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後感6篇 如何成為真正的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1W

《人間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曾獲得多種文學大獎。小説以自傳體方式敍述主人公夫妻兩人的生活和思想狀態,透露出主人公內心的孤獨、痛苦和掙扎。作品被譽為日本現代文學一個標誌性的代表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文學價值。

人間失格讀後感6篇 如何成為真正的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第1篇

”回首一生,盡是可恥的過往。”對於這句話的開篇,毫無疑問作者是個寫故事的聖手。前塵過往,盡數在這一句話中,同時也奠定了這本書的基本色調。

有很多人認為這本書很頹廢,都不敢去讀他們的書。為什麼説的是他們呢,因為除了太宰治以外,還有諸如像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之類的人存在,同樣是廢的不能再廢了,至少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是這樣認知的。

但如果你真的能在某個深夜,安安靜靜的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相信你的這種認知會蕩然無存。它的內容雖然是醜陋的,但在其下面卻是一顆掩飾不住的、神一般存在的靈魂。就像主人公大庭葉藏那顆”清澈的眼睛、純淨的內心”,即使再無可救藥的人,都能在裏面找到“神性”的存在。處於夢幻的虛假和真實的現實之間,大庭葉藏那顆苦苦掙扎、無處安放的靈魂終究去了哪裏呢?他活的過於真實,但又極度虛假。真實到了一種類似地獄的環境中,虛假到了類似於天國的天堂,而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説,卻很悲哀的處於兩者之間。

為什麼呢?我們活的極不真實,但又受到良心的驅使活的不夠虛假。隱藏在灰色的天幕中,開始了蠅營狗苟的生活,所以我們説生活本該如此。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當我們站在它面前的時候,所有的偽裝都自行退避,露出了那個自慚形穢的.自己。

面紅耳赤。欺騙是社會的基本屬性,有的時候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欺騙的存在。這是整個社會的基本屬性,怨不得他人,怨不得自己……長久以來的這種屬性就像一個大染缸一樣,經年累月的將我們侵染,直到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它的存在,它才肯善罷甘休。就像走路,你腦海中不會去思考,“我該先邁哪隻腳呢……”習以為常。它的最大作用,便在於警醒。警醒憨憨入睡的人,警醒不願承認的人,警醒無知的人,警醒睿智的人,警醒所有的人……驚醒任何人。毫無例外。

這本書給我們讀者呈現了一種”極致的恐怖美”,不可思議,驚豔絕倫,歎為觀止,它不同於一般的説教,它通過一種深刻而荒誕的自我刨析、自我解剖,來為讀者呈現出一種美中帶血的現實,為我們來營造一個極度恐怖的黑洞,使得每個人讀後都陷入到一種無可名狀的沉思中……

當你再度醒來時,你發現你看到的世界好像、似乎、有點不一樣了,它變得更加清晰了,儘管它還是原來的樣子。很美好的世界,一個介於天堂和地獄之間的人間;一個很美好的人類,介於光明和黑暗之間;一個很美好的你,一個介於善良和惡毒之間的你;一個很美好的我,介於天使和魔鬼之間的我。天使?魔鬼?一念永恆。

人間失格讀後感6篇 如何成為真正的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如果説有哪一部書可以讓人感到深深的壓抑,如同被鬼壓身一樣,喊也喊不出來,動也動不了的恐懼,《人間失格》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人間失格的色調是暗淡無光的,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以至於竟然不能一口氣讀完,我必須要歇一歇,緩一緩,帶給自己的衝擊實在太大。讀書最怕的是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為那樣你一下子就陷進去了,無法自拔!

葉藏從小生活在一個古板的舊式鄉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飯,就儼然成了一種儀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到陰暗的屋子裏,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沒有食慾,也得低着頭,一聲不吭地嚼着飯粒”,如此壓抑的氣氛導致他對用餐時刻充滿了恐懼。而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小葉藏如此敏感,對與人交往充滿了恐懼和渴望?也許是因為生來就體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陰鬱,以及少與人接觸,讓他只畫地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裏。人之初,性本善,他從書本中學到的絕對的善惡是非中為自己戴了枷鎖。當他看到世間與他所想並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時,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他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正常的。他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眾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視人間,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間。他的潛意識裏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掙扎而痛苦。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可這只不過是他自以為的。

