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讀書筆記集錦7篇 知識祕籍:學生讀書筆記集錦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7K

《學生讀書筆記集錦》是一本彙集了各類學生讀書筆記的精彩之作。這本集錦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文學、歷史、科學等各個領域的讀書筆記,展示了不同學生對於不同書籍的理解和思考。無論是尋找靈感還是增加知識,這本集錦都能為讀者提供豐富多樣的讀書體驗,幫助讀者提升自身價值與知識水平。

學生讀書筆記集錦7篇 知識祕籍:學生讀書筆記集錦

第1篇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的短篇動物小説,書後的介紹裏説這一篇被選進了很多版本的中學教科書。

故事説的是一羣斑羚被幾十位獵人追捕,被逼到了一座懸崖上。那一羣斑羚中有兩隻想去尋死,幸好有一隻被頭羊從死神手裏奪了回來。突然,鐮刀頭羊想出了一個可以挽救種族的辦法,於是,他威嚴地叫了一聲,只見那羣斑羚快速自覺地分成兩撥,一撥是年輕的,一撥是年老的。接着,一直老斑羚示意性的叫聲把另一隻半大斑羚叫出隊伍。這兩隻羊退後幾步,開始助跑、起跳,只是那隻老斑羚要晚了幾秒鐘。

到了懸崖中間,小斑羚支撐不住往下掉,這時候老斑羚正好到達小斑羚下面,小斑羚在老斑羚身上用力一登,恰好到了懸崖對面。於是,老斑羚劃出了一道耀眼的紅線,掉落到山崖下面。就這樣,一對一對的斑羚跳過了懸崖,而最後只剩頭羊自己了,他是無法自己跳過懸崖的,於是他在彩虹中走下了懸崖……

這個故事讓我很感動,我被斑羚羣中那些老斑羚犧牲自己來換取小斑羚生存機會的忘我和奉獻的精神感動,他們用自己生命開闢了新生的'道路,這種精神即使在我們人類也是很珍貴而稀有的。我們人類做為食物鏈的最高階層,是不是也應該多擁有一些這樣的精神呢?鐮刀頭羊不想死在獵人的槍口下,於是他選擇了自己走向死亡,保持了他們種族的尊嚴。

學生讀書筆記集錦7篇 知識祕籍:學生讀書筆記集錦 第2張

第2篇

閒暇時間,我常常問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我是不是用心在教育學生?我有沒有做到善待每一個學生?我能不能讓每一個家長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這樣想着,《賞識你的學生》中的一個個典型案例,引領我漸漸悟到了一些“賞識學生”的真諦:

1、平等之愛——是賞識教育的根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於賞識教育來説,它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是真摯的、近乎本能的、一視同仁的,無排斥、無挑剔的……“賞識教育”它啟發着我們“永不放棄”!教師永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2、尊重個性——是賞識教育的前提。要非常瞭解學生,懂得因材施教。賞識學生的一些基本理念: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呵護他們的自尊;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對學生應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表揚鼓勵為主。但是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正如“一粒沙子,一個世界;一朵野花,一個天堂”。

3、關注弱勢——是賞識教育的側重點。聰明的孩子人人愛,愛不聰明的、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賞識優等生是錦上添花,賞識弱勢羣體那才是雪中送炭。因為教育的祕訣是真愛,正如高爾基所説:“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關鍵是如何教育孩子”,對教師來説,賞識學生並且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前景考慮,為他們提供最適當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關愛孩子的最佳體現。

4、堅定信念——是賞識學生成功的保障。人人能成材,人人都是有前途的,一個也不能少……教師用科學的愛、藝術的愛去尊重學生、寬容學生、激勵學生,不是單純的技能或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稟賦,不是虛情假意的做作,而是教師個性品質、教育理論修養、教育實踐經驗等多種因素的熔鑄的合金。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止是用書本上的知識去教育學生,更是用自己對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對事理的洞見、用自己飽含的激情、用自己高尚的靈魂、堅定的信念在從事神聖的教育。

5、肯定優點——是賞識學生教育的切入點。賞識學生的教育,其行為特徵就者激勵、讚賞、肯定學生,以學生的長處、優點、閃光點為教育的切入點,先帶給學生一種積極向上的自信和成長的'自尊,進而讓學生內心的這點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最後不斷由小成功走向大成功,由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直至影響學生的一生。

賞識你的學生吧,不論他們的學業成績是否優秀,不論家境是貧是富,不論老師曾經給他們什麼樣的評價……當他們成為你的學生的時候,他們之間都是等號。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出現,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着想,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克服困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信任和熱愛,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學生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賞識你的學生,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每個孩子的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個細微進步吧,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悦,找到學習的快樂和自信,並真誠地幫助他們,奇蹟將一定會發生在你的身邊!

