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紀事》讀後感11篇 《白洋澱見聞錄》:水天一線,人文盪漾

來源:巧巧簡歷站 6.36K

《白洋澱紀事》是陳天橋先生寫的一本以白洋澱為主題的非虛構散文集。通過對這片生態保護區的生態與文化內涵的探究,作者呈現出了一幅悠久歷史與美麗自然共存的圖景。在閲讀中,我們能深刻感受到生態環境的珍貴,也更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11篇 《白洋澱見聞錄》:水天一線,人文盪漾

第1篇

為了讀《白洋澱紀事》這本書,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澱原本是冀中平原一個極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裏,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在這一本書裏,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小故事。當時,白洋澱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在這如此困難的年代裏,白洋澱裏面的'人們日子過得十分悽苦,但卻依然保持着對祖國、對民族的無比忠誠,對生活充滿着熱情,對未來有着的無限希望。他們有些人離別親人,主動參軍,打擊敵人。有些人身處後方卻用各自的辦法努力為抗日事業作出貢獻,比如干部羣眾互幫互助,熱情招待負傷的八路軍,認真開導落後分子等等。

説到中國的抗日英雄,也許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像楊靖宇、張自忠那些抗日將帥,或像白求恩、趙一曼那樣的傳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澱裏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男女老少,沒有人去描述他們,也沒有人去記載他們。他們每一個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對革命有着不滅熱忱的人們,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有一句話説得好,“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與世長存”。正是千百萬這樣的普通大眾,才使我們的民族歷經艱難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國家日漸繁榮。作為這個國家的每一分子,我們要對祖國充滿熱愛,要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白洋澱紀事》讀後感11篇 《白洋澱見聞錄》:水天一線,人文盪漾 第2張

第2篇

白洋澱,一個極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讀這本書以前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同樣的,白洋澱裏的人們也是不為人知的,這樣的角色在中國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為千千萬萬的這種人,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這一本書看下來,裏面全部都是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的故事,裏面的白洋澱以及周邊地區飽受日本軍隊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 白洋澱裏面的人們卻依然保持着對生活的無限希望,這份希望甚至是連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無法比擬的。同時,他們對於自己的祖國的`熱愛也同樣令我震驚,他們有些人主動參軍,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雖然沒有上前線作戰,但是他們卻各自又各自的辦法,努力為抗日事業做出貢獻。

説到中國的抗日英雄,也許大多數人會立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雲一樣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澱裏的男女老少一樣,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無聞地在背後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沒有他們,也許抗日戰爭就不會成功,也許就沒有像現在一樣的和平生活,他們對於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後,我想説:我們雖然處於和平年代,但是我們要對祖國充滿熱愛,要在背後默默無聞得為祖國做出自己應該的貢獻。

第3篇

初讀《白洋澱紀事》,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樸實真誠,講述的也往往都是真實發生那個時代的故事。這本書就是由一個一個零碎事件編織而成,但它的主題卻不變:在殘酷的戰爭中發現真善美。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香菊的母親》這篇文章。香菊的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情,積極的鬥爭骨幹。六歲時就被一個大她二十歲的男人娶做妻室,但她的丈夫,卻因為受到地主的壓迫而變成了傻的'人。於是在香菊的母親還年幼的時候,就得當男當女,買東買西。

但香菊的母親並不糾結於自己的身世經歷。成長的環境惡劣,雖然沒有給她一個美好的童年,卻很好的磨練了她。她總頑強的奮起鬥爭,在公審大會上,香菊的母親勇敢的站出來揭示地主們的醜惡嘴臉,與此同時,即使已經不再是青春的年齡,她依舊努力學習。

從香菊的母親身上,我看出了一些道理。雖然她小時候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她挺了過來,並接受革新,拋棄舊思想,同自己的女兒一樣認真做功課。而我們現在,也要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改掉壞習慣。所有人都應是如此,把曾經的苦痛都留在過去,不停止奮進。

第4篇

?白洋澱紀事》主要反映的是在白洋澱地區,冀中和晉察冀邊區人民羣眾的抗日鬥爭生活,在當時,老百姓日日夜夜受着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

白洋澱這個地方極其不引人注目,白洋澱裏的人也是不為人知。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普普通通,不為人知的老百姓,才有如今的和平生活!才使中國多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書中,老百姓們對祖國的熱愛是最令我震驚的。他們有些人主動參軍,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有些老百姓不能參戰,但是他們仍各自想辦法,與敵人鬥爭!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平了,我們再也不用因吃不飽穿不暖而發愁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怎樣來的呢?是老百姓用鮮血用淚水換來的,是老百姓憑着那一顆顆堅定的愛國之心換來的!可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之中,愛國之人又有多少呢?同學們,想想老百姓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我們一定要做個愛國之人!