他缺少人類跟動物共有的最根本的執念、對於生存的慾望。在他父親問他想要什麼時,他無法回答、只是黯然的想:“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我快樂”。世俗的、對於“物”的慾望,他完全欠缺。的確,他曾沉迷酒色,和睦的人類社會只能建立在互相欺騙上。之中能開朗的活下去的人,不是笨到什麼也察覺不到,就是聰明到學會了麻痺自己。葉藏卡在兩者之間。他聰明得恰到壞處——看了清一切,卻無法麻痺自己。也許酒色的温柔,正是一種良藥吧。

直到他遇見好子,他似乎又有了一種安慰與平靜,死寂之前的平靜。在好子被侵犯之前,葉藏把自己的痛苦歸於他不能相信、依賴人類的這個個人缺陷。這個信念同時也成了他對於世間、對於人類最後的希望——不是人類無可救藥,錯都在不正常的自己——他一直是這麼想而活下來的。當信賴天才好子的信賴被玷污時,他最後一絲希望也隨之粉碎。世界上已是一片沒有指標的荒野。“難道信賴也是一種罪過嗎?”之後,葉藏終於步向完全的毀滅。他沒有反抗,所以被關進了在精神病院裏、變成了瘋子。“不抵抗也是一種罪過嗎?”

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卑微而自由,這是葉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選擇。與他相比,我還是更喜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一個幸福的人,關心糧食和蔬菜,關心每一個關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選擇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間失格,讀過便相當於一次心靈的洗禮,洗禮過後,依然要重複着日復一日的生活,並告誡自己,要好好的活……

第3篇

“人們相互欺騙,卻又不可思議地不會受到絲毫傷害,就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在欺騙對方似的,這種毫不遮掩、大大方方、堂而皇之的互不信任的例子,在人世間無處不在。”我們在面對曲折坎坷的人生時總被告知:生活是殘酷的,堅強一點總會過去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諸如之類的話語。可生活是殘酷的,我們總要為自己犯下的“罪”乞求世界的原諒,卻不曾想過這個世界也會犯罪。到周遭的世界走一番,你會發現美好與邪惡是並存的,我們也要原諒這個世界犯下的錯。越是懼怕別人的人,反而越是更加渴望親眼看到可怕的妖怪;越是神經質、膽怯的人,越是企盼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我們能否在大雜燴般的環境中堅定內心的想法,能否在第三條路上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在人人都臆想的那片天空之下,那座山應該是怎樣的,那片海應該是怎樣的都彷彿有了規律。但我願如葉藏這般,堅持自己的道路,去好好地,擁抱我的山河。

?聖經》道:我要向山舉目。我祈求——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能夠擁有向山舉目的勇氣,能夠免除我人生路途上的危險。要知道,真正的社會道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由“人們”所創造的,我們所遵循的“道德”往往來自遠隔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我們在網絡上被陌生人所道德綁架,正如國家也被世界上人權和民主的議論包圍。每個人心中的山河在社會面前就成了異類。你必須要按照社會的模樣去繪畫,才能創造出一幅雅俗共賞的圖景,才能讓山高水長。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己的那片山河永遠是最美的。我要向山舉目,擁有向山舉目的勇氣——如葉藏這般,去好好地,擁抱我的山河。

我要,擁抱這山河。儘管它依舊飽受雨打風吹。像太宰治一般,人間並沒有多數從出生便能夠“適格地”活在這個世上的人,如果我們活着,那便是選擇努力地活着,並且應該為之自豪。生命對同樣珍視它的人會予以返償;對從不放棄抵抗的人會永遠失去。在小説的.最後,酒店的老闆娘説:“我們認識的阿葉……也是一個天使一樣的好男人啊。”葉藏不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而是不具備渾渾噩噩做人的資格。堅定內心的想法,極端不可取,個性也絕不可丟。如葉藏一如既往地堅持這般,去擁抱自己的山河。

我要,擁抱這山河。儘管它已面目全非。當你在成長的曲折中哭泣時,當你在追夢路上跌倒時,當你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時……都帶上了葉藏的影子。不反抗不是罪,丟掉勇氣和初心才是。當個人與他所思所想選擇帶上面具逃避的時候,那麼他的人生也將陪同他出演一場假戲;當整個社會與本該面對的困難和挑戰背過身去的時候,那麼這個時代的輝煌也會隨之轉過頭去。於是便“人間失格”。

