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上海教師培訓:經驗分享與成長指南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1W

本文將分享一些關於上海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城市,教育從業者如何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是一個亟待探討的問題。通過參與培訓,我們可以不僅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更能夠拓展教學思維和提升教學效果。讓我們一起探尋上海教師培訓的精妙之處,共同進步!

上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上海教師培訓:經驗分享與成長指南

第1篇

為促進我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教師對國小課程改革的認識,我校組織了部分教師赴上海國際大寧學校學習,我非常有幸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學習期間,我們不僅參加了隊會,還去聽課學習。在與專家、老師的互動交流中,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在上海培訓學習了一週,瞭解到了上海的教育現狀,深受啟發,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下面我就對這一週的學習談談本人的點滴收穫和體會。

人格培養是教育之本。顧路中學學生的養成教育非常成功,學生對師長很有禮貌,學生樸質,學風嚴謹。“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這是上海市顧路中學校長楊冬華在發言中提到的一個問題,他説到“一些外來務工子女,學習成績好且很聰明,但由於種種原因,中途輟學,現在都無所事事。”我覺得為他們惋惜,作為教師,對於學生我們應該做持續關注,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重視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地人生觀、價值觀,我認為,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看他們每天學習是否愉快,生活是否開心。只有時時處於愉悦心境的學生,才是一個具有真正生命意義的人,只有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他的一生才是幸福的。

專業化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教師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作為教師,我們不僅把這個職業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應該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專業型的教師要有專業素養,要有紮實的學科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理論素養,開闊的實踐視野。同時,我們要學會反思,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反思教學中的成績與不足,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專業型的教師。學校以學生髮展為本,確立全面科學的教學質量觀。同時,還實施了一系列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大寧學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線,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該校各項成績在閘北區排名前茅。我聽了兩節全英語課堂的英語課,師生的英語水平都很高,而較為落後的我區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們在打造高效課堂上還有待提高。該校全新的指導思想是:以課程為指導,以教師為研究主題,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教學過程中教師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宗旨,改進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成為教師學習的共同體。談到教研,該校能將校本教研落到實處。圍繞課題,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調查和研究。整個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書本上的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對教師的發展,學校開展了名師工程、育秀工程等,增強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辦學要有特色,特色是提高學校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1)優美的校園環境:上海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學校雖然不大,但精緻、綠化,是具有人文環境的校園,園內苗木錯落有致,雕塑小景散落有間,佈局層次分明,特別是教學樓樓道設計科學合理,避免學生進出擁擠。校園每個角落都很乾淨、整潔,學校文化氛圍濃郁。

(2)基礎與特色兼顧:上海的二期課改促進了每所學校特色教學的形成,藝術、體育、科技等形式多樣、多而不雜。學校注重發掘民族傳統文化並踐行於行為規範教育中,打造顧中文化品牌,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應該説在特色教學上,學校花了很大力氣,投入了很多經費,雖然我區經濟遠遠滯後於上海,但是他們善於琢磨學生的特長髮展的思路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關注學生的發展:上海的教育關注的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學校本着以教育好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信、快樂、成功中得到主動發展為理念。以生為本,在活動中開發學生潛能的實踐與應用,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便於教師的個別輔導,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能走下講台,蹲下身子,“溶”入學生,互動學習。學生的考試成績在公佈時,只寫名次和成績,不寫姓名,學生自己對照着成績找自己,保護了學生的隱私,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對學困生採取鼓勵和幫扶為主,大力推行成功教育。學校對學生拔尖幫困,追求成功卓越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鑑。此外,學校很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鍊,上午和下午均有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這許許多多的努力都在踐行一句話“用愛心關注學生成長,關注學生健康成長,關注學生學有所成,關注學生學有所長。”

上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篇 上海教師培訓:經驗分享與成長指南 第2張

第2篇

12月17—21日,我們一行50餘人赴上海蔘加了“幼兒園骨幹教師課程專題研修班”的學習。這也是繼去年北京學習的再一次外出“取經”。在這短短的一週裏,我們系統地學習了:幼兒園課程領導和有效實施、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科學(數學)集體活動組織與實施等理論內容;實地觀摩了四所幼兒園的環境設置、幼兒個別化學習活動;聆聽了四節優秀的教育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收穫甚大。而上海學前教育發展速度之快、思路解放程度之高、城市環境建設之美及上海幼教人對教育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創新的精神,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前沿,是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用“大上海”來形容她一點都不過分。

