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感悟心得5篇 傳承文化智慧,喚醒心靈共鳴

來源:巧巧簡歷站 6.1K

本文將以"弘揚傳統文化感悟心得"為主題,探討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我們將從傳統文化的魅力、智慧和精髓角度出發,深入解析其對於今天社會的啟迪和引領作用。通過分享個人感悟和心得,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思考,共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弘揚傳統文化感悟心得5篇 傳承文化智慧,喚醒心靈共鳴

第1篇

在當今社會,外國的文化已經與中國的文化接軌,外國的許多風俗已經在中國流行了起來,例如:聖誕節,平安夜等等一些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所沒有的風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段時間裏也在國外風靡了起來:國外有許多地方開辦了孔子學院,外國人也在除夕夜那天吃團圓飯等。但是,在民族文化交融這段的時間裏,有些中國人居然連中國的傳統文化都忘記了,真是個悲劇呀!

中國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歷史的長河中,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這三個國家已經因為種.種原因而衰落,最後導致滅亡。只有中國,在歲月的蹉跎中倖存了下來,一直流傳到了現代,而有的人會説: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説: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太保守了。但我覺得,我們應該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先保留下來,再去學習其他的文化。在國外,有統計表明,國外青少年犯罪率為6900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未必已經過時了。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如果我們連根都丟了,那麼中國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國家呀。

弘揚傳統文化感悟心得5篇 傳承文化智慧,喚醒心靈共鳴 第2張

第2篇

“十四五”規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接續脱貧攻堅、鞏固拓展脱貧成果,加快推進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來,鄉村振興“五道”並馳,基層幹部此時當結合“十四五”規劃,再細化具體措施,帶領農村羣眾跑上“鄉村振興”高速路。

走產業興旺之道,跑上“質量興農”高速。農村產業發展是城鄉融合創新發展,要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兩年來,農村農副產品數量已經達到極大規模,市場銷售也實現了多線多點。當前,產品質量已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也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因素。農村羣眾要實現持續致富,做好質量文章是關鍵。基層幹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農副產品質量提升上來,指導羣眾把好田間地頭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高質量方能贏得市場認可,從而使產業長久興旺。“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層幹部在推進產業興旺中,務必將糧食生產融入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建設智慧農業。

走生態宜居之道,跑上“綠色發展”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要把鄉村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實施垃圾、污水、河湖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是綠色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經濟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基層幹部要抓住綠色生態這個關鍵,在科學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中,構建綠色發展格局,着力打造符合本地特點的生態旅遊產業,從而實現和增加鄉村旅遊經濟收入。同時要繼續用好國家在土地和信貸方面給予扶持政策,繼續在招商引資中探索和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參股經營方式,激活更多內生動力,以“原山原水原鄉人”來盤活“原生態”,高質效推進農村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走鄉風文明之道,跑上“文化興盛”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十四五”規劃中強調了“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基層幹部要抓好兩者的有效融合,要充分認識中華文化根植於農耕文化的歷史淵源,要認識鄉村是中華文化最廣闊的地域載體。鄉村文化振興,鄉風文明是重點。基層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要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藴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要一邊挖掘一邊普及宣傳。同時要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鄉風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氣象,並由此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是經濟上的富裕,也是文化上的充實。只有物質和文化都得到振興,農村鄉風文明、文化興盛才能更好體現。

走治理有效之道,跑上“鄉村善治”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十四五”規劃要求深化農村改革,從土地要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土地徵收、“三權”分置等方面,以改革治理的實效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基層幹部務必將農村社會治理和經濟治理有效融合,更好地實現鄉村高水平的有效善治。目前,鄉村治理水平已經得到較大提升,但還需要完善鄉村經濟社會治理一系列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的工作制度。同時,基層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制度施行治理的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只有把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效能,才能為全面小康的農村社會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走好鄉村善治之路。

走生活富裕之道,跑上“安居樂業”高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目標。當前,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廣大農村羣眾來到了“十四五”新徵程的起點,將開啟鄉村富裕的新生活,新的奮鬥將是鄉村振興的奮鬥。基層幹部要適時把握宣傳和教育時機,教育廣大農村羣眾善享富裕的同時要心存感念,要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看得清光明的發展前景,自覺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主動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宏偉事業中,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應有的力量。

第3篇

“90後”非遺傳承人楊昌芹,立足傳統文化產業,挖掘“赤水竹編”特色潛力,讓傳統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靈魂;“網絡視頻達人”李子柒,用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藝術和智慧;國漫驕傲《哪吒之魔童降臨》取材中國經典傳統神話英雄故事,喚起文化自信……當打之年,“國貨”正當“潮”,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在民間民俗、非遺元素、經典文化中進行創新創意衍生,讓“國潮”風生水起,傳統與創新、經典與潮流的融合逐漸成為文化傳承、守正創新的新步調,中國青年要扛起文化傳承大旗、擔起文化傳承重任,當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者。

中國傳統文化世代相傳、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並具有獨一無二的民族特色,當代青年要傳承傳統文化,必須在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前提下築牢文化認同的堅實根基,才能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相結合。文化是連接歷史與現在及未來的一種精神力量,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的結合根本是舊與新、傳承與創新的衝突化解與相互共生,既要全面認識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也要不斷挖掘、保護、整合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共同的文化”,以共同的價值情感培育起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基礎。正確價值觀引導正確的文化認同,當代青年應在文化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堅持文化創新,瞭解傳統文化、尊重傳統文化、認同中華文化,汲取中華文化的智慧,在自我發展中既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也充分體現時代精神,讓中華文化展現出經典魅力和時代風采。

