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心得格式工作心得的格式3篇 工作心得篇章:打造個人成長之路!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4W

在日常工作中,個人工作心得的格式十分重要。一個合適的格式不僅可以使公文整潔有序,更能增加閲讀者的體驗。本文將以“個人工作心得格式”的主題展開討論,探討如何合理運用格式來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無論是公文編寫者還是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經驗與技巧。

個人工作心得格式工作心得的格式3篇 工作心得篇章:打造個人成長之路!

第1篇

到單位工作已經一個月了,在領導的培養幫助、同事們的關心支持下我逐步適應了單位的工作和生活。一個月來,我主要學習信息編寫、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辦理和巡道命令的書寫工作,回顧這一個月的工作生活,收穫頗豐。現將我這一個月來的思想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我在大學學的是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後在學校工作五年期間進修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校的工作量較大,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我在大學學習的專業知識在那裏得到了較好應用,長期的教學工作磨練了我的耐心,培養了我踏實肯幹、遵紀守法的敬業精神。應該説,過去五年的工作經歷是我能夠勝任其他工作的經驗資本,但一名合格的路政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工作經驗之外還應具備較高的政治修養、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的工作方法及溝通協調、宣講解讀等綜合素質,可以説未來的工作中有太多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學習和提高,但其中最重要、最緊迫的一項就是——怎樣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思路,怎樣在心理上應對工作內容、目標的變化,即工作角色的轉變。我對自己進行了嚴格要求,認真總結過去,從零開始。由於過去的工作與路政方面工作銜接性較差,過去工作取得的輝煌也好,瑕疵也罷,我都把它當做一份珍貴的人生閲歷和工作經驗去認真總結,為開創新的工作局面夯實基礎。更把“從零開始”視為自己進取向上的動力,以低調的姿態和高昂的鬥志投入新的崗位,深掘潛能、豐富自我以勝任新工作。

在單位裏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學習中能夠突出重點,結合路政執法的實際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用法律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嚴格做到知法守法。此外,我還積極學習路政執法案卷的書寫和行政許可辦理的相關知識,通過學習提升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互有提高。工作中遇到疑難問題,主動向領導和同事請教,不斷地總結工作經驗。

平時堅持按點上下班,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尊重同事、顧全大局。工作中能夠服從領導的安排,不講客觀條件、不消極怠工,有問題能與領導及時溝通。本着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在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助人,努力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一切工作能夠以大局為重,堅決貫徹個人利益服從於集體利益的原則,以高度的責任感高標準地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個月來,我在學習和工作中逐步成長、成熟,也發現了自身很多不足,比如政治理論水平有待提高,工作方法有待改進,從事業務工作時間短,實踐經驗還不多等。我將正視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加以改正。衷心感謝領導和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和幫助。

個人工作心得格式工作心得的格式3篇 工作心得篇章:打造個人成長之路! 第2張

第2篇

轉眼,20xx年悄然來臨。回首20xx,從七月到十二月,從驕陽似火到寒風瑟瑟,已然已是半年時光。這180多天的收穫,感觸頗多。

20xx年,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生到上班族的角色轉變,忐忑、好奇,又充滿無限的興奮,覺得一切是那樣的不可思議。

楊柳醉清風,可惜,花無百日紅。卸下孩子稚嫩的行裝,與同事共成長、共工作、共學習,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這個未知的世界包容了我的莽撞與青澀,是我生命中某段在標尺中漂浮不定的度量,無法用言語來準確説清它是長是短或是兼而有之。

每一件廢棄的玩具,總算是帶來過歡樂;每一段愉快的旅行,總算是收穫過心靈的慰藉;每一次人生的抉擇,總算是拾獲成長的滿足。用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總會發現那些值得珍惜懷念的。很慶幸,我追隨着最後的陽光氣息踏足在這片成長的小巷裏,總算找到一塊能穩定自己心裏的一方玉石。

難言之語,半年的工作時間裏,有過歡暢的笑聲,有過成功的喜悦,有過拼搏的暢快淋漓。讓我學會了挑戰自己的能量,懂得了人際關係的處理方式,更欣慰的是對自我要求的不斷提升與學習。

