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演講稿7篇 "走向可持續發展:共建美麗生態家園——建設生態文明探討"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9W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改善生態環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作出貢獻。

建設生態文明演講稿7篇

第1篇

地球——我們的家,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美麗壯觀。聽外婆説,在她小的時候,天是湛藍的,水是清澈的,樹葉是翠綠的;孩子們在野外歡快地奔跑着,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渴了就捧起水溝裏的水喝,那味道可甘甜啦!我閉上眼睛努力地去想象,可是睜開眼睛卻看到了灰濛濛的天,大概有多久沒有看到藍天白雲了呢?媽媽説,地球媽媽非常偉大,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資源,但許多年以來人類不但沒有好好的珍惜和愛護她,反而是肆無忌憚地破壞她。

我看到獵人為了利益、砍下大象的半張臉,只為獲取那顆可以賣上高價的象牙;我聽到大海里海豚的悲鳴,它問:我們不是人類的好朋友嗎?為什麼要這樣殘忍地殺害我們?我捂上耳朵,鼻腔裏充斥着工廠煙囱裏排出的臭臭的氣味。我想,如果,如果這一切都能恢復到最初的模樣該多好......

地球的哭泣、大地的顫抖、海洋的咆哮,彷彿時時刻刻在提醒人們:這就是你們對待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態度嗎?不,不是這樣的。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錯誤。瞧,馬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取代燃油汽車;千畝生態林正在努力修復地球上的空氣屏障;越來越完善的立法正在切實地保護着地球上的動植物們......

希望我們少先隊員像小樹苗一樣健康成長,從小樹立保護環境、愛綠護綠的意識,既要懂道理,又要做道理的實踐者,積極培育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用自己的雙手為祖國播種綠色,像勞動者一樣建設美麗中國。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不隨意吐痰、節約用電、儘量使用環保袋代替塑料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少先隊員們,讓我們牢記教導,從身邊做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努力吧!

建設生態文明演講稿7篇

第2篇

謝謝。昨天這個時候我還在秦巴山區的一個山村,今天就走上了中國軟科學獎的大雅之堂,非常感謝,也説明我們這個獎接着地氣。我曾經是四川大學哲學系教78級的哲學系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的研究員,西方哲學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人員,也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國際環境政治的訪問學者。為什麼我會在20年前開始了“地球村”的生涯,並且在20xx年回到了鄉村,我和很多志同道合者的同伴們是想實現一個理想,是想實實在在地解決一個矛盾,這個矛盾是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着、關係着我們生還是死的矛盾,這就是現代化的基本矛盾。這個現代化的基本矛盾、根本矛盾、內在矛盾、尖鋭矛盾就是人類無限的發展慾望和有限的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怎麼解決?讓我們從一個實實在在的鄉村開始,從樂和家園開始。

樂和是什麼?樂道尚和,差異、互補、共生、尊重、溝通、包容,樂和是一種理念,樂和又是一個家園,一個樂和生氣,樂和養生、樂和治理和樂和人居的家園,樂和是一條道路,是一條不是毀滅鄉村,而是城鄉共生的道路,是一個既保存我們的村落、農場、醫館、書院、集市,同時又能夠發展生態農業、養老產業、養生產業、創意手工業等等這些新興產業、朝陽產業的鄉土型的城市化道路。樂和也是一場實驗,是一場從鄉村開始的朝向生態文明的試驗,這是一場與現代化進入中國過程相伴的實驗,是從梁漱溟、盧作孚等之前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先生到當代的城市化大潮中間關注鄉村建設的後輩在一起進行的實驗,其中的志士仁人,情之所繫,心之所向還不僅僅是鄉村的建設,而是由此為再造傳統與現代相融的社會找到一種方案,為解決現代化的。內在矛盾和危機找到一種方法,為萬事的太平和萬物的福祉找到一個方向。

