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英烈優秀徵文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4W
清明節祭英烈優秀徵文四篇

清明節祭英烈優秀徵文四篇

清明隨想

清明時節的霏霏淫雨,總是能夠勾起我們對先人的無限哀思,在烈士紀念碑前深深鞠了一躬,向這片烈士陵園裏長眠着的1600餘名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致敬。隨後,我離開了陵園,回到了市區,在街頭漫步徜徉,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跡,我們應當也必須走得更穩更遠。

踏足華昌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商鋪、熙熙攘攘的人羣,只能看到作為現代化商業街的繁華喧囂,卻再也感受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火烽煙,和日本侵略者肆虐後留下的滿目瘡痍。我知道時間可以撫平傷痛,但我還知道即便是時間也抹不去榆樹人團結豁達、堅韌爭先的意志品質。華昌藥房雖然成為了歷史,杜華昌、李向之、肖丹峯等革命英烈頑強機智同日偽軍作鬥爭的英雄事蹟卻激勵着一代代榆樹人拼搏奮進,為榆樹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光發熱。

《射鵰英雄傳》裏面有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字的繁體寫作“俠”,一個較大的人用臂膀護住兩個較小的人,將自己家的藥房作為黨的地下聯絡站,帶領大家進行抗日鬥爭的杜華昌就是這樣的俠,無數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共產黨員都是這樣的俠。在古代,儒家思想提倡“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自近代以來,共產黨人將人民、將家國天下作為要守護和為之奮鬥的對象,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無論窮達,始終不改初心,砥礪前行。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振聾發聵,傳誦不衰,如果把其中的“往聖”換成“馬克思主義”,恰能與共產黨人的所做作為相印證。“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人,就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在榆樹公園,看着種榆書院的斑駁石牆與朱漆大門,我想到了當年范仲淹嘗求古仁人之心,想找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同道中人而不可得,不得不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慨歎。記起《黨章》中要求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與范仲淹的所願所求是那麼的相像,然而,回顧近百年的黨史,從中共一大時期的五十多名黨員,到建國初期的五百多萬名黨員,再到現在的九千多萬名黨員,我們懷揣着同樣的目標和理想走到一起,一同建設這個新時代,與范仲淹求而不得對比是那麼明顯。

我想起了國小課本上的那些紅色故事,和從小聽到大的革命英雄事蹟,《豐碑》《金色的魚鈎》《七根火柴》……我們能夠擁有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因為有無數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毛主席説“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為了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迎難而上,不畏犧牲,不求回報。無數的共產黨員倒在了讓國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衝鋒路上,還有無數的共產黨員繼承了先輩的遺志,傳承了先輩的精神,踐行着初心和使命。他們中有的人,像杜華昌那樣留下了名字,讓無數後來人銘記、緬懷,但也有無數的革命英烈,我不知道或者無法一一記住他們的名字,我只知道他們共同的名字——共產黨人,他們都牢牢被記在我們心中,是我們永遠的榜樣和驕傲。

坐在市府廣場的長椅上,看着雕塑上那顆騰飛沖天的金星,和天空中迎風而上的風箏,想起最近參與編撰的榆樹組織史,我忽而有感,念出了毛主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句詩。先烈們有着敢闖敢拼、時不我待的精神,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使得國家在改革開放後的短短四十餘年裏實現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踏步邁進,他們是中華民族騰飛復興的堅實脊樑。習近平總書記説“無論我們走了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吃水不忘打井人,無論我們走的多遠,都不能忘記這些先輩所做的貢獻。我們在清明節緬懷、在建黨節慶祝、在國慶節歡呼,我們更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和意志,與他們一道,為國家富強,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奮鬥。

毛主席在詩中寫到“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將我們打倒,絕對貧困即將被徹底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如今,山花爛漫,春光正好,這中國繁榮昌盛亦如先輩們所願,希望先烈們一路走好,後來人會沿着他們的走過的路越走越遠,將中國騰飛之路,越走越寬。

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這一天,也會是親人團圓相聚的一天,親朋好友紛紛祭奠已逝去的親人,有感傷也有感慨。

