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心得體會12篇 演講大師的觀摩與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5W

在編輯公文時,我們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文筆和嚴謹的邏輯思維,更需要懂得不斷提升自己的觀摩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斷觀察身邊的優秀公文,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素質,是我們編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下面我將分享我在觀摩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觀摩心得體會12篇 演講大師的觀摩與啟示

第1篇

上週五觀摩了十里鋪愛心園,進入幼兒園映入眼簾的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操場上整齊擺放們户外的材料讓我的感受到户外的多樣性。

走進幼兒園大廳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裏真的是們的世界,大廳里布滿了充滿的天真純潔孩子們的作品,樓梯兩側孩子們的作品警示着我們正確上下樓梯方法,教師和孩子們富有創意的美術作品裝飾着室內的每一個角落,讓我處處感覺到很微妙和奇特。

順着觀摩的人羣走進不同年齡班的活動室,看到幼兒園教師暖暖的微笑、親切的話語、形象的肢體語言,無一不在向孩子們傳遞着愛的訊息。各年齡班班裏活動區角的劃分和設計很清晰,可操作性的材料很豐富,廢舊材料的利用很巧妙,孩子們的作品展示精緻。每個班級的養成教育在相應的牆飾展示影響着孩子們行為。整個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組織環節組織實施中能較準確的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關注全體幼兒、思路清晰,活動材料準備豐富,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讓幼兒充分體驗動手操作和記錄結果,孩子們的學習態度積極,通過自由嘗試和體驗能夠在教師設計的活動中理解活動內容。從整個活動來看,目標的達成度較好,重、難點突出,整個活動幼兒都處於積極的狀態,活動注重動靜結合,由易到難,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伴着悦耳的音樂孩子們在老師有序的引導下開始了活動區的活動,打亂年齡界限的取悦活動,我還是第一次觀摩。在觀摩過程中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幼兒園裏整個空間的利用非常合適,區域環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優美和諧,活動區的活動材料豐富多樣、廢舊材料擺放合理、設計利用的巧妙。每個活動區材料的使用年齡特點明確,層次清楚,通過觀察和文字提示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要。觀摩過程中我看到孩子們非常有序的接伴遊戲,教師的指導有針對性,遊戲中幼兒遇到的問題教師分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音樂聲的再次響起,提示着孩子們活動區遊戲的結束,孩子和老師們有序的收放和整理和材料,讓我再次感受到加強常規培養的必要性。户外和做操孩子們在不同音樂的伴隨下分階段有序地進行隊列和間操活動,教師和孩子們的精神飽滿、動作到位深深感染了我。

通過本次觀摩活動讓我感受到幼兒園的大環境以幼兒作品為主,不但能展現孩子們的發展水平,還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真的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種打破年齡界限的區域活動,充分利用各班資源方式擴大孩子們相互瞭解和交往範圍,孩子們在遊戲和操作過程中能有以大帶小,讓他們在平等的關係中互相學習和指導。學習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可帶給我的思考是長久的。今後在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我要學會不斷反思,選擇有效的教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組織和設計活動時,要充分挖掘幼兒潛能,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可供選擇的,有啟發性的環境,提供多種方法,寓教於樂。

觀摩心得體會12篇 演講大師的觀摩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6月10號到12號,很有幸觀摩學習了六安市國小英語優質課比賽。大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環節。賽後,主辦方又請了廣東的兩位專家給大家上了兩節示範課,兩天半的時間,行程安排的既充實又科學。

縱觀18位參賽選手,每位參賽者都是實力雄厚,從各縣區的層層選拔中脱穎而出的佼佼者。那麼在這樣高手如雲的競爭中,怎樣才能戰勝其他對手取勝呢?經過我的觀摩與思考,我覺得有幸進入決賽的選手在預賽環節的都特別出彩,這種出彩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預賽過程中,稿子背的非常熟,而且英語的發音很能夠抓住人心,也就是説英語發音很純正,味道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評委的眼睛。另一種情況就是個人表現力極強,首先要能駕馭的了整個場面,不能怯場,把自己的自信展現給評委,並且選擇新穎的表現方式,例如;詩歌,故事,寓言,甚至可以在邊講英語的過程中,配上簡筆畫,這樣一來,效果非常明顯。