美國一個著名的生態學家斷言,生態文明的希望在中國,因為中國還有着沒有被泯滅的以差異互補共生特質的哲學,因為中國還有着沒有消亡的鄉村,在許多發達國家有農村但沒有農村社會,有農業工人但沒有農業文化,有農村但沒有農村技能,中國還有鄉村,生態文明的希望在中國,因為中國還有鄉村,因而還有着未被鋼筋水泥全覆蓋的生態系統,還沒有被最後被凋敝的鄉土文化,還有着建立從民居到養生鄉土文化產業到鄉村社會自洽的生態系統的可能。

樂和家園不是一個烏托邦,在滕州已經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家園,在我的家鄉重慶巫溪也是一個黨政主導,社會協同的操作流程。樂和家園不烏托邦,而是摸得到的產品,看得見的社會管理機制,聽得見的百姓話語,讀得到調研報告,走得進的生活方式,但它仍然是一場正在進行的試驗,我非常感謝基因會,我非常感謝這個獎,社會實驗獎。既然是實驗,就需要需要、耐力、寬容,支持、需要更多的人蔘與其中身體力行。不管文明走了多遠,鄉村都是人類的母體。每一個心繫鄉土的人,都有可能為自己的家鄉建一個樂和家園,每一個不願切斷祖先血脈和自然期待的人都有可能選擇自覺和自信的樂和人生,每個人都能夠擁有樂和的力量,我們需要的不是迷茫、不是焦慮,更不是絕望,樂和伴你飛翔,我們期待着更多的行動者的社會實踐的成果,為中國的未來、為中國的鄉村帶來新的希望!謝謝大家。

第3篇

同學們,我們曾經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家園,那時候,草木蒼翠,綠樹成蔭,百花盛開,百鳥爭鳴,小溪徐徐地流動着,唱着悦耳的歌,空氣是十分清新的,帶給人一種神清氣爽的美感,地球‘媽媽’,也正為我們帶來快樂呢!

可是,你知道嗎?在美麗的環境中,災難也不知不覺地降臨了。此刻,由於人類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地濫伐樹木,濫建廠房,導致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塵暴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災頻發,噪音刺耳,臭氣熏天,酸雨赤潮,廢渣成堆。且據此刻統計,南極的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明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渾濁的空氣裏;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森林以每年450公頃的速度小時。

這些一次又一次的災難還不足以警示我們,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了嗎?所以,為了我們的地球和我們自己,請保護環境吧!地球是我們的家,既然我們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好好的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

第4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生態環境,共建和諧家園》。

46億年前,地球誕生在遙遠的太陽系,那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全身除了藍色以外,大部分是綠色,真不愧是一個生命的搖籃。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類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地球上大量地開辦工廠,工業廢氣、廢水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保護傘”被破壞,地球蒙上了一層厚厚地“灰沙”。

由於生態系統的破壞,地球上的一些動、植物已經滅絕或正臨滅絕的危險。例如卡羅萊納鸚哥鳥,因人類垂涎其肉和羽毛,或當做果園裏的害鳥還射殺,1914年滅絕。還有一種植物,叫紅樹林,紅樹林生長在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它也是一種十分稀有的植物,也是因為遭到許多人的砍伐,數量積聚減少。在地球上每天大約有27種生物滅絕,為了保護野生動、植物,許多國家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還專門頒佈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準狩獵採伐,不能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我們人類是宇宙的主宰,地球上的“疾病”將由我們每一個人來治。

但是,人類始終不聽勸告,人類還在戰爭,曾幾何時,人類戰爭爆發,火箭、還有化學武器,地下核試驗,炮火對植物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由此可見,和平是人類構建和諧家園的重要前提。

“保護環境吧,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吧!”地球在哀求;“維護和平吧,讓我們構建和諧的家園吧!”地球在呼籲。

第5篇

山坐落於威海市與榮成市的交界處,西起福祿山,綿延百里,東歸入海,秀美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文化底藴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級名勝風景區聖水觀就位於此山西部。山不高,五六百米的海拔,卻讓威海這座海濱小城突兀的聳立起一條龐大的山系,蔚為壯觀。

