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讀後感3篇 “讀《安安》:温暖人心的成長故事”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8W

作為一款值得信賴的閲讀應用,安安讀後感致力於為用户提供高質量的閲讀體驗和個性化的推薦服務。通過智能算法與專業編輯的雙重篩選,安安讀後感幫助讀者發現並分享最新、最熱、最有價值的閲讀內容,為用户打造優質的閲讀生態。

安安讀後感3篇 “讀《安安》:温暖人心的成長故事”

第1篇

暑假不少小朋友做完作業,經常上網玩遊戲,這樣不但虛度年華,而且容易造成視力下降,不利於身體健康。為了讓假期過得更有意義,我跟好書交上了朋友,受益匪淺。其中,我讀了一本名叫?月河灣的安安?的書,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啟迪。

安安是裏面的主人公,她和秀艾最經常在一起,一起洗衣服,一起玩,一起分享。她是最見不得王志淵哭。可是,張大鵬這個搗蛋鬼喜歡把王志淵弄哭才善罷甘休。她幫胖丫頭減肥,同時也在讓自己慢慢地長高......這讓我們知道了愛心其實就在現實中,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漸漸成長。

記得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中午,我正在教室裏做作業,我感覺孫悟空在肚子裏大鬧天宮,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廁所跑去,在路上腳突然扭傷,摔了個大跟斗。我坐在地上,心想:今天真倒黴,爸媽又不在我身邊,傷心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啦啦直流!這時,班上劉雪鈺同學看見了,像箭一樣飛跑過來,彎下腰把我輕輕扶上來,掏出潔白的面巾紙,幫我擦乾眼淚。等我上完廁所,扶我回教室。敏鋭的眼光發現我的漆蓋流血了,馬上帶我到醫務室,給我消毒,敷藥,忙得不可開交,看着她那忙碌的身影,我心裏充滿着感激之情。

還有一次,我和雪鈺走在放學的路上時,看見了一個小女孩站在路邊哭着,我們走了過去詢問情況。原來,她家裏的小狗丟了。這時,太陽已經把半邊臉藏在山後,像一位怕羞的大姑娘似的,望着天空,不忍離去。那多彩的晚霞在歸林的鳥雀聲中收起了餘輝。我急着要趕回家。雪鈺卻堅持要幫小女孩找小狗。我只好一起幫她找小狗。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幫她找到了小狗。路上的燈光照在小女孩可愛的小臉上,望着小女孩笑了,我們也笑了。雪鈺同學經常在生活中幫助有困難的人。同學們非常喜歡她。她常常被評為美德少年。

是呀,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就猶如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冬日裏的一把火,幫助別人度過難關。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同在一片藍天下,如果大家的心裏都能裝着別人,時時刻刻為他人着想,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到處充滿愛的氣息;如果同學們都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的雙手,那麼我們的校園將會處處撒播快樂的種子!

安安讀後感3篇 “讀《安安》:温暖人心的成長故事” 第2張

第2篇

有一個女孩,她叫安安,她生活在月河灣。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狗叫做小旺。安安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安安最好的朋友是秀艾,她還有幾個朋友:王智淵、胖丫頭。

安安因為個頭非常小,制訂了長個兒計劃:多運動、早餐吃雞蛋和喝牛奶。安安還在鏡子前畫了一條線,説要長到這條線以上。三個星期後,奇蹟發生了:安安的身高超過了鏡子上的那條線。其實是奶奶把安安畫的那條線給擦掉,在下面一點的地方又畫上了一條線。

有一次,王智淵的爸爸又開始發病了,開了一個個人演唱會。只見王智淵爸爸舉着掃把,在家門口唱着戲:一會兒唱《三孃教子》,一會兒唱《天仙配》。在河邊,安安找到了王智淵。王智淵捶打着一棵老槐樹的樹幹,他在號叫。王智淵説,一定要為爸爸爭氣!

