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事蹟材料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1W

通過寫事蹟我們可以瞭解到人物的優秀品質,大家在撰寫事蹟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志願事蹟材料5篇,供大家參考。

志願事蹟材料5篇

志願事蹟材料篇1

我叫小春,女,現年40歲,經濟師,大學學歷,1991年參加銀行工作。多年來,做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認真貫徹金融方針政策,以強烈的社會職責感和奉獻精神,用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踐行自我的服務諾言---為廣大客户帶給最方便、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看似一句簡單的承諾,卻承載着工行人的誠信,求實、創新奉獻精神,讓我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着、發奮着、奮鬥着,絲毫不敢懈怠。

街面上,那醒目的銀灰標誌已成為工行的象徵,先進的經營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讓工行的業績突飛猛進。做為一名工行人,我每一天和同事們穿着統一的服裝,坐在內外部環境整潔有序的辦公大廳裏,為來來往往的客户辦理各種金融業務,存存取取,收收付付,從早到晚,迎來送往,看着一個個客户帶着滿意的笑容離開,一天的辛勞疲憊就會化為無有。這是多麼充實的一天,能用自我所學、自我的一技之長服務於廣大羣眾、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豈不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

我每一天如數家珍地數着自我的傳票,要知道一張傳票就是一個客户,一百張傳票就是會見了100個客户,100個客户一個不小的數字,每一天在櫃枱上能為這麼多客户服務並讓他們滿意而去,我感到無比的榮耀,這是工行賦予我的職責,也是我應盡的義務,我每一天忙碌着並愉悦着。然而在一個晴朗的下午,當一個一走一顫的老人把一疊被老鼠咬的、黴變的券別不一的錢遞到櫃枱前時,我愕然了,這是把錢放到哪裏了?此刻的儲蓄所這麼多!我竟然有點不堅信自我的眼睛。看着老人侷促不安的神情,我開始慢慢地和老人溝通,原來老人一點養老錢放到哪兒都不放心,結果三藏兩藏就成了此刻這個樣貌了……

整理完老人的錢,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老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羣體,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這樣的老人需要幫忙?我們的金融服務存在多少盲點?櫃枱服務有多大的侷限性!

帶着疑問,我背起行囊,開始行走於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宣傳金融知識,瞭解不一樣客户羣體的金融需求,幫年青人持家理財,手把手地教老人識假幣,真正實現金融知識下鄉,把金融服務送上門。在一次走訪中,我遇見幾個人在爭論什麼?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夥人圍着一個賣杏的,賣杏的老漢死活不好100元錢,説:“要是沒零錢我就不賣給你了,昨日賣了一天杏,賣了一張假錢,白白賣了一天。”另一個説:“提起假幣真是害人不淺,我老兩口辛辛苦苦一年餵了一頭豬,賣了1000多元錢,最多能掙200元,可偏偏又收了一張假錢,你説可氣不可氣!”聽完他們的話,我手把手地教他們識假幣,怎樣對着光線看水印、圖案、票面顏色花紋;怎樣用手感觸盲文、國徽的凸感;怎樣抖動鈔票辨別真幣發出的清脆響聲等等,並把反假宣傳資料送到他們每個人的手上,看着他們的認真勁,心想要是我能早幾天來,100元的損失就能夠避免了。

一有時刻,我就奔忙於鄉村小鎮,儘可能多的為老百姓帶給服務。一天,適逢輪休,我又和往常一樣遊走在大街上,一股熱玉米香味吸引了我。走到玉米攤前:“大娘,來一棒玉米。”説着我把一枚鋼?遞給大娘,大娘接過錢支支吾吾似乎有話要説,我連忙問:“大娘,有事嗎?”“閨女能給我紙錢嗎,我家的鋼?已有這---這些了,上哪兒哪兒都説忙,顧不上給我換。”大娘抱怨的口氣和誇張的手勢讓我好奇,之後問:“有多少?”大娘貼着我的耳朵説:“一大桶,能幫我換了嗎?”“我在工行上班,當然能夠,此刻就去。”説幹就幹,經過一個下午的清點、整理,10342元紙幣整齊地交到了老大娘手上,大娘感激地説:“錢又不用,你就幫我存在你哪兒吧。”一個月以後,大娘把她所有的積蓄20多萬元錢全存在了我所在的營業大廳。再之後,大娘的親戚、鄰居也成了我的常客,存款接踵而至,百餘萬元的存款更讓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過幾年的不懈發奮,我的服務對象越來越多,他們有的成了我的兄弟姐妹,有的成了我忠實的客户。走在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不經意間或許能聽見這樣的聲音:“上工行去,工行的服務好!”隨着聲音望去,哪不是換錢的老大娘正在叫賣她的熱玉米嗎?這哪裏是在賣玉米,分明是工行的活廣告,春夏秋冬,經年累月地叫賣在翼城的大街小巷……