第二天共有7位選手進入決賽,進行一二等獎的角逐,選擇2位最優秀的作為一等獎,其餘都是二等獎。

11號一天上午4節比賽課,下午3節比賽課,一天觀摩學習了7節課,我們如此,評委也是如此,所以,一天下來,大家都很疲憊,也只有表現特別出色的,才能拔得頭籌。

當我聽完這7節課時,感慨良多,雖然在我們這個地區國小英語起步很晚,但這7位教師的專業水平都是非常過硬的。整個7節課的下來,所有教師都基本實現了全英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三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們也是努力進行全英教學,藉助身體語言和手勢語,孩子們也可以理解老師們的意思,這樣一來,既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説英語聽英語的環境,又能對學生們的聽力進行很好的訓練。這一點,在我自己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也多説英語,努力做到更好。

在這7節課中,每位教師的課準備的都很充分,課程設置也很合理,表現力都不差。但只有2位參賽者獲得一等獎,去省裏進行比賽。回味這2節課,我覺得他們勝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上。這兩位老師,同時上三年級的英語課,針對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既把課堂進行了全英教學,又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能力,學生接受快的,很自然的進入下面的內容,而學生難以接受的內容,老師則進行多次講解,這樣一來學生學會了,聽懂了,就會有意願跟着老師的步調進行,課堂的參與度就高了,課堂氣氛也就出來了。這樣一來,課堂效果就非常完美了。

觀摩學習的時候,感慨良多。回到學校之後,我想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的課堂提升,同時努力提升自己。

第3篇

xxxx年5月24日—25日,我和高級中學領導及各科老師代表參加了地兵團普通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第二次觀摩研討會,這次學習聽課使我收穫頗多,我對高中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雖然一天半的時間很快過去了,但我們聽到了來自課改區的專家老師的教學心得,學到了他們的寶貴經驗,對我們即將面臨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更加有信心了。以下是我對本次聽課的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來自寧夏銀川一中的政治課改專家楊學萍老師説到“新教材,重選材,輕體系,新課改後教師的備課最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新課程改革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了解書本,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書本。

教師首先要改變觀念,從以教為主的課堂教育模式,改成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課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選擇,並且要關注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

為了完成上述的轉變。教師還要自主學習,掌握相關基礎理論和技能。才能深刻理解新課標,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設計教學過程,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每個教師來講,新教改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的嘗試,是一個新的挑戰。

新課改要改變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慣和觀念,是很不容易的。新課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夠實施案例,需要教師發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與提高。新課改不一定能夠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學生的配合——他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不會積極動腦的習慣。在華山中學聽了三節課,老師們可以深刻地感覺到華山中學學生的勤學思考和較高的個人素質,而各個學校的情況是不同的,如何在非重點中學開展新課程的改革,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壞的學習習慣。這都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新課標的實施是一種行政方式推進的,培訓教育不足。楊老師説到新課改後教師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更多的靈活性。但新課標相應的配套體系不完善,評價制度無法統一。新課標下的如何考核考評,以適應課程改革,還未有具體化。教學缺少範本,導致一線教師的教學上的困惑,對於新課改的推進產生很大的阻力。這一點,還是要請專家們編寫出更多的實施案例。使一線教師有模仿研習的機會,更好更快的提高。

總的來講,新課改是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國家的進步,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光榮的職責。它有很好的理論基礎,但缺乏與我們社會現實相適應的具體做法與步驟,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斷的改進。使新課改能順利的實施,培養大量德才兼備的人才。使中華民再次騰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願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第4篇

昨天有幸觀看了鄭州市國小語文、品德學科教師素養觀摩研討會,我最大的感受是意外、驚喜、衝擊。

作為新教師的我一直以來認為搞好課堂教學是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最根本也是唯一的任務,但是通過一天下來的觀看,徹底推翻了我的這種認識。參賽的各位老師多才多藝,用多種形式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不管是粉筆字、毛筆字、國畫,還是知識競賽、才藝展示,每一個老師都各顯風采,各盡其能,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專業素養。