年華易逝,童心漸遠。成長,是一種不可言喻的滋味,工作,讓我漸漸長大,成熟。像是紀錄片一樣,拍了下來,永遠保留在所有參與過的這些人的心裏。

第3篇

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觀,轉變作風之路就不能順利起航,也很難行穩致遠。

我越來越覺得:一個人走什麼樣的路,不在於自身本來有什麼如意的打算,而在於能否順應變化和需要。有時看似明顯的不可能,卻能打開意想不到的可能。

説到這一點,感悟頗多,稻盛和夫曾説:“人哪裏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所以,不要把工作當成只是簡單的工作,它是一門思考哲學,也是在積累人生的大智慧。特別是關於工作執行力:一旦接受工作任務,就應付出100%的努力;沒有結果的事情就等於沒有做,等於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和每個人最寶貴的時間;執行力落地有三法則:1.糾正“差不多”心態,2.在執行中樹立個人品牌,3.對自己和結果負責。曾經自己就是個“差不多”女孩,總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也沒太大差別,後來經歷很多工作、生活中的事情,才深深明白,打有準備的仗才會贏,打有準備的仗才有底氣,做有準備的事情,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才能做的問心無愧!做足準備,在能力範圍內做到自己的極致,長此以往,不僅僅能做好事,做成事,而且能做到為以後的事情奠定好的基礎。

關於“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工作”,是一個包含諸如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的詞彙,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代表了你深入工作的開端,能不能發現問題就説明了管理者的水平,而能不能解決問題,也説明了管理者的能力,一個人工作很辛苦,並不代表這個人就足夠優秀;工作做完,也並不等同於工作做得好。管理工作本來就是“領導給你一個抽象的任務,要你具體的完成”,就像怎麼樣才能梳理出真正的問題到真正能夠解決好問題,再到持續的給予關注度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具體需要做的事情,這都要靠我們主動思考,需要我們積累能力、並且改變思維方式,創新工作方法,而且敢幹、實幹、真幹,並且持之以恆,量變一定會引起質變!

關於“當好謀士”:有人根據出謀劃策能力的高低,把機關幹部劃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能先領導一步思維,並能提出高於領導一籌的見解,還能在領導決策的過程中,提出新的有價值的修正意見;第二種,能與領導同步思維,多數意見能被領導採納,並能及時反饋決策執行情況,提出新的意見;第三種,落後於領導思維,意見和建議也很少被領導採納,但對領導的決策指示還能正確理解執行;第四種,既落後於領導思維,又提不出有價值的見解,對領導的決策指示理解執行也不得力。第一種為“優秀參謀”,第二種為“良好參謀”,第三種則屬於“一般參謀”,第四種則是“不合格參謀”。我們要力爭成為“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優秀參謀。學會謀劃工作、思考問題、當好謀士,從戰略的角度把握形勢,對事情作出合理考量、準確判斷和有效應對。一要能行得通。真正行得通的好點子,通常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中要害,或者完全符合實際;其次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易於落實,能夠辦得到;再就是具有很強的可控性,便於檢查,便於工作成效不斷鞏固和發展。概括起來説,必須是符合單位實際的點子,不是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而是融會貫通上級指示,結合本單位實際,具有單位特色,能走出一條新路,能取得嶄新的業績;必須是既治標又治本的點子,深謀遠慮,尋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能取得全局的、系統的、長遠的效益;必須是快刀斬亂麻的點子,能抓住關鍵,牽一髮而動全身,使久拖不決、久治不愈的問題較快得以解決,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二要不留後遺症。有的點子確實能夠解決問題,但把老問題解決了,又引發出新的問題,甚至留下久治不愈的“後遺症”。三是利要大於弊。任何決策建議,都可能有利有弊,有風險性。應認真權衡利弊得失,看看到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失敗的風險。有的決策建議,要進行精確計算,其中重大的決策建議,還要交專門的研究機構進行系統論證,以對其效益和風險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估。有的決策建議,要按規定程序履行論證手續,如進行立項論證、各類戰術技術指標論證、總體技術方案論證等,從中選定出最佳方案。總得要求是,要縱橫比較,反覆衡量,系統論證,力求找出利大於弊的最佳途徑,以及探索趨利避害的方法和措施,按照“兩利相權取其重,利弊相權取其利,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形成基本意見或處置建議,供領導抉擇。四是不出餿主意。古人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説,一個人每天要多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我覺得,在工作中應具備“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出謀劃策的時候,反覆思量:要把動機與效果有機統一起來,好心要辦好事,不能好心辦壞事。再好的點子,如果與黨紀、軍紀、國法和政策、制度、規定相偏離,甚至相牴觸,只能稱之為“歪點子”、“餿主意”。對自己的政治生命和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機關幹部,一定不要出有違規嫌疑的點子。具體講,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投機行為,防止褻瀆政策這條“生命線”;不搞“知法違法,鑽法律空子”的冒險行為,防止觸摸法律這條“高壓線”;不搞“無視規矩,擅闖紅燈”的散漫行為,防止越過紀律這條“警戒線”。