我們雖然處與和平年代,但是我們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祖國,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那些老百姓們平凡而偉大的事蹟!讓我們對祖國充滿熱愛,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5篇

恍惚間,讀完了最後一章,才驚醒,這麼快就讀完了嗎?全書那麼多的故事,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有連續性。從開始抗日,人民積極反抗,青壯年上戰場,老弱病殘幼在家拼盡全力保護戰士們,再到土改等等,人民開始識字,有了文化,精神層次也提高了。

那麼多故事,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小勝兒》。小金子是楊主任的警衞員,時年19歲。那次,他出發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帶笑,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隊伍前面,渾身散發着青春活力。而幾天後,一切都變了。上戰場的同志們都死的死,傷的'傷,連熱情的楊主任都戰死沙場!小金子負了傷,在家休養。多可憐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該是享樂,社交,與朋友一起浪,自由勇敢追夢的年紀,卻目睹了無情的戰爭。明明前幾天還一起騎着高頭大馬,明明前一刻還並肩作戰,“轟”的一聲,那麼鮮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飛射,漫天泥土飄下,被血染紅。

這就是戰爭,無比殘酷,無比血腥,冷漠無情得令人膽寒。為了不讓更多年輕的生命遭受摧殘;不用為國負傷卻只能躺在暗無天日的泥洞裏;不必每晚擔驚受怕睡不着覺,被噩夢侵襲;英勇的戰士們拼命禦敵,倒下也咬掉敵人一塊肉,殺出一條血路,一條血腥卻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輕的孩子啊,振作起來,撐過這一次,你就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了。

第6篇

在之前,談起戰爭,我的眼前只會浮現殺敵的戰士,壯烈的犧牲和悽悽慘慘的哀鴻遍野。但現在,我會聯想到潔白的蘆葦,堅韌的八路軍戰士和樂觀勤勞的人民。這,許就是《白洋演紀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躍然紙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搶上戰場的原生;認真負責、體貼人民的劉莊;自立自強、壯烈犧牲的吳召兒;好説好笑、鬥爭地主的雙眉;謹慎小心的新卯;熱愛勞動,謹記生產的小梅;英勇戰鬥的妹妹……這些生動鮮活的人物,皆從作者不談不重,行雲流水的文筆中緩緩綻放。

在《採蒲台的葦》中,有一個句子,我一直印象深刻。“仇恨是一個,愛是一個,智慧是一個”。的確,人民的仇恨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愛也只有一個,白洋澱老百姓對八路軍戰士深沉的愛;智慧同樣只有一個,人們都想到了掩護八路軍戰士的好辦法。就是這樣一句看似一筆帶過的話,卻為抗日最終勝利的結局埋下了濃重的一筆。

?白洋澱紀事》中,無論是構思精巧的故事,還是令人着迷的文筆,都把這段慘痛的中國歷史擺在我們面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永無珍藏!

第7篇

第一次見到這樣與眾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為何把孫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確實,這本書帶給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筆墨都用在刻畫人物和記錄瑣事上了,很少有過描寫殘酷戰亂的場面,在那樣的年代,孫犁果真非常樂觀。