在山下,有一羣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代代居住在這裏,用辛勤的汗水守衞這片青山綠樹,在他們心中,愛這片山,護這片林的意識已經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中,他們就是市鎮大山口村的村民。

不知道多少年前,他們的祖先看好了這片寶地定居下來,説不上是他們造就了山,還是山優美的風景感染了他們,長期的相處,每一個人更熱愛這片山林,山林也因他們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在我們看來,生態文明的種子早就生根發芽,人與山,人與樹和諧相處,已成為當地最自然、最亮麗的風景。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山上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土壤質地粗,沙石成份含量高,且雨季集中,源高流短,暴雨多,強度大,致使境內水土流失嚴重,農田被破壞,當地的村民飽受自然災害之苦,生活貧困。直到七十年代後期,隨着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山口村的村民意識到了植樹造林、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紛紛投入到這場義務的植樹活動中。從那時起,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意識深深在大山口村民中紮根,並世世代代流傳下來。

每年的春天,大家都會自發的到山上植樹,上到七旬老人,下至幾歲的孩子,大家有錢的出錢購置苗木,沒錢的義務出工植樹造林,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山上的樹木已經鬱鬱葱葱,高大挺拔,儼然成了一片自然的生態保護景區。由於村民的保護,山上銀杏、水杉、紫段等野生植物都保存了下來,山上還出現了很多珍奇的保護動物,像梅花鹿、金雕、蒼鷹等等,真實的演繹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新時期,綠色文明之風再次吹進大山口村,廣大村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進行了轟轟烈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植樹造林為突破口,加大村居綠化美化力度,新農村建設邁上新台階。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大山口村將植樹造林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起來,搞好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綠化,將山與村接口的地方建造了一片護村林,在入村道路兩側栽植了整齊的黑松,家家户户門口都栽植了木槿、百日紅等等,村裏為了豐富羣眾的文化生活,還在村中心建設了活動廣場,修建了村中心花園,實現了綠色連山,綠色環村。如今的村,綠樹環繞,林水相依,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文明村,不僅新農村建設走在全鎮乃至全市的前列,最重要的是綠化率和綠化面積也在全市居首,生態文明的步伐在大山口村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如今,山已經列為市自然保護景區,村民守護這片山林的熱情更濃了。“三分造林,七分管護”,大山口村加大了對山的管理力度,建立了山林管護長效機制,村裏的每一個人都自發的參與到是林木管護中來,大家把愛林護林守林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進行巡邏檢查,長期不懈。

植樹栽樹不易,護林防火更難。尤其是山成為開放式景區後,來山裏踏青、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進山入口多,守護山林的責任更重,也更難了。

在守護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其中的艱辛就更不用説了。有一次,清明剛過,有幾個年輕人駕車來山踏青,中午時分便要在山裏進行野炊,被村裏一位義務巡山老人阻止,及時説明帶火種入山的危險性,誰知來者不但不聽勸阻,反而大聲訓斥“你就是一介村民,憑什麼管我,又不是你的山,更不是你的樹,別多管閒事”。老人再三勸阻,沒想到這幫無知的青年衝動之下竟將老人打傷。後來,在林業部門的介入下,年輕人才真正理解老人的話,發誓以後再也不帶火種進山。當別人問到老人為什麼如此執着時,他飽含深情地説:“雖然山上一切都不是我的,但是我愛這片山,更愛這片林,我會用我的生命來保護山上的一草一木。”

在村,像老人這樣義務巡山的人比比皆是,他們都懷着對山的一片赤誠,不論夏日酷暑,還是冬日嚴寒,山上處處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護林防火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到目前為止,山在大山口村的精心管護下,沒有發生一起大規模的森林火災。大山口村這種愛林護林的良好傳統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林業部門的高度讚揚,有關部門也廣泛號召向大山口村村民學習,學習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精神,一股弘揚生態文明之風蔚然盛行。