第3篇

我讀過很多書,每一本書都給了很多知識,也教會了我更多做人的道理。然而,其中有一本書的一個人真正教會了我:無論遇到怎麼樣的困難,即使遍體鱗傷,也絕對不可以倒下,只有站到最後才能勝利。那便是由著名作家海明威所寫的著作——《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聖地亞哥。

?老人與海》的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説的是一個老人聖地亞哥,打了八十四天的魚空手而歸後,孤身一人划船到遠海捕撈大魚。在茫茫的大海上,在沒水、沒飯、沒助手,甚至到最後連武器都沒有的情況下,憑藉大愛、大智、大勇,殺了一條大馬林魚、無數鯊魚,帶着一條比小船還大的大馬林魚的光禿禿骨架回航。

聖地亞哥是堅忍的象徵,即“硬漢”印象所反映的“重壓下的優雅風度”。老人的漁船上哪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着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不拋棄不放棄”,仍然出海捕魚,而且要去遠海捕撈大魚。正是由於小説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而獲獎後的海明威患有多種疾病,給他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沒能再創作出很有影響力的作品,這是他精神抑鬱,終於以自殺這種方式解脱了自己。這也是海明威“硬漢精神”的另類追求。

聖地亞哥也是仁愛的象徵,他與其他生命類型之間的關係讓我看到了一顆充滿人文情懷的心靈,不論是他與大馬林魚之間惺惺相惜,還是他對小鳥的`細語温存,甚至他對對手鯊魚的欣賞,更不用説他對另一個小“硬漢”——孩子的關愛,凡此種種,都勾畫出一個西方版的俠骨柔情,令人唏噓不已。

老人同時也是精神的象徵。老人“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意欲揭示的哲理。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着大馬林魚光禿禿的骨架回來的,也就是説,鯊魚才是勝利者。然而,在理想主義者眼裏,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這讓我想起了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説的,“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活着,唯一能確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必然的東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着的,那麼支撐人生存勇氣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喪失了自信,在持續那麼多天的背運之後,聖地亞哥還有勇氣和毅力出海捕魚嗎?因此人活着就必須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正因為聖地亞哥有着絕對自信,他對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寬容和理解。在這裏,海明威展現了自信與寬容之間的聯繫。

?老人與海》也告訴我們,人不抱希望是傻的,即使生活欺騙了我們也應樂觀對待。所以我對聖地亞哥和他的草魚,和正對生活失望,找不到方向的人送上一首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嚮往未來,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永遠的懷戀。”

第4篇

風華正茂的歲月裏我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為生命之花的綻放而孜孜不倦,霓虹繁華的世界中我們依然心境平和地安坐桌前只為探尋那神聖生命的奧祕!當歲月漸漸磨平年輕的稜角時會不會也麻木了我們悸動而敏感的心靈?當我們有一天不得不迷茫於生存本身而為生活所累時,是否會忘記自己滿腔熱血時對萬物蒼生許下的承諾?

遙望千年之前,蒼生大醫孫思邈正用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凝望生命,正用一雙悲憫眾生的手醫治百病,《大醫精誠》讀後感。他將一種“大醫”的智慧傳之後人——那是洞穿人性之後對生命的瞭然和珍惜,是親身經歷人間疾苦後對生命的尊重和同情,是深入普遍的生命從而能夠跳脱出自己的生活舞台之後的無私和忘我。 大醫謂精誠,“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 醫學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一個醫生若無精良醫術,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救人於疾患危難之中,不能被認為是一個合格的醫生,醫德縱然也成為一句空話。 “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衞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 ,“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醫生必須精進醫術、仔細診斷,才能正確得知病情,準確用藥。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生的服務對象是人,分秒中決定着一條性命的去留、一個家庭的悲歡,因此作為醫生需時刻謹慎,一絲不苟,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除了細心行醫以外,醫生還要有紮實深厚的醫學基礎知識,“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説,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我們尚在醫學基礎知識學習期間,只有勤懇奮鬥、持之以恆,才能為以後的行醫打下堅實基礎,而在臨牀工作時,更要精益求精,學而時習之。