秀艾的後媽是李桃花,在別人跟前總是裝好人,而在家裏卻讓秀艾幹所有的家務活,對秀艾也很兇。可是秀艾並不恨她,還很聽李桃花的話。安安總是看李桃花不順眼。

還有一次,安安最喜歡的童話書被老鼠給咬了。後來安安在書的一旁放上食物,老鼠就只吃食物,最後老鼠終於走了。

我很喜歡安安,特別是她的個子也很像我:小小的。而且她永遠很開朗。

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永遠都要開朗向上,往好的一面想。

第3篇

月河灣,一片如夢如幻的薄霧,裊裊升起的炊煙,悠然漫步的公雞,還有那飄香的果樹與斑斕的野花……在如此充滿生機的小鎮裏,我遇見了世界上最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她善良而富於熱情,有時快樂得像精靈,有時憂鬱得像詩人。她對好朋友無話不説,是夥伴們的主心骨;她浪漫樂觀,用奇思妙想裝扮着平淡的生活……她,就是《月河灣的安安》中的安安,書中講述了一個關於童年、友誼和夢想的故事,唱着一首温柔又真實的童心歌謠。

我為安安宏偉的長個子計劃而開心祈願。安安因為個頭非常小,制訂了長個兒計劃:多運動、早餐吃雞蛋和喝牛奶。安安還在鏡子前畫了一條線,説要長到這條線以上。三個星期後,奇蹟發生了:安安的身高超過了鏡子上的那條線….我也想像她那樣,給自己整天生病的身體訂個計劃:多運動、吃有營養的東西,保持樂觀的精神。每天在日曆本上用紅筆標註,這學期經過自己的努力又比上學期堅持多上了幾天、幾星期甚或一個月的課。我不要有安安的自卑,卻一定要有她的樂觀與自信!如她那般從平淡的生活裏處處發現小驚喜….善良熱心的安安,象温暖的風,拂過每個人的心。而她對好朋友秀艾的那份友情,更是令我動容。因為母親早世,繼母總讓秀艾幹活,還經常受到打罵、捱餓。很多日子,安安都會幫秀艾去河邊洗衣服,奶奶做了好吃的糖餅都不忘給秀艾帶上…..這讓我想起了樓上的好友“金楨”。因為我從小身體不好,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從沒上完過一學期的課,請假是家常便飯。為了不讓我掉課,整整四年,他總是不嫌其煩地幫我從學校帶回各種學習資料並送到我家,碰到不懂的問題還耐心給我講解。記得有一次,臨近期末數學老師出差了,帶課老師忘了分給我複習資料,急得他冒着大雨跑到複印店幫我複印了一份,看着他被雨淋濕還傻傻衝我笑的模樣,我的眼淚嘩地一下就湧了上來。安安與秀艾的那份友情不正是我與金楨相同的寫照嗎?安安像太陽一樣,散發着温暖明亮的光芒,照亮了自己,也温暖着更多如秀艾、王智淵般的同伴,我也想像她一樣,做個能温暖自己也照亮別人的人,讓我也能在同伴需要我時,幫助完他,還衝他傻傻地笑….“月河灣的安安”,那個樂觀聰慧、善良熱心,敏感重情的女孩,在王智淵痛苦難過時,去撫慰他心靈的創傷;在張大鵬有生命危險時,及時救了他。由此,娓娓訴説着黃河岸邊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又是人間四月天,山朗水潤,鶯飛草長,所有奇妙的心思都變成花粉漫天鋪撒。這個春天裏,我遇見了世界上最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她的家在黃河岸邊一個叫月河灣的地方……..(指導老師:丁學洪)

?追尋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e?弗蘭克爾是精神醫學家、心理醫生、猶太人,二戰時期被投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出獄後他根據獄中經歷,總結出一套意義療法,用於治癒神經官能症,效果很好。這本書就由這兩部分組成:獄中的劫難和意義療法介紹。

讀這本書緣於吳伯凡的推薦,在我眼中吳伯凡屬於博古通今、世事洞明的大家。他每年要讀三四遍的書,自然地引起了我的興趣。

只是讀到現在仍然不知道吳伯凡為什麼如此鍾愛這本書,但某些事還是觸發了一些我的感悟:

一:作者沒有用大量筆墨放在奧斯維辛的酷刑、苛責及死亡,而是通過幾個事例説明了獄中生活的殘酷與磨難。

獄中經常進行的“換營”,病弱及無力工作的俘虜被淘汰送往煤氣間或火葬場,淘汰的方法是全體俘虜羣毆或分隊格鬥,想想都覺得血腥;俘虜沒有名字,只有編號,這編號就刺在皮膚上,或繡在衣褲上,在換營隊伍即將離去時,如果有可能,每個人都會盡可能想辦法弄到另一個“號碼”來代替他加入換營行列。按照作者的描述,這些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之前基本都是社會精英,道德感很高的人。在這屠宰場一樣的集中營裏,人被剝奪了尊嚴,道德就成為最沒用的東西,每個人想的是自己或朋友儘可能活下去,為此不惜採取各種卑鄙的手段。

文明的行為只會發生在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會催生文明的行為,惟願世界越來越美好。

作者説他們中的精英都沒能挺過奧斯維辛的磨難。活下來的是三類人:

第一類就是“酷覇”們。一般來説,這些人是俘虜中最殘暴的人,由納粹警衞挑選出來或者他們毛遂自薦,他們的個性恰恰適合擔當這酷虐的角色。如果工作不力,他們還會被刷下來,因此他們格外賣力,打起人來,比納粹警衞還狠。因效忠納粹,他們在獄中的待遇格外好,成為俘虜們羨慕的對象,只是不知道出獄後這些人境況如何。記得幾年前看過《朗讀者》,女主角因做過納粹看守而受審,估計“酷覇”們後來的日子並不好過。人真的不能為了一時一事的好處,做喪盡天良的事情。

第二類存活下來的人是那些為了生存毫無顧忌,或偷或搶,甚至不惜出賣朋友以自保的俘虜,因為唯如此才能活下來。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劫後餘生的人都不願意談論獄中的經歷,因為不堪回首,因為再也不能接受過去的自己,沒有那段經歷的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就連這本書的作者最初也想匿名出版的,但考慮到真實性才是其最大的價值,作者才鼓起勇氣,公開陳述他的信念。

第三類人是像作者一樣,儘快認清現實,適應環境而僥倖生存下來的人,如作者所言,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為了讓納粹和酷覇相信自己能做苦工而不會被送往煤氣間,他每天用玻璃刮臉,腰桿挺直,以使自己看起來氣色良好,完全能勝任工作;作者還利用自己心理醫生的特長幫助酷覇,分析他在愛情和婚姻上的難題,提出治療建議,以此博得酷覇的關照,躲過了幾次被送往煤氣間的厄運;就餐時還能得到豌豆湯,得以度過了黑暗無光、忍飢挨餓的日子。

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使在夾縫中,仍能攻破縫隙,露頭喘息,找到自己的天空。

被投入奧斯維辛的猶太人,入獄前大多生活水平較高,從他們入獄後被收繳的飾物就可以看出來。入獄後,最初的反應是震驚,等他們一步步被剝奪了人的所有權利,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活着走出集中營成為他們的唯一的目標。為此他們忍受各種各樣的身心折磨:無法刷牙、一件襯衫穿半年,直到毫無襯衫的樣子、一連幾天不能洗澡、用臭鞋當枕頭。而就是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竟然治癒了作者的淺睡易醒症。等俘虜們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之後,他們就進入了獄中生活的第二階段:冷漠,就是情緒死亡的狀態。因為冷漠是自衞的妙招。每當有人死去,眾俘虜一哄而上,挨着那餘温未散的屍體,有的搶到一盤吃剩的馬鈴薯、有的搶了死者的外衣,有的換下死者的木鞋,還有一個因抓到一根繩子高興萬分的,全然忘記了身邊的死者。

人一旦冷漠,現實就變得模糊起來;俘虜們一切的心力和情感都關注在一件事上:活命。每天傍晚,當俘虜們由工地返回營區時,常常會鬆一口氣地歎道:“又活了一天”。

此時有些俘虜們開始在飢餓中畫餅充飢,談論自己喜歡的美食以消解自己的飢餓感,但這種方法事與願違,被想象中的美食挑動起來的味蕾絕不滿足於每天只發一次的麪包,這些人往往是最先掛掉的。反倒作者的做法比較英明:即使一片面包也分次吃完,在遇到任何難處的時候,他都會拿出一點麪包來,放到嘴裏大聲咀嚼,靠食物所給的安慰支撐下去。