志願事蹟材料篇2

張xx,裝備製造事業部一工段工段長,在得到芝罘區即將實行臨時交通管制的消息後,於23時驅車趕到公司,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在車間睡了一晚。要知道,整個車間裏除了冰冷的地板就是鋼鐵,我問他為什麼不找個宿舍住?張段長説:“時間太晚了,不想去打擾別人,將就一晚上沒事。”一工段是裝備製造的第一道工序,設備之多、原材物料之雜、工序之繁瑣讓這位年輕的工段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滿是白髮。

他的妻子是一名黨員、一名醫生,從本次疫情發生以來就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家裏還有一個上中學的兒子,即使是這樣,他毅然決然的選擇連夜出城,奔赴生產第一線。我問他家裏怎麼辦?如何放心的下?他笑着説:“兒子大了,懂事,知道我要連夜出城,怕我餓,特意給我拿了幾包零食,説我餓的時候吃這些零食就會想起他。我們一工段是第一道工序,我們停產會直接耽誤後序生產,工段還有十幾口人,安全、生產、質量我們都要保障,不來不踏實,還是和工友們在一起才能覺得安心。”

和工友們在一起才安心,我想這是張段長髮自肺腑的話,他經常對我們説:“天道酬勤,先幹再説。”實實在在的話、平平凡凡的人,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着極其偉大的事!

志願事蹟材料篇3

xxx,今年62歲,是我豐一社區的居民。自他提前退休後,為了讓退休的生活不寂寞,實現退休以後的人生價值,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自願參加社區志願者活動和社會上的義務勞動,主動為社區分擔職責,主動幫忙有困難的年邁居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扶老攜幼,主動為社區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動當起了一名助老、環境、調解等志願者,在自願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同時昇華自己,播撒禮貌。

楊師傅是個熱心人,對別人的困難,本着能幫就幫的原則,做了很多事。鄰居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下樓不慎,把腳脖子扭傷了,她的老伴力不從心,只能扶着她靠牆站着,這個狀況正好被楊師傅遇見了,他義無反顧的把這位70多歲的老人背到了5樓的家中。他們千恩萬謝,説:“打孩子電話也沒有這麼方便呀!在緊急關頭你能幫忙,太感謝啦!”xxx也是60多歲的人了,患有腰脱,他此次行為增進了鄰居之間的友情和了解,也是一種道德的體現,真是“鄰里心連心,和諧大家庭。”

她作為助老志願者,平時主動把家庭電話寫給鄰里的獨居老人,讓他們有困難找他,隨叫隨到。一次,4樓一位獨居老人打來電話説:“家裏燈壞了,還沒做晚飯呢?”楊師傅立即拿着枱燈送了過去,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這位老人的孩子都不身邊,她有點什麼事,都找楊師傅,每次他都是盡心盡力的給予幫忙,老人常説:“楊師傅對我真好,比親人還親呀!”但是楊師傅卻樸實地説:“我們樓上樓下住着,幫個忙算什麼,有事請説話。”

一次,在社區主幹道上,一個轎車司機從車窗往對面垃圾箱內扔垃圾,一下沒扔過去,塑料袋碎了,垃圾散落的一地。xxx看見後,立刻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內。那個司機很過意不去,連忙下車向他表示感謝。楊師傅做的這點小事不算什麼,只是用自己的愛心感染着周圍的人,對他人友善,他人也會還你一個微笑。彼此用道德的標準衡量自己的行為,社會就會更和諧了。