比賽分為粉筆字、泛讀、知識競答和才藝展示四個環節,在粉筆字書寫中,老師們一筆一劃,一提一頓,在那些遒勁有力的漢字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規範整潔、佈局合理,令人賞心悦目。泛讀時,老師們雖然不是播音員,卻用悦耳動聽的聲音誦讀出一篇篇美文。知識競答和才藝展示中更是精彩絕倫。

目睹了這些教師精彩的教育才藝展示,我深刻的意識到一名合格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教育基本功,也要不斷促進專業素養的發展。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苦練內功,內外兼修,厚積薄發,從反思中取得收穫,積澱自己的文化底藴。

而這次的觀看也讓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要求,在以後的工作中不僅要苦練自己的教學基本功,也要促進自己的專業素養,進一步更新觀念,明確今後學習方向

第5篇

20xx年4月7日上午十點十分教學觀摩課準時開始,我聽了支教大學生李睿老師的一節英語課,首先我認為這節綜合課的設計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也比較新穎。新授課由故事引入,加上神光筆的運用,數學和社會課的貫穿,使幼兒完全被教師引導學習,所學知識幼兒也學的特別快,本堂課是成功的。

雖然李睿老師還是在校大學生,但我在她的身上發現了許多值得我們老教師學習的東西。比如她勇於探索實踐,交談中我得知她在前幾天的教學課中發現了神光筆這種帶點神祕的東西,於是就巧妙的運用到了觀摩課中,新課的引入也因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比如她親切大方、舒展的肢體語言為新授課的成功增色不少,她的灑脱自信、鎮靜自若更使我暗自叫好。這是一個優秀的學前教育者必備的。只要虛心請教、準備充分、自信滿滿,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我忠心的祝願年輕的李睿老師在幼教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好、越走越出彩。

當然本堂課也有不足之處,第一、有點拖堂,拖堂的後果就是對於六歲左右的幼兒來説有點坐不住了,紀律稍稍有點亂,教師的語言可以再簡練些;第二、故事引入設計很好,但故事沒有結尾、沒有交代,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故事有始有終就更加完善了。總之對於這節教學觀摩課感觸頗多,希望自己也能夠有所感悟、有所提高,能夠取長補短,做一個合格的甚至優秀的幼兒教師,這是我一直的心願和信念。

第6篇

環境的創設——以幼兒的創作為主,教師的創作為輔,這樣幼兒看的懂了,有興趣了,教師也可以輕鬆一些!比如,區角材料的創設,就是教師和幼兒一起參與制作的串木棍,編織蟈蟈籠等,這樣幼兒在玩的時候會多些興趣。又如,老師們將收集的資料、製作的手工、繪製的圖畫等通過設計簡潔美觀的佈局呈現到牆面上,讓幼兒互相交流,學習,也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在互動中提高操作能力。在植物角里,他們收集了各種種子,鼓勵幼兒從多方面觀察、欣賞、想象,讓孩子們去觀察、瞭解他們的生長過程等,還放置了小朋友自己帶來的植物。結合主題活動以及幼兒逐步發展的認知發展能力,尤其是他們增設了很多有趣的區域活動,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創設了有益的環境,如角色區,美工區、生活區(益智區(神奇大口袋、拼圖等)、表演區等,讓幼兒能夠對集體活動中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逐步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和模仿能力,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在主題牆上,他們張貼了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的手工製品和親手畫的手掌樹和花朵等,幼兒們都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環境,因為周圍全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環境創設為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平台,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了思考,鍛鍊了手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拓展了知識,促進了創造潛能的發展。通過與環境互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明顯提高,精心利用廢物,進行多種製作,創造成美麗的工藝品。他們更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第7篇

20xx年5月4日,我有幸來到上塘新苗幼兒園參加半日觀摩活動,園所環境創設、晨間户外活動、晨間早操、集中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我都在不斷的總結、比對、反思。這次活動留給我最深印象的便是幼兒的安靜、有序和聽話,可以説是"令行禁止",我想這麼好的常規肯定離不開老師平時點點滴滴的培養,離不開老師對班上每個幼兒的解讀和分析。