慢慢地俘虜們將獄中生活常態化了,他們開始了苦中作樂,以在絕望、孤獨的集中營生活中,遁入過往的生活,找到一個避難的港口。於是獄中出現了“宗教熱”、“招魂術”,大家聚在一起看夕陽,甚至還有藝術節,節目有歌曲、詩朗誦、講笑話。

第一次聽説奧斯維辛還有藝術節,真的印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話:人無論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作者通過自己在集中營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觀察,發明了意義療法。他發現,即使在奧斯維辛這樣極端的環境中,人仍然有選擇的自由:儘管有人選擇做“酷覇“;有人選擇苟且,但仍然有人選擇將自己僅餘的麪包讓給別人,並行走在各房舍間安慰別人。這些閃耀着人性光輝的行為讓作者明白: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而恰恰是一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事實上,每個日子,每個時刻都在為人提供選擇的機會。寫到這裏,我明白了吳伯凡每年讀這本書的理由,所有的生活內容都是有意義的:忙碌而積極的生活,其目的在於使人有機會了解創造性工作的價值;悠閒的生活,使人有機會體驗美;而既缺乏創意、又忙碌的生活,則使人有機會提升人格情操。人生的痛苦也有其意義,就像集中營的生活,使人體會生命的脆弱與堅強、人性的殘暴與悲憫。作者則將獄中所受的一切苦難看作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平靜地迎接每一場苦難。

意義療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其中一個例子,我印象深刻。一位夫妻恩愛的老先生因妻子去世鬱鬱寡歡,作者寥寥數語讓老先生從痛苦中解脱出來。他説:“你和妻子感情深厚,如果你先她而去的話,她會怎麼辦”?老先生説:“她會很痛苦。”作者説:“對啊,現在你妻子不用遭罪了,由你代替她了。”老先生頓時覺得他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追尋生命的意義》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不該追問人生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賦予什麼意義?

我們終將發現生命的終極意義,就在於探索人生問題的正確答案,完成生命不斷安排給每個人的不同使命。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好朋友是一輩子的天使》的書,讓我非常感動。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櫻桃、思悦、黃蓉是四(3)班的”鐵三角”,但司馬杏子從中作梗,讓”鐵三角”變成了”四人幫”並最終決裂,後來,小櫻桃成功化解了這場友誼危機,”鐵三角”又恢復了友誼。

當我讀到小櫻桃在日記裏寫的”我相信我們能經受住考驗,能對彼此寬容”這句話時,我想起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彼此寬容,不要因為小事就讓友情決裂。在我心中,友情是個堅強的堡壘,不容易被摧毀,就像歌詞中唱的一樣:我們一起打勾勾,請記得約定的旅程到永久。歌詞中的”旅程”就是友誼,這段”旅程”永遠走不完,也永遠不會斷,直到永遠……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兩個朋友去旅行,因為小事一個人扇了另一個人耳光。被扇耳光的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朋友扇了我耳光。然後他們遇到了一條河,被扇耳光的差點淹死,朋友救了他。他又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朋友救了我的命。朋友很不解,他説:當朋友被傷害時,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去抹掉。如果被幫助,就應該刻在心裏,任何東西都不可以抹掉。

讀了這本書,我悟出一個道理:友誼分量重千斤,任何東西都比不上。

讀完《好朋友是一輩子的天使》後,我感覺友誼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故事裏的思悦、黃蓉和小櫻桃是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們每天一起玩、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做作業,天天在一起。她們拉鈎要當一輩子的好朋友,可三人都遭遇了好朋友的背叛。因為這個事,她們絕交了。雖然她們三人沒在一起了,但他們的心還是連在一起。

小櫻桃生病了,同學們都來看她。小櫻桃沒有看見思悦和黃蓉,很是失望。一天,小櫻桃聽見門鈴聲,去開門,看見了黃蓉的信。信上滿是對她的關心,她來不急放好信,急忙跑下樓去找好朋友。當她跑到樓下的時候,她的好朋友正看着她而忘記了自己在馬路中間。()她正要提醒她,可還沒來得及喊出口,朋友出車禍了,幸好傷得不重。

小櫻桃和思悦都去看黃蓉並陪伴她。思悦説她在小櫻桃生病的時候沒有勇氣才沒去看她。黃蓉説她也是沒有勇氣才沒去。小櫻桃説:”我知道你們都沒有生我的氣,我也沒有生你們氣,我們還是好朋友。”三個好朋友又和好如初了。

從這個故事我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珍惜,友誼第一!

