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讀後感3篇 發現自我,拓展視野——對“文化”的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3W

《何謂文化》是著名哲學家斯圖亞特·霍爾特所著的一本書,該書深入探討了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文化的定義、構成、發展和影響等。通過閲讀本書,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和文化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何謂文化》讀後感3篇 發現自我,拓展視野——對“文化”的思考

第1篇

漫步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裏行間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動。然而我遠沒有那樣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談“何謂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談談我讀後的感想。

愛與善良。這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卻少有人把它與文化聯繫起來。然而這個最終目標,卻讓我們突然覺得親切,覺得就像是我們從小一起唱過的歌謠,從沒有那麼疏遠不可親近。

那麼,源遠流長、羣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體現着愛與善良的呢?從那兵戈紛亂的'戰國時期,中華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説,“仁者愛人“,就在説“愛人者人恆愛之”,就在説“止於至善”……他們把愛看做是最終的原則,最高的追求,並在中國的文化血脈中流淌了數千年。

幾千年來中華的文明從沒有中斷過,愛與善良也不曾停止過。那麼上千年的文化積澱,也應該是一種愛的積澱吧。如餘秋雨先生所寫,“我們區區五尺之軀,不知沉澱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它們全部喚醒。”對啊,我們身後的文化典籍不論多麼煙波浩渺,都只是為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終的、最重要的愛與善良普及。

在時間的步伐中,從不曾丟失的愛與善良的影子,也足夠讓我們珍視吧。

《何謂文化》讀後感3篇 發現自我,拓展視野——對“文化”的思考 第2張

第2篇

中國文化為什麼如此頑強呢?這是因為,它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文化,強調自強不息;一種高揚道德的文化,讚美厚德載物。一種和諧從容的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一種兼容幷包的文化,故能海納百川;一種樂生重生的文化,因而生生不息。

當然,這種文化也有自身的.弱點,最突出的一點是片面強調和為貴,鬥爭鋒芒不足。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它是充滿風險的。,例如,我們的文化中心地帶就曾遭受多次外族入侵。幸虧歷史上的入主中原者有博大的胸襟,又十分仰慕中華文化,自覺地把自己融入其中,這才使得中國文化不僅沒有中斷,而且由於吸收了新的血液而煥發生機。

進入近代以來,西方入侵者的湧入,使中國文化第一次面臨真正的危機,有人説是千古未有之變局。幸虧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以扭轉乾坤的偉力,挽救了中華民族,挽救了中國文化,並把它推進到新的階段。

第3篇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的書,從《文化苦旅》到《山居筆記》以及《尋覓中華》等,他的書特別適合夜讀,在靜靜的夜裏,一盞枱燈,隨着他的腳步可以輕輕的漫步歷史,細細的咀嚼文化,這種喧囂的世界獲得暫時的寧靜感覺特別輕鬆。他的新書《何謂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從噹噹上買來,一週左右的'時間看完。

對於何謂文化,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答,第一、學理的回答,較為系統詳細的介紹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雖然名為“學理”但很直白,讓我們對文化有個很直接的認識;第二,生命的回答,通過幾個人物,導演謝晉、戲劇家黃佐臨、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幾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讀文化的真諦;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一些碑文和書法作品。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離騷》翻譯成現代散文,進步體會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讀起來蕩氣迴腸,字裏行間把文化的魅力一展無遺,但第三第四部分實在不敢恭維,大有湊頁數之嫌,有的碑文的確值得一讀,但附帶的書法作品有點畫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譯更是差強人意,就像把唐裝改成西服,有點不倫不類。瑕不掩瑜,還是值得一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