醫學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領悟,即使能領悟所有,也有更多未知的醫學原理等待去探究,只有讓年輕躁動的心平靜下來,不好高騖遠,不急功近利,才能真正步入醫學的聖殿。 我們這些醫學生所謂的聞雞起舞,所謂的低調拼搏,失去與擁有,放棄與爭取,既格格不入,又息息相關,甚至互相轉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歷軀體與靈魂的考驗,我們才能在疾病面前鎮靜自若,才有可能在死亡面前重獲生命的權利! 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維護病人的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有過硬的業務技術外,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決心拯救人類的痛苦。

孫思邈説:“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我不禁感歎:這些話裏藴藏着怎樣的博愛和對蒼生的憐憫。作為醫者,他看透人生百態;作為茫茫眾生中的一員,他和所有生命個體一樣歷盡滄桑。他看着眼前的生命,濾過表面一切浮華,用心體會患者的痛苦,關注生命本身,也只關注生命本身,還原生命的本色。他將“誠”字發揮到極致,“至誠者”又怎會盲目行醫,將生命棄若塵土?我相信,在任意領域求精至精之人必對人世間有一種公開或隱密的熱愛。 貧苦與羞辱多加的`中國近代,中華民族被列強推向了生存的邊緣,連温飽都已成了問題,何言求醫問藥。悲慘萬象深深刺痛着每位醫者的心。許多國外和本國的醫生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隻身來到這片硝煙瀰漫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着“醫魂”!也許紛飛的炮火將他們掩埋,也許汩汩的時光將他們的名字沖淡,但他們有一個共同而不朽的稱呼“醫生”。“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與此”,在一千多年前,孫思邈如是説,而一千年後的今天,千千萬萬的醫者依舊是如是行。

這些年,由於醫患關係的緊張和大眾信任的危機,白衣天使的形象正經受着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貶低,而“醫生”這個詞曾經帶給人們的温暖和安慰正慢慢地被人淡忘,整個醫療行業也被重重地籠罩上委屈、迷惑、無奈,有些醫生因此喪失了自我。人的確有貴賤,貧富,老幼,美醜,可是,誰可以輕視這些人的生命以及生命之後的故事?醫生的使命不就是為了使這些生命永遠充滿活力,張開雙手擁抱明天嗎?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醫生僅僅是為了病人沒有醫療費而放棄對他的治療,難道他們就聽不見那些對生命的熱情的召喚嗎?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醫生必須收紅包才能認真的為患者服務,難道做好本職工作必須用金錢才能衡量嗎?就連有些醫學生,只知道考取高分數而不知道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沒有“見彼苦惱,苦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何其可悲!然而幸運的是,更多的醫生還是在堅持着默默地工作、不懈地奮鬥,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奮鬥的方向一直都是幸福感和意義感! 立志成為醫者的人大多心懷善意,温柔敏感,對人世間的疾苦有一種特有的感知力,只不過這種感知力過於平淡以至於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漸行漸遠……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銘記“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重任,履行“救死扶傷”的諾言!即使當我們慢慢的融入世俗,踏着紅塵的腳步前行,伴隨我們的仍舊是生命至上的信念,心中充盈的仍舊是博愛眾生的仁慈……

第5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這本書的作者是楊鵬。這本書榮獲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這本書是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昨夜,窗外的春花默然開放,幾抹潔白,幾許嫣紅,映着小軒窗,憑闌倚望,風,捲起又散落了一地寂寞的不堪。花自飄零水自流,天涯之外,我細數着一季又一季歲月的滄桑。

