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8W
讀後感就是我們讀過一部優秀的作品之後把自己內心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你知道《人間失格》的讀後感可以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三篇

《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1

我對《人間失格》的看法是雙面的:一面披露出人性貪婪與醜惡,一面消極低沉悲觀,抑鬱到人難以呼吸。

我對《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的看法也同樣是雙面的:他的曠世才華、高超的文筆令人驚歎不已;他的悲觀心態、自我放逐和對人生、世界的絕望令人唏噓不已。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其實是他悲觀人生的自傳和他近乎病態人格的寫照:主人公葉藏先是由對人類的恐懼再經歷一串串對他打擊巨大的絕望後,他想要離開世界的想法也愈來愈強烈後,葉藏少年華髮,精神空虛,筋疲力盡,已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當我讀完這本書滿滿"負能量”的《人間失格》後,感受只剩受到恐嚇一般的震驚,震驚。我震驚於此書的壓鬱至窒息,人性醜陋真實的面目,主人公葉藏精神的崩潰和瓦解。我得到了兩方面的震撼。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一個自殺者的迷茫無助與無盡苦楚。自殺,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每當我們聽聞有自殺事件時,先是惋惜,再是在心中感到疑問,抑或是指責他們不夠堅強,遺憾於生命之花就此調零。但或許我們都不曾瞭解過他們內心,不明白他們為何捨棄生命的動機和原由。書中的葉藏,對人生完全失望,但他的絕望彷彿又情有可原;他與生俱來對人生的恐懼和世界讓他看盡了人間醜態,嚐盡了世間絕望。自殺者若不曾體會過生的美好,就不存在對死的挽留.所以社會上有很多自殺的人,有自殺念頭的人,有心理疾病的人,有心理問題的人,往往都不是他們想要如此.所以請給他們多一點愛,不要做第二次傷害。

另一方面來看,上述的人或許並不佔多數,只因一念之差結束生命的也大有人在。從葉藏來看,他害怕愛是因為他渴望愛而又懂得去愛別人,把他拖入深淵的,也有他自己的因素。生命是野勁十足的,心存希望不懼挫傷的生命總能體現出勃勃生機。懷有希望和愛的人,再大的黑暗也壓不斷生命這根生氣十足的野草,它是會不斷生根發芽,生生不息。

悲觀的人生是多因素的,但我們不做傷害,付出愛,是可以點亮一個人黑暗的心靈。愛別人,但更要愛自己。

《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2

《人間失格》又稱為《喪失為人的資格》,很高興在茫茫書海中,與它相識。

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讀下去?——“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一是怕用盡我目前的學識不能讀懂它,再是我不敢去想象這位作者是對生活有多失望才會寫出這樣殘忍的話語。最終亦是抵不住好奇,想去觸碰那沉鬱背後的孤獨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這部被稱為是滴血靈魂的自白的作品,我更覺得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從開始對“可恥之事”的好奇,到後來“掩飾可恥”的共鳴,再是“被揭示可恥”的慌張,到最後“被救贖”的喜極而泣。

有些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我卻覺得《人間失格》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它把問題説出來了,將那假裝樂觀開朗卻極力掩飾自卑孤獨的內心,暴露在世人眼中,至於你發現了問題,是抑鬱悲觀,還是下定決心去解決問題,那就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了。

許多讀完《人間失格》的讀者説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很像,但我認為葉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在於壓抑自己的內心,放下自身姿態去討好別人,這和松子是不同的。松子的討好發自內心,無比熾熱真誠,而葉藏內心多疑敏感,臉上卻強顏歡笑。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小小的隱疾,明明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卻要裝作高興的樣子去接受許多違心的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快樂,這個時候發現問題,去改善自己積鬱已久的情緒,去爆發,去釋放,不是很好嗎?

《人間失格》這一部醒醐灌頂的好書,儘管我很片面的表達了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但我不希望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葉藏”。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可能會很悲傷,可能會很壓抑,可能會很激動,也可能會和我一樣感到被“救贖”。

如果大家都能從這樣“悲劇”的作品,“悲劇”的人物中剖析自己的內心,正視那些恐懼,我想“葉藏”就會越來越少。

《人間失格》想讀就去讀吧,畢竟裏面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人間失格》讀後感通用3

如果你發現這個世界殘酷,複雜以致難以忍受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頹廢性的人生哲學?

總有人認為,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為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偽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為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

他清晰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冰冷,他説:“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瞭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唸誦悼詞。“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

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也許他的看法太過偏激,世人麼,總是相信時間有真情和温暖的。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聚散離合,最終,仍舊是孑然一生。沒有人會將胸膛剖開,將軀體內的陰暗祕密全數交予他人,只是為了一生中那個短短的瞬間能夠感到絲毫的被在乎的温暖,略微帶些自棄意味的選擇輕信。葉藏不願意輕信,脆弱單純的心靈豈能接受隨時而來的打擊。

又或許因此,他總是站在世界之外觀察着周遭的種種,“沒有人在遭受別人責難與訓斥時,還能愉快起來,但我卻從人們生氣的怒容中看到比獅子、鱷魚、巨龍更可怕的動物本性。平時他們都將這些本性隱藏着,可一旦找到機會,就會像那些在草原上温文爾雅的牛,忽然甩動自己的尾巴抽死自己肚子上的牛虻。”他的感知,就如同神明,又或許他就是神明,如果真的有神不小心掉入人間,一定不會像任何宗教裏所描述的救世主那樣聖潔、堅強、慈悲,而是像他這般這樣陰暗、扭曲、脆弱,又在自己的領域裏固執執着。

所以,我們應當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度過每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