友誼是什麼?友誼是分享,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友誼是陪伴,課間一同遊戲,一同閲讀,放學一道回家;友誼是安慰,當你哭泣時,它會遞給你紙巾,讓你向它訴説一切的委屈。

這本書講的是小櫻桃、黃蓉和思悦的故事。她們三個在同一個班,小櫻桃是她們班的班長,黃蓉是學習委員,而思悦是文藝委員。她們十分要好,就連上衞生間也要一起,因此被她們班的人稱之為她們三個被同學們稱為”鐵三角”.要競選大隊長了,小櫻桃和黃蓉都把彼此當做最強勁的對手,於是,她們約定,”公平競爭,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然而,在大隊長競選演講結束後,小櫻桃卻發現:為了獲得更多的選票,黃蓉賄賂了班上的同學,請每個同學吃冰激凌。又由於”第四者”司馬杏子的出現,”鐵三角”分裂了……

直至小櫻桃生病不去學校,黃蓉想趁這個機會向小櫻桃道歉,偷偷寫了一封道歉信,當走到小櫻桃家時,她害怕了,按響了小櫻桃家的門鈴,把信放在門口就快速轉身離開,而黃蓉走到馬路上時,小櫻桃追了上去,卻小櫻桃親眼看到黃蓉被電動車撞倒在地。使黃蓉左腿骨折,在醫院,三個人又相遇了。慢慢地,通過對互相的解釋,她們又恢復了原來的友誼,恢復了從前的快樂時光!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兩個好朋友在沙漠中旅行,途中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還打了另一個人一記耳光。被打的人覺得恥辱,一語不發,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兩個好朋友繼續往前走,直到看見一條大河。他們決定渡河,被打巴掌的那位水性不好差點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上岸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在一旁好奇地問:”為什麼我打你以後,你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寫在石頭上呢? “他笑着回答説:”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靈的深處,哪裏人和風都不能抹去他。

讀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彼此寬容,不要因為小事就讓友情決裂。在我心中,友情是個堅強的堡壘,不容易被摧毀。

“她扮錯了角色。起首一句錯了,全篇都錯。信心是錯,希望也是錯的。”這是王安憶寫於一九九五年的長篇《長恨歌》一書中讓我感觸頗深的一句話。雖説這句話形容的是將麗莉,卻無疑也是對書中主人公王琦瑤悲悽命運最貼切之形容。但源於骨子裏的叛逆讓我覺得太過貼切的東西反而沒有説服力。對,王琦瑤是扮錯了角色,起首一句就錯了,可就應該全篇都錯嗎?為何她的信心和希望皆是錯的呢?

她是王琦瑤,可卻也不是王琦瑤。她不僅是當時上海弄堂的女兒的典型代表,也是待字閨中女兒的典型代表,更是具有超越時代的長相出眾女生的代表。因此我不願也不想讓她的命運走向悲劇,更不希望她人生的主旋律終於一個“恨”字。畢竟愛恨一曲,又何以當歌?當王琦瑤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被冠以“上海小姐”這樣的殊榮。得到了一個好的開始,誰還會甘於平凡呢?哪怕自己願意,可外界也會無時無刻提醒你不應甘於平凡。因此王琦瑤成為李主任的“金絲雀”看起來也是一個順勢之舉了。淮海戰役中李主任不幸遇難,王琦瑤亦只能被迫迴歸平凡生活。人是不得已迴歸了,可心又談何容易能停止追尋呢?與程先生、康明遜、老克蠟幾個男人的情感糾葛皆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最後還被長腳失手打死,命喪黃泉,何其可悲!但王琦瑤到底從哪裏開始就走錯了呢?為什麼她又會一步錯步步錯呢?