泰戈爾説:“讓我設想,在羣星之中,有一顆心指導着我的生命,通過不可知的黑暗。”一這顆最閃亮的星星,想必就是這本泰戈爾的《飛鳥集》吧!、《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這篇小説一共有十二篇小故事組成。本書主要説了:楊歌德爸爸變小後的生活。楊歌的爸爸原來是體壯如牛,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楊歌上國小一年級,情況突然有了急轉直下的.變化。每當爸爸做錯事的時候,媽媽都會斥責爸爸,每斥責一次,爸爸就會矮十釐米,直到最後爸爸縮得只有拇指那麼大了。楊歌和爸爸在一起,經歷過許多事,爸爸為站在死亡邊緣的纖纖姐姐表演馬戲;楊歌和爸爸回到老家遇到了老家的小人-----攝青鬼;為了救史威龍而長大的爸爸;等等。不管楊歌的爸爸在不在他的口袋裏,他最關心和崇拜的人都是他爸爸。

我看《水滸傳》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現: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湯姆的大名叫托馬斯索亞,12歲,是個聰明、活潑、淘氣、不愛學習的孩子,他整天在外面惹禍,屁股被姨媽打得火辣辣地疼,還被姨媽罰刷院子的圍牆。他從小朋友那裏騙了十張黃獎片,從校長那兒換來了一本聖經,出了個大洋相。為了逃學,湯姆假裝牙疼,結果姨媽把他的一顆好牙給拔掉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每個人的爸爸是美,是醜,是高,是矮,他在一個家庭中永遠會起到作用。

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大多數孩子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爸爸。爸爸總會給我們力量、温暖和關愛、。

第6篇

這兩天開始讀女兒買來的《培根隨筆全集》,越讀越為培根先生的智慧所折服。 培根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他是一位詩人,他的語言有一種甜美而莊嚴的節奏。

他擁有高度的閲歷、豐富的想象、有力的機智、透徹的智慧。我所讀的版本是蒲隆先生翻譯的'。 蒲隆先生是比較早的在咱們山東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的,是著名翻譯家。我比較了一下網上的其他翻譯版本,感覺蒲隆先生的譯本語言更加精煉和充滿哲理。

第7篇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愛的教育讀書筆記。《愛的教育》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日記體小説,這部小説通過一個國小生的日記,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中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樸素,感情濃烈,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是19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10本小説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他是一個剛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學習勤奮努力,待人誠摯友善,安利柯的父親是位工程師,家裏的條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有一次母親帶着安利柯去幫助一對貧窮母子,沒想到他們正是安利柯的同學克洛西和他的母親。

安利柯的身邊有着一羣心地善良和充滿愛心的同學。班長代洛西是個熱忱的孩子,當他得知克洛西的父親是服刑回來的人時,為了不傷同學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這個祕密。當面對克洛西的父親的時候,代洛西真摯的話使這個曾經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間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學是卡隆,這個火車司機的兒子具有高尚的心靈,面對被欺負的弱小者他常常會挺身相助。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諦為一點兒小事吵架,在開明的家長的教育引導下,兩個孩子反而成了親密的同桌。同學克洛西的父親因過失殺人入獄,克洛西的母親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朱利亞為了幫助父親抄寫公文而累壞了身體,面對父親的責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亞忍受了下來,並堅持幫助父親抄寫公文。當父親終於明白兒子為何身體每況愈下,學習成績直線滑坡時,父子倆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萊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獎章,他的這份榮譽令父親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成為一名勤奮的好鐵匠。

安利柯的老校長是一位很和藹的老人,他的兒子當志願兵不幸犧牲後,校長常常帶着學生去看路過的x隊,向軍旗行禮,教導孩子們要愛國。

畢業時,安利柯好他的同學們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老師和校長,心中充滿了無限敬佩與感激之情。父親也特意帶安利柯乘火車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國小老師,給他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

正如其書名所暗示的,《愛的教育》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一個三年級學生在一個學年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起來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全書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無不包含一個“愛”字。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提醒人們學會用一種温暖的眼光看世界。這本書也寄託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友愛。

?愛的教育》藴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展。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亞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體現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中。

本書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兒童的內心世界。兒童的所思所感並不同於成年人,本書的情節能夠使人真正地瞭解到孩子們對世界和環境的看法,讓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從而也讓我們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