上海市是我國最大的商業、金融發展中心,上海有一種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氣質,就是她的“洋氣”。上海作為新世紀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確立,被國際人士稱為東方的“紐約”。

上海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城市高樓林立、交通、通訊發達。令人着迷——外灘老式的西洋建築與浦東現代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中西合璧各有各的精彩。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無一不描述着國際大都市的開闊前景。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城市規劃館,無一不張揚着國際化大都市的廣博情懷。新世紀的上海是現代化、國際化、時尚化的標本。

上海經濟發達,生活節奏快,加上上海上班路途較遠,上海人很“忙”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從接觸的上海人看,他們有很強的經營理念,對待工作都非常的認真、敬業精神可嘉、時間觀念很強、個人素質也很好,交談中透出自信和謙遜,也顯露出上海人特有的優越感和自豪感。

“有為才有位”的體會,是基於黃瓊老師第一天為我們做題為“直面質量、追求有效”的專題報告。黃瓊老師從宏觀的角度,介紹了當前國家、省市對學前教育的重視與關注,並重點談了上海市近兩年學前教育發展的概況及有關學前教育質量方面的內容。讓我對上海學前教育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有了新的感悟。

1、政府重視。為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上海市政府近兩年從制度保障入手做了很多具體的工作。一是在20xx年1月份頒佈《上海市教育委員關於進一步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實施意見》,規範了幼兒園的保教工作的實施與管理,提升了學前教育質量,保障了幼兒身心健康快樂的發展。二是20xx年2月份—5月份,開展上海市幼兒園“一日生活保教質量專項調研”,全面、真實地瞭解本市各級各類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質量的現狀,通過分析影響質量的核心因素,提煉影響質量的關鍵指標,實現幼兒園課程管理與實施的規範性、有效性,切實提高保教質量。三是將幼兒教師的編制與國小、中學教師劃為統一,提高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

2、教師有為。什麼是學前教育的質量,如何判定學前教育的質量,這是關係到學前教育發展方向的根本性問題。不能簡單地把其他教育階段的質量關和質量標準照搬過來,更不能把學前教育的質量導入應試、應賽的軌道上。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質量,是學前教育工作者對孩子一生髮展的一種承諾,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作支撐,上海市的幼教人始終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認真審視了質量觀下課程實施的價值取向:生活(重習慣)、運動(重野趣)、遊戲(重自主)、學習(重價值),而在我們接下來四天實地觀摩幼兒園中,真切感受到了上海幼兒園是如何踐行這些價值取向的。如:上海市實驗幼兒園雖然園內户外面積不大,可是他們卻能合理規劃,凡是能開創的場地全部進行了改造,有便於幼兒攀登的小山坡、小面積的露天沙池、練習平衡的蘑菇村等等,體現了運動中追求的野趣。上海南陽實驗幼兒園雖然面積小,但是巧用、活用空間,充分發揮了其教育價值。整個上海市學前教育質量的可以用高、實、全來詮釋。正是因為有了雙方的“為”才促使了上海的學前教育始終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傅堅敏、邵乃濟是我們這次學習中直面的兩位園長。在她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個好園長,就是一所幼兒園”的真理所在。

首先,好園長要有好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實力象徵與魅力寫照”,園長的性格、品質、氣質、修養等是構成園長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能體現好園長人格魅力的因素。傅園長和藹可親,在談到她的幼兒園時,總能感受出她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快樂,從她的講座中也能感受到她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敬業愛園和精益求精,她始終堅持學習和深入課堂,甚至自己做幼兒園的大教研組長,帶領教師搞教研,真正成為了大家的良師益友。

其次,好的園長要有好的治理風格和治理能力。上海市實驗幼兒園園長邵乃濟是一位非常務實的園長,這一點在她的現場園本研修、講座活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她把自己定格為是一個“領導者”,而不是一個“管理者”,“領導者”和“管理者”有其相似之處,但嚴格地講,它們是有區別的。“管理”有強制的意思,比較消極,“領導”有調動人的積極性之意。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作過一個很能説明問題的比喻:繩子只能被拉動,沒法被推動,教師、員工猶如是一個鬆散的團體,跟繩子差不多,更便於被領導,而不是被管理。艾森豪威爾的比喻在邵園長的園務管理中得以體現。

