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 深入祖父的園子:課堂之外的教育啟迪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9W

本文將反思祖父的園子教學經驗,探究其對我們的啟發。祖父倡導紮根於大自然,通過親手種植、細心呵護,培養出了一片繁花似錦的園子。然而,園子背後藴含的教育智慧更值得我們深思。祖父不僅培養了我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更教導我們艱苦耐勞、勤勉不懈的品質。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 深入祖父的園子:課堂之外的教育啟迪

第1篇

?祖父的園子》節選自現代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説《呼蘭河傳》第三章第一篇。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對很多人來説:童年是一塊糖,總是瀰漫着甜甜的味道;童年是一掛鞦韆,飄蕩着一串串清脆的歡笑;童年是一架風箏,裝載着五彩繽紛的夢想和希望。而作者童年的樂園則是祖父園子裏那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裏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螞蚱……這裏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這裏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的,蟲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麼都是自由的,空氣裏瀰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這自由是她童年快樂的源泉。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在教學課文時,我從介紹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導入:有人説,蕭紅是一朵盛開在中國北方原野裏的花,盛開在中國東北的農家院落裏,她從來不用澆水,任着風吹,任着太陽曬,卻越開越紅……無論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飢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她的筆寫着她的字,大氣的文字。她的命運如此悲慘,那麼她的童年會是什麼樣呢?

在導入文本後,我讓學生結合課文的閲讀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我”在園子裏心情是怎樣的,思考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在交流反饋的同時,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體會作者童年的快樂。這部分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閲讀,可選擇自己最覺得有趣的説。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悟出趣、悟出情,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不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裏,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另外,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也很容易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滿心的快樂。遺憾的是由於文章太長,課堂上花了很多時間去讀,後面沒有時間去積累詞語,訓練學生説類似的詞並用詞説話,只能匆匆收場。我想,如果讓學生在得到語言文化薰陶的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那麼這樣的語文課堂將使學生受益匪淺!

學習完這篇課文後,學生都非常羨慕文中的“我”,覺得“要是我現在的生活如作者的童年生活般快活,那該多好啊!”聽了他們的感慨,我不知該為他們生活在這個年代覺得幸運還是不幸。我想,作為老師,我是非常希望他們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然而,社會制度和周圍的環境卻決定了他們生活的疲憊和孤單,這是誰的悲哀呢?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篇 深入祖父的園子:課堂之外的教育啟迪 第2張

第2篇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作者蕭紅在二十九歲回憶故鄉的園子時,仍備感親切與温暖,那園子是她一生難以忘懷的最温馨的家。教學中我緊扣“園子”展開教學,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蕭紅童年時代的那個動人的生活環境。學習第二自然段,重在體會園子的特點:樣樣都有,同時感覺作者對童年生活環境的`懷念和喜愛之情。學習植物自由生長一段,重在感覺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覺園子的活潑和靈動。

通過學習,學生進入情境,趣味盎然。學習祖孫倆在園中發生的趣事後,在學生情緒達到高潮,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再次讀這一段,感覺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最後通過朗讀語段,和補充材料,引導體會蕭紅夢中的園子,深深體會蕭紅對祖父的懷念之情。

第3篇

通過讓學生瀏覽和默讀課文,特別是體會“我”在園子的自由時,通過朗讀,讀出作者的淘氣,讀出爺爺對其的寵溺。通過分角色朗讀對話,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情感。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與祖父母相處的樣子。借鑑蕭紅的.寫法,仿照着寫一寫自己的經歷,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其作品逐漸有名家的風範。

第4篇

?祖父的園子》是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行文揮灑自如。

這篇課文要充分地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的特點,讓學生徜徉在美麗的文字間。

課上我讓學生邊讀邊體會作者童年的自由。通過三問:先問:“‘我’和祖父在園子裏做什麼?”體會“我”和祖父關係的親密。再問:“祖父在勞動,‘我’也真的在勞動嗎?從一些詞句中,你看出了什麼?從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再説説形成這一切的原因。”通過解讀,學生明白了為什麼把園子稱作“祖父的園子”,感情朗讀時,也就融入了對祖父的思念之情。

?祖父的園子》一文是蕭紅的《呼蘭河傳》中對故鄉回憶錄中的精彩片斷,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我決定從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介紹她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以激發興趣。