這次觀摩活動,為我們展示了非常精彩的半日活動,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一日帶班過程中的保教細則。首先,老師嫻熟地組織幼兒進行形式多樣的户外體育活動,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下,幼兒"跳腳印-爬山洞-走平衡木-套圈", 在這一系列的户外活動中,幼兒都安靜有序地進行。每個環節孩子們參與的熱情高漲。此環節可以看出朱老師事先已經讓幼兒瞭解了各種器械的玩法,在這樣有計劃、有準備的組織下,活動方能起到鍛鍊身體,提高走、跑、跳、鑽、爬、平衡等技能。接下來是做早操環節,在早操之前先向幼兒講明早操規則,在早操時各班老師都充滿激情地帶領着幼兒,力求做好每一個動作。接下來朱老師組織幼兒有序地吸收和安安靜靜地吃點心。接下來則是本次觀摩活動最主要的部分--集中教學活動:中班科學活動《認識小動物》。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教師專業技術水平的體現,是幼兒發揮想象、探索創造的空間。活動中,老師教態自然,教學設計非常有創意,形式新穎,讓人耳目一新。可以看得出老師的這節科學課是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都經過認真的思考,明白什麼地方要引導,什麼地方該適當地提些問題。這節課真讓我大開眼界,也受益匪淺,原來科學課是可以這樣上的。最後的兩個環節是午餐和午睡環節,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觀摩完整個流程,但這並不影響這次半日觀摩活動的完整性。

半日觀摩活動結束了,雖然這次觀摩的機會是短暫的,可帶給我的思考卻是長久的。我決定在這次觀摩活動結束後,回到自己的幼兒園,對照半日活動相關要求,開展相對規範的幼兒園半日活動,通過在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反思,以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去引導每一位孩子,並和他們一起成長!

第8篇

根據古藺縣教育局骨幹教師培訓的安排,我有幸於20xx年3月29日至30日參加了“第八屆全國國中語文名師經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聆聽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優質課和專家的講座,收穫良多,受益匪淺。

首先是從幾位名師的教學和專家的講座中感受到一個真正的語文教師應該具有的素養。這方面包括語文素養和專業素養。正如羅懷海老師講座中談到的一樣,教師應該加強人文閲讀和專業閲讀。因為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作者之間情感碰撞的過程,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正能量,怎麼也擦不出情感的火花來。就像李百豔老師説的那樣:語文老師要有文學素養,不要説教學的語言有語文味兒,就連批評學生,罵學生都要有語文味兒,讓學生聽了就覺得是一種享受,感受到一種美。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尤其是要品讀古今中外名家的筆墨,不斷去積澱自己的文化內涵。

其次是關於語文教學中對文本的解讀。在幾位名師的課堂教學教學和講座中,都非常重視文本解讀。突出了文本解讀要細讀和深讀,因為文本就是語文教學中最直接最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前我們的教學中最多的是“初讀課文,把握大意。”但是,聽了專家們的講座後,我明白了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把握文章大意,更要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關鍵詞句,甚至是透過文本字詞的縫隙,揣摩詞句後隱藏的更深層的含義。唯有如此,學生才能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真實的寫作意圖。比如劉飛耀老師在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是,就引導學生抓住范進中舉是的語言描寫,即“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學生不僅揣摩出范進的瘋態,還揣摩出范進此時的心態,感悟出范進中毒之深,明白了吳敬梓批判的矛頭直指向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再如侯雪莉老師教學《湖心亭看雪》一文時,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句中“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等詞,不僅讓學生欣賞到中國畫“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更讓學生感受到人和物在浩瀚的宇宙中的渺小和微弱,襯托出張岱當時懷才不遇的一絲淡淡的惆悵。要在課堂教學中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以為教師在教學之前首先要去細讀和深讀文本,只有這樣,給學生的才會更有味道,也更有營養。

其三是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實踐新課程標準。一是要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在幾位名師的教學中始終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參與者的教學理念。劉飛耀老師在課堂上遇到一位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的時候,就積極引導、鼓勵、幫助學生髮言。當這位學生能夠説出自己的看法時,老師就給學生鼓掌。這一舉措,表現了老師對學生的肯定和尊重。我想這樣不僅改變一個學生的性格,可能還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因為學生可能會因此而變得開朗、大方和自信。二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幾堂課上,有學生自主閲讀,在閲讀中質疑的,有師生對話交流的,有小組合作探討的,有展示成果的。其中吳昕歆老師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流程設計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學生在多種形式中不斷的吸取,不斷的感受,從而實現教師的預定教學目標。

