生動,那麼真切,那麼讓人信服,讓這些枯燥的大道理瞬間變得鮮活而充滿生命力,並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入人心。由此,我認為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用心學習,笑話不是一笑而過的話,格言也不是手抄百遍後的理解,當教師就要能抓住風的一瞬並讓它變成能量,在高老師身上我知道了原來用心積累,用心賦予一個笑話於新的內涵也是一種學習,有底藴的老師才有魅力!

高老師的講座給我的感觸太多,我無法一一述説。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多的機遇,同樣也面臨着更多的挑戰。如何去面對挑戰?如何能夠真正的勝任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要耐得住寂寞,能夠沉下心來,去讀一些書,一些有用的書。“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老師!”博覽羣書,取之所長,為我所用。用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教師的教育工作會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聆聽高金英老師的報告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幸福,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昇華,讓我們渴望並努力去做一名“充滿陽光味道”的老師!

第6篇

6月17日,王桂華名師工作室啟動儀式在考棚國小隆重召開,市區領導用及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儀式,我們有幸聆聽了各位專家的指導,感受頗多,較深的有以下三點:

餘校長的報告貼近教學日常生活實際,彷彿一個知心朋友與大家聊天,既親切有趣又意味深長。餘校長教我們要上有趣的數學課;要引導學生樂於學,善於學;精神飽滿地而對每一天的工作;要真愛學生……當他説到:“如果你覺得一個學生調皮得令你煩惱,那是因為你愛得不夠!”我心裏立刻響起不屑的聲音:“那是你沒有遇到過這樣讓人頭疼的學生,站着説話腰不疼啊!”餘校長好像聽到了我的心聲一樣,接着平實地講述了他與這個同學“鬥智鬥勇”的點點滴滴。

與我們平時所遇所做是那麼相似,只是他與我們相比,少了抱怨,少了浮躁,多了換個角度思考,多了深深的愛。想想自己平時工作中遇到了這種情況,剛開始也是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孩子,找機會去鼓勵這些孩子,並積極與家長溝通,可是當得不到家長的'迴應時,多次毫無起色時,自己也就泄氣了,今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得不夠”對我的鞭策,在今後的工作中,願自己愛得夠,愛得深,愛得久!

聽完餘院長的報告,我對數學課堂有了新的認識:一堂好課,不是光看情境多有趣,課件有多美,而是應該簡約明朗,真實有效。確實,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時過多地關注了多媒體是否亮麗,關注了形式是否多樣,關注了課堂是否熱鬧,而忽略了學生是否都參與思考,是否能靜下心來思考。我想,今後我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在愉快的課堂上真實地學習!

汪校長所提的“內部生長的數學”讓我耳目一新,他依託具體案例,向我們細緻闡述了一堂紮實的數學課,既要讓學生知識生長,更要讓學生方法生長,還要讓學生精神生長。相比之下,看看我們的課堂,更多地關注了知識,方法和精神就薄弱了。我想,紮實的課堂,應該是孩子成長的課堂,而成長,不僅僅是知識要成長,方法和精神的成長對孩子們的一生影響更大。

今後,我應該抓住機會,多向專家和其它老師們學習,讓自己的各方面課堂有所提升。

第7篇

我認為一位師德高尚的老師,應該不只是愛正常的學生,還要學會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要關心、愛護、幫助家庭有困難、學習落後、身患疾病的學生。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認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很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熱愛學生,必須瞭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係。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國小生,是一個個可塑性極強的人,尤其應該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發展。我們不能僅僅教給學生知識,做一個教書匠,我們應該做學生人格的塑造者,學生思維的開發者,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學生創新精神的激發者。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促進學生一時的發展,不只是以學生暫取得好的卷面成績為依據,更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離開學校後,依然有潛力可挖。同時。我們是服務社會,服務社會家庭的行業,我們還應該注重以服務社會為本,以家長對子女教育要求為本。

作為一個社會人,教師也應注重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創新,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這不僅是作為個體人的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當今知識和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教師這一特殊的社會角色,更要追求自身的不斷髮展,才能適應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能力、創新精神等

作為一名老師,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以前總認為只要讓自己的學生成績提高,家長滿意自己的教學,對自己有一個好的評價,學校認可自己的教學成績,自己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好教師了。聽完講座,感覺自己離做一位好教師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此同時,自己不僅是一名教師,還是一位負責教學的管理人員,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自己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如果自己所帶團隊的教師沒帶好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自己沒有當好老師的教師,沒有尋找到更好更新的教學方法、運用更加合理的教學手段去引導教師的教學。

大多數人認為當一名國小教師很容易,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受人尊敬、喜愛的老師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現在大多數的老師還是以傳授學生知識,以學生的成績為槓桿來衡量自己的成績,證明自己是一名優秀的老師。但通過聽完講座,才使自己明白了怎樣做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好老師。

像李雲曉講的很多老師教育學生錯誤的實例當中,自己也曾犯過類似這樣的錯誤,例如:學生沒帶作業會認為是他沒做;上課學生不注意聽講,會吼學生;時常把學生當成裝知識的桶,對講的新知識希望學生一次全部掌握,學生掌握不了自己很生氣。我想通過此講座後,一定會選擇一些更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引導學生,使自己與好教師距離。

説了這麼多,也想説幾句通過此次講座另外的一種感想。我自己認為每一位站在講台上講課的老師,還是都想成為受人尊敬的好老師的,為什麼咱們的老師把自己的學生教出了成績,自己還是不夠優秀呢?那就證明了我們大部分的老師並不是師範畢業,對教學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刻,對行業認識不夠專業,心裏對什麼才是真正優秀教師的標準不夠明確,沒有目標自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每個老師就按自己心裏目標向優秀教師邁進。

什麼是師德,師德的力量又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考教師資格證要考心裏學、教育學,可有誰真正理解教育學、心裏學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現在真的感覺自己好比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自己頭頂上那一片天空,總對自我的成績很滿足,不明白樓外青天,人外人的道理。可能我的觀點有點以偏蓋全,但聽完此講座真是這種感覺,心裏想,如果自己能多學點其它方面的知識,我帶的學生就更棒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就更高了。

通過聽完此講座,我想自己以後無論是在教學生方面還是與老師溝通交流方面,多采用實例去説服教育,多換位去思考問題,對出現的問題要做到不急不躁,耐心解決。我的學生和我一起工作的老師都是一顆顆珍珠,我要努力去做好我的學生與老師們這條普通的繩子,讓我的學生與老師們這些珍珠都能越來越閃亮。

一個人只能做好一件事,我想我們新洲這一撥人定能做好一個大的事業。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培養自己一些良好的習慣,心裏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相信教育的力量,本着‘立足本職,對每個學生負責的態度,使每一位老師都成為真正優秀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