我想之所以她最後以悲劇結束,其性格中隱藏的人性之弱點無疑是主導因素。而性格最初當然是在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

首先,她是小門小户人家的女兒,在上海弄堂這樣嘈雜混淆的地方長大,加之還有大户人家的閨閣與自己閨閣所產生的強烈對比,便由不得怨艾之心生起,慾望之心生起,此二者皆為閨閣大忌,禍根一樣的東西。此外,其亦為雜糅的閨閣。在新舊文化的相互影響下,便使她一顆心倍受撩撥,充滿着不切實際的幻想。當然,花一樣的年紀誰又不曾有個許許多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呢?但如若離幻想遠遠得還好,可無奈王琦瑤外貌出眾,曾一次次與自己的幻想觸手可及。片場的試鏡經歷,題為“滬上淑媛王琦瑤”照片的刊登,和有錢人家將麗莉的交往,上海三小姐的名號,這一件件的事情無疑使她那顆不切實際的少女心得到了莫大的滿足。按照她外婆的話説“人心是最經不起撩撥的,一撥就動,這一動便不敢説了,沒有個到好就收的。”當她發現自己做主角的日子過去的時候,心裏不免就有些跌入谷底了。恰巧這時候代表權利和靠山的李主任的出現了,他就如一根救命稻草,有着虛榮之心的她又怎能不緊緊抓住呢?其次,她可不是天真無邪的小白兔。在複雜環境和家庭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她成長為一個知人情世故,善於抓住人心的聰明女孩。但正如《紅樓夢》中“機關算盡太聰明,卻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一樣,難以得到一個好的結局。有一句話説的好“只世故而不世故”,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王琦瑤在與吳佩珍,蔣麗莉交往過程中足以見證她籠絡人心的強大能力;在接踵而至的晚會中,她快速的適應能力讓人驚歎;在與程先生等幾個男人的情感交戰中,亦顯得遊刃有餘……和王熙鳳相比之下,雖是小巫見大巫,但她悲慘結局無疑也倍受這個原因的影響。再者,其看似堅強的外表下藏着的那顆軟弱之心也推動着她走向悲劇。試鏡失敗不敢直面只想着淡忘,甚至不惜與最要好的朋友吳佩珍疏遠;害怕失敗不敢輕易參加“上海小姐”的競選,卻又渴望站在高處;哪怕參加了“上海小姐”的競選卻不敢表現得太過認真,怕自己的那一顆自尊心被打擊;李主任出事後她選擇了逃避,到鄔橋去療傷……這一次次的軟弱使她只能侷限於自己的一隅之地難以逃脱。當然,無法否定她亦是個堅強,努力生活的女子,可最後終是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命運。也許是造化弄人,也許是性格使然,誰知道呢!

當然,悲劇的形成往往是外界與個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除了其性格中的弱點之外,遇人不淑又何曾不是一個促使她一步步走錯的原因。