翻開書,好像走進了一個個細微勵志的故事裏,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但真的看不見殺生搶掠的畫面,抗日精神就是從作者筆下那一個個豐富鮮明的人物形象中體現出來的。走進《老胡的事》,你會被梅的秀麗所吸引,走進《荷花澱》,水生嫂對丈夫的支持和婦女們勇敢值得欽佩,走進《蘆花蕩》,老頭子的好強能幹,機智自信令人震驚;走進《藏》,你會了解淺花有多能幹,走進《光榮》,你會認識到秀梅的'體貼、細心,走進《村歌》,雙眉的正義、志氣,好勝蠻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吧,從這些農村婦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許可多貴的品質,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這些來寫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整部書中,作者用很多筆墨描寫冀中人民,尤其是勞動婦女,她們為了讓在外邊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戰,打擊日本侵略軍和蔣介石軍隊,一力承擔了繁重的勞動,並照顧家裏的孩子和老人,實則不易。那些處在戰爭背景下的人們,雖然深受戰爭的威脅,但是他們的心靈世界卻充滿了美的存在,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澱美麗的景象一起為我們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澱畫圖。他們看起來貌不驚人,普普通通,可最後卻成為了一個個了不起的英雄,給人以揮之不去的記憶。

這本著作讓我震驚,也十分感動,受益匪淺。婦女們都能拿起槍來戰鬥,那我們就更應該努力學習,同樣成為祖國的光榮!

第8篇

?白洋澱紀事》這本書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白洋澱人民的在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出來的抗爭精神與保家衞國的勇氣與決心。

這本書主要講了抗戰時期日軍進攻白洋澱,村民們奮起反抗,青年人積極參軍抗戰,婦女們努力做好堅實後盾。其中我最印象最深的文章就是《荷花澱》。本文講述了遊擊小組要外出打仗,小組成員派水生為代表去和家人們説,水生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幾位婦女為前線的親人送衣送糧,卻在途中遇上了鬼子,她們靈機一動,急中生智把小船快速開進了游擊隊埋伏的荷花澱,游擊隊員用手榴彈把敵人的船擊沉,整個過程驚心動魄。

作者用樸素淡雅的筆調描繪出一個個令人敬佩的人物,描繪出冀中人民的反抗精神。從水生嫂毫不猶豫地答應水生,在後方一邊照顧小孩和老人,一邊積極地投入生產,擔起“千斤的擔子”,表現出她勇敢無畏、獨立、堅強的性格,以及作為一名普通羣眾對抗戰的支持和付出。這正是白洋澱裏眾多青年婦女的代表,她們在後方積極生產,支持抗戰。而水生捨去兒女情長在前線抗戰,是眾多戰士們的代表,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體現出人民捍衞家鄉的勇氣以及對安寧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我們作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一定要明白我們的生活是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尊重那些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人,比如《白洋澱紀事》裏的水生,對他們懷有敬意。我們在尊重他們的同時,還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國家作貢獻,完成英雄們的願望,讓國家更加強大,不受任何國家的欺負。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冀中人民那捍衞家鄉的勇氣與決心,讓我知道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英雄的尊重。

第9篇

在遙遠的白洋澱,有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但就在這個小村莊裏,卻湧出一大羣英勇的、勤勞的、愛國的、頑強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們一邊兢兢業業地勞動,一邊期待着抗戰勝利……

?白洋澱紀事》是作家孫犁的成名之作。它講述了抗日時期的白洋澱人民英勇抗日、並與當地地主等惡勢力進行鬥爭的故事,描寫了戰爭年代老百姓們對幸福和安寧的嚮往和追求。孫犁先生收錄了從1939年到1950年自己創作的短篇小説和散文,組成了這篇聞名中外的《白洋澱紀事》。

我最喜歡《白洋澱紀事》中的《家庭》這一篇。《家庭》主要講了作者搬進趙家後,描繪出趙家的家庭風氣:一家人和諧美滿,辛勤勞動。他們一家七口人全是黨員,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願軍家屬,真是令人打心眼裏尊敬他們。

趙家人每天都學習知識,準時開會,關心國家大事,而這只是白洋澱許多家庭的代表。中國有無數個這樣的老百姓,有無數個這樣的家庭,有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有這樣的後盾支撐中國解放軍和八路軍,中國有什麼不戰勝日本的理由呢?演員們之所以在熒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為有製片人、編劇和後台人員等在背後工作,而中國解放軍和八路軍正是應為有了在背後默默付出,期盼勝利的老百姓們的`支持和犧牲,才會勢如破竹般的進軍,最終取得全中國的解放。電影製片人、編劇和後台人員需要被記住,以前的中國老百姓們更要被銘記,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澱紀事》,我深深地為中國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驕傲。他們勤勞、聰明、善良、淳樸,他們是中國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軍隊信念的根源,他們身上的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第10篇