從時尚大牌到綜藝節目,從非遺傳承到文創產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以潮流的方式傳承中國傳統元素及文化,“國潮風尚”在各行各業掀起了一波時代風潮,也成為當代青年喜好的“復古熱”,這是年輕一代對中國文化自信的體現,也是各方力量匯聚推動的成果。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當下“國潮風尚”的崛起正是以時代創新創造的力量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並在延續中華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展現着中華兒女的精神志氣,要對中國文化價值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文化生命力持有堅定的信心,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發新時代新時期的文化創新創造能力。“國潮風尚”的背後正是不斷的創新,有一種潮流叫做經典,有一種創新就叫做“國潮”,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的聲音,以開闊的胸襟和兼收幷蓄的態度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在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大力弘揚那些跨越時空、富有永恆魅力又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傳播出去,立足本國、面向世界,努力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和精髓,是以人為本的主體精神,是愛國主義的民族情懷,是仁者愛人的人道思想,是剛柔相濟的堅韌精神,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等,從古至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始終指導和推動着中國文化不斷向前發展,繼承和弘揚文化精神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當下,以90後為主體的“國潮青年”正在成為傳統文化精神傳承的主力軍,無論是“國潮”還是“國學熱”“傳統文化熱”,都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當代青年正在用年輕的方式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讓傳統文化永葆青春活力,用傳統定義“潮範”,賦予文化精神以新的時代光芒。

“國潮”背後,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是文化自信的彰顯,也是文化精神的接續傳承,“國潮”趨勢勢不可擋,“國潮”動力堅定而強大。當打之年,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青年的時代責任,在傳統中定義“中國潮”,青年一代是最重要的角色擔當,中國青年要努力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踐行者和傳承者。

第4篇

“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藴含着豐富的文化底藴,閃耀着愛國的精神光芒,厚植着鞠躬盡瘁的為民情懷,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極其深廣的影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楚辭》既有歷史價值又有現實意義,黨員幹部要善於從古籍中汲取古人智慧,感悟當下哲理。觀史知今,對黨員幹部的成長大有裨益。

上下求索,在追求真理中築牢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楚辭·離騷》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不遺餘力、百折不撓。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帶領人民羣眾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新中國,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之“根”,紮實的信念之“源”。有些黨員幹部經受不住誘惑,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最終誤入歧途,追根究底是理想信念的缺失、精神防線的失守。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卻“鈣”,就會得“軟骨病”。廣大黨員幹部要引以為戒,時刻反省自查,經常性地開展理論教育學習,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靈魂深處來一次“大考問”,叩問初心使命,補足理想信念之“鈣”。

與世推移,在時代浪潮下激發創新活力。寧要不完美的改革家,也不要不作為的守攤人。《楚辭·離騷》有云:“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聖人不墨守成規,能夠隨着時代的變遷而發展。變是永恆的,只有與時俱進、鋭意進取,才能贏得機遇,讓發展成為可能。從1980年設立4個經濟特區,到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再到1985年開放沿海經濟開放區,由點到線到面,逐步推進和深化中國對外開放格局。這每一次的發展變化,都是共產黨人緊跟時代潮流、大膽開拓創新的產物。黨員幹部要把勇於創新作為必備的本領技能,在工作崗位上識大勢、謀大局,以全面的視角從宏觀上緊跟日新月異的發展浪潮,審時度勢;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解決新問題。與人民一道攜手並進,擘畫創新發展的新藍圖。

閉心自慎,在工作崗位上踐行擔當作為。時代呼喚擔當,責任引領未來。《楚辭·九章·橘頌》有云:“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兢兢業業、謹慎修身,自始至終不犯過失而參立於天地之間。擔當作為的關鍵在於實幹精神,在於“擼起袖子加油幹”。無論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還是“先祭谷公,後祭祖宗”的谷文昌,亦或是“二十多年綠荒山”的楊善洲,他們都在用生命踐行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廣大黨員幹部要常懷責任之心,始終保持敢做善成的勇氣,勇於奮勇爭先,敢於攻堅克難,始終走在為人民羣眾排憂解難的路上,羣眾但有所需,服務必有所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勇挑重擔,強化“想擔當”的自覺,壓實“真擔當”的責任,營造“敢擔當”的氛圍。

餘心所善,在抵制誘惑中詮釋清正廉潔。清清白白為官、乾乾淨淨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楚辭·離騷》有云:“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為堅守自身高潔的品行,縱死無悔。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廣大黨員幹部為官從政的“必修課”。黨員幹部要抗得住誘惑,把好慾望關,過好權力關、金錢關、人情關,運用手中權力必須心有所畏,祛心魔、正己身,時刻繃緊“清正廉潔”之弦。要對黨規黨紀心存敬畏,切實增強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心中有“底線”,為政不“越線”。要堅持教育示警在前,防患未然,加強黨員廉政教育,藉助微視頻、舞台話劇等創新教育形式,通過真實案例豐富教育內容,使廉政教育“入眼入心”。

第5篇

我國曆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我最熟悉的是書法。

正書,也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得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等。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像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不過,作為書法藝術,都保存下來並各自形成眾多的流派,出現了不少名家,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珍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