村的事蹟給我們留下深深地思考,一個普通的村莊,一羣樸實的農民,憑着他們的執着和熱情,捍衞着山,守護着山,他們的精神是多麼的難得可貴。如今,發展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相信在政府的倡導下,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植綠護綠中來,生態文明之花必將開遍威海大地。

第6篇

大家好!我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低碳生活,就在你我身邊》。請問:你們看過《2012》這部電影嗎?在影片中,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以及各種自然災害讓眼前美麗而熟悉的家園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人們倉皇逃生、疲於奔命的情景都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令我揮之不去。這雖然只是一部電影,但它給予我們人類有太多、太多的反思。

當今隨着世界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被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全球氣温升高,從而引發了不斷的自然災害。面對眾多頻仍的自然災難,人們一直在苦苦地努力地尋找答案,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會議,節約能源已成為深入人心的環保理念,低碳生活成為我們急需建立的時尚的生活方式。也許你會説,低碳生活離我們學生的生活還很遙遠,其實不然,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比如:有些學生家裏電燈徹夜不熄、水龍頭滴水不停、冰箱裏塞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整日地開着空調,這些顯然都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你可知道:每節約1度電,就能減少1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夏季空調調高一度,就可節省10%的能耗;用節能燈替換白熾燈,產生的温室氣體將減少4倍。低碳生活就是讓我們養成自然而然地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同學們,其實創造低碳生活很簡單,它是由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構成的,有些只是舉手之勞。比如:我除了做作業必須開日光燈之外,其餘時間只開5w的節能燈,並養成了外出隨手關燈的好習慣;電腦用完及時關閉;夏天儘量不開空調,即使酷熱難耐,開空調温度也要調高一度;多騎自行車,少做公交車。在我的倡導下,我們家的生活也慢慢低碳了:媽媽把淘米水留着洗菜、澆花、擦拭傢俱,洗衣水留着拖地、沖廁所;爸爸把家裏照明燈全部換成節能燈,上班由摩托車改成了步行;即使年逾花甲的奶奶逛菜市也整日提着布袋。低碳生活讓我們家快樂、充實、而有意義,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節約的意識,才能使節能低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的行為。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從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逐步培養我們的低碳生活方式,積極的去創造時尚的低碳生活!做一個緊跟時代潮流的負責任的少年

第7篇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人人創建綠色家園》。

誰不希望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誰不希望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誰不希望身邊的湖水清澈明淨,誰不希望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

是啊,誰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一幅畫面呢?但現在我們卻距離它越來越遠了。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使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天空湛藍如鏡,大地綠草如茵,已經快要不復存在了,而我們卻還是執迷不悟的破壞環境。

我國古代的黃土高原曾經是美麗富饒的地方,商朝時黃河流域的森林覆蓋率曾高達50%以上。但是,經過幾千年來掠奪式的開發,大自然給予了無情的報復。現在,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區到處是荒山禿嶺、溝壑縱橫,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竟成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近幾十年來,隨着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生產和生活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日益嚴重,出現了空前的環境危機。環境危機包括環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遭到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惡化。現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緊迫而艱鉅的任務。

一個又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表明,創建綠色家園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的行動不能僅僅呼籲,更應該做的是從我做起,創建綠色家園。當然創建綠色家園很難,現在還不能立竿見影,但是隻要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看到成果。只要你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原來創建綠色家園也如此簡單。如果你每天都彎腰去揀地上的一張紙,你走過的路就會多一份清潔。長此以往你就會發現你的綠色家園就會建成,我們的綠色家園就創建了。所以,你的綠色家園就是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每人都有這樣高的環保意識,那麼上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我們就不會面臨如此的生態環境了。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地球,我們以虔誠的聲音呼喚生命的綠色。為了讓大地山青水秀,為了讓家園綠樹藍天,讓我們手拉手。加入“呼喚綠色”行列保護綠色家園。今天播下一份綠色種子,明天收穫一片藍天綠地!行動起來,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