另外,傅堅敏園長在談到課程領導的感悟時,講了一段話,她説:領導的核心在於領導者能夠影響多少人,而不是領導者的權利有多大,所以課程領導力取決於園長的團隊領導力,取決於園長的素質與行為。我想這段話是否可以理解為:作為一個領導者,並不意味着更多的權力,而是意味着更豐富的知識、更深邃的思想和更高的精神境界;她的影響力不是權力賦予,而是智慧賦予;不是行政長官,而是精神領袖;更不是“人上人”,而是“人前人”;始終應該比教師和員工站得高,看得更遠;她的思想總是在高處、遠處、深處;是給幼兒園注入生命和靈魂,賦予不竭動力的一個角色。

去年的北京之行,讓我感受到了男教師組織音樂活動展示出的簡單與自然,而今年的上海之行,讓我再一次感受了數學活動的魅力所在。這應該是從我觀摩了南陽實驗幼兒園陳青老師組織的數學活動《種花生》説起。種花生,聽到這個名字,就已經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實踐操作的層面,整個活動中體現了讓孩子覺得數學是好玩的,讓學習的過程看得見,讓數學促使孩子變聰明;通過簡單明瞭、一物多玩的教具,創新的遊戲、在個別學習和集體活動之間架起了橋樑,體現了集體活動的價值。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數學活動更應關注幼兒的先前經驗。當聽完了本節教育活動時,我自問:這節課放在我們幼兒園開展,能促進孩子的最優化發展嗎?但在分析中,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一是我們的孩子在區角中練習數分解,但形式不同;二是我們平時的教學方法就給孩子進行了思維定勢,分合就只有兩分法。因此,沒有先前的練習與鋪墊,這節活動在我們幼兒園是行不通的。正如,陳青老師在下午的交流中談到的:如果不瞭解幼兒的經驗,就算是有了教案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數學活動關注幼兒經驗很重要。

二是,數學教具可以更為簡單明瞭。活動中教師準備的教具很簡單,一個骰子,一些花生,花生地。這與我們以前進行數學活動而要大量的準備操作材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用最簡單的材料達到最優化的教學結果,是我今後在組織教育活動時應引起注意與思考的。

三是,數學活動中內容應具挑戰性。活動中游戲設計簡單、明瞭,引發幼兒學習興趣,挑戰了幼兒思維。遊戲是這樣的:請小朋友擲骰子並根據骰子上的點子的數量取花生種花生。每塊地只能播種4顆花生,然後用“圈”把花生圍起來表示完成播種,如果花生數量超出4顆,必須重新播種。幼兒在嘗試播種方法有很多,可以把花生種在一塊地裏,也可以分一分播種到2塊地,3塊地,(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1、1、1、1、1等),整個過程中,教師用多種的分解方法、問題引領來挑戰幼兒的思維,如:怎樣即能讓自己隊獲勝還能阻止對方奪冠。這一問題的提出,就是挑戰了幼兒以往的思維定勢,那就是可以把花生分一分不僅可以播種到2塊地,還可以播種到3塊地、4塊地,這樣就可以給對方增加難度。活動結束後,教師通過出示9格的花生種植模板(2格分別種好了2個花生,5格分別種好了3個花生,1格種好了4個花生),為幼兒提出了問題:只取5顆花生能不能一下子種滿2、3、4、5地。又一次挑戰幼兒思維,讓他們不斷的在挑戰中,獲得的成功與快樂,從而讓他們變得更聰明。因此,數學活動中一定要有思維挑戰。