第4篇

“生而為人,我感到很抱歉。”很抱歉未能給交往中的人帶來舒適的體驗,很抱歉自己獨立的思想難以苟同於眾,很抱歉沒能活出眾人價值觀所趨向的生活。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最後的最後,大庭葉藏平靜、釋然地走完了他悲劇的一生。而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

?人間失格》一文的主人公大庭葉藏,生於一個家風嚴謹的日本家族,從小他便發現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他不知道人為什麼活着,他的幸福觀和世人的風馬牛不相及。從此,主人公走上了一條通過“扮醜”逗笑周圍人來完成“自我救贖”的道路。然而面具一旦戴上,葉藏再也摘不下來,他必須收起自己所有的意願,去當家人、僕人以及同學的笑料。然而假的永遠真不了,顫慄度過國中後,認識同為畫畫的學生堀木。後來一步步跟着堀木墮落,因為整天戴着面具做人太辛苦了,所以葉藏不得不用酒精麻醉自己,用女人安撫自己。葉藏是如此與這個虛偽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正深處在人間的地獄中。正如後記老闆娘所説的:我認識的小葉非常坦率,也十分機靈。要是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於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着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

?人間失格》這本書的可怕之處在於“代入感”。作者明明是在訴説自己的痛苦,可幾乎每個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更為可怕的是,這本書在挖出了你心底那個陰影之後並不會幫你淨化。它不會做任何事情,你要如何消化這種情緒,全靠自己。太宰治説的是自己的故事,揪的卻是讀者的心。

太宰治不幸的.一生令人歎息,但在歎息與感傷過後,作為讀者的我們在產生共鳴與疼痛感的同時也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瞭解陽光背後的陰影之後,我們是否能更勇敢的擁抱光明?

做人很難,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斷開始認清的一個道理。正因為做真正的人很難,客觀的因素和來自每個人主觀自私與懶惰的主觀因素,很多人選擇了放棄---在特定環境下的個體尤其容易選擇合理的藉口放棄。然而做人的確很難,正因為如此的不如意,走下去的勇者不更令人欽佩?或許我們一無所獲,但我們迎着光往前的那些日子,總受到了陽光帶來的温暖。

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掌握着隨時離場的權利,才會珍惜活下去、擁抱光明的機會。因為已經放棄的時日,永遠不會再有機會掙扎,永遠不會離幸福和光明更進一步。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

第5篇

今天看完了太宰治的小説《人間失格》,好多人説這本書極其壓抑,所以做好了心理準備,剛開始看還覺得興致勃勃。一個敏感聰慧又與眾不同的年輕人,犀利地冷眼旁觀周遭的人們和他們虛偽的生活。他反覆訴説他對人類的恐懼,因為他們不敢面對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他們虛偽敷衍,他們自欺欺人,他們不敢面對人生的殘酷真相。而我們這位一直清醒面對殘酷真相的主人公,他超脱世俗又偽裝入世,但難免突破常規、逸出塵外,最終落魄潦倒、為世不容而收場。看到後來,就覺得揮之不去的壓抑了。

這究竟是誰的失敗?是世俗的狹隘難容,還是個人的狷狂墮落?原來想當然以為,作者在控訴這個“吃人”的社會,就像被我們“深度解讀”的魯迅小説《狂人日記》,總是披着鞭撻封建社會的光榮戰袍。想想,這個世界的確夠庸俗夠偏狹夠虛偽夠勢利,對與眾不同的人尤其缺乏包容和關愛。

就像主人公的父親,他無暇顧及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某些幽微細膩的心思,一旦這些東西發酵釀成災禍,觸犯了他的既定規則,他可以非常決絕。主人公在經歷墮落的深淵和災難的磨礪後,得知父親去世,卻是最讓他靈魂震顫的時刻。其實,父親一直都是他的心中的精神紐帶,曾經覺得是捆綁束縛,後來發現是維繫牽掛。再是與眾不同的人,也是渴望被這個世界接納包容理解的,也許與眾不同並不是他們自己能夠選擇的,或者他們內心並不允許並自己泯然眾人,又或者像主人公既是天意也是人為。