楊師傅也是一名調解志願者,真心實意的主動幫忙家庭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一次,他晚上鍛鍊身體回來,一進樓道就聽到一樓出租房內大聲喊“別打了,救命啊!”他立刻敲門,並大喊:“你們別打了,我是樓上的鄰居,快開門。”但是怎樣叫他們也不開門,還是罵呀打呀的。楊師傅情急之下自編了一段順口溜,並不斷地念叨了十幾分鍾,可能由於他的執著和真心,感動了他們,小夥子開門説:“師傅,多謝您的相勸,我們不打了,你回家吧。”他回到家還是放心不下,又下樓聽一聽,果然不打了,才放心地回家。

像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有一對50多歲的夫妻和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兒子同住,這個家庭總吵架鬧矛盾,導致女主人有了離婚的想法。xxx知道後,苦口婆心的勸她,並用一段順口溜開導她,此刻她的情緒好多了,生活也恢復了平靜。xxx用他自己幽默風趣的風格化解了家庭之間的矛盾,維持了家庭的穩定性,不也是助人為樂嘛。正因家庭中最寶貴的是明白,家就是要包容,包容是一把開心的鑰匙,人人都要掌握好它。有人問xxx:你怎樣那麼願意管閒事?楊師傅還是樸實地説:“看到鄰里家庭和諧了,就打心眼裏高興”。

平日裏,xxx始終把“清潔、保護環境,綠化、美化家園”作為環保工作的重要資料,他堅持立足社區,用心參加社區義務清理活動,廣泛向鄰里宣傳環保理念。他常説,環保工作最能到達效果的就是從自身的生活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兒做起。社區居委會組織衞生死角清理工作,他不畏勞累,用心響應;平日閒暇,他手持小鏟,清理樓道內、牆面上的野廣告。就是這樣,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呼籲更多的人增強環保意識,影響更多的人成為環境保護的踐行者。

每逢清明重陽期間,他總是用心深入社區禮貌祭奠宣傳工作,竭力將“禮貌祭奠、保護環境”的倡議推廣至全社區,同時協助社區居委會在轄區主要幹道、路口組織開展巡邏工作,不但減少了環境污染、避免了火災隱患,還確保了節日期間社區的和諧平安。

豐一社區是老式居住小區,小區的環境美化、家庭和諧、社會禮貌離不開社區工作者的發奮,也離不開社區居民的辛勤付出和支持。xxx堅持十年如一日的清理樓道牆上的小廣告,看見貼廣告的人就客氣的勸走,沒看見就貼上了,他就用小鏟刀一點一點剷掉。楊師傅還發動了樓內居民,季節性的刷樓梯,為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看見陌生人進入樓道,主動上前詢問,為小區治安做出了貢獻。多年來,xxx本着“義務、互助”的精神參加多種多樣的志願者活動,為構建禮貌社區、和諧社會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志願事蹟材料篇4

何葉,男,體育學院111班班長,體育學院青協辦公室主任,11級總負責人,20xx年10月,申請加入體育學院志願者協會,併成為體育學院志願者服務隊11級的總負責人。在院團委和校青協的領導下,他熱心於志願者活動,並嚴格要求自我,加強自身鍛鍊,努力學習,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配合學院開展了一系列的志願者活動,具體負責11級的活動策劃,活動動員,活動招募,以及活動執行等各項工作,實現了真正的志願者價值

一、工作態度認真,有熱情、他在青年志願者協會工作認真負責,大膽創新,不斷加強志願者的服務意識,承擔着志願者的重要工作,進取與各院加強聯繫與交流,在學院還領導的支持與肯定。

二、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利用假期和課餘時間組織開展志願者活動,給人的感覺是十分忙的,可是自我卻是最歡樂的,他是學生中最負職責的人,無論是志願者工作招募站在第一線,還是在組織志願者培訓等方面都儘量到場進行志願者的指導,樹立了志願者的良好形象

20xx年至20xx年積極參加了以下活動:

1:20xx年11月參加並組織了了“交通協管”活動;2:20xx年12月參加了校食堂維持秩序活動;:

3:20xx年3月參加並參與組織了了王城公園清除垃圾活動;4:20xx年4月組織了龍門石窟志願者活動。

5:20xx年五月參加了打掃校內衞生志願活動。

時光慢慢逝去了,活動也一項項結束了,然而青年志願者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依然砰砰跳動着。在青年志願者工作期間,他充分認識到了一名志願者所應承擔的職責與義務,為自我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感到驕傲和自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自我就是他最大的歡樂。

志願事蹟材料篇5

清晨4:30,天剛矇矇亮,xx區xx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張xx就已穿衣洗漱,這是參加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者的起牀時間。簡單洗漱完畢,張xx從xx西路的家裏騎車來到xx檢測點,熟練地穿好防護服,做好院感防護,清晨5點半,就與社區配備的掃碼員開始一天的核酸採樣工作。

7小時採樣1500多人次

記者看到,這個核酸檢測點的工作空間不大,只在門口處擺放了三張桌子。做核酸檢測的居民早早就在外面廣場排起了長隊。張xx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按壓酒精進行手部消毒,拿出咽拭子,抬手採樣,動作麻利熟練,整個過程不到18秒。她説,這種流水線式機械的動作將一直持續到下午1點半,一個人差不多得采樣1500多人次,一次全員核酸檢測下來,不僅坐得腰疼,胳膊也累得抬不起來。

由於防護裝備遮擋,張xx和掃碼員對彼此的樣貌有些陌生,但經過反覆磨合,彼此之間很快就形成了默契的協同。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先掃碼,再做核酸。”現場的工作人員不斷提醒前來做核酸的居民。不到半小時,張xx的防護面罩就因為“哈氣”變得看不清了。

每次採樣都不敢吃飯喝水

36歲的張xx是一名中醫大夫,20xx年來到xx區xx街道衞生服務中心當了一名社區醫生。自20xx年xx月xx區啟動第一輪全民核酸檢測開始,張xx就參與其中。疫情最嚴峻的時段,她在檢測點不眠不休地堅守了30多個小時。跟其他醫務人員輪流參與核酸採集、樣本核對、交接轉運和現場防護工作。

“我眼見午夜的檢測點喧囂如白晝,經常忙碌到凌晨三四點鐘。尤其是三伏天,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在採樣點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濕熱難耐,那種滋味真的不舒服。”忙了一上午,張xx累得説話都提不起精神。

“大過節的你們真不容易,你真墊着尿不濕嗎?”一個採完樣的老人好奇地問張xx。張xx笑了笑回答説:“大姨,尿不濕是用不上的。穿上防護服後便不能飲水進食,別看我起得早,但我早上幾乎是不吃飯的,那麼多人都排隊等着呢,沒時間上廁所。”聽了張xx的話,老人心疼地搖了搖頭。

有時一天要爬三四十棟樓

疫情期間,張xx每週不僅要去固定檢測點採樣,還要入户採樣。“去年xx月份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我穿着厚重的防護服一天入户最多的時候有三四十棟樓,平均每天22000步,累得腿都抬不動了。”張xx告訴記者,“都説人最熟悉的地方是住處附近1公里範圍內,可我最熟悉的地方是我的入户採樣責任片區,xx島每個老舊的門牌號,每個隱蔽的小閣樓,乃至山頂荒屋、工地漁船,我幾乎都爛熟於心。”今年xx月份疫情緊張的時候,沒有電梯的xx社區每日上門檢測量一度突破200户,又恰逢管道施工,地面開挖,車輛難以通行,張xx和同伴們只能徒步入户。

“不停地爬上爬下,有時候累得真是一步都不想走了。”張xx説,“但想想自己和辛苦能為抗疫出一點力,就覺得再苦再累也阻擋不了我們,於是和同伴們一起喊着號子向上爬。”

不僅如此,由於一些居家隔離的人情緒焦慮、煩躁,常常將不良情緒發泄到入户採樣的工作人員身上,“這讓我們感到很委屈,但事後想想也得理解他們,也就釋然了。”張xx表示。

22000步,是疫情期間張xx每日的平均步數,4小時50分,是她每日的平均睡眠時間。她用辛苦和汗水換來的,是居家隔離人員逐一解封的消息,她在用心守護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她覺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熱門標籤