一個人會因性格、興趣愛好、成長環境等因素,對某些事情的領悟表現出個體差異,有的領悟得快、領悟得深,有的則不然。對前者,人們通常會説他們“有天賦”,或“這個人是幹這事的料”。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有些人在不想幹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先給預設一個“不是那塊料”的前提,然後推出“幹不好工作”的結論。顯然,這是一個邏輯錯誤。

我想説:一個人能不能幹好某件事情,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什麼天賦,而是靠後天的努力。把日常工作作為堆積知識的一個架子,一點一點往上擺,久而久之,架子上的東西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體系,也就獲得了能力的迭代。世界是個迴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里,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我對工作、生活乃至人生的思考,也是這樣,心心念念中迴響。同時,抓住每次工作機會,刻意學習,經歷後,總結一次經驗。功夫會不負苦心人。美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寫道:“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所以,在工作道路上,我不相信天賦,更願意相信“一萬小時定律”,能力就像身上的肌肉,只要你按科學的方法去鍛鍊,久久為功,時間長了,肌肉自然就會凸顯出來。

而且,不光是所謂的“天賦”影響,不同的心智模式,對同一個人來説,也會帶來天壤之別的結果。特別是女性同志,必須摒棄“感覺型”人格,讓自己去學習男性思維,成為“目標型”的人,究竟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能更加理智、泰然的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問題。我也仔細的進行了思考,有以下幾點:1.對自己:學為人師,行為世範。2.對外境:自尊尊人,接受一切。3.與高級靈魂共振、行動、追隨。4.用投資思維理解目標型人格。5.用最精進的行動捍衞榮譽。6.休息與精進。7.眼光長遠,真實無畏。8.為錯誤而興奮。9.在機會來臨時下“重倉”!

人們常説:“幹我喜歡乾的事情,那是福氣。”人人都希望有這樣的福氣,然而能享這種福氣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幹社會需要我乾的事情。工作需要,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得服從組織安排。雖然開始不喜歡,可乾的時間長了,也慢慢懂得了工作的價值,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從開始的害怕、迴避,變為坦然、淡定。

其實,現實經常欺騙我們的眼睛。當我們看見很多人做事情是樂此不疲、自得其樂,就以為是興趣使然,事實並非如此,樂此不疲的底層邏輯,不是興趣,而是擔當,或多或少,還有幾分無奈。但是,他們成功的説服了自己,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專一行。現實中,也看到了很多同事們,紮根平凡的工作崗位,默默無聞,簡單樂幹,勇於擔當。

目前的日常工作、一些臨時性工作任務等基本上都是一種幕後工作,服務於臨牀一線,這種工作幾乎都是獨自在辦公室裏完成的。有時甚至要通宵達旦。然而,不管你熬過多少個通宵,過程有多艱難,你只需要明白,呈現出來的結果和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我越來越覺得,要把心態擺放的正確,那一定是:做的好的工作崗位就像系統後台裏默默運行的程序,缺了它不行,但程序是怎麼運行的,往往看不見,也很少有人去關心。有些人正是憚於這種狀況,不願當幕後英雄。其實,很多工作看似在幕後,也有走到前台的機會,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就算不發光,你也有你獨特的價值,這就足夠了。行政後勤、臨牀一線等各種性質的崗位,各有各的舞台,各有各的表現方式,只是上台方式、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關鍵看你如何把握。你所有暗地裏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滴心血,你經受的每一點寂寞,每一次折磨,都會變成一面鏡子,把你最精彩的表演反射到別人心裏。我一直認為,我佩服的那種優秀的人,不僅是肚子裏有“墨水”,心中有自信,而且胸中必有情懷。退一步講,即便是當了一名永遠上不了台的幕後英雄,那也是一種修煉,一種涵養。

偶然間,看到路遙《平凡的世界》裏的兩句話:“人處在一種默默奮鬥的狀態,精神就會從瑣碎生活中得到昇華!”“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有一片皎潔”,我覺得,放到這裏,特別合適。

我真心覺得:一個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應有必須的價值認同,不能妄自菲薄,也不用怕被人貼標籤。要知道:貼到身上的標籤不可怕,可怕的是從心裏長出的標籤。即便被別人貼了也無妨,因為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一溜就知道了。

現在,我覺得工作中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不太擅長幹這個,還是讓×××來幹吧,他擅長這個!”姑且不論此話的心態問題,單説推演的邏輯,就有問題。這個邏輯問題在於,顛倒了事物的因和果。任何事情都不是會了才去幹,而是幹了才會的。你不幹,怎麼談得上擅長呢?誰都是幹出來、學出來的。