課前我找到了《呼蘭河傳》節選的文章以備用。鈴聲響過,讓學生談談預習感受並激情導入:有人説,蕭紅是一朵盛開在中國北方原野裏的花,盛開在中國東北的農家院落裏,她從來不用澆水,任着風吹,任着太陽曬,卻越開越紅……無論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飢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她的筆寫着她的字,大氣的文字。命運如此悲慘,那麼她的童年會是什麼樣呢?接着引學生入情入境去品讀文本,孩子們和我同時被蕭紅在祖父園子中的自由、快樂所吸引。順利地朗讀、感悟、融入真情,再現文章的`生命……引導想象:“我就變成……啦!我想……就……”鼓勵學生自由想象,孩子們一個個美妙的幻想被充分激發出來。

學文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裏玩着,鬧着,玩累了就在園子裏的那棵大榆樹下睡着了,一覺醒來……”

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裏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一篇篇生動的續寫提升了文本,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再欣賞《呼蘭河傳》中的精彩描繪,對比之中找到了自身與作者的差距,順勢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積累,充實文筆,學生感受深刻。

第5篇

?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自傳體長篇小説《呼蘭河傳》。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園子裏的景物,用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和祖父在園子中的.生活。平靜、自由的園子在“我”眼中是一個樂園。課文的語言別具韻味,將感情藴含在景與事之中,表達了“我”對祖父深沉的熱愛與依戀,對童年園子中生活的深深懷念。

授課時學生能找出“我”和祖父在園子裏做了什麼?但是在對文章進行文章劃分時,學生們不能很好的劃分且上課積極性不高,可能時寒假到開學還沒有過渡好,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轉變學習態度抓緊進入學習狀態。

第6篇

德國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説:“家園是人類詩意的棲居地”。“祖父的園子”就是作家蕭紅精神的棲息地。《我和祖父的園子》講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 那份在祖父的園子裏隨心所欲,想做什麼便做什麼的自由令人嚮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在通過 課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感覺她和祖父的一段親情。瞭解先輩的一段生活歷史,初步感覺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 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在對教材的多次研讀後,我們發現整篇課文的 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題。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樂。教學時,我緊扣情感線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在朗朗的書聲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 由和快樂。整節課以自由、快樂為線索,“四讀”13自然段,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學生的認知得以昇華:一讀13自然段,初步感受園子裏的一切是自由、快樂 的;二讀13自然段,學生感知園子裏的一切的快樂是因為我是快樂的,引導孩子們在字裏行間中徜徉,感受“我”的快樂;三讀13自然段,學生懂得了“我”的 快樂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重點品讀對話,感悟濃濃的祖孫情;四讀13自然段,體悟寫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瞭解作者生平,昇華對作者 的情感認識,感悟作者追尋精神家園的那份執著。

教學這堂課,我感覺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準確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課堂 上師生的思維激情碰撞,學生靈動、智慧的語言,聲情並茂的朗讀充分展示了我們東台實小孩子厚實的語文素養。課堂節奏的把握也比較到位,開課的歡快,課尾的 傷感,感染着孩子。如果把這樣一篇課文僅僅解讀為自由、快樂,那肯定是片面的,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出作者對自由、快樂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資料的呈現顯 得尤為重要。經過再三推敲,最終選擇了課中的簡短介紹,卻字字給學生以引導和啟示,因此學生的感悟是深刻的,也是水到渠成的。這堂課留給我很多的思考:一 切設計應由學情出發,併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做作者的知音,真正走進作者的心,才能正確把握文本。面對豐富的課程資源,教者如何取捨、選擇,從而讓課程 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到最優。教學中,一節課要讓學生學到什麼,怎麼去指導孩子們樂學樂思,並學有所獲。

第7篇

領學生學習第二課《祖父的園子》,我沒再使用優教助手裏面的課件。

我們教學都習慣把優教助手裏面的課件下載下來,稍作修改就加以利用。以前我也是這樣,自己研究完教材,已經定下教學思路,可是到優教助手上找找課件,竟發現優教裏面的課件上,內容比我備的課豐富許多,恨不能解讀課文及課文牽扯到的訓練都設計上了。一個課件好幾十張圖片,很多都捨不得去掉。整理一下拿到課堂上運用,卻發現一節課光走課件,都上不完該上的內容。於是兩課時的課往往上成三課時,或者不止三課時。想壓縮,很多內容又捨不得去掉,於是把學生延時也用來講了課。其實,這已經是我們大家的通病,因為都反應按照課件上不完。每次按課件上,我想要執行的“掛一漏萬”——一課只講一個知識點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次開學前,我根據教材內容算算時間,發現這學期可沒那麼多時間在這裏磨蹭。於是我決定還是不用大家下載修改的課件,而是儘量少使用課件。第二課就這樣。