通過本次活動,最大的感受便是兩邊教育教學理念上的差異。上海教師的數學活動更注重生活中實際的運用,而不是硬性數學知識的直白單純灌輸,讓孩子在愉悦的遊戲中潛移默化的加以運用和理解,即所謂無痕跡的課堂。但仔細回味此活動,我也有所疑問:本次活動是適合拿來變為集體教學活動呢還是更適合於區域活動。對於我們的現狀而言要開展這樣的教學面對全班30多個孩子在短短的一堂課時間裏似乎比較困難,很難兼顧到每個個體又不利於老師的逐個檢驗。所以我覺得分組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而且這個遊戲作為課後的延伸也很好,投放到區域中不再需要老師再次進行講解遊戲的玩法,孩子直接就可以操作,這樣就便於再次熟悉和鞏固,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觀察和個別指導。而且在此遊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投放記錄紙等材料加大難度提升孩子更高的數學能力。這也是自己的一點粗淺的思考,我也會將這個遊戲材料介紹給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們,讓他們也有所收穫。

上海的學習之行,讓我開闊了視野,吸收了很多新鮮元素,但如何將所學所獲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怎樣做好常態化的一日活動都是值得我進一步深思的,在今後的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教學水平,多用心、多動腦、多動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育經驗,為促進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3篇

感謝學校和温州教育局能讓我有幸參加今年暑期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辦的中國小英語教師進修培訓班的學習,讓我有機會在繼大學畢業四年後又一次邁入了大學校園,再一次體驗了當學生的感覺。作為全國三所外語大學之一的上海外國語一直是我很嚮往的地方。能夠在這裏進行為期三週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興奮。

我們培訓的地方是以前上外的舊校區,現在是上外所屬的二級學院--立泰學院。所謂立泰學院就是離退休教授所辦的各種外語培訓的學院。我們培訓的科目主要是綜合英語、口語、中西文化、教學法,學校也安排了一些講座。正常大學作息時間的學習,讓我重新體驗到了做學生時的那份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感受到了做學生時的那份責任和壓力。每週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功課安排的一無空隙。每堂課我必須做到有備而來,而且要聚精會神的聽講和做筆記,回來之後還要整理筆記等等。

這一個月下來,我們深切地感受着充電的充實感,讓我真正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重新暢遊了一次,也讓我領略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各學科學術的博大精深。綜合英語課李曉康老師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可親,他的課就是我的詞彙刷新課。這麼多年沒有接觸的詞彙都會在綜合英語“環球英語”課上不時的從我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來。口語老師hillary給我們創造了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課堂氛圍,並將她在國外的見聞感受與我們分享。儘管相比較而言,綜合英語更像是口語課,口語課更像是綜合英語。跨文化課breton harvey老師的幽默、開放,是我最放鬆和最喜歡的。我們討論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更是花了幾節課的時間探討如何讓我們的學生更加的confident和 creative。我們班都很喜歡安琳老師教授的課。她對教學法系統的介紹、新教學理念的灌輸、對諸多教學案例細微的分析,都會使我們大開眼界,豁然開朗。

下午安排的講座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在我們培訓的第一天,上外的虞建華教授跟我們分享了在學術研究與寫作中的一些經歷、經驗和感悟。在國外高校的悠久歷史中,幾百年來對學術論文一直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還有這麼一句話: publish or perish。英國的劍橋和牛津大學説着teach a bit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 .這些讓4年教齡卻從未寫過論文的我覺得很慚愧,回去必須要行動起來。上外附中的趙均寧教授講的一些教學技能及他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讓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他對上外附中學校定位--培養國際型跨文化預備英才和學生的情況介紹讓我們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作為農村學校英語教師的壓力和責任。在之後與上外附中師生對口交流中,我們進一步的瞭解了作為上海名校的上外附中一些情況,更是領略了名校千里挑一的學生的風采--從容、淡定和自信。對於培訓老師即興給出的話題,那位女生自如的英語表達和純正的發音讓我們讚不絕口,更是頗有感觸。此外,其他的4個講座也非常精彩,收穫頗多。

關於這次學校課程設置總體是合理的,建議如下:第一,我們國中班也應需要設置語音課和聽力課;第二,講座內容應多增加一些有關中學英語教學實踐和困惑的問題。

回顧20多天的學習,在上外濃厚的學習氛圍裏,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態度,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對英語教學的態度。正是這些態度影響和決定着我們。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日子裏,我結交到了一羣好夥伴。同為英語老師的我們像學生時代那樣一起上課,討論,一起逛街購物,一起尋覓美食,一起在上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總之,學習是辛苦的,生活是愉快的,收穫是豐碩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