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教育心得體會4篇 "探索教育之路——一位教育者的心得與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4W

“愛教育,心得體會”是一篇探討教育主題的文章,作者以自己在教育事業中的經歷和感悟為藍本,分享對於教育的理解和體驗。這篇文章將帶給讀者有關教育方面的啟示與思考,希望大家能夠一同反思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愛教育心得體會4篇

第1篇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 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是我的心已經承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瞭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愛教育心得體會4篇

第2篇

一提到我所帶的這個班級,許多老師包括我都認為他們太沉悶,太膽小,太不大方,太循規蹈矩,太沒有創新意識……為此我是傷透了腦筋,以至於什麼事情我都得親力親為:板報辦不好我只能親自設計;小組評比表我親自繪製;換位安排考場,我喊破嗓子親自安排;甚至清掃不乾淨,我親自打掃;考號我親自寫親自貼……我總是抱怨我命不好,班級裏沒有能承擔這些工作的人才,沒有聰明的設計者,沒有大膽工作的幹部……

那是上學期,我接到了一個不小的任務:參加一個區裏的班會比賽。説實在的接到這個任務,我特別痛苦,甚至還埋怨校領導不瞭解“行情”。班級學生的這種現狀能勝任這項工作嗎?我跟領導推辭了幾次都沒有如願,只能忐忑不安的開始了班會的準備工作。我知道學生們肯定不能想出什麼好招,只能自己想辦法了:網上瀏覽、資料查閲、寫設計方案,繪製彩圖、編台詞、剪輯視頻、找道具、下載歌曲……多少個晝夜的不眠不休冥思苦想,班會方案終於出爐:普通話廣告表演;用普通話給一個動畫片配音;用普通話表演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小品表演,現場書法表演等等。我一邊為這些精彩設計而自喜,一邊又陷入了無邊的苦惱,這幾個環節特別需要表演,班級能找出這樣的“演員”嗎?事實跟我想的完全一樣:學生們這個説不行,那個往後縮,抓了半天一個也沒安排上。情急之下只能硬往上安排了:配音的表演的唱歌的朗誦的説感想的……班級所有的人每人至少一項任務。經過幾天的練習,我開始檢查節目了:歌伴舞,舞蹈動作單調歌唱聲音比蚊子還小;小品,演員滿臉通紅,扭扭妮妮;廣告,傻里傻氣,一出口演員自己就笑的直不起腰;配音表演台詞背不住,生硬虛假……看了他們拙劣的表演我火冒三丈,心灰意冷。只能屢屢鼓動甚至威逼,幾經周折,他們終於慢慢放下了所謂的尊嚴和臉面,大大方方的表演了出來。比賽竟然非常成功:……新聞聯播,插播普通話廣告,天氣預報,《中國話》歌伴舞,《海底總動員》的配音表演……學生們情緒高漲,躍躍欲試,在場的評委和老師神情專注,嘖嘖讚賞。

這次的班會受到了評委和校領導的十分肯定,還獲得了市級一等獎的光榮稱號。這讓我對學生有了重新的認識,對他們的也有的了一定的信心。我知道我的學生只要好好鼓勵、動員還是能發揮出很好的水平的。但要是徹底放手,我還是很沒有這個信心。

今年的元旦,學校一改平日裏的'全校大型文藝演出,讓班級自己搞聯歡會。我又開始頭疼了:臨近考試,我可沒有精力來設計聯歡會,況且上次的班會設計還讓我心有餘悸。唉!左思右想,依然沒有好主意。算了,還是讓他們自己來搞吧,能弄成什麼樣就什麼樣,也不是什麼評比。於是,我把班級分成四個板塊:天棚、黑板、窗户和靠門的一側。分別讓四個小組來佈置,本着花錢少短時高效的原則,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成功。週五佈置任務,給學生們一些時間集體商議商議。12月30日的下午,帶齊了道具的學生們在我的一聲命令之後開始上陣了,頓時教室裏人聲鼎沸,混亂一片:喊的叫的、上的下的、蹦的跳的、笑的惱的,教室裏成了喧嚷的集市。我正在暗叫後悔,卻看出了混亂中的井然有序:張瑜帶領小組成員正在佈置黑板,有寫字的,有繪圖的,有掛燈籠的,有貼畫的……韓志成帶領着小組同學正在裝飾窗户,這邊貼窗花,那邊掛鈴鐺,這個噴彩繪,那個粘雪花……楊晨琪指揮着同學們在門上貼對聯,貼福字;牟紫峯和唐仲家正站在桌子上掛拉花,下面的同學吹氣球,排桌子……哇塞,一個個都有事情幹,而且不自覺的都湧現出了小領袖。大家熱火朝天,我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不知該幹什麼,此時真是心花怒放,暗暗慶幸這個主意真是歪打正着。原來放手,我會那麼輕鬆,效果會那麼奇妙!同時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原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他們會發揮的如此之好。並不是我們的學生水平低,能力差,原來是得不到信任,沒有發揮的空間啊。我陷入了深深地自責:我平日裏做的是多麼愚蠢啊!包辦了那麼多的事情,泯滅了多少學生的創新意識啊!這不是成了扼殺他們精神生命的劊子手了嗎?