他其實很可憐,他天然對人類很失望恐懼,卻強力偽裝搞笑嬉戲,他有親人但沒有親切,有玩伴卻沒有友誼,有戀人卻沒有愛情,他真的很孤獨。他也渴望父愛,渴望友誼,渴望愛情,但是他其實一無所有。與女人徒然糾纏,只不過招致災禍連連;與玩伴終日廝混,卻換來落魄時冷眼相看。主人公看盡人間冷暖,他其實早已瞭然於心,不過是尚存一絲希望,眼睜睜看着這希望的.火星漸漸熄滅,他的痛苦也與日俱增。父親的死亡,是精神紐帶徹底斷裂,也是最後一顆火星黯然。從此,人間失格,人間世太複雜殘酷,他由此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他説,搞笑是他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後來搞笑偽裝已經失效,沒有了對人類的求愛,他開始自暴自棄、沉湎酒色、自甘墮落。他的悲劇,未嘗不是緣於一次比一次更深的墮落和失足後無法挽回的悲哀。他是赤裸裸的失敗者。如果沒有那麼墮落那麼失敗,他也可以繼續學着偽裝繼續苟活,就像現實中的我們一樣。既然,他用“人間失格”那麼慘烈的方式證明了自己失敗,無非是想警醒我們這些依然自欺欺人苟且偷生的人類,至少想一想,到底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

第6篇

這是一個人在世間墜落過程的記錄,主人公葉藏失格了,失去一個做人的資格,他説生而為人,很恥辱。

葉藏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當官,家裏兄弟姐妹多但衣食無憂,可年幼的他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世界極其敏感,對人感到恐懼,日常瑣事中大人的斥責在他心裏留下陰影,每當被斥責,葉藏輕易就看穿大人暴露出類似獅子吼的動物本性。他無可適從,在跟自己的較量中找到了應對的方法——討好,也因此開始了悲劇的一生。

在與父母的相處中,他討好對方,藏起自己的喜好,為了讓對方高興,為了讓家裏和諧。有一次父親外出工作,問幾個孩子想要什麼禮物,葉藏剛開始提出想要書,父親不悦,反問葉藏怎麼還是要書,就不能換點別的嗎?還提建議買一個當時流行的小玩意給他。

摸清了父親的想法,葉藏當晚就偷偷走到客廳,在紙上寫上父親提議的禮物,第二天父親笑了,他也鬆了一口氣。

從此以後,葉藏在“偽裝自我”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也愈加得心應手。在家裏,費力討好家人一派祥和,在學校,扮小丑講笑話人緣極好,小心翼翼偽裝費心費力表演,表面上他是一個十分開朗的人,一個很受歡迎的人,實際上他內心萬分壓抑,每天汗流浹背的'表演讓他痛苦不堪,久而久之地偽裝自我終於讓他徹底失去自我。

壓抑終究需要找一個出口來釋放,葉藏不止需要一個,是很多個。酗酒,談戀愛,與女友約定跳河自殺,自己自殺未遂女友死了,得了誘導少女自殺的罪名被學校開除,從此人生一落千丈。那段時間父親還通過朋友接濟他,讓他住在朋友並不富裕的家。

那個時候,如果他有機會跟家裏人坦誠相對,在親情的引導下也許還會慢慢好起來。可是親情淡薄,出了自殺、被開除這麼大的事,他的父親母親竟未當面勸導安慰,甚至避開不見。在他們看來,他辱沒家門,在他看來,他就是辱沒家門。葉藏的走偏,跟父母的缺位不無關係。

他逃離了父親朋友家,切斷跟家裏唯一的聯繫。他結識了同樣酗酒的朋友,經常一起喝酒墮落下去,遇到英子和她女兒時,他曾經想過安定下來,她的女兒也曾經喚起他心中的温情,然而當他看着陽光下她們嘻戲的樣子,他覺得自己是局外人,覺得自己不配,他不想攪亂她們平靜幸福的生活。良子,葉藏買酒時結識的女孩,她天真,坦誠,對別人百分百信賴。就是這樣的女孩都沒能逃過書商的欺騙而被姦污,葉藏當時震驚了,呆在那裏竟忘了去救她。純潔是罪惡的緣由?

人和人之間的欺騙,人情的淡薄,世道的混亂,更加劇了他的恐懼,最終他被當成精神病人被兄長帶回與世隔絕的鄉下,由一個老太太照顧起居而在人們的視線裏銷聲匿跡。

只是在我看來,誰也沒有他清醒,人性的善和惡他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自己家人一舉一動背後的想法和動機,他一眼看穿。只是,內心敏感洞察一切的他沒能找到跟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始終都掙扎在泥潭裏。這是關於人性善惡、自我、生命探索的書,書中的人物在現實中不難找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