一、介紹作者蕭紅時,我用課件呈現了相關內容,不僅講到蕭紅是現代作家及其作品,更簡單提到她一生的坎坷。並由此導入課文。

二、領學生讀通課文後,只是認識生字詞我使用了課件,而後,我們的學習就在端着課本對課文的讀和討論中進行。我問學生“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學生很自然地就找到了前三自然段。從中我們在反覆讀中共同體會了院子裏面有些什麼——昆蟲、花草樹木;有什麼特點——美麗且充滿了生命力。然後我又引導學生説寫這個園子裏的景物的段落不止這些。很快學生就找到了課文的第15至19自然段。我讓學生再讀這些段,看看和開頭三個段所要表達的是否一樣。學生讀過發現,這後面的段落寫的是院子裏所有東西及人的自由快樂、無拘無束,是主人公在這園子裏的感受。我問大家為什主人公在這園子裏這麼自由快樂,大家結合預習,一下想到了是因為祖父對她的寵愛。於是我讓大家找出寫祖父寵愛她的段落——第4至14自然段。讓學生讀、説自己的讀書體會。孩子們很容易就抓住了文中的“我”在園子裏瞎胡鬧而祖父又極其和藹寬容的句子。於是我和孩子們共同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並反覆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

三、針對作者在園子裏的快樂,我直接領學生打開《同步練習冊》,把拓展閲讀中蕭紅寫給爺爺往帽子上插玫瑰花的部分也直接抓緊了課堂,和學生進一步體會爺爺的慈愛和主人公在園子裏、在和爺爺相處過程中的快樂。然後順便又讀了《從井裏撈上來的'美味》一篇,讓學生再深刻體會爺爺對她的疼愛。到這裏之後,我詢問學生,有誰知道爺爺為什麼對這個小女孩如此疼愛與寬容?已經讀完《呼蘭河傳》的同學告訴大家,是因為這個小女孩早早沒了母親,她的父親又給她娶了後媽,後媽對她不好,父親也不愛她。最後我們回到課文後面讀閲讀鏈接中的內容那是小説的結尾部分,讓大家感受作者內心的情感。大家體會到了傷感。

四、越是生命坎坷,越是懷念曾經幸福的時光和給她帶來幸福的爺爺。最後我鼓勵大家繼續把《呼蘭河傳》讀下去,去充分了解蕭紅的一生。

如此,兩節課,我終於甩開課件的繁瑣,上了一節大閲讀式的語文課。

我慶幸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城鄉之間,對課文所描寫的內容還不是太難理解,這篇描寫兒童童真快樂的文章孩子們也比較喜歡。不再逐句逐詞地深分析課文,而是把時間放到反覆讀、多篇讀上,我課上得痛快,孩子們也讀得快樂。

我感覺這次領學生學習《祖父的園子》,很符合我的心意。

第8篇

這是第二次教這篇文章,説實話,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是,寫得很美,完全體現了一種兒童的心態,無拘無束,自由。讀起來很美,可講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初次教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可講,翻遍了很多教參、教案,仍然沒有找到方向。於是就讓學生讀了讀,這篇文章就結束了,可心裏總覺得有點空空的。後來,有幸聽了於永正講這篇文章,我就特別留心聽,發現了我自己的欠缺究竟在哪裏,那就是對文本的解讀,沒有自己的思路,同時還不夠開闊,經常性的被教學參考左右。於老師用3個問題和一個示範朗讀就把這篇文章給整體解讀了,而且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也很樂意學,在這樣的過程中還訓練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可謂一舉多得。

第一個問題,初讀課文,你看到什麼了?生畫下來,板書看到的這些,有沒有同類的?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個問題,用心看,你又看到了什麼?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祖父:寬容,慈祥

這次,第二次教這篇文章,我就仿照了於老師的方法來上課,發現學生的能力一點也不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差,在老師這樣的循循善誘下,他們不但積極性很高,而且概括能力,語言表達都很有空間。我想,我們在教材的解讀上還得要多用心,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活躍起來,也才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