“老師,有線嗎?我們想在門口掛個燈籠。”我的思路被打斷了,於是和他們一起掛紅紅的大燈籠,掛五色的霓虹燈……30分鐘之後,我們平日裏素淡的教室完全變了樣:黑板仰着紅紅綠綠的臉蛋咧開了嘴,大聲歡呼着“元旦快樂!”一羣閃閃亮亮的小星星託着腮圍繞着它;窗户彷彿頭戴五顏六色飾品的少女,微風吹過,叮噹作響。最大氣的還數天棚了,好像一條條彩龍,首尾咬合,抖着金光燦燦的身子盤踞在我們頭頂;門也披上了流光溢彩的長髮,配上紅紅的對聯髮卡,越發的嫵媚動人……學校老師各個都表揚我們班級是全校佈置最好的一個,攝影的美術老師更是久久徘徊在我們的這一片空間裏。站在門口的我,彷彿景點解説員興奮的向每一個參觀的老師介紹着我們的成功……

放學總結時,我動情地跟學生説:“孩子們,你們今天的表現讓我十分驚喜!你們太有創新意識了,太有設計能力了,也太有領導組織才能了!在這裏老師要做深深地檢討,是我太壓抑你們,太不相信你們了,太不給你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了!老師做了許多愚蠢而又可笑的事,常常搞得自己焦頭爛額事倍功半。今天,你們的表現讓我眼前豁然一亮!同學們,請相信自己,大膽自主的去創造吧,你們是最棒的!你們一定是未來的愛因斯坦、梵高、牛頓、霍金!”

通過這件事,我真正體會到我遠遠地低估了他們的能力。而這種低估學生比高估學生更可怕。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害怕一旦放手後,學生會跌跌撞撞,會錯誤百出,會偏離既定的方向,會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教師總是不能完全放心學生,總是喜歡提供這樣或者那樣的幫助。其實學生並不怕跌倒,他們本來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認識這個原本陌生的世界的。如果生命的生成需要成本,那麼這樣的跌撞就是他們該付出的成本之一。教師提供的許多“好心幫助”,只是為了換取事情的高效與省時,換取過程的“嚴謹”與“流暢”,讓凡事成為完美,成為無懈可擊。其實,學生的學習潛能需要激發,當我們放開手會發現,雖然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但是他們的步子走得越來越穩,越來越堅實。教師惟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展現獨立,張揚個性。風箏由於一根線的牽絆,怎麼飛也飛不出人們的視野;大鵬從小脱離父母,歷經磨練,展翅一飛,扶搖直上九萬里。特別欣賞歌手阿木的一句唱詞: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放棄天長地久。親愛的辛苦的老師們,讓我們多去“愛”護這些窠巢裏的乳雛,讓他們真正成長為一隻只藍天上練羽的海燕!

第3篇

在幼兒園裏已經進一個月了,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在這個新招的小班裏,幼兒年齡大致都在四歲左右,但是幼兒哭鬧情況已經很少了,只是早上來園的時候有個別兒童會哭,並且也能坐在位子上學習,玩玩具了。

不過最近我班又新來了一個幼兒,雖然以前沒上過幼兒園,不過第一天來到幼兒園,剛開始他並沒有哭,但是到了中午睡覺的時候,他好像忽然反應過來似的,哇哇的哭起來,要找媽媽。我開始慢慢的哄他,開始我説你別哭了,他不聽,仍然大聲的哭着,吵得其他小朋友也沒法休息了。我説你再哭,老師就不喜歡你了,他仍然大聲的哭着。後來我説你躺着不哭,老師坐在你身邊拍拍你,你把你的小手放在老師的手上,這樣就不怕了,等你睡醒了媽媽就來了。果然沒過多久,他就慢慢的睡着了。並且往後的幾天裏,睡覺的時候他都會説,老師你拍拍我。開始我會過去拍拍他,慢慢的我就鼓勵讓他自己先睡。漸漸的他可以自己躺下睡覺了,只是有時候還會在中間醒來啜泣兩聲。

在工作的這段日子裏,我發現擁有愛心是我們幹這份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對孩子的愛,談何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更無從談起。特別是對這麼小的孩子。愛,畫出來就是一顆心,一顆紅心. 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沒有人喜歡天天被人批評和訓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一種積極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勵的氛圍中,對於他的錯誤和缺點給予原諒和激勵式的糾正,而不是被批評和指責,那麼他就會在肯定中不斷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發展,不斷取得進步。

我們用愛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也可以在我們的愛心中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懷。從而讓每個幼兒都能健康的成長。

第4篇

在平時生活活動中,我發現班裏有不少的孩子不會撕包裝紙,不會剝雞蛋殼等等。許多幼兒都上中班了還不會穿衣服、拉拉鎖等等。我跟幼兒的父母瞭解了一下,卻發現許多家長都認為這些事情英愛他們做的一樣。

由此我聯想到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説道:有一位父親在自己屋後栽種了幾棵桃樹,他的孩子看見父親在果樹與果樹之間挖下一個大坑,準備把半年積攢下來的豬糞、牛糞等肥料埋了進來。孩子問父親:“為什麼要挖坑呢?”“小樹正在長身體,不補充營養不行”。“那為什麼不離近一點呢?”孩子問。父親卻説“太近了,小樹一下子吃不消這麼多的養料,會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於小樹一點一滴的進行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根鬚生長。因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樹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鑽,這樣小樹才能長得又壯又高。”孩子父親的一番話,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實種樹和教育孩子一樣。只有經歷了一些事,孩子才能明白故事的內涵,要給予他人愛和關懷,但也要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他受益匪淺。愛的太近,或許就會變成一種災難和痛苦,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要給予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他們能做和應該做的事,讓他們在勞動中快樂健康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