對於工作,應該和人生一樣吧,光説不練,那是假把式。以前我也有過這種畏難情緒,凡事先往後縮,後來想想真是特別的幼稚和沒有擔當。不誇張的説,並不是説現在自己有多麼成熟和有擔當,而是以現在的心性和處事態度看從前的自己時,覺得那時確實如此。

也有過一段被被趕鴨子上架的時光。回想這種時期,就特別感謝趕我上架的領導和前輩。

剛開始,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應該怎麼做。後來,也受過很大打擊,吃過很多虧,慢慢學會去思考問題,學着去解決問題,學着怎麼能有自己的工作和處事思路。慢慢就找到點感覺了,第一,就是看別人怎麼做。正所謂“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第二,問別人怎麼做。有時接到工作任務,不懂或者沒思路,我就先找有經驗的前輩請教,一些專業問題還諮詢具體負責同志。還有有時,我會利用工作機會,向領導彙報自己的構思,請領導指點指點,領導也特別有耐心對待我這種“小白”,其實真的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震撼感!不管是領導、前輩、同事,從來沒有人笑過我問的可能對他們來説非常非常小白的問題。有時候整理完之後,我再請他們看,幫我提意見,改正不足。這樣,不僅可以集“百家所長”,避免走彎路,快速精進,同時還增進了情誼,營造了和諧的氛圍。這叫站在巨人肩膀上,看的更遠,走的更快。第三,看自己怎麼做。就是整理工作思路時多問自己幾個問題,譬如,這項工作任務意圖是什麼?要表達什麼?如何規劃更合適?相關材料怎麼來?如果寫東西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哪些先寫,哪些後寫?不一而足。有思路之後,再回過來審視,與同類作個比較,綜合審視差距在哪裏?哪些是創新的,哪些是借鑑的?這叫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記得之前遇到過寫東西困難的時候,請教一位同學,在政府部門工作,上學時候也沒覺得他文筆多麼厲害,現在已然磨鍊的遊刃有餘,向他請教,他告訴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我恍然大悟,那麼所有的工作不都一樣麼,我做的也不是完全創新的工作,我先模仿優秀的人的來時的路,總能學到很多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的。之後,我反覆思考,把每次工作當成練兵機會。終於悟出了一些至少適用於自己的道理,積累了一些適用於自己的經驗,對工作的理解逐步深入,不知不覺間,在每次想要做一件工作之前,都習慣性地思考幾個問題:是什麼?幹什麼?為什麼幹?怎麼幹?關鍵在哪兒?把事情從邏輯上推演一遍,如果事情複雜,還會把問題一一記下來,以防遺漏。結果就是,做起事情來比從前要得心應手的多,雖然達不到專家學者前輩那種高水平,但是總算是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工作思路。

想想,這個過程的奧妙,就像游泳,如果不下到水裏反覆遊,即便你腦子裏有一萬種游泳的理論,照樣遊不動。所以,説一千道一萬,關鍵還是要去做,其實世間萬事何嘗不如此,在“會”與“不會”之間,就差一個“幹”字。那些表面看起來長在人家心裏的才華,實際是在忐忑不安中試探出來的,看似出口成章的金句,實際是在千百次推敲中推出來的。

想一想,工作開幹之前,得有個計劃吧?幹完後得總結成績吧?如果工作幹得有特色,説不定還要宣傳報道,你得給媒體提供素材吧?所以還得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是坐下來能寫,二是站起來能説,三是走出去能幹。説實話,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不能不會幹,又不能只會幹,既要專業,還得廣泛,這確實很不容易做到。這是一種穿透力很強的硬核能力!光會幹,不會説、不會幹,也不行。現在任何單位都需要多元人才,老闆也希望自己的員工是多面手,不僅能把問題想清楚,還能寫通順、説明白,遇到問題還搞得掂。如果你只會埋頭幹工作,那就很難適應這種多元化需求。若想適應這樣的需求,怎麼辦?我覺得關鍵在於提升綜合能力。

這就需要始終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空杯心態,做到“知行合一”,把動腦、動口和動手三者結合起來,通過刻意練習,成為寫作的高手、説話的“名嘴”、解決問題的能手。

也有過交辦的工作幹不好的時候,放棄過,哭過,懊悔過,幸得一位優秀的前輩指點,他説:“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的時候,為什麼交給你,因為,他覺得你能完成,如果你覺得你不具備完成這項工作的能力,你應該怎麼辦,你只有拼命去做,説拼命二字,一點不誇張。只要你曾見過,比你優秀的人,你覺得沒必要那麼努力工作的人,他們仍然拼命在努力,你就會覺得,自己拼一把,才叫不負人生,人生最殘忍的事情,就是,當你回想人生,回想某一件事,你覺得,原來我本可以……”。所以,還是儘量去避免這種遺憾,至少把眼前的,手頭的責任擔好。