今年清明,沒有細雨紛紛,有的是春風拂面,有的人不惜驅車幾小時回到老家,為了是心中的那一份思念與牽掛。或許累的滿頭大汗,也只為看一眼那微隆的土堆,與那裏頭的人説一説心裏話,即使不會有迴應。他們在墓前恭恭敬敬地燃起香,紙前,看着一縷縷青煙。化為灰燼,那淡淡的煙味混着燃香的味道,道不出是思念還是悲傷。只是既遙遠,又如此的近,一縷縷煙,一片片灰,隨着那風飄走,伴着人們的一聲聲訴説,希望地下的人啊,你們真的聽見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雯,無處話淒涼。”其中的悲傷與孤獨,在清明這天又加重了幾分。或許那微風,青草,杜娟是逝去親人給我們的禮物呢,讓我們一路也有幾分景色可觀,小小的黑白照片,卻總是承擔着無數莫明的情感。或是那年輕的面龐仍不失青春的朝氣,只是讓看你的人更加絕望;或是那年輕的面龐,身披鮮紅的國旗,莊重而又肅穆,但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失聲痛苦的親人,以後的多少個日夜,他們就只能撫摸那冰冷而又炙熱的碑,內心無盡的悽苦,驕傲;或是那滿布皺紋的臉龐,但被那黑白襯得更加偉大,更是對家人的愛,一條條皺紋,一絲絲白髮,都被歲月浸染,曾被他們呵護倍至的子女,現在也應獨擋一面了。但我相信,父母的愛永遠不會消失。

“一夜相思淚,天明又復收。”思念親人的眼淚流了一夜,第二天擦乾,害怕被人看出來,這或許就是自己和親人間的“悄悄話”了呢。明年清明,亦是思念親人的日子。

清明調.傳承

清明,是清的天、明的水、哀婉的人、故里的燈、皴擦一幅怠意,而不自知。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小草緩緩鑽出泥土,又是一花春季。墳頭的草枯了又枯,綠了又綠。生生不息,竟是一年比一年高了許多。舊時的路掩藏在竹林中不見蹤跡,新路是古稀之年的爺爺揮舞着臂膀砍出來的。慶幸煦陽高照,路不泥濘。山間迴盪鳥兒的脆鳴還有風吹動葉子“沙沙——”地伴奏。往事在這和諧中,一半如煙隨風,一半長埋故土。而今的我們,一半心仍在牽絆,一半卻在遠方。那往後的人呢?還會尋回前世曾深深紮根的泥土麼?

一行人,一喧囂,一竹籃,足矣。以傳統中最高的禮儀尊重先魂,一跪三拜,懇求佑護。揖得最深的是爺爺。這讓我腦子裏突然蹦出來一句詩: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我不識地下人,地下不知今夕已何年。唯一相連的只有血脈。使我慶幸而又恐慌的是,我還未嘗過親人離世的淒涼與悲痛。在這裏,還能伴着他們,我感到慶幸之至。

我想清明的意義就在於掛念與傳承吧,人的心總是要有所寄託的,在寄託中,把老一輩的精神傳承下去,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如日復日清澈的天,湛明的水。天,水共承一脈,交相輝映。世上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但需牢記的是:這是你的根!是萬萬人用汗水耕耘的土地,是他們用奮鬥鋪墊成就的你的未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又一年清明,我來看望您倆,您倆還好嗎?我素未謀面的姥姥、姥爺。

革命烈士永世長存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悼念的日子。往年的清明雨紛紛,淅瀝不停,那是天在哭,那是每個人懷念的眼淚,今年的清明纏綿的春雨銷聲匿跡,跑得無影無蹤,大概是天公懷念某些人,才情不自禁地哭在前幾天,用燦爛的陽光照亮烈士英勇的靈魂。

為紀念這個有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更加團結。先烈們英勇悲壯的事蹟,教育我們怎麼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在那黑暗的舊社會裏,先烈們昌着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裏。

烈士的靈魂目光,注視着我們。我們也都用感激的目光,投遞在他們身上。嚴肅的神情,喚起了內心的悲憤,無限的悲憤,轉化為無窮的力量,向着敵方前進,他們的靈魂,彷彿貫穿了我們的全身,使我們身體各處,都充滿了烈士的強勁力量。眼前的一切,不再是風花雪月,不再是大樓棟棟,只見沙塵滾滾,濃煙瀰漫。他們催使我們不斷奮鬥,要頑強拼搏,不要向惡勢力低頭。烈士們給予了我們堅定力量,要向前進發,為他們打好祖國基礎,我們更應努力作出回報。我們不能白白浪費他們肩負在我們身上重任,他們的犧牲,為廣大眾人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獻上了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這種高尚的品格,化染了共同的高尚中華人……

看烈士事蹟,學烈士精神,踏上紅色之旅。看到了,聽到了,感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此時此刻,我心潮湧起,我能否踏着先烈足跡?!我能否把紅旗扛起?一種激昂,一種振奮,一種思索,一個問題。烈士們正在呼喚我們,為他們奮鬥,做一位永不言敗,積極奮鬥的人。

烈士們,我們會無時無刻想今着你們,是你們,使我們變得高尚,變得積極。我們會堅守你們的信念。你們的風範,我們刻骨銘心!

國土埋忠骨,蒼生勉英靈!先烈們永垂不朽!青春的綻放,熱烈,與飛揚。忘不了,你們——烈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