怎樣在語文課堂上盪滌學生的心靈,點燃學生的情感,湊出最動聽的樂章,放飛學生的夢想?唯有我們教師在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探索、實踐和創新。

第9篇

對於我們做老師的來説,善於聽課,尤其是善於聽優秀的老師的課是極為有意義的,有的收穫甚至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聽了我校任永梅老師《曹劌論戰》的公開課,感到收穫頗豐。任老師教學的節奏控制得很好,本人認為,這節課的優點在以下幾方面:

1、老師注意文言文的朗讀和背誦,以及字詞發音的及時糾正,集體朗讀和自由朗讀相結合,教學內容落實到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而後會其意,符合文言文的教學規律。

2、問題引領,注意互動。老師引導,學生表達,注意調動學生譯、讀、寫、説,多讀多練。

3、寓思想教育於學科教學之中,體現了老師教學的用心。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課件製作簡潔、樸素,字體大小合適,對比清晰。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地方,而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因此,我認為評判一節課的好壞關鍵要看學生是否學得更精彩,然後再看教師是否教得精彩。成功的教師在教學中必然會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指導並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充分自主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去,使教學活動真正變成學生的學習活動。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更大的空間,給學生更為充裕的時間,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第10篇

金秋九月,我參加“清華附小核心素養1+x課改創新成果展示”—————竇桂梅團隊教學觀摩活動走進長沙的培訓活動,受益頗豐。竇桂梅的團隊,為我們展示了精彩的課堂藝術。從她們的課堂,讓我們看到了清華附小獨特的語文教學模式“預學——共學——延學。整個團隊的主題圍繞着今年是紀念魯迅先生逝世xx週年,用多種形式表達對這位偉人的尊重與敬仰。

她們以“預學單”為導航,引導學生自學;以“共學單”為目標,引領學生共同交流學習收穫;以“延學單”,拓展學生課外視野。

竇桂梅老師教授的阿長與是《山海經》,聽後最大的感觸是她居然“放手”的這麼狠,把課堂的重心交給學生自己説,自己寫,那這無形中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自己鑽研。課程循序漸進,以淺入深。品味竇桂梅老師的課堂——大氣,竇老師那富有磁性的聲音,那精彩的朗讀指導,精湛的教學藝術,讓我們佩服。她這次執教的一篇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xx週年,讓學生走進魯迅先生的作品,品味大師的文筆。

竇老師從走進文本研究人物,再由文本聯繫生活實際想開去,讓我們處處感到都是收穫。給我印象深的幾句話是:

3、帶着準備、困惑走進課堂,讓課堂增值、豐滿,讓困惑更大更深。竇老師的課堂上游刃有餘、大氣的教學風格我們很難學到,但是這節課竇老師的這幾句話卻可以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

薛晨老師的課——我來設計魯迅博物館,居然讓學生自己來當設計師。給孩子們思路;小組成員、展示內容和展示方法。學生們先採訪現場的老師們,對哪個博物館的印象最深,為什麼。再問孩子們最喜歡的博物館是哪。最後引出主題——我來設計魯迅博物館。既然是魯迅博物館,那博物館應該收集魯迅哪些方面的材料。填寫學習單有方法:

2、提煉標題:關於材料的邏輯。無形中讓學生通過收集魯迅生平、魯迅的作品、魯迅的書法等等,其實就是讓大家走進魯迅,記住魯迅在中國的地位,他的重要性。這節課就不是講枯燥的課文,而是多角度的激發孩子們的創意和思維,既學了又玩了。當然薛老師最後説到了學生們沒講到的方面:再現魯迅的生活情境,魯迅筆下的人物和場景,魯迅的名言、代表作、手稿、通信……

細細品味竇桂梅團隊的教學藝術,感受團隊的智慧。同時也學習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大開眼界。

第11篇

上週我有幸在縣南小有幸參加了“高效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裏聽了6位老師的高效數學課,幾位師的精彩課堂,令我們耳目一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位老師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都很新穎、恰當、合理、平實,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和老師優美幽默的語言,更是給課堂增添了活力,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老師的不斷引導和激勵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培養了各種能力,從而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並且每位老師在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同時,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下面我來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的體會。

注意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採取玩遊戲、聊天等各種形式的師生互動。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減輕課堂學習的枯燥感。從中我發現,有效的課前熱身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必備條件。

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開課在我眼裏大部分是非常“熱鬧”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是“聲聲入耳”。而這次的課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安靜了很多,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的真實性、樸實性!