在工作、學習的過程中,有的人渴望成長的心情過於迫切,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不符合成長的規律。因為,工作本來就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如果不調勻呼吸,遵循規律,是很難堅持跑下來的。工作者的成長,需要經過“幹得像”“幹得是”“幹得好”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循序漸進、逐步迭代的。回想起來,我的成長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追求“幹得像”,可以説是從零開始,學着“依葫蘆畫瓢”,工作的初始階段,也就是學着幹得像,隨着工作經驗的積累,才會由淺入深,從本質上去理解工作。第二階段,追求“幹得是”,單位提供了工作機會和平台,接觸面廣了,思考問題的尺度也大了,對於自身的要求自然跟着有所提高。記得領導跟我們説:只有熟悉工作、理解工作,才能幹到點子上。

第三階段,追求“幹得好”,這個可能要花我一輩子的時間。幹得好為什麼是最高境界呢?因為它有不同的考量維度,它可以是美學的,可以是科學的,也可以是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的,不同的維度,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幹好一件事情容易,幹好所有的工作就難了。所以,雖然一直在提升,但離“幹得好”還有一段走不完的距離。

古人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感覺到,“工作中的扛把子”也不是一天煉成的,它需要一個人在這條路上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永不停步地往前走!既然上了路,就不要怕遙遠,慢慢向前走,遲早都會到達。工作這場馬拉松賽跑中,拼的是耐力、是時間,萬萬急不得,唯有久久為功、綿綿乏力、心平氣和的人,才有“撞線”的機會。

在單位裏,按人的本性,很少有人選擇坐“冷板凳”,都有“蹭熱點”的衝動,在熱門崗位工作,乾熱門事情,多具有吸引力啊!然而大家都想熱門,這是很多單位的普遍問題,能守得住清貧和寂寞的人,就那麼幾個,少之又少。

其實,在任何一個單位裏,崗位的“熱門”與“冷門”是相對的,關鍵看你怎麼幹。如果你是積極向上的人,冷板凳照樣也能坐熱,如果你是消極混日子的人,熱板凳也會冷。有時候,越是沒人上,你的舞台越寬闊。在別人選擇迴避時,你頂了上去,這就是一種擔當。你還沒有出場,就已掌聲陣陣!

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如果認識問題不解決,人走的越快,可能離目標越遙遠。

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也領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覺得受用終身,其中有一點我覺得最可貴的就是: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意義深遠,沒有人會願意信任、重用一個人品欠佳的員工。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學歷,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礎,是當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標籤。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單有能力,沒有人品,人將殘缺不全。好人品已成為現代人職業晉升的敬業標杆與成功人生的堅實根基。

1、忠誠站在單位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忠心維護單位的利益,在誘惑面前經得住考驗。

2、敬業工作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報酬,提供超出報酬的服務,樂意為工作做出個人犧牲。

3、自動自發不要事事等人交待,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動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後説。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4、負責責任的核心在於責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諾千金,絕對沒有藉口,讓問題的皮球止於你,不因一點疏忽而鑄成大錯。

5、注重效率心無旁騖,專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業殺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義成為效率的大敵。

6、結果導向開始就要想怎樣把事情做成,辦法總比問題多,創造條件去完成任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把任務完成得超出預期。

7、善於溝通當面開口,當場解決,溝通和八卦是兩回事,不説和説得過多都是一種錯,帶着方案去提問題,培養起接受批評的情商。

8、合作團隊提前,自我退後,滴水融入大海,個人融入團隊,服從總體安排,遵守紀律才能保證戰鬥力;不當團隊的“短板”,多為別人考慮,讓能力在團隊中被放大。

9、積極進取永遠跟上團隊的步伐,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去汲取,擠時間充電,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挑戰自我。

10、低調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擺架子耍資格;給人一分尊敬,努力做到名實相符,成績只是起點,榮譽可作動力。

11、節約別把單位的錢不當錢,要誠信,不耍小聰明,不浪費每一張紙,不浪費每一分鐘工作時間;花單位每一分錢,都要收到最大效益:省下的都是利潤。

12、感恩想想是誰成就了今天的你?單位給了你工作,工作給你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同事給予你配合,對手讓你看到距離,批評者讓你趨向完美。

最後,我想説,努力工作也是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嶄新又美好的世界。感謝單位,珍惜平台,珍惜崗位,用心工作,就會在奉獻中收穫幸福,在感恩中成就人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