第一個影響她命運的人無非就是李主任。李主任是軍政界的大人物,四十歲的他在女人的事情上總是當機立斷,不拖延,也不迂迴,直接切入主題。因此,李主任是沒有愛的,當然也不需要女人愛他。他只需要將人的命運拿過去,一一給予不同的負責的同時,讓自己暫時逃避現實的苦惱。他有正房的同時也有兩門妻室,這説明了他無法給予王琦瑤婚姻的承諾。他除了給予王琦瑤物質與榮耀以及一點點的愛惜,其實什麼不能給她。所以,隨着李主任的離去一切也只能如雲煙一般消失地無影無蹤了。李主任能給她留下的除一些物質之外就只有一個不能消除的污點了……重回上海之後,遇到的康明遜可謂真愛。然而,這樣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戀情最終卻還是以失敗告終。我覺得王琦瑤在這段感情中是沒有什麼大過錯的,她已經拼盡全力去爭取了,至於得沒得到都是命運使然。康明遜出生於一個傳統舊式家庭,父親是一箇舊廠主,他是二太太生的,可卻是全家唯一的男孩。家庭的特殊使他集嬌寵於一身的同時又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人,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順的男孩。綜上所述,無論是封建家庭的傳統觀念還是他自身的處境及性格中的軟弱,但無法讓他與一個有着不太美好過去的女子走到一起。他自己也明白,王琦瑤再美麗,再迎合他的舊情,再拾回他遺落的心,到頭來,終究是個泡影。但他明知不行,卻又不捨得放下。自私地為了眼前的快樂,禍害了王琦瑤終身。後來關係被家人知道,卻不敢與舊家族正面迎戰;王琦瑤懷孕卻逃避責任,由着王琦瑤為自己找薩莎作為掩護。()這般軟弱無能的男性,自己都不知如何為自己負責又怎麼能給王琦瑤一個承諾呢?而對於後來有着巨大年齡差的老克蠟,我覺得是難以冠以“愛”的名號。老克蠟只是一個懷舊的人,他遇見王琦瑤才讓他覺得真正觸及了舊時光,同情之心也就油然而生。至於後來的種種能否構成愛我也難以明白,我只知道老克蠟的出現使王琦瑤看到了生活的寄託,人到老年也許求的就是一個安穩和依靠了。可無奈,老克蠟還是辜負了王琦瑤。當老克蠟看到了王琦瑤將要碧落黃泉之時,卻害怕了。哪怕他再崇尚四十年前,心卻還是一顆現在的心。所以當王琦瑤託付終身的時候,他害怕了,用力地掙脱逃走,心裏想着這地方再也不能來了。也許是因為年輕,所以無法承擔如此重任,才選擇逃離。可他終究還是留下了王琦瑤孤身一人。只能怪遇人不淑,王琦瑤在這三個人身上都錯付了青春。在錯誤的人身上哪怕我們再用力也依舊難逃命運的枷鎖,可似乎也沒能為力,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其實王琦瑤所遇見的人並非都是錯誤之人,程先生就是一個夢寐以求的對象。只可惜,王琦瑤自始自終都沒有愛過程先生。程先生可以説是陪王琦瑤最長的男人,在幾個男人中他出場最早,陪王琦瑤度過了許許多多重要的時刻。程先生對王琦瑤可謂一見鍾情,第一次給王琦瑤拍照就發現了她的美,欲罷不能。他終其所有幫助王琦瑤摘得“上海三小姐”的桂冠,卻始終被王琦瑤當成墊底的,也就是所謂的備胎。在王琦瑤的心裏,程先生是她小世界的一個俘虜,而李主任是大世界裏的人。正因為這樣,程先生哪怕一片痴心卻抵擋不了王琦瑤一步步走向李主任的步伐。再次遇見之時,王琦瑤挺着大肚子,懷着康明遜的孩子出現在他面前。可程先生沒有猶豫,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這不屬於他的責任。我以為程先生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可是我卻忘了,程先生要的是王琦瑤的愛啊!可王琦瑤心裏對他只有恩和義,唯獨沒有情。這樣心有不同的兩個人又如何能有一個好結局呢!我想,假如王琦瑤曾經沒有得到那些所謂的殊榮,她也許能和程先生走到一起。可如果沒有如果,後來也沒有後來。

排除所謂的內因再細究外因,不難發現,其實家庭和時代的因素又都是王琦瑤以悲劇收場的原因。

在書中,細究王琦瑤的家庭,我發現,王琦瑤的父母始終都是缺席的。王琦瑤出場時,提到了她的家庭。父親是個懼內之人,自己則因為在家中最為年長小小年紀就做了母親的知己。在王琦瑤選擇李主任之時,父母皆沒有極力反對,給予正確的引導。王琦瑤母親是個勢力的人,過去並不把程先生放在眼裏。由此可見,其父母並沒有盡到教導責任,反而促使了王琦瑤形成了功利之心。王琦瑤家人再次出現的時候就到了王琦瑤生產的之時,其母親對程先生、嚴師母、康明遜的態度都不無説明其家庭教育的失敗。此外,其家人再也沒有出現過,家庭角色的缺失顯而易見。而當我們把目光移到時代的大環境,又會發現時代造就了王琦瑤也毀了王琦瑤。王琦瑤代表的是上海弄堂的女兒,因此她無非就是時代的產物,身上帶着的只能是那個時代的印記。

這一個又一個的原因都成了毀了王琦瑤的原因。我無法挽救她,因為是時代促使她終究走向悲劇。她已經以她的人生譜寫了一曲長恨歌,但愛恨一曲,又何以當歌?我想,正如王琦瑤外婆的話,帶着一顆平常心,才能尋到真好處,真快活。莫要像王琦瑤一樣沒了這平常心,只剩顆走了樣的心,領會的也只能是走了樣的快活。王琦瑤的時代已然過去,而我們的卻還在繼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