數學課堂要體現數學味道,但是以往的課堂上,某些老師為了迎合“時尚”,盲目地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大量生活、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從導入上看,老師們設計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開門見山;有的直觀、形象;有的生動、有趣;有的巧設鋪墊,每一節課的情境創設都讓我們品出了數學獨有的味道。

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一方面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另一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各種信息,並注意規範學生的語言。

小組合作學生的優點,簡單説就是“1+1>2”,合作學習使學生有了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合作小組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了一個彼此交流、各展所長、互相幫助、互相彌補、共同學習的環境氛圍。把學生獨立思考説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大多時候公開課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小組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高效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但是隨着我們不斷得探索,發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而這次幾位老師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係,靈活運用發揮最佳效果。其實,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並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為了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表揚學生,讓學生對錶揚麻木了,面對老師的表揚無動於衷;有的老師對於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不投入到活動中去,“不敢”去直接或間接地批評他們等等的現象。於是,在一些公開課的課堂上,就成了調皮學生們自由馳騁的天地。但是,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看到在表揚鼓勵學生們的同時,並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成為他們學習的指導者,要求他們認真看,仔細傾聽,積極發言,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信息,並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

20xx年7月3日安定區高效課堂建設觀摩研討會在我校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共吸引了來自全區所學校80多名校長及骨幹教師前來我校參觀交流。對我們坪塬中學來説,這次觀摩會既是教育局各級領導對我校高效課堂教學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我校搭建了一個教育教學展示成果與交流經驗的優質平台。這是一學期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現。活動從上午八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五點半。首先是七節高效課堂示範課,緊接着是大課間活動,下午一點是精彩三十分,主要是文藝節目展示。從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是各校的經驗交流會。

承蒙領導的厚愛和同事們的支持,我有幸承擔一節示範課。對於我來説印象最深的是課前各學校的領導及教師對我校課堂布局,校園文化建設的欣賞與讚許。學校的每一處都是一個亮點,深深吸引着每個人的目光。大課間,精彩三十分,贏來每位參觀者的讚揚。這所有的一切對於身為坪塬人的我們來説,無非是最高的榮耀。

通過這次觀摩研討活動,作為授課教師的我同樣是感想頗多。無論教學發展的哪種程度,“好課”永遠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下面我就一本次示範課為例,談談自己對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總結的一些經驗。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之所以高效主要是它比以往的教學更注重學習目標的明確性與可操作性,再加上有效地預習指導,確保學生在課前能夠自主學習百分之七十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定目標後預設性的創建問題,將學習內容轉換成具體可操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一級級的達標任務的同時獲取並總結知識。由於對這點的充分肯定,因此我每次備課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製作預習部分的學案上。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説,思維和總結概括的能力還比較弱,因此創設的問題最好是通過舊知識的遷移、直觀的、有對比性的內容。並且在每個環節的設計中,口令要及時準確,這樣學生才有正確的意識完成每一個任務。我這次設計的《一般過去時態的複習學案》中,預習部分主要是概念和結構的複習。每一個任務前都有適當的提示和明確的指令。首先我認識到的是,一般過去時態是七年級的重點語法,考察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和題型中能靈活應用。這就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其動詞的變化,句子的結構,不同含義及用法。明確目標後,我第一個考慮到的是學生方面的因素。一般的人都會有思維定勢,對於熟悉的經常接觸的內容印象會很深,這樣很容易影響對相似知識的學習。就一般過去時,學生由於思維定勢而頻繁出錯,因此對於概念及結構的強化鞏固是必不可少的。怎樣才能使學生容易清楚的掌握一般過去時,我首先是設計了一個一般現在時態的句子,然後將時間與動詞變換為過去的形式,而句子的其他內容都沒有變化。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一般過去時態的基本含義及結構。雖然是複習課,但是基礎的東西一定要明確。並且通過對比,可以同時複習強化多個知識點。在下面預習部分的學習過程中,我同樣設計了有梯度及對比性的例句,一般一個內容有兩到三個句子,讓學生一層一層的透析一般過去時態的用法。有對比,不同之處就顯而易見,認識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其實不僅是複習課型,對於新授課同樣有效。