?白洋澱紀事》,一本講述千千萬萬小人物的事蹟的一本書,這裏,有人民熱切招待負傷的八路軍;有游擊隊員衝鋒時響亮的軍號;有人民被壓榨的哀號;有勝利時的歡呼……他們本過着怡然,平凡的生活,卻在山河破碎,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着自己的家園,毫無怨言。

白洋澱的人們,不論男女,他們縱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使受日本鬼子的摧殘與折磨。人們日子過得十分悽慘悲苦,卻仍然保持着對祖國的忠誠,知恥,善戰,不畏惡勢力,絲毫不怨恨這種水深火熱,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敵人周旋,就像《蘆花蕩》白洋澱紀事之二中的老頭子,他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了革命事業,運輸糧草,護送幹部,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一次,他因護送兩個從冀中區來的女孩子,但一個女孩子卻受了傷,老頭子的自尊受到了傷害,於是,第二天,便一個人若無其事地撐着一葉小舟,悠閒自得地繞着圈,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而他的身後,一大羣日本鬼子拍打着水追過來,可不久,他們的哀叫聲便接二連三的響起來,他們的身上掛滿了鈎子,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不僅幫受傷的女孩報了仇,還消滅了一大羣鬼子,孫犁筆下這沒有硝煙的戰場,卻生動的展現了老頭子的智慧,不畏強敵,反映了白洋澱人們對敵人的憎惡,反映了他們的勇敢和堅強。

?白洋澱紀事》將一個個刀槍箭影的戰場,用人民的事例描寫的生動形象,它雖沒有硝煙,卻充分反映了冀北中農村人民的抗日鬥爭,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筆,深情的記錄着冀中農村在那個時代發生的種種變化,生動的書寫着翼冀中農村在那片土地上進行的戰爭與革命,歌頌着翼冀中人民的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和對祖國深深的愛。

第11篇

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蓮芳入夢來。碧波滾滾,澱鷗嬉戲,一簇簇的蘆葦挺立在湖面上,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守護一方安寧。白洋澱水鄉的景緻當然不止於此,但若不是讀了《白洋澱紀事》這本書,我想任誰都不會知道這地方,更不會知曉這裏曾經硝煙瀰漫。

那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的特殊時期,白洋澱以及周邊地區都飽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殘與折磨,人民生活悽苦不堪,但卻依然保持着對祖國、對民族的忠誠,對生活充滿熱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山河破碎,硝煙四起,身為國民的一員,又怎能坐視不理?有些人主動離別親人,加入抗戰隊伍,有些人則在後方通過自己的辦法為抗戰事業作出貢獻。

“這裏到處是葦,人和葦結合的那麼緊,人好像寄生在葦裏的`鳥兒,整天不停地在葦裏穿來穿去。”一句話,將白洋澱人民與葦之親密展露無遺,“如果單純是葦,如果單純是好看,那就不成為冀中的名勝。”的確,這片葦地,如果沒有它背後的故事,沒有那些日夜奮戰的抗日英雄們,又怎會顯得如此與眾不同?水生,原生,蘆葦蕩中的老頭……他們是平凡的,平凡到也許你與他擦肩而過,都不曾憶起;可他們又是偉大的,捨棄小家,保衞大家!

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還”固然令人敬佩,董存瑞高舉炸藥包捨身炸碉堡卻也可歌可泣,但革命的勝利,卻不僅是仰仗於這些英雄的,在他們名垂千古的背後,還有億萬萬的人民子弟兵和懷抱極大革命信仰的普通百姓。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與世長存!正是因為有千百萬像《白洋澱紀事》中水生嫂一樣的普通民眾,才使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百年前華夏兒女立下報國鴻志,不懼炮火硝煙,砥礪前行;或有人躬身案牘、悉心鑽研,為復興祖國揮灑青春熱血。吾輩青年,亦當接過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以吾輩青年意氣,譜祖國大美華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