對於如何更好地實現預習內容,就我的實踐經驗來説,我認為課前的檢查與疑惑的及時排查是不可缺少的。必須要引導學生在每節課前都要提出疑惑,預習中沒有問題,只能表明與西部充分,不紮實。學生有疑惑,學習就更有目標。教師課前給出總的學習目標,學生在預習中的疑惑是他們具體的目標。這樣,總目標,具體目標雙管齊下,學生的學習更有方向,學習也更具動力,任務導學也便成了有的之矢。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也不管是哪門學科,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每節課中要求我們以基礎內容為主設計不同的題型。雖説課堂中以合作探究為主,但每個任務的完成要確保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否則“合作”也只是做樣子,騙自己。學生交流探討後,推理總結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這樣的話,之時也就學活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讓學生試着明確出題人的設題目的,每道題考查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鍛鍊,不僅能鍛鍊提升解題能力,思維也就活起來了。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達標檢測是導學設計的“試金石”。如果一節課中的達標檢測沒有完成的話,那高效課堂也可以説是功虧一簣。在達標檢測這一環節,試題一定要以學習目標為主,題型最好是多樣,典型,精良。設計的題型最好能做到知識的梳理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這樣,學習才是落到了實處。

張四保主任曾説過,學習最強的能力就是講出來。我很贊成這種觀點。因此,在我的每節課上,我都放手讓學生去説去講,而不只是“紙上談兵”。這個講有些是互相講,有些是在全班面前脱稿講。比如課前導入環節,我總是給出一個話題,鼓勵學生去説,不管別人是否在聆聽,只要大膽的説出來就是自己的。在任務導學中,知識點的歸納與講解,也大多由學生來完成。每個學生就是一個個小老師,上黑板,面對全班學生,講解知識,並且提問、評價其他的同學。在講中拓展思維,在講中提升能力。要提到的是,在展示環節中,應多注意。而不要怕拖延時間只是讓優等生去展示。因為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我發現中下等學生不去積極思考,課堂討論和展示對於他們來説的最終目的就是等待答案。因此,平時因更多的引導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我,從而使他們主動探索而不是靜坐等待。

總結和評價是每個環節的靈魂,它是支柱,支撐着整節課的學習。在高效課堂中,評價和總結貫穿於每個環節每個任務當中。教師要總結,點評,最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互相總結、評價。及時地總結,適當的點評,使得學生的學有了依託。它激勵着學生積極表現,大膽展示。一個好的評價往往會讓一個學生受益終生。

以上是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及這次觀摩會上的一些認識和感想。在高效課堂的行程中,我還有很多困惑和有待解決完善的內容。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探索,真正做到高效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把課堂的四十五分鐘真正的還給學生。

第12篇

為了加強幼兒園之間的學習和交流,促使保教質量提高,在3月18日,我園迎來了一項大型的市優秀教師“送教”活動,前來觀摩的人數甚多。

由南京市推薦的3名很優秀的教師,在我園展示大班的公開教學,分別有體育課《竹竿跑》,社會課《課間活動》,體育課《傳球》。綜合運用了談話、遊戲、多媒體、表演等多種的學習方式,集中體現了幼兒教學活動選材的生活化,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創設了“學中玩,玩中學”、師生“朋友式”互動交流的學習氛圍,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體育活動《竹竿跑》讓我感想最深,雖然整個活動我沒有看的很完全,但在最後一個環節,教師很好的利用到現有材料給幼兒進行放鬆,讓幼兒的興致再一次升到高潮。社會活動《課間活動》針對幼兒即將面臨的國小生活,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由討論並説出自己的理由,課上老師親切的表達方式,讓所有的孩子及老師融入其中。

整個公開教學活動,面對在場的一百多名各個幼兒園的老師,上課的教師從沒顯現出緊張的表情,活動目標也達到預期的效果,幼兒在討論和發言中獲得成功和自信。收到了預期的效果,贏得了同行們的讚賞,在觀摩、學習、交流中提升